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B.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C.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 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中的下列活动,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点燃“薪火”火炬

    B.展示千里江山图

    C.携手踏潮

    D.升会旗国旗

  • 3、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X为H2CO3,Y为C6H12O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X溶液显酸性

    B.图一的转化1和图二的转化1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C.图一、图二对比说明,反应物相同,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

    D.碳循环和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

  • 4、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33天,并成功与“天宫二号”太空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成为航天大国。如图是航天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示意图,下列关于飞行器座舱内空气更新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和H2O

    B.装置Ⅱ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C.装置Ⅲ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变化

    D.装置I的作用是将空气和CO2、H2O分离

  • 5、下列图示的“错误操作”与选项中“可能引起的后果”不匹配的是

    A.读数偏大

    B.污染试剂

    C.腐蚀胶帽

    D.酒精溅出

  •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用氧气急救病人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用铜制作电线电缆

    D.用伍德合金制保险丝

  • 7、在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钢铁生锈

    C.蜡烛熔化

    D.纸张燃烧

  • 8、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每个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D.3——带3个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

  • 9、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生成

    B.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C.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在空气中铁制品比铝制品容易生锈,则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 10、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启排气扇通风换气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可增大灶具进风口

    D.“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提高木材的着火点

  • 11、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中航天员介绍,他们所需的部分水是由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实现了循环利用,如图是该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和丁中氢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分子个数比为1:3

    C.丁可电解生成供航天员呼吸的氧气

    D.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的丙质量比为1:1

  • 12、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防灾减灾日”。以下有关处理火灾现场方法错误的是

    A.油库着火,用水浇灭

    B.身上着火时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C.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D.无法逃生时,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并向门窗浇水,再发出求救信号

  •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酸雨的pH小于7,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 14、《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首次把学生学会炒菜纳入劳动教育课程。周末小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午餐,下列劳动过程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旋转燃气炉炒菜——利用燃气燃烧放热

    B.盖上锅盖熄灭锅中的油火——清除可燃物

    C.洗干净铁锅后擦干放置——防止铁受潮生锈

    D.将厨房垃圾分类整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 15、除杂和鉴别都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的CO气体

    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少量Fe粉

    用磁铁充分吸引

    C

    鉴别稀盐酸和水

    用金属铜分别加入少量两种试剂中,观察现象

    D

    鉴别N2和O2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A.A

    B.B

    C.C

    D.D

  • 1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图示正确的是

    A.导管连接

    B.胶塞塞紧

    C.过滤

    D.收集CO2

  • 17、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C12H34O3)有抗病毒的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杏酸属于氧化物

    B.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银杏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6:17

  • 18、今有A、B两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在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均完全反应,得到的气体量与时间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

    B.

    C.

    D.

  • 1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明矾,可吸附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

    B.加活性炭可吸附色素和异味,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

    C.园林节水:改喷灌为大水漫灌

    D.家庭节水:用流动水洗衣服

  • 20、2023年9月,杭州亚运会主火炬塔历史性地采用了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醇属于化石能源

    B.甲醇分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甲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可采用隔绝空气的方法熄灭该火炬

  • 21、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测得烧杯中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点所示溶液呈酸性

    B.向 b 点所示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紫色

    C.该实验是将 NaOH 溶液逐滴滴入稀硫酸中

    D.c 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Na2SO4和 NaOH

  • 22、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有: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 23、《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的活性成分主要是田七氨酸(C5H8N2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田七氨酸属于氧化物

    B.田七氨酸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田七氨酸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比为5:8:2:5

    D.田七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24、善于梳理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以下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家与贡献

    B.实验安全

    ①道尔顿——分子学说

    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①能品尝无腐蚀性药品的味道

    ②可以把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无毒气体的气味

    C.物质与构成粒子

    D.实验数据与记录

    ①铜——由铜原子构成

    ②氯化钠——由Na+和Cl-构成

    ①用100mL量筒量取7.2mL盐酸

    ②用天平称量6.24g氯化钠

    A.A

    B.B

    C.C

    D.D

  • 25、科学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属于氮肥的是

    A.Ca(H2PO42

    B.CO(NH22

    C.K2CO3

    D.K2SO4

  • 26、化学式是一种重要的化学语言,其内涵丰富,下列对化学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Zn宏观上表示锌元素、锌这种物质,微观上表示一个锌原子

