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Na
B.H
C.
D.
2、赏中华诗词,品生活之美。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某化学实验小组书写的化学式、名称以及类别完全正确的是
A.NaOH、纯碱、碱
B.C2H5OH、酒精、无机物
C.CO2、干冰、氧化物
D.Na2CO3、小苏打、盐
4、下列应用、相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复分解反应
B.验证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置换反应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复分解反应
D.向生石灰中加入石蕊溶液,石蕊溶液变蓝:,化合反应
5、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②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6、图中“”和“
”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其中所表示的粒子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是
A.
B.
C.
D.
7、某CaCO3和CaO的混合物中钙元素含量为50%,将24g该混合物高温煅烧一段时间,测得固体中钙、碳元素质量比为10:1(已知CaCO3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成CaO固体和CO2),则生成的CO2质量是
A.1.1g
B.2.2g
C.2.8g
D.无法确定
8、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9、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学校开学第一课是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C.高层楼房着火,立即乘坐电梯逃离
D.厨房内天然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
10、校车是中小学生主要乘坐的交通工具,下列校车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用铁水浇铸成钢板或者钢钉
B.向车的外壳喷黄色油漆
C.校车利用燃烧汽油提供动力
D.司机用自来水刷洗车身
11、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Fe3O4﹣﹣﹣四氧化三铁
B.2H﹣﹣﹣﹣2个氢元素
C.O2﹣﹣﹣﹣﹣2个氧原子
D.Na﹣﹣﹣﹣钠离子
12、一种药物的分子式为C27H35N6O8P,下列有关该药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药物属于无机物
B.该药物由五种元素组成
C.该药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
D.该药物中含有35个氢原子
13、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涉及了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用石灰浆涂抹墙壁后,表面有水珠生成
B.氢氧混合气体爆炸后出现水珠
C.用干冰做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4、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植物秸秆就地焚烧
B.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C.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D.出门随手关闭电灯
15、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离液态空气是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B.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可延长食品保质期
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化工厂加高烟囱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16、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溶质的状态可以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C.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 NaCl溶液,量取水俯视读数,会使质量分数偏小
17、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石墨烯、C60四种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较软,常用来作润滑剂
B.这四种物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式都是C
C.这四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D.金刚石和石墨由于构成的碳原子的种类不同,因此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18、下列实验探究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
|
|
A.探究人的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 B.探究分子的运动 | C.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D.探究氧气的浓度是影响硫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 |
A.A
B.B
C.C
D.D
19、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古诗还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诗句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2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甲和丁都属于有机物
B.反应生成丙、丁分子个数比为3:2
C.反应中乙、丙的质量比为8:9
D.丙物质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21、下列反应中,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铜+氧气氧化铜
B.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水氢气+氧气
D.碳+氧化铜铜+二氧化碳
22、关于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氢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水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热
23、有“锂”走遍天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锂电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锂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锂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锂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g
C.锂原子核电荷数为3
D.锂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2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炼钢、气焊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B.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C.氧气支持燃烧,具有可燃性
D.氮气用于磁悬浮列车
25、 “生活化学课”的开展,是基于生活中点滴的疑问。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具有还原性
B.医用酒精用于消毒防疫: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的活性
C.白醋可除去烧水壶中的水垢:白醋能溶解水垢
D.碱性药物能治疗胃酸过多:碱性药物能与胃酸发生化学反应
26、铜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之一。铜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属于金属元素
B.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5g
C.铜原子核内有29个质子
D.Cu2+的核外有27个电子
27、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向碳酸钠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______,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
(2)将氯化铁溶液滴加至氢氧化钠溶液中:______,产生______色沉淀。
(3)利用氨水处理废液中混有的硫酸:______。
(4)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5)用石灰浆与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的原理:______。配制时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铁桶里进行。
28、用化学用语填空:
(1)3个硫离子_______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3)2个氖原子________。
(4)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燃料________。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2个氧分子___________;②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_________
(2)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它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
30、多角度认识物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物质又是变化的,用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化学反应:
①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
②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
(2)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____。
A 稀有气体用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 B 铜用于制导线
C 氮气用作食品防腐剂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3)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葡萄糖(C6H12O6)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其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4)化学还研究物质的结构,如镁是由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下同)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____构成的。请用微粒观点解释:
①气体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_____;
②气态二氧化碳与液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____。
31、右图是物质燃烧条件探究实验示意图,煤粉和木屑燃烧的顺序不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32、化学在人体保健、医疗卫生及生活生产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84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写出84消毒液中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离子符号______和______,84消毒液在抗击疫情中起了重大重用,但不可和消毒酒精混合使用,混合时会生成有毒的氯气,写出氯气的化学式______。
(2)酒精通常以乙醇为主,使得病毒蛋白质变性和脂质膜溶解。酒精也是洁净的可再生燃料,写出酒精的化学式______。
(3)硫酸工厂排放的尾气中常含有SO2等有害气体,可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中S的化合价为______。
33、填写下列化学式中数字“2”的意义:
H2O_____;2Ca_____;2H2_____;2N_____;SO42-_____。
34、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如图所示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
A 沉淀 B 过滤 C 煮沸 D 蒸馏 E 吸附
(2)取水后加入絮凝剂的目的是_____;次氯酸钙也常用作净水剂,化学式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3)实验室中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4)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5、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
(2)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3)空气可用于制取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4)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
36、为保护哈市的空气质量,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哈市再次推出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目前,哈市电车公司101.102.103路公交线路的80台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齐上道。混合动力公交车节油和节气,同时能减缓温室效应加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两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_______(写化学式);温室效应加剧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的危害是_______。(写一条即可)
(2)该公交车的轮胎中的材料含有合成橡胶、炭黑和钢丝,其中炭黑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倡导低碳生活,所谓“低碳”是指_______。
(4)汽车安全气囊内含有硝酸铵等固体物质。当汽车自高速行驶中受到猛烈撞击时,硝酸铵会迅速发生分解,产生大量的一氧化二氮(N2O)气体和水蒸气,使安全气囊迅速膨胀。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
3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B和E的装置制取氧气,对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但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其存在一个明显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_。
(3)现要用高锰酸钾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改用G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该从_________(填a或b)进。
(5)乙同学对装置进行改进,用H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性质的探究。该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8、甲、乙同学利用如下装置验证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装置A用于制取二氧化碳,写出装置A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②使A中反应暂停的操作是____.
③甲同学打开装置B中分液漏斗活塞,将8mL室温时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滴入B中,然后关闭漏斗活塞,打开____(填K1或K2),观察到C中液体倒流至B中.甲同学得出结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还应利用上述装置补充一个对比实验.请完成以下表格:(步骤同上,略)
分液漏斗内液体 | 现象 | 结论 |
甲同学:室温时8mL氢氧化钠饱和溶液. | 量筒中液体倒流入B中,且量筒内液面下降至10ml刻度处.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
乙同学:____. | 量筒中液体倒流入B中,且量筒内液面下降至___10ml刻度处.(填“>”、“<”或“=”) |
39、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蒸馏水不适合养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路上相连的铁轨都有缝隙,夏天缝隙变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分子的观点分析混合物和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8分)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g;
(2)求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3)将所得不饱和溶液配置成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多少克?(精确到0.1g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