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B.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D.金千斤,邑万家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跻身 杀手锏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B.艺苑 入场券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C.彗星 白炽灯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D.精湛 孵化器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张教授客气地对他说:“你惠赠的大作我已收好,回去一定拜读。”
B. 您是德高望重的泰斗,我要刻苦努力,如愿以偿成为您的得意门生。
C. 这种笔走龙蛇的书法作品,真是世间少有,相信本次最佳书法家评选,您一定忝列其中。
D. 我们家家教甚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而魏救不至 救兵 公车特征拜郎中 汉代官署名称
连辟公府不就 征召 王必无人 一定
B.往请,欲厚遗之 邀请 视事三年 官员到职工作
约车百乘 置办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白白地
C.遍赞宾客 称赞 今有难,无他端, 办法
妙尽璇玑之正 端正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使……完好无缺
D.此五霸之伐也 讨伐 如姬资之三年 出钱悬赏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素常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赞许
5、下列句式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相同的一句是( )
A.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 B.项王兵四十万,在鸿门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大王来何操?
6、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小题。
征服
陈忠实
夜已深,天很黑,田野悄悄静静,使人透不过气来的闷热散开了。南葫芦攥着一柄钢叉,死死盯着那个贼。
那贼正蹲在菜园地里。南葫芦渐渐看分明了,那是南红卫。高中毕业生,把书念到狗肚里去了。你在南村扯旗造反,整南恒的二爸……南恒今年当了队长,有你好受的,等着!
只见南红卫拔了一堆葱正往外转移。南葫芦突然出现在他面前,举着钢叉。南红卫一惊,接着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
南葫芦把钢叉收回,呵斥说:“走!见队长!”倒霉透咧!南红卫边走边想。队长南恒是他的对头。看你南恒怎么揉搓我吧。“文革”中,我整了南恒二爸又怎么样呢?南恒二爸在“四清”运动【注】中,把我南红卫的老子整得还不惨吗?那年正好我高中毕业,考大学分数够了,政审通不过。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队长南恒惊醒了。他披上布衫,出来开门。问:“啥事?”
“光彩事!”是葫芦的得意的调门。南恒明白了:南红卫偷了南葫芦承包的大葱。
黑暗中,这十二张嘴也辩不倒的南村文化最高的农民站在那里,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
“哈呀!葫芦叔——”南恒习惯地用食指顶顶鼻头,笑了,“红卫是我派去的……”
“你说啥?”南葫芦打断他的话。
“我派他去拔葱的。”南恒肯定地说。
“你……”南葫芦张着嘴,合不拢了。
“我想看你到底负不负责任。”南恒仍然平静地说,简直跟真的一样。
“噢!这……”南葫芦一下泄了气。南红卫转过脸,发出两声尴尬的笑声。
三人散后的好一会儿,南恒又听到有人敲门。南恒拉开门闩,一眼瞅见门口站着南红卫,忙问:“你还没睡?”
“睡不着……”
“好,咱俩扯扯。”南恒热情地说。于是俩人走到街巷里。
“刚才那事,你下一步……准备咋办呢?”
“没有下一步。”村巷里只有他俩的脚步声。
田野里比村巷里亮多了,清凉的带着湿漉漉的水气的夜风,吹得人心胸里好舒畅,河滩里无名水鸟单调的叫声,更显出田野的寂静。两人在大路边坐下。
“你为啥不整我呢?”南红卫突然转过头问。
“我不想整任何人。我今年当队长,能不能把南村的事办好,是另一回事”。
“你刚一上台,把你堂哥整惨了,”南红卫说,“对我,你咋这么客气?”
“我堂哥挪用公款,不能不整!你呢?我想拉你进队委会,把你的面皮扒光了,就不好用了。”
“把我拉进你的班子?你是怯那些在“四清”运动中挨了整的人,是不是?”南红卫反问。
“对。”南恒承认了。
南红卫得意起来:“我早就看穿了你。”
“你先别得意,”南恒说,“你只说对了一半。”
“那一半是啥?”南红卫问。
“你有文化,有本事,对村里有用处。”南恒说,“你当队长那几年,队里烂了,穷了,也有当时社会的原因。你有几件事办得好,比如办秦川牛场、办砖场……”
“甭提了!”南红卫叹了口气,“一样也没成。”
“不成的原因,关键就在你只依靠你的那一股势力,把另外几股势力当敌人。”南恒说。
南红卫沉吟半晌,不得不承认。
“你宁可南村继续烂下去,也不能容忍我南恒当队长!”南恒毫不回避。
既然谈开了,就索性说个明白。“痛快!我承认。”南红卫激动地站起来,“我今晚来找你,就是想听你说句实话。”
南恒也站起来,“不整你,就是这原因。”
“我这号人……吃软不吃硬,”南红卫表白说,“其实,真正厉害的,是你老弟这号人!”
“甭勾心斗角了!老哥!”南恒也诚恳地说,“斗了十几年了,斗得大家碗里一天比一天稀!”
“南村不是没能人!”南红卫说,“却把本事花到勾心斗角上去了。”
南恒扶一下眼镜,高兴地叫起来:“这才是一句实扎扎的话。再往下说呀!”
“完了。”南红卫说,“我睡不着。你包庇我,比罚我更叫人羞愧。我找你,就是想说这句话……”
“好了,不说这事,”南恒说,“告诉你吧,我准备重办秦川牛繁殖场,这是独门生意。你准备一下,县里物资交流会就要开了,你去给咱物色几头纯种秦川牛回来。”
“那没问题!”南红卫说,“我研究过秦川牛!”