    B.MgO表示氧化镁,它是由镁离子和氧离子构成的

    C.氖气的化学式是,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氖原子

    D.氧气的化学式是,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填化学式)。

    (2)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入以下某种物质,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上升。这种物质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氢氧化钠

    (3)如图是一瓶刚开启的“××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饮料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气体的溶解度____

    ③喝了这种饮料,容易打嗝是因为_____

    (4)某注射用药液的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 g药品溶于水配制成4.0 mL溶液a;

    ②取0.1 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 mL,得溶液b;

    ③取0.1 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 mL,得溶液c;

    ④取0.4 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 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作1 g/cm3.则最终得到的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 28、在生产生活中,你会发现“化学就在身边”,请填空:

    (1)鸡蛋能提供主要营养素是______

    (2)利用洗洁精______作用清除油污;

    (3)“海水稻”富含硒,硒是人体必需的______(选填“微量”“常量”)元素;

    (4)高原缺氧中的“氧”指的是______(填“元素”“分子”或“原子”);

    (5)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____

  • 29、已知K2SO4、KC1O3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30

    50

    70

    90

    溶解度/g

    K2SO4

    9.2

    13.0

    16.7

    19.8

    22.4

    KClO3

    5.0

    10.5

    19.3

    32.5

    47.7

    根据上表数据,并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C1O3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如图m点对应温度t2的范围是______(填序号)。

    A.10℃~30℃

    B.30℃~50℃

    C.50℃~70℃

    (3)分析表中数据,如图中代表K2SO4的曲线是______(填“A”或“B”)。

       

    (4)t3℃时,恒温蒸发KClO3和K2SO4的饱和溶液,若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不含结晶水),蒸发溶剂更多的是______溶液。

  • 30、物理性质

    一般都是_________体,有_________光泽,电和热的_________,有_________性,密度大,熔点高等。

  • 31、研究发现苍蝇体内能产生过氧化氢(H2O2),而免受细菌感染,过氧化氢与水构成的元素相同,但它们构成分子的_____不同,因而化学性质不同。

  • 32、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用胶皮管连接装置C中的玻璃导管时,应先把玻璃导管口      ,然后稍稍用力将玻璃导管旋入胶皮管中.

    (3)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标号,下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二氧化碳只能用D装置收集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5)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     

     

  • 33、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1)E原子中X为______

    (2)3个镁离子用化学符号表示为______

    (3)写出B、D两种微粒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

  • 34、下图为探究氧气性质的实验。

    (1)写出甲中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

    (2)在做甲、丙两个实验时,事先都需在集气瓶底部装有少量水,其作用不同,甲实验中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

    (3)硫也可以在空气中燃烧,与丙实验相比,燃烧现象不同,请解释原因______

  • 35、用化学符号或数字完成下列问题:

    13个铝离子______

    2)体温计中填充的金属的是________

    3)干冰是__________

    4)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

  • 36、某地农村一学校出现多名学生患有结石病,经了解是他们饮用的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并长期直接饮用造成该病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化学上把含有较多的钙镁化合物的水叫______

    (2)生活中,饮用前需先进行______处理;

    (3)如何把它和纯净水进行区分?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按如图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要达到实验目的,反应物或装置方面应满足的条件是(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

  • 38、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C的名称是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棉花外需要增加的一种仪器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填“a”“b”)端通入;用该方法制取氧气,实验过程中试管发生了炸裂,请分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_____(写一条即可)。

    3)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能方便添加液体,可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到的作用为_____作用,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为_____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利用燃烧

    燃烧是人类最早有意识利用的化学反应,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步。

    1)原始人使用木柴燃烧释放的______能烘烤食物,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时代,现在,人们仍然利用燃料燃烧蒸煮食物,家用液化气的成分之一丙烯(C3H6)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从微观角度分析丙烯液化与丙烯燃烧两个过程的主要区别______

    2)燃烧产生的高温可用于冶炼金属。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铜的使用使人类社会迈入青铜器时代。

    3)在大棚中燃烧沼气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沼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参加反应的的质量比为1632

    B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C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点燃沼气前,需要检验纯度防止发生爆炸

    E生成的可做气肥

    4)结合上述事例,谈谈燃烧的价值______

  • 40、现有碳酸氢铵、硫酸钾两种固体化肥,请设计两种实验方法将它们加以区别.

     

    方法

    现象

    结论

    1

    _____

    _____

    原化肥是碳酸氢铵

    2

    _____

    _____

    原化肥是碳酸氢铵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