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一冰壶在冰面上沿直线滑行,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在第内、第
内、第
内前进的距离分别是
、
、
,且
。
【1】下列描述冰壶运动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位移
B.时间
C.速度
D.加速度
【2】由图可知,可以判断冰壶运动的速度(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如果冰壶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冰壶的加速度(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如图所示,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运动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
(1)下列描述汽车运动的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时间
B.速度
C.位移
D.加速度
(2)前3s内,汽车的速度(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先变大后变小
(3)如果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汽车的加速度( )
A.保持不变
B.越来越大
C.越来越小
D.先变大后变小
(4)下列最接近汽车刚制动时瞬时速度的是( )
A.第1s的平均速度
B.前2s的平均速度
C.前4s的平均速度
D.全程的平均速度
3、在一次立式风洞跳伞实验中,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能将实验者“托起”,静止在空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此时,地球对实验者的吸引力和实验者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此时,实验者受到的重力和他受到气流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若实验者在气流作用下匀速上升,实验者受到气流的力大于他受到的重力
D.若实验者在气流作用下匀速下降,实验者受到气流的力等于他受到的重力
4、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飞船顺利发射,并与空间站完美对接。 神舟十六号飞船总长8米,由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组成,总质量为7755千克,推进舱直径2.50米、长3.05米,尾部喷口直径2.8米,两侧有一对面积为2×7.5米的巨型太阳翼,里面装有四个引擎系统和燃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研究神舟十六号飞船的运动时,必须以飞船中的宇航员为参考系
B.在研究空间站环绕地球转动时,不能将空间站看成质点
C.“千克”、“米”均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D.神舟十六号弃掉推进舱后,剩余部分惯性变大
5、交警在处理某次交通事故时,把监控仪器记录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得到肇事汽车在平直路面上紧急刹车(且遇车轮抱死)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的单位是m,t的单位是s),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汽车刹车的初速度为
B.该汽车刹车的加速度为
C.刹车后末的速度为
D.刹车后内的平均速度为
6、如图所示,一斜面体C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倾角为θ=37°,质量M=6.0kg,物块B置于斜面上,B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块A相连接,A、B质量相等均为m=1.0kg,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A、B、C都处于静止状态,sin37°=0.6,重力加速度g取。则有( )
A.C对B的摩擦力大小为6N
B.C对B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
C.水平面对C的摩擦力大小为6N
D.水平面对C的支持力大小为64N
7、如图所示,一直角墙面上固定有A、B、C三个光滑轨道,轨道A、B相交于水平地面的N点,轨道B、C相交于竖直墙面的M点,轨道A、C长度相等。现将小球分别从A、B、C三个轨道的最上端由静止释放,其滑到最下端所用时间分别为tA、tB、t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A=tC
B.tA<tC
C.tB=tC
D.tB>tC
8、如图,一细绳跨过光滑定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B,另一端与地面上的物块A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右的拉力缓慢拉动B,直至悬挂B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A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A.水平拉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B.A所受细绳的拉力一直增大
C.A所受地面的摩擦力一直减小
D.A所受地面的支持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9、如图所示,小球A的质量为,B的质量为
,AB用绳(不可伸长)和弹簧(轻质)连接后,悬挂在天花板上。若在
点剪断轻绳,则在剪断后的瞬间( )
A.A的加速度为0
B.B的加速度为
C.B的加速度为
D.A的加速度为
10、如图所示,轻绳一端与静止在地面上的物块连接,另一端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小球相连,小球在水平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小球在水平力
作用下缓慢上升一小段距离,物块静止不动,则在该过程中( )
A.绳子上的拉力变小,水平力
不变
B.绳子上的拉力变大,水平力
不变
C.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变大,摩擦力
变小
D.物块对地面的压力变小,摩擦力
变大
11、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汽车从制动到停止共用了5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m、7m、5m、3m、1m如图所示。汽车的运动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1】汽车前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9
B.8
C.7
D.6
【2】下列各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中,与汽车刚制动时的瞬时速度大小最接近的是( )
A.第1s内
B.前2s内
C.前4s内
D.前5s内
【3】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位移x与时间t、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 )
A.
B.
C.
D.
12、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下来,汽车在刹车后的运动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中的平均速度为和
,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中的平均速度为
和
,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为2kg,两根轻细绳AB和AC的一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另一端系于物体上(),在物体上另施加一个方向与水平线也成
角的拉力F,若要使绳都能伸直,下列F中不可能的是(取
)( )
A.
B.
C.
D.
