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北海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绕过滑轮的轻绳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站在地面上的人用手拉着绳的另一端,动滑轮下吊着一个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端竖直向上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手与绳无相对滑动,滑轮未到达端,不计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该过程中(       

    A.绳上张力变小

    B.人对地面的压力变小

    C.滑轮受到绳的作用力变大

    D.地面对人的摩擦力不变

  • 2、生活中的种种场景,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关于各种情景所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车速越快刹车越困难,这说明车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图2所示,拔河中男生取胜说明男生对女生的拉力大于女生对男生的拉力

    C.图3所示,只有鱼保持静止时鱼对托盘的压力才等于托盘对鱼的支持力

    D.图4所示,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会变“飘”,但其质量并没有减小

  • 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后可以改变运动状态,所以作用力可以改变惯性

    B.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困难,因而速度大时惯性大

    C.满载货物的汽车比不载货时刹车困难,故满载时比空载时惯性大

    D.推动原来静止的物体比推动原来滑动的物体要费力些,表明静止的物体的惯性大些

  • 4、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选出了国际单位制,下列选项中全部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是 (  

    A.米、质量、秒

    B.米、千克、秒

    C.电流、开尔文、摩尔

    D.安培、开尔文、物质的量

  • 5、跳伞员进行跳伞训练,无风时跳伞,跳伞员竖直下落,着地速度是4m/s。有风时,跳伞员在竖直方向的运动情况与无风时相同,在水平方向上风使他获得了3m/s的速度,跳伞员着地时速度大小为(  )

    A.1m/s

    B.7m/s

    C.5m/s

    D.m/s

  • 6、如图所示,A和B两个物体通过一轻弹簧固定连接,两物体的质量均为,开始时,系统静止,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B物体缓慢向上运动,取重力加速度大小,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当B物体缓慢上升时,地面对A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

       

    A.0

    B.

    C.

    D.

  • 7、足球运动是目前最具影响力的运动项目之一,深受青少年喜爱.如图所示为几种与足球有关的情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就是它的重力

    B.图甲中,静止在草地上的足球受到的弹力是由于足球形变而产生的

    C.图乙中,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足球由于接触而受到相互作用的弹力

    D.图丙中,踩在脚下且静止在水平草地上的足球可能受到3个力的作用

  • 8、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将白纸和复写纸对齐重叠并固定在竖直的硬板上,钢球沿斜槽轨道PQ滑下后从末端飞出,落在水平挡板MN上,在白纸上留下印迹。多次实验,用平滑曲线把这些印迹连接起来,就得到钢球运动的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斜槽轨道末端水平

    C.挡板高度需要等间距变化

    D.要从斜槽上不同的位置释放钢球

  • 9、关于下列四幅插图,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可以利用悬挂法确定薄板重心,是由于悬线的拉力跟薄板的重力平衡

    B.图乙中,通过平面镜观察桌面的微小形变,利用了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

    C.图丙中,人用平行于地面的力推沙发,沙发静止不动是由于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D.图丁中,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实验时,传感器必须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10、筷子是中华饮食文化的标志之一,如图所示,用筷子夹质量为m的小球处于静止,筷子均在竖直平面内,且筷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忽略小球与筷子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筷子对小球的合力大于重力

    B.筷子的弹力大小均为

    C.保持左侧筷子固定不动,右侧筷子缓慢变为竖直,则右筷子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D.保持左侧筷子固定不动,右侧筷子缓慢变为竖直,左、右筷子的弹力均逐渐变小

  • 11、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与这段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 12、下面对教材中的插图理解错误的是

    A.甲图中飞机上的人与地面上的人观察跳伞者运动不同的原因是选择了不同的参考系

    B.乙图中重力的分力F2就是压力

    C.丙图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目的是为了减小车的重力沿桥面方向的分力

    D.丁图桌面以上的装置可以观察桌面微小形变

  •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人站在倾角为θ的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一起以加速度a斜向上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右

    B.人对踏板的作用力竖直向下

    C.踏板对人的支持力

    D.踏板对人的支持力

  • 14、如图,有一水平传送带以的速度匀速转动,现将一物块(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A端,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已知传送带长度为,则(  )

    A.物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大小为1 m/s

    B.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2 m

    C.物块在传送带上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 s

    D.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总时间为5.5 s

  • 15、在一次立式风洞跳伞实验中,风洞喷出竖直向上的气流能将实验者“托起”,静止在空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时,地球对实验者的吸引力和实验者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B.此时,实验者受到的重力和他受到气流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若实验者在气流作用下匀速上升,实验者受到气流的力大于他受到的重力

    D.若实验者在气流作用下匀速下降,实验者受到气流的力等于他受到的重力

  • 16、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大于人的实际质量,产生可能的原因是(  )

    A.电梯匀速下降

    B.电梯加速下降

    C.电梯减速上升

    D.电梯加速上升

  • 17、如图所示,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套有PQ两个轻环,两根等长细绳一端分别系在环上,另一端拴住书本,书本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绳对书本的拉力大小不同

    B.每根绳对书本的拉力一定大于书本的重力

    C.若减小两环间距离,书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杆对P环的支持力不变

    D.若减外两环间距离,书本仍处于静止状态,杆对P环的摩擦力不变

  • 18、空气、水等流体介质对在其中运动的物体的阻力大小与速度有关,其规律一般可表示为,其中第一项为粘滞阻力,对于半径为的球形物体,阻力系数与半径的关系为,其中C是由实验测得的常数,C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可表示为(  )

    A.无单位

    B.

