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是用倾斜的索道运输货物的情境,当载重车厢沿索道向上匀加速运动时,货物与车厢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货物与车厢底板的接触面保持水平。下列对车厢内货物受力分析的示意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抖空竹是我国传统体育运动之一,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如图所示,若抖空竹者保持一只手不动,另一只手沿图中的四个方向缓慢移动,忽略空竹转动的影响,不计空竹和绳子间的摩擦力,且认为细线不可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虚线a向左移动时,细线的拉力将增大
B.沿虚线b向上移动时,细线的拉力将减小
C.沿虚线c斜向上移动时,细线的拉力将增大
D.沿虚线d向右移动时,空竹所受的合力将增大
3、杭州亚运会首次在体育赛事中运用机器狗来运输铁饼。假设机器狗单次运输铁饼是直线运动,距离是60m,先由静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用时共12s,匀加速的加速度大小是匀减速的加速度大小的2倍。则在单次运输铁饼的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匀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1.25m/s²
B.匀加速的时间是8s
C.最大速度是10m/s
D.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0m/s
4、下列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A.位移
B.力
C.质量
D.速度
5、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有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句话中,改变物体的“这种状态”就是改变物体的( )
A.位移
B.加速度
C.速度
D.惯性
6、如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0.2 kg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g取10 m/s2),则( )
A.小球在赤道和南极两处重力大小相等
B.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是由小球的形变产生的
C.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2 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
D.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2 N,方向竖直向上
7、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砖块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
B.细绳受到的拉力不变
C.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
D.砖块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
8、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环A,环A与球B间用一不可伸长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和
,由于B球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球受到风力为
B.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C.杆对A球的支持力随着风的增加而增加
D.A球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9、牛顿是出生在17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而牛顿三大定律更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重大发现。关于牛顿三大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结论
B.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为零,物体将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的特例
C.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甲队获胜,其力学上的根本原因是甲队拉绳的力比乙队拉绳的力大
D.任何情况下,速度的方向总与合外力方向相同
10、“滑滑梯”是小朋友喜爱的游戏活动之一,一小朋友由静止开始沿斜坡下滑2.4s后,接着沿水平滑道减速运动1.6s后速度恰好为零。若斜坡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小朋友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g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坡加速、水平面减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B.斜坡加速、水平面减速过程中的位移之比为
C.斜坡加速、水平面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D.小朋友与水平滑道的动摩擦因数
11、如图所示,半球形的碗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心,碗的内外表面及碗口光滑。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两端分别系有小球甲、乙且细线末端的延长线均过小球甲、乙的球心。当小球甲、乙均处于静止时,小球乙上端细线恰好竖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乙受到三个力
B.小球甲受到四个力
C.小球乙受到碗壁的弹力水平向右
D.小球甲受到碗壁的弹力方向从接触点指向О点
12、由光明城站开往深圳北站的G6037次高铁列车的时刻表如图所示,已知光明城站到深圳北站的直线距离约为25km,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16:36是时间间隔
B.高铁从光明城站到深圳北站不能看作质点
C.光明城站到深圳北站路程为25km
D.列车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150km/h
13、某海洋馆中的“海豚顶球”节目因其互动性强而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如图所示,一海豚把球顶向空中,并等其落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在最高点时受到重力和海豚对它的顶力作用
B.球在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
C.球在上升过程中处于超重状态
D.球在下落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球的重力减小
14、下列物理量中与检验电荷q的大小有关的是( )
A.电场强度E
B.电势φ
C.电势能Ep
D.电势差U
15、如图,图线显示的是某人站在力传感器上,先“下蹲”后“站起”过程中力传感器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力传感器上“下蹲”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B.人在力传感器上“站起”过程中处于失重状态
C.~
时间内人向下做加速运动,
~
时间内人向下做减速运动
D.~
时间内人向下做减速运动
16、从同一位置,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的甲、乙两辆汽车,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 )
A.第10s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第10s末两车相距最远
C.第20s末乙车追上甲车
D.第20s末两车相距250m
17、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 )。
A.
B.
C.
D.
