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根据生活经验提出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逻辑推理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C.笛卡尔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
D.力学的三个基本国际制单位分别是牛顿、千克和秒
2、如图所示,固定的斜面上叠放着A、B两木块,木块A与B的接触面水平,水平力F作用于木块A,使木块A、B保持静止,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A对B的压力和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A可能受到3个力作用
C.B可能受到4个力作用
D.斜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3、下列哪组力作用在物体上不能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
A.3N,4N,8N
B.3N,5N,5N
C.2N,4N,6N
D.6N,7N,9N
4、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
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
、
。若撤去力
,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可能为( )(认为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
A.7N,方向向左
B.3N,方向向左
C.7N,方向向右
D.3N,方向向右
5、一名杂技演员在钢管的顶端进行表演,当他结束表演后,沿着竖直钢管从顶端由静止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他的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加速度大小的1.5倍,下滑的总时间为5s,那么该杂技演员加速过程所用的时间为( )
A.1s
B.2s
C.3s
D.4s
6、下列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 )
A.N
B.m/s
C.kg
D.m/s2
7、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固定斜面上,A受到与斜面平行向上的力F的作用,A、B均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一定存在摩擦力
B.B与斜面之间可能是光滑的
C.A一定受到4个力的作用
D.B可能只受到3个力的作用
8、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M点的正上方h高度处,将小球S1以速度大小为v水平向右抛出,同时在地面上N点处将小球S2以速度大小为v竖直向上抛出。在S2球上升到最高点时恰与S1球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关于这段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球的速度变化不同
B.相遇时小球S1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45°
C.两球的相遇点在N点上方处
D.M、N间的距离为2h
9、驾校里某学员驾驶汽车在平直道路上练习,汽车由静止开始运动,其a-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3s~5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在第3s末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C.汽车在3s~5s内的位移大小为25m
D.汽车在第8s末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10、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不计摩擦,则A对绳的作用力和地面对A的作用力
的大小分别是( )
A.,
B.,
C.,
D.,
11、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以及加速度的关系,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B.速度的大小不变的物体加速度一定为零
C.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
D.相等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的变化一定大
12、如图所示,一辆货车利用跨过定滑轮的缆绳提升一箱货物,货车匀速向左运动时,货物的速度(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13、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0时刻开始计时,A、B两物体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t=10s时A、B在同一位置,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B在t=0时刻相距40m
C.A、B在t=6s时刻相距45m
D.在0~10s内A、B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9m
14、课间跑操时,某同学以恒定速率经过圆弧形弯道,时间t内速度方向改变了,跑过的弧长为s,则该同学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5、如图所示,倾角的足够长斜面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质量
的物块A与质量
的物块B,用细线绕过光滑定滑轮连接,物块A与定滑轮间的细线与斜面平行,用手(图中未画出)托着物块B,使其与定滑轮间的细线竖直。将物块B由静止释放,当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
的距离时(物块B未落地),细线断开。已知物块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斜面始终保持静止,取重力加速度大小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释放物块B前,水平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右
B.细线断开时,物块A的速度大小为1m/s
C.细线断开后,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时,加速度大小为
D.物块A沿斜面向上运动的时间为0.6s
16、如图所示,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a、b两小球用细线连接,上面是一根轻质弹簧,a、b两球的质量分别为和m,在细线烧断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则(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为g)( )
A.
B.
C.
D.