    C.

    D.

  • 19、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飞行梦,现在钢铁侠的梦想就能成为现实,消防员利用马丁飞行背包在某次高楼火灾观测时,从地面开始竖直向上飞行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消防员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B.消防员在内正处于下降阶段

    C.消防员在内处于失重状态

    D.消防员在内处于上升阶段

  • 20、如图为沙漏中下落沙子的照片。由于相机存在固定的曝光时间,照片中呈现的下落的砂粒并非砂粒本身的形状,而是成了一条条模糊的径迹,砂粒的疏密分布也不均匀。若近似认为砂粒从出口下落的初速度为0。忽略空气阻力,不计砂粒间的相互影响,设砂粒随时间均匀漏下,以下推断正确的是(  )

    A.出口下方处的径迹长度约是处的2倍

    B.出口下方处的径迹长度约是处的4倍

    C.出口下方范围内的砂粒数约与范围的砂粒数相等

    D.出口下方范围内的砂粒数约与范围的砂粒数相等

  • 21、如图所示,当车厢向前加速前进时,物体M静止于竖直车厢壁上,当车厢加速度增加时,则 (        )

    ①静摩擦力增加                   ②车厢竖直壁对物体的弹力增加 

    ③物体M仍保持相对于车厢的静止状态  ④物体的加速度也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22、已知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将地球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则地球质量等于(  )

    A.

    B.

    C.

    D.

  • 23、无人机广泛应用于航拍、救援救灾、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无人机用轻绳吊着质量为m的医疗包裹沿水平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6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包裹受到的空气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人机的加速度大小为

    B.无人机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为

    C.无人机所受空气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

    D.包裹所受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 24、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以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最初两个连续的1s内位移分别为,最后滑块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滑块初速度的大小为3m/s

    B.滑块第2s末的速度大小为2m/s

    C.滑块的总位移为6.125m

    D.滑块最后1.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质量为2kg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求:3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W,前3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W。取g=10m/s2

  • 26、在电梯中,把一重物置于水平台秤上,台秤与压力传感器相连,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上升的过程中,传感器所受的压力与时间的关系(Ft)图象如图所示,取g=10 m/s2,由图象可知:

    (1)电梯减速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是________s;

    (2)重物的质量是________kg;

    (3)电梯的最大加速度是________m/s2.

  • 27、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货箱,货箱所受的重力G=1000N,货箱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某人用F=200N的水平力拉货箱,没有拉动,则货箱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如果拉货箱的水平力增加到400N,则货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

  • 28、某地强风的风速约为v=20m/s,空气密度。如果风力发电机把通过横截面积为的风的动能的30%转化为电能,则单位时间内吹过风力发电机的空气质量为___________kg,发电机的发电功率等于___________W。

  • 29、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 间接触面光滑,在水平力F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匀速运动时, 间在作用力的大小=____,如果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两者一起沿水平地面做匀加速运动,则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 30、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 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则汽车前 5s 通过的位移是为_____m 2 秒内位移是 _____m

  • 31、某型号火箭的质量为,已知火箭发动机点火后竖直向下喷出高温高压气体,气体对火箭产生的初始推力为,则火箭起飞时的加速度为______。假设火箭在竖直向上飞行阶段,气体对火箭产生的推力恒定,那么,火箭飞行的加速度将______(填写“变小”、“不变”或“变大”)。

  • 32、轻弹簧秤的上端固定于O点,下端悬挂个光滑的定滑轮C,已知C2 N。木块AB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接,AB的重力分别为5N3N.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由图及物体的状态可以知道,弹簧秤的示数是_____N

  • 33、如图所示,测平抛物体的初速度时,用10次/秒的闪光照相机对正在做平抛运动的球拍摄的照片,背景是每格边长为5cm的正方形格子,求小球的初速度为_______m/s。根据该照片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是_______m/s2

  • 3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x=2t+2t2(m),根据这一关系可以知道,物体的初速度v0=________m/s,加速度a=________m/s2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

    (1)当质量m一定时,aF___________比;当力F一定时,am___________比。

    (2)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以下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本实验中探究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小车应尽量远离打点计时器开始释放

四、作图题 (共1题,共 5分)
  • 36、1)静止物体A 重力G =5 N,请在图中画出A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

    2)画出图中静止物体A所受的各力的示意图(球面是光滑的,其他粗糙)

五、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7、汽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情况后刹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取汽车刹车开始时,求汽车刹车后。

    (1)3s末速度大小;

    (2)6s内位移大小;

    (3)运动的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

  • 38、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1=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最后一层(如图所示中的第一层)层到达地面的时间t1=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下落到最后一层时的速度v1

    (2)求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h;

    (3)求小球从塔顶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 39、2013年6月1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升空后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再次探访天宫一号,并开展相关空间科学试验。已知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设神舟十号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求:

    (1)地球的质量M

    (2)神舟十号飞船的轨道半径r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作图题
五、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