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昌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化学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6题,共 130分)
  • 1、碘元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要成分。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B.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碘元素和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D.碘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 2、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过程的是

    A.等质量的两份固体加热制取氧气

    B.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

    C.向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pH=3的稀硫酸

  • 3、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甲和乙质量比为2: 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x的值是7

  • 4、电影《长安三万里》的古诗词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两岸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 5、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84消毒液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中的氯元素为+1价,则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

    A.氯化钠(NaCl)

    B.次氯酸钠(NaClO)

    C.氯酸钠(NaClO3

    D.亚氯酸钠(NaClO2

  • 6、水和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水能灭火是因为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D.PM10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 7、有空气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常做食品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

    B.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较稳定,不会和任何物质反应

    D.水中的鱼虾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 8、实验操作是实践探究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测定溶液的pH

    C.蒸发溶液

    D.取用粉末状药品

  • 9、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选择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O2

    CO

    点燃CO

    C

    H2O

    色素

    加入活性炭吸附

    D

    自来水

    可溶性杂质

    蒸馏

    A.A

    B.B

    C.C

    D.D

  • 10、用固体NaCl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为16g

    B.固体NaCl可以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上称量

    C.溶解固体NaCl时,用玻璃棒搅拌能增大NaCl的溶解度

    D.用量筒量取42mL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滴加液体

    D.量取液体

  • 12、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

    C.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D.用润湿的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溶液中测定其酸碱性强弱

  • 13、在给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uH2

    B.KClO3KCl

    C.CuSO4Cu(OH)2

    D.CaCO3H2O

  • 14、从中药中提取的丁香脂素(化学式为C22H26O8)可用于制备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下列关于丁香脂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香脂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8g

    B.1个丁香脂素分子是由56个原子构成的

    C.丁香脂素由22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8个氧原子构成

    D.丁香脂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 1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氮气和二氧化碳——燃着的木条

    B.黄金和黄铜——观看颜色

    C.过氧化氢溶液和水——二氧化锰

    D.蒸馏水和矿泉水——闻气味

  • 16、晋泉高粱白是由省级中华老字号太原酒厂生产的著名白酒,在酒所含的各种物质中,属于溶剂的是

    A.水

    B.酒精

    C.乳酸

    D.乙酸乙酯

  • 17、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活动性决定的是

    A.曾青得铁化为铜(古代湿法炼铜原理)

    B.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用铝合金制作高层建筑的门窗框架

    D.古代金银制品能保存至今

  • 18、下列物质按照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汞、氯酸钾、石油

    B.干冰、氧化铜、矿泉水

    C.铁、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

    D.、天然气、煤

  • 19、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 20、如图所示,用导线将锌片和铜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表的正负极,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即可构成化学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

    B.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变小

    C.实验说明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

    D.涉及的反应为

  • 21、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

    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气体,木条复燃

    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铁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 2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B.   

    C.   

    D.   

  • 23、袁隆平院士生前念念不忘的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毕生投身杂交水稻事业。同时化肥的合理使用更能为水稻的丰收提供重要保障,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Ca3(PO42

    B.CO(NH22

    C.KCl

    D.KNO3

  • 24、我国民间有端午节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黄酮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C.黄酮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

    D.一个黄酮素分子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 25、根据下列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

    A.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B.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C. 探 究 CO2能 否与水发生反应

    D.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A.A

    B.B

    C.C

    D.D

  • 2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3

    B.Fe2O3+2CO2Fe+2CO2

    C.P+O2P2O5

    D.2CO+O22CO2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7、金属材料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古代冶金技术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1)战国《韩非子·内储说上》提到,早期采金技术均是“沙里淘金”。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形式存在。

    (2)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炉甘石加入锌罐之前,先将其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

    (3)反应区中,炉甘石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锌和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

    (4)反应区中,煤炭与氧化锌反应生产锌和一种无毒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

  • 28、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

    方法一:科学家正在研究二氧化碳新的应用技术,示意图如下:

    (1)已知反应①为分解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该过程能量转化形式_____________

    (2)产物甲成分之一为CH3OH,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列计算式)。

    (3)该体系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

    方法二: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在“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和Ni基催化剂”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如图是甲烷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4)在框内补充C的微观模型图_____________

    (5)该反应利用两种温室气体,兼具环保和经济价值,反应难点之一是破坏甲烷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稳定结构,使其分为_________(填微粒名称)并重新组合。