17、某次跳水比赛中,从运动员离开跳台开始计时,运动过程不计阻力,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图中只有过程对应的图线为直线,则运动员( )
A.在做自由落体运动
B.在时刻刚好接触水面
C.在时刻距离跳台最远
D.在时刻网好浮出水面
18、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研究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实验台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用棉线拉住物块,物块放置在粗糙的长木板上。水平向左拉木板,传感器记录的棉线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则( )
A.实验中必须让长木板保持匀速运动
B.图乙中曲线能够反映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C.由图乙知,物块的最大静靡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大小
D.只用图乙中数据可得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9、动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千克,牛,米
B.千克,米,秒
C.千克,牛,焦耳
D.米,牛,秒
20、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间隔的是( )
A.午休从11:30开始
B.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每晚7:00准时与您见面
C.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30-11:10
D.某运动员的跨栏记录为12.91s
21、如图所示,用水平力F将质量为m的黑板擦压在黑板上使其保持静止,则( )
A.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等于0
B.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等于μF
C.黑板擦与墙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大于mg
D.如果F增大,黑板擦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22、在子弹穿透力对比的测试中,实验者可以通过子弹射穿苹果的个数来比较不同手枪子弹的穿透力,其中左轮手枪的子弹穿透了36只被紧挨排列固定在一起的苹果后速度恰好减为0,子弹穿透36只苹果的总时间为t,已知子弹可以视为质点,子弹穿透苹果的过程受到的阻力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子弹在前 时间内穿透了4只苹果
B.子弹穿透前 18个苹果所用时间为
C.子弹穿透第 l 只与最后l 只苹果所用的时间之比为6: l
D.子弹穿透第20 只苹果所用时间为
23、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叫作导出量,推导出来的相应单位叫作导出单位。下列单位中,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
A.kg
B.N
C.s
D.m
24、2022年11月8日,第14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中国空军的运油—20首次进行飞行展示。如图所示,运油—20起飞后在某段时间内沿虚线加速飞行,用F表示空气对飞机的作用力,用G表示飞机受到的重力。下列飞机受力分析图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5、如图所示,轮O1、O2固定在同一转轴上,轮O1、O2用皮带连接且不打滑。在O1、O2、O3三个轮的边缘各取一点A、B、C,已知三个轮的半径之比r1∶r2∶r3=2∶1∶1,则:
(1)A、B、C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vC=___________;
(2)A、B、C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ωA∶ωB∶ωC=___________;
(3)A、B、C三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aA∶aB∶aC=___________。
26、一条河的水速为u=1m/s,一艘船在静水中的航速为v=2m/s,则要使船能垂直的渡过河去,那么渡船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是 ;要使船能最短时间渡过河去,那么渡船的方向是
27、已知参加百米赛跑的一运动员跑到时速度为
,他在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
,则他跑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
。
28、加速度是表示物体的__物理量,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__大(填“一定”或“不一定”)。
29、如图,质量为5kg的物体,在F=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桌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滑动摩擦力________N,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
30、行星A和行星B都是均匀球体,A与B的质量比为2:1,A与B的半径比为1:2,行星A的卫星a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a,行星B的卫星b沿圆轨道运行的周期为Tb,两卫星轨道都非常接近各自的行星表面,则它们的运动周期比Ta:Tb为 ________
31、下图表示某物体的v-t图象,从图象可知OA段的加速度是 m/s2,BC段的加速度是 m/s2,CD段的加速度是 m/s2,物体在这14 s内运动的总位移是 m.
32、一子弹击中木板的速度是600 m/s ,历时0.02 s 穿出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300 m/s ,则子弹穿过木板时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加速度的方向__________。
33、如图所示,摩擦轮A和B通过中介轮C进行传动,A为主动轮,B、C为从动轮,A的半径为20cm,B的半径为10cm,C的半径为15cm,则A、B两轮边缘上的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vA:vB= ,角速度之比ωA:ωB=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 .
34、车辆在弯道上行驶,已知弯道半径为R,倾角为,若车辆不受地面摩擦力,规定行驶速度为v,则
______;若路面结冰,且已知行驶速度
,
,
,要使车辆不侧滑,车辆与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至少为______。(g取
)
35、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1)实验前需要调整气垫导轨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现有器材如何判断导轨是否水平?________。
(2)测得遮光条的宽度d=0.50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
在本次实验中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钩码的质量m、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文字说明并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3)本实验通过验证关系式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得到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从而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36、如图所示的光滑圆球A静止支撑在长方体尖端B和斜壁C上,在图中画A物体的受力示意图。
37、一汽车以20m/s的初速度,4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求:
(1)汽车在第4s末的速度的大小?
(2)在前4s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3)汽车在开始减速后6秒内的位移是多少?
3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轻弹簧A、B及拉力F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A、B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5 N/cm,B弹簧上端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A弹簧竖直,g取10 m/s2.求:两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F的大小.
39、如图所示,斜面体ABC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滑块在斜面底端以初速度v0=9.6m/s沿斜面上滑。斜面倾角θ=,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5。整个过程斜面体保持静止不动,已知滑块的质量m=1kg,sin
=0.6,cos
=0.8,g取10m/s2。试求滑块回到出发点时的速度大小。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