“咱俩可要共事了……”南恒说。
“要共事就共到底……”南红卫说。
繁星在不知不觉中隐匿起来了,湛蓝的天幕上,只有几颗很大的星儿,发着红蜡头似的光,晨风轻轻掠过田野,黎明了。
【注】“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开展的教育运动。初期在农村“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清思想、清政治和清经济”。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具有生活气息与农村特色,另外如“啥”“实扎扎”“甭”“咋”这些词语的运用,又使小说带有地域色彩。
B.小说采用肖像描写、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和内心独白的形式,对人物的心理进行细腻真实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南红卫被抓后,自认倒霉,吃惊后摆出一副随便咋办的架势,被南恒包庇后,心存疑虑,主动找南恒问个究竟,说明南红卫是一个多疑的人。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如写能言善辩、南村文化最高的南红卫偷菜被抓后“把脸摆到另一边,任南葫芦挖损”,刻画出他的傲慢。
【2】小说三处画横线的环境描写颇显作者的匠心,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艺术效果。
【3】这篇小说以“征服”为题,有主题思想、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观点并作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心躁也”,与蚯蚓的专一形成对比,从反面强调专心学习的重要性。
(2)韩愈在《师说》中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从师的目的是学道,向谁学与对方的年龄大小无关。
(3)《鹊桥仙》里赞叹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七夕相会胜似人间长相厮守的美好,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代诗人经常在作品中用猿的叫声来烘托凄清、孤寂的氛围,唐诗中这样的例子就有不少,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蚯蚓为例,论证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夸张诗句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交通不便,少有往来。
9、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2)杨万里《插秧歌》中用比喻手法刻画环境,反衬插秧的紧张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歌行》中,运用比喻的手法感慨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10、填空
(1)采采芣莒,薄言掇之。采采芣莒,_____________。(《周南·芣莒》)
(2)_____________,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_____,俟我于城隅。(《邶风·静女》)
(4)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___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
(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周南·关雎》)
(7)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_____________,使我不能餐兮。(《郑风·狡童》)
(8)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_____________。(《豳风·东山》)
(9)载玄载黄,我朱孔阳,_____________。(《豳风·七月》)
(10)桃之夭夭,_____________,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周南·桃夭》)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采薇》中既写出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表现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的社会中烦闷失意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借用恋人之间的思念之悠长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人才的渴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以动写出田野安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选自《红楼梦》第38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扣住“问”字,交代问菊缘由:众人皆不知秋天的讯息,诗人只好向菊花询问。
B.颔联两句分别扣住菊花的文化品格和自然特性发问,虽是问句,答案已包含在问题中。
C.颈联用拟入的修辞,赋予菊花以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菊花生长的清新环境。
D.尾联意为不要说没有可交谈的人,如果花能懂人语且能说话,何妨就让我们来聊一会儿呢。
【2】在《红楼梦》第38回的螃蟹宴上,海紫社成员创作了十二首菊花诗,这首《问菊》的作者是哪位成员(请写出其姓名和号)?诗中表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曰赵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贾佗;先轸;魏武子。自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固已成人矣。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退斩其衣祛。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国也。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①妻与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缪公大欢,与重耳饮。缪公曰:“知子欲急反国矣。”赵衰与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谷之望时雨。”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晋国大夫闻重耳在秦,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于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秦退重耳至河。咎犯曰:“臣从君周旋天下,过亦多矣。臣犹知之,况于君乎?请从此去矣。”重耳曰:“若反国,所不与子犯共者,河伯视之!”乃投璧河中,以与子犯盟。壬寅,重耳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官,即位为晋君,是为文公。七年,晋文公、秦缪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阃令使谓秦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节选自《史记·晋世家》)
【注】①子圉:晋惠公太子。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B.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C.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D.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有五等封爵制,即公、侯、伯、子、男。后代相沿,多以“公”作为“王”以下的最高爵号。
B.太子指我国古代已经确定继承帝位或王位的帝王的儿子。周时天子及诸侯的嫡长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秦因之。
C.司空是是中国古代官名。西周时司空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寇、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水利、营建之事,金文皆作司工。
D.“再拜”文中指“第二次拜”,而《鸿门宴》中“再拜献大王足下”中“再拜”都是古代隆重的礼节”,两者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献公派宦者履鞮去杀重耳,重耳翻过墙壁,被宦者一路追赶,还被砍掉了袖子,最终还是逃脱了,去了他母亲的祖国——狄国。
B.重耳在流亡中历经苦难,为了得到秦缪公支持,他主动请求联姻,与秦国结了秦晋之好,为他后来成功回晋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C.咎犯认为自己在重耳流亡时有很多的过错,担心重耳回国后会报复自己,就请求离开,但重耳对河盟誓,以此打消咎犯的担心。
D.重耳在流亡过程中受到了郑国的无理相待,后来他就联合秦国攻打郑国,但是郑国派人说服了秦缪公,最终两国都从郑国撤兵。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淝水之战》)
(2)晋闻秦兵来,亦发兵拒之,然皆阴知公子重耳入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跳水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完成规定与自选两种动作。规定动作难度较小,为必做动作,每个运动员需要在比赛前两轮完成,裁判员可以从运动员的完成效果中判定其功底;自选动作为运动员根据自身训练水平而选择,难度越大,得到高分的可能性也越大。两种动作的总分,决定最后的排名。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或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