    (6)写出方法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29、根据如图两个实验,请你任选一个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通过这两个对比实验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

  • 30、吃饭时,不小心新衣服上沾上了油污,你有什么办法清除掉油污,使衣服依旧亮丽如新?_________

  • 31、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①食盐②生石灰③烧碱④大理石,请选择合适的物质序号填空。

    (1)能用于“自热火锅”的物质是_______

    (2)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

    (3)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

    (4)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 32、认真观察下面三幅物质反应微观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从微观角度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①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则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所示反应为: ,你对该化学变化的微观解释是 _______

    (4)请你再写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其反应的微观实质与上述都不同:_______________(合理即可)

  • 33、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能源。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等,是重要的能源。

    (2)目前,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 _____,它们燃烧时会产生对空气造成污染的物质,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所以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3)_____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层的岩石中,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 34、我国古代文献中记载了许多化学研究成果。

    (1)“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积变”过程中Hg元素的化合价由0变为_______价。

    (2)“投泥泼水愈光明”指高温条件下,投入的炭与灼热的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而使燃烧更旺。置换反应时,产生的一种可燃性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3)“煤饼烧蛎房(CaCO3)成灰(CaO)”,“蛎房成灰”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4)“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描述的是古代湿法冶金技术,其所涉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5、“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松懈。

    1)一次性医用口罩阻隔病毒的关键材料熔喷布,是以聚丙烯为原料生产的。聚丙烯属于___________(填“合成”或“复合”)材料。

    2)测量体温时,水银温度计的汞柱会升高。请从微观角度解释汞柱升高的原因:温度升高,_________________

    3)“8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 ,生成的HClO具有杀菌作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环境卫生,学会垃圾分类。果皮、烂菜叶属于下列图示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

     

  • 36、家庭厨房实际上是一个化学世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它是由_____构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其中阳离子的符号为_____

    (2)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可以去除冰箱里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性。

    (3)若要检测一下自来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以取样加入等量的_____再观察现象。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 10分)
  • 37、金属锈蚀影响金属的使用,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数字化仪器对铁的锈蚀进行了再探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1装置探究铁生锈过程中的能量和湿度变化。实验中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湿度变化如图3所示。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铁生锈是一个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铁生锈需要水参与,但图3显示实验过程中容器内湿度增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

    为探究铁生锈过程中水是否参与了反应,同学们重新设计了图4装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见图5。

    实验药品用量

    装置序号

    铁粉

    碳粉

     

    0.1g

    0

    5.0g

    0.1g

    10滴

    (3)为确保实验数据准确,①号瓶中所加铁粉质量应为______,图5中曲线______(填“A”或“B”)对应②号瓶,说明铁生锈需要消耗水和氧气。

    (4)铁生锈过程中单质铁与氧气、水化合生产氢氧化亚铁,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 3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图的实验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评价或帮助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

    1)当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即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a,当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再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 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 b,则 a_____b(填“=”).

    2)若该装置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____

    3)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

四、简答题 (共2题,共 10分)
  • 39、(13分)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贫血患者补铁。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糖衣片中硫酸亚铁晶体的制备和组成产生了兴趣并对其进行探究。

    探究Ⅰ:利用实验室的废水回收铜、制备硫酸亚铁晶体。

    (1)步骤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2)固体甲中含有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红色固体是   ;溶液乙中的溶质是  

    探究: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的化学式。

    【查阅资料】

    (1)无水硫酸铜粉末遇水会变成蓝色的硫酸铜晶体。

    (2)硫酸亚铁晶体加热时,先失去结晶水,高温继续分解产生金属氧化物和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进行实验】

    该兴趣小组同学称取2.78g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样品按图1装置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并对所得产物进行分析,并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图2所示关系图。

    【数据分析】

    (1)图1装置B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说明产物中有   该物质的质量为    g。

    (2)T3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为:2FeSO4高温 Fe2O3+X↑+SO3↑,其中X的化学式

     

    (3)装置C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4)已知FeSO4•xH2O FeSO+ xH2O;

    计算FeSO4•xH2O中的x。(写出计算过程)

    【交流讨论】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值会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40、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①_______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_______;②试管中的红磷_______;③烧杯中的白磷_______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__

    (3)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0
题数 40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探究题
四、简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