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②吾儿不直 直:正直
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当:抵挡 ④杀人如不能举 举:列举
⑤沛公则置车骑 置:准备 ⑥期山东为三处 期:约定
⑦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被:遭受 ⑧一登龙门 一:一旦
⑨敖而无足数者 数:计算 ⑩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独自
A. ①②⑤⑦⑨ B. ②③⑥⑧⑩
C. ①③⑥⑦⑧ D. ③④⑧⑨⑩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哪
B. 臂非加长也 加:更加
C.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两次
D. 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 吊:慰问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失其所与,不知
②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③卒惶急不知所为
④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⑤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⑥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⑦偭规矩而改错
⑧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⑨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A. ①②④⑦⑧
B. ①③④⑦⑨
C. ②③⑤⑥⑧
D. ②④⑤⑦⑥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我对你格外垂青,是因为你身居卑位,却能屡吐高论,说来实属不易。
B. 本人才疏学浅,以上发言可能挂一漏万,贻笑大方,在此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C. 作为当地的人大代表,他为人正直,性格坦率,敢于在人代会上发表自己的拙见,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护。
D. 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足为奇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一句用了突出地表现了带工老板们到乡下用花言巧语哄骗包身工及其家长们的卑劣行径,把他们披着羊皮的财狼本质揭示得活灵活现。
C.如果秦少游想步入仕途,为国出力,有的是机会和条件,因为远的不说,十分欣赏少游诗词的清正廉洁的王安石就曾数度入相,广有羽翼,政治人脉极旺。
D.一轮红日从群山背后冉冉升起,层林尽染,灿烂的光辉带着一股温暖的气流,冲进村庄。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脚
张淑清
这双脚骨节粗大,右脚大脚趾有些朝外偏。十岁那年夏天,去稻田抓青蛙,碰到队里的柴油机突突突轰鸣着,从池塘抽水浇灌秧苗。他顽皮,上前去玩弄铁家伙,不料被飞下来的铁把手砸到右脚。大脚趾甲掉了,生长的方向移位。
他跟在爹娘后面上田里种苞米、插秧、收谷物。娘纳的千层底布鞋,还发着布料的香味,他舍不得穿。干活,和伙伴们耍,就脱了鞋,光着脚。
他的脚很早接触了大地、沙砾、树枝与荆棘,也一步一步丈量着他的成长。他歪歪扭扭推着独轮车,帮衬爹自山谷一车一车推回黄泥,又一锨一锨将河沙盛上车运到院口,一家人披星戴月,返修了五间草苫房。爹在夜晚的月亮地,对他说:“好好读书,将来去城里混个人样。”他伸手捏着大脚板,说:“不去,就在山里守着你和娘。”
娘坐在马扎上,剥着落花生。娘说:“娃的大脚板就是做活的命,别逼他。”
爹叹了口气,继续编筐,明天早起,要翻几座山去镇子里卖柳条筐。
日头卧在东山垇,父子俩一前一后挑着编好的筐篓,翻山越岭,还要趟过一道宽宽的河流。
爹节俭,怕磨破了鞋,把鞋脱了,放筐里,光脚走,却不让儿子脱鞋,爹心疼他,脚扎破了容易感染。山路蜿蜒,曲曲折折,他挑的筐篓没有爹的多,可二十多里山路,实在是难走。早晨,吃了娘热的苞米饼子,兜里揣着两枚熟鸡蛋,还温热着呢。
他的步子明显慢了,爹回头望望,放下担子,“是不是脚磨破了?”爹问。他张了张嘴,低低地说:“嗯。”
爹蹲下身查看了儿子的脚,“读不好书,这路越走越艰难,成子。”爹撕了衣服前襟,给他包扎,站起来把大筐小篓用绳子拴在自己担子上,留了三两只给他挑着。
骄阳似火,口千舌燥,脚掌破了的地方钻心地疼。
爹走几步,停一停,等他。走几步,问一句:“累了,就歇息。”
他咬咬牙:“不累,走吧。”
生意好时,一上午就卖光了,淡季时,一天也卖不了几只筐篓。
夜晚,娘掌灯,为爹挑脚上的荆棘刺儿。她是看着爹光着脚,担起这个家的。
每次卖完筐篓,爹一高兴准赏他一根冰棍。小豆冰棍是他的最爱,甜丝丝的滋味,温暖了他整个童年的夏天。
爹端来热水,为他洗脚。爹一点一点,小心翼翼地搓洗他伤痕斑斑的脚,如数家珍地说着他脚上的每一个痕迹,那是由无数个成长故事历练出来的,也是一种烙印在灵魂深处的岁月。
爹老了,不再光着脚了。他将一双接近凋零的脚塞进娘做的布鞋里,拒绝儿子从大商场带回来的皮鞋。春暖花开的时候,爹偶尔也光着脚,在菜园子劳作。爹的脚对土地有着无法形容的亲切和热情。
只是儿子去了远方。
儿子从乡村,一步一步走出去。趟过多少条深浅不一的河流,穿过多少人迹罕至的森林与沙漠,唯有他的脚知道。他的脚后来落在钢筋混凝土造就的世界,那个火柴盒一样的斗室,成全不了布鞋和泥土的安放,于是,爹的脚来去匆匆,不肯在火柴盒存一宿。
那天,他和妻子女儿拎着大包小裹开车回乡下探望爹娘。夜幕降临,爹小声说:“成子,你让媳妇孩子去那屋休息吧,咱爷儿俩说说话。”
娘端来一盆水,放在爹面前,爹下地,把水端到儿子跟前:“来,爹给你洗脚。”
他懵了,望着一头白发的爹,鼻子一酸,吸咽着说,“爹!颠倒了,该儿子给您洗脚!”