18、一物体沿固定斜面从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经过时间滑至斜面底端。已知在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恒定。若用
、v、s和E分别表示该物体的动能、物体的速度、位移和机械能,则下列图像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9、下列有关质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中的汽车车轮转动情况时可以把车轮看作质点
B.研究花样溜冰运动员姿态的时候可以把运动员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公转周期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
D.足球运动中,在研究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20、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3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4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21、如图所示,台秤上有一装水容器,容器底部用一质量不计的细线系住一个乒乓球.某时刻细线断开,乒乓球向上加速运动,在此过程中,关于台秤的示数与线断前相比的变化情况及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于乒乓球仍在容器中,所以示数与细线断前相同
B.细线断后不再向上提拉容器底部,所以示数变大
C.细线断后,乒乓球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故示数变大
D.容器、水、乒乓球整个系统的重心加速下移,处于失重状态,所以示数变小
22、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研究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时,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度,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整个装置应竖直
B.先用手捏住纸带上端,然后释放让重锤下落
C.先放手再接通电源
D.纸带应平行于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23、一个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如图所示,已知BC=2AB,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前、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3m/s、0.6m/s,从B点到C点的过程,前、后半时间的平均速度分别为2m/s、6m/s,则从A点运动到C点的平均速度为( )
A.1m/s
B.2m/s
C.3m/s
D.5.9m/s
24、如图所示,沿光滑竖直杆以速度v匀速下滑的物体A通过轻质细绳拉水平而上的物体B,细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B向右匀速运动
B.物体B向右加速运动
C.细绳对B的拉力逐渐变大
D.细绳对A的拉力不变
25、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最初连续相等的秒内,所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和
,则该物体的初速度
__________
,加速度
______
。
26、如图所示,长度为、质量为
的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地面上,一个质量为
的人(可视为质点)站在平板车右端。某时刻开始人向左走到平板车左端,此过程中车相对地面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
27、引力常量由____________首次利用______________装置测定.
28、某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的。若从地球上高
处平抛一物体,射程为60m,则在该星球上从同样的高度,以同样的初速度平抛该物体,其射程为___m。(忽略星球及地球的自转)
29、如图甲,质量为1kg小物块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的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t=1s时刻撤去恒力F,物体运动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在撤去F前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恒力F的大小为__________N。
30、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则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____________m/s2或_____________ m/s2
31、电容器充放电的电路如图所示,将电键S与“1”接触时,电容器的上极板会带 (选填“正”或“负”)电;将电键S与“2”接触瞬间,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 (选填“增大”或“减小”)。
32、如图所示是“研究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块相互靠近的等大、正对平行金属平板M、N组成电容器,板N固定在绝缘座上并通过导线与静电计中心杆相接,板M和静电计的金属壳都通过导线接地,板M上装有绝缘手柄,可以执手柄控制板M的位置。
(1)初步分析影响因素可能有两板间距大小、极板正对面积大小、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大小等,本实验应采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________。(选填“理想实验法”“建立物理模型法”或“控制变量法”)
(2)先给电容器充上一定量的电荷,静电计指针张开一定角度,再进行以下实验(每次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①若仅将两极板间的距离增大,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②若仅减小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③若在两板板间插入云母片,则静电计指针的偏角将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3、如图小圆柱由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拴住,轻绳另一端固定,在悬点O安装一个拉力传感器,将轻绳拉至水平后由静止释放。在最低点附近放置一组光电门,测出小圆柱运动到最低点的挡光时间Δt,测出小圆柱的直径d,重力加速度为g。
(1)由以上数据可得小圆柱体摆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
(2)测出悬点到圆柱重心的距离L,由传感器可测出绳子上的拉力F,则要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字母表示)。若等式F=___________成立,则可验证小圆柱在最低点的向心力公式。
34、如图所示,小车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二人用力向相反方向拉小车,不计小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小车静止时甲拉小车的力和乙拉小车的力是一对____(选填“平衡”或“相互作用”)力。若小车加速向右运动,此时小车拉甲的力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拉小车的力。
35、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球水平飞出,同时
球被松开。
(1)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______(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______(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
A.所用两球的质量必须相等
B.只做一次实验发现两球同时落地,即可以得到实验结论
C.应改变装置的高度多次实验
D.本实验也能说明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36、在图中画出物体P受到的各接触点或面对它的弹力的示意图,其中图甲、乙中物体P处于静止状态。图丙中物体P(即球)在水平面上匀速滚动。
37、一辆卡车初速度为v0=10m/s,以a=2m/s2的加速度行驶,求:
(1)卡车在3s末的速度v;
(2)卡车在6s内的位移x6与平均速度;
(3)卡车在第6s内的位移xⅥ.
38、2023年1月17日,翔安大桥正式通车。如图所示为大桥通往滨海东大道的引桥段的简化模型,一辆质量为1500kg的轿车以54km/h的初速度从A点进入辅道,沿下坡路段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B点时速度为36km/h,接着保持该速率通过水平圆弧BC路段,最后经过CD路段进入滨海东大道。若辅道AB长为250m、与水平面夹角为θ,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θ=0.05,求:
(1)轿车在AB路段行驶时的加速度大小;
(2)轿车在AB路段行驶时受到的总阻力大小(忽略发动机动力)。
39、如图所示,木板L=5m,质量为M=2kg的平板车在粗糙水平面上向右滑行,当其速度为v=9m/s时,在其右端轻轻放上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已知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2,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摩擦力可视为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滑块与木板取得相同的速度前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从开始至最终停止,滑块与木板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Q;
(3)从开始至木板刚停止时,滑块、木板和地面组成的系统增加的内能U。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