14、挂钩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图为家中挂钩悬空挂一斜挎手提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背带对手提包的拉力与手提包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手提包的背带越长,背带所受的拉力越大
C.挂钩对背带支持力与背带对挂钩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D.缩短背带的长度,背带对挂钩的拉力不变
15、如图所示,两物块P、Q用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开始时P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将一个水平向左的拉力F作用在P上后,轻绳的张力变为原来的两倍。已知P、Q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mP=2kg、mQ=1kg,P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重力加速度。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60N
B.50N
C.40N
D.30N
16、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的翻转动作时,运动员可看做质点
B.研究火车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可看做质点
C.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看做质点
D.研究航天器绕地球运动的运行轨道时,航天器可看做质点
17、如图所示,在固定好的水平和竖直的框架上,A、B两点连接着一根绕过光滑的轻小滑轮的不可伸长的细绳,重物悬挂于滑轮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按照以下的方式缓慢移动细绳的端点,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变小
B.只将绳的左端移向A'点,拉力不变
C.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变小
D.只将绳的右端移向B'点,拉力不变
18、如图所示,A、B两个质点的x-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t=0时,A、B两个质点的速度均为0
B.在运动过程中,A质点运动比B质点慢一些
C.当t=t1时,两质点相遇
D.在t=t1时,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19、如图所示,科技馆中有一“反重力”展品,其上端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频闪灯的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当缓慢调节灯光频率为f1时,每次闪光时上一个水滴刚好落到下一个水滴的位置,可观察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位置不动。已知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10Hz
B.f1=5Hz
C.水滴在c点的速度2m/s
D.水滴在b、c、d点的速度之比为1:2:3
20、如图所示,车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一小球悬挂于车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放在车 厢后壁上的物体
,质量为
,恰与车厢相对静止.已知物体
与车厢间动摩擦因数为
,最 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21、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利用现代频闪摄影技术可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照片,由图分析可知( )
A.小球均匀速下滑
B.小球均加速下滑
C.小球下滑的加速度相同
D.小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22、某同学描绘的甲、乙两物体从同一时刻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乙在前2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甲、乙两物体在t=4s时处于同一位置
D.0~6s内,乙的位移比甲大
23、研究发现,人体对加速度剧烈变化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若用“急动度”这一物理量来描述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则“急动度”的单位是( )
A.
B.
C.
D.
24、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B、C、D,物体A、B运动的x—t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D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运动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做出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A和B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A加速度比B加速度大
B.物体A和B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速度比B速度大、方向相反
C.物体C和D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C加速度比D加速度小
D.t=5s时,物体C与物体D相遇
25、一人骑自行车来探究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他由静止开始达到最大速度后,脚蹬踏板使大齿轮以的转速匀速转动,已知大齿轮直径
,小齿轮直径
,车轮直径
。运动过程中小齿轮的角速度为______
,自行车的最大速度为______
。
26、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前1个内,前2个
内,前3个
内,……,前
个
内的位移之比:________________
第1个,第2个
,第3个
,……,第
个
的位移之比:_______________
经过1个,2个
,3个
,……,
个
的时间之比:_______________
第1个,第2个
,第3个
,……,第
个
的时间之比:_______________
27、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以初速度从左向右水平滑上长木板。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的过程中,长木板的加速度大小等于__________m/s2,方向为__________。(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8、质量20g的子弹以200m/s的速度射入木板,穿出木板时的速度为100m/s,则子弹在穿过木板的过程中损失的动能为___________J。设木板的厚度为10cm,则子弹穿过木板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_________N。
29、福州至上海的铁路线长度约为1180km,福州与上海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609km。小明从福州乘火车到达上海时,他所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_______、_______。
30、某质点做直线运动,速度v与位移s的关系式为v2=9+2s(均为国际单位).则质点的初速度为v0= m/s,2s末的速度是v= m/s.
31、早在16世纪末,伽利略就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变速运动。通过猜想和数学运算,他认为速度应该是随时间______变化的。为了探究落体运动的规律。伽利略设计了一种能将运动时间“放大”的斜面实验:他在一个木质斜面上刻一道槽,并将槽打磨的很光滑,然后取一个光滑的小球放在槽内,沿着槽从静止开始滚下。他还巧妙地用一台简陋的“水钟”来记录时间。通过实验,他发现,若槽的长度变为第一次的______时,小球所用的时间是第一次的。大量的实验,都能得出小球的位移与______成正比。
3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坡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档板由图示位置开始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球对挡板的压力大小将________;斜面对球的弹力大小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者先变小后变大)
33、如图甲、乙所示,图中细线均不可伸长,两小球均处于平衡状态且质量相同。如果突然把两水平细线剪断,剪断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小球B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方向为________;图甲中倾斜细线OA与图乙中弹簧的拉力之比为________(θ、重力加速度g已知)。
34、一个质量为的弹性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
的速度直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的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大小
______
,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W的大小为______________J。
35、小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1)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______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小刚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cm刻度线处,小刚从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像,则该像是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36、画出物体A的受力示意图(A静止,接触面不光滑)
37、如图所示,一曲面、直线导轨和半径为R的竖直半圆组成的光滑轨道,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高度为4R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半圆的最高点D后做平抛运动落在水平面的E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在D点时的速度;
(2)小球落地点E离半圆轨道最低点B的位移x。
38、电动平衡车是一种新型环保产品,如图所示。它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某电动平衡车质量为5kg,最大载重为75kg。已知车与地面之间的阻力f=kN,其中N为车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k=0.45,重力加速度。
(1)为保证该电动平衡车能以最大载重量在水平面上匀速行驶,则平衡车的牵引力为多大?
(2)若平衡车能提供的最大牵引力为450N,质量为45kg的同学操控平衡车以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坡,求坡道的最大倾角。(结果用倾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表示,可保留分数)
39、北京冬奥会顺利召开,中国体育健儿取得喜人成绩。如图所示,一山地滑雪运动员从A点水平滑出,此时对地压力为0,之后,恰好落在一倾角的直赛道
的B点,并恰好无碰撞的沿赛道滑下,已知
间的高度差
,
间的高度差
,滑雪板与赛道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运动员可视为质点,运动中所受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取
,
,
。求:
(1)运动员从A点滑出的速度;
(2)A点的曲率半径R;
(3)运动员从A点飞出到滑到点所用的时间
;
(4)A点与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