他将爹扶上炕。爹的脚瘦巴巴的。原来宽大丰腴的脚掌,怎么说枯萎就枯萎了呢?
爹很害羞地说:“我自己来,我自己来,你在外也不容易,还记得那些年,咱父子俩挑着筐篓去镇子……”
泪水不由自主地淌下,落在爹的脚背上,落在他的心里。
爹的脚长成了村庄的白杨树,儿子的脚却做了一条不安分的河流,爹和村庄难以掌握他的流向。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描写了儿子双脚骨节粗大的特点,并交代了右脚大脚趾有些朝外偏的原因,并由此介绍了人物的生活环境。
B.文章叙写父亲“不肯在火柴盒存一宿”,意在说明爹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从而更加突出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留恋。
C.文章写儿子给父亲洗脚,用枯萎形容爹的干瘪瘦小的脚掌,采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爹的衰老和儿子内心的伤悲。
D.文章采用动作、语言、神态、肖像等多种描写手法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字里行间饱含了父亲对儿子浓浓的爱。
【2】请结合文本分析儿子的形象特点。
【3】文章开头集中笔墨描写了儿子的脚,这样安排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自诉忙于家务而起早贪黑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 ,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 ,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出下面的空缺处。
(1)《琵琶行》中描写音乐诗人用“ 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2)《咏怀古迹》表现昭君的怨恨之情、思乡之情以及人生悲剧根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4)《劝学》中通过“木”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夜气清冷,不免有几分萧条和冷落,但诗人的气概丝毫不减,不管处境如何,自己是拿得稳的,心神毫无动摇。
(2)在《谏逐客书》中,李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告诉君王只有不拒绝“众庶”才能彰显其贤德。
(3)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诗人直接抒情,登高远眺,凭吊古迹,追述往事,对六朝兴亡不免感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游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杜丽娘眼中的后园繁花似锦、绚丽繁茂,但如此美景终也有惨败破落的一天。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蟹虽然有“六跪”和“二螯”,但是“___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陵新亭①
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③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注]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②周顗(yǐ)情:《世说新语·言语》里说,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③楚囚:《左传·成公九年》载:楚国的钟仪被俘,晋人称他为楚囚。后世用楚囚指俘虏或者窘迫无法的人。这里指穷困丧气的东晋士族官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由金陵风景优美起笔,继而写豪士们在新亭聚会,用语平实无华。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五、六句运用“楚囚”典故,写在座之人充满悲怨,为国家命运前途担忧。
D.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2】结合全诗,从“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卢柔字子刚。少孤,为叔母所养,抚视甚于其子。柔尽心温清,亦同己亲,宗族叹重之。性聪敏,好学,未弱冠,解属文。司徒、临淮王或见而器之,以女妻焉。
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以柔为大行台郎中,掌书记。军中机务,柔多预之。及胜为太保,以柔为掾,加冠军将军。孝武后召胜引兵赴洛,胜以问柔,曰:“高欢托晋阳之甲,意实难知。公宜席卷赴都,与决胜负,存没以之,此忠之上策也。若北阻鲁阳,南并旧楚,东连衮、豫,西接关中,带甲十万,观衅而动,亦中策也。举三荆之地,通款梁国,可以身免,功名去矣,策之下者。”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既知柔所制,因遣舍人劳问,并遗缣锦。后与胜俱还,行至襄阳,齐神武惧胜西入,遣侯景以轻骑邀之。胜及柔惧,乃弃船山行。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至丰阳界,柔迷失道,独宿僵木之下,寒雨衣湿,殆至于死。
大统二年,至长安。封容城县男,邑二百户。太祖重其才,引为行台郎中,加平东将军,除从事中郎,与苏绰对掌机密。时沙苑之后,大军屡捷,汝、颍之间,多举义来附。书翰往反,日百余牒。柔随机报答,皆合事宜。进爵为子,增邑三百户,除中书舍人。迁司农少卿,转郎,兼著作,撰起居注。后拜黄门侍郎。文帝知其贫,解衣赐之。魏废帝元年,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中书监。
孝闵帝践阼,拜小内史,迁内史大夫,进位开府。卒于位。所作诗颂碑铭檄表启行于世者数十篇。
(选自《周书·卢柔传》,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并遗缣锦 遗:赠送
B.遣侯景以轻骑邀之 邀:拦截
C.柔随机报答 报答:报谢恩惠
D.孝闵帝践阼 践阼:皇帝即位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B.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C.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D.胜轻柔/年少笑而不应/及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袭穰胜/败/遂南奔梁/柔亦从之/胜频表/梁求归/武帝览表/嘉其辞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柔文笔出众。他不到二十岁时就会写文章,替贺拔胜写的奏表得到武帝的赞美,他有几十篇诗颂碑铭檄表启流传世间。
B.卢柔为人孝顺。他幼年被叔母收养,叔母看待他比对亲生儿子还好,他将叔母视为自己的母亲,尽心孝顺,因此被宗族看重。
C.卢柔善于谋划。他在贺拔胜手下任职时,参与了很多军事要务,后来又给贺拔胜提供了对付高欢的上、中、下三种策略。
D.卢柔受到重用。沙苑之战后,他每天处理百余件文书,先后被授任中书舍人,升为司农少卿等,晋升为子爵,增食邑三百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魏孝武与齐神武有隙,诏贺拔胜出牧荆州,柔谓因此可著功绩,遂从胜之荆州。
(2)赢粮冒险,经数百里,时属秋霖,士卒冻馁,死者太半。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林觉民《与妻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鲁迅《这也是生活》:“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正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以上的名言激起了你哪些思考和感想?请结合自身的发展据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得脱离材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