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远离了书的滋养,学生精神的土地就会板结,情感的田园就会荒芜,心灵的泉眼就会枯竭,最终难免视野狭窄,境界不高。
B.在学校开设的各种选修课中,“生活中的法律”、“电脑音乐制作”等富有生活趣味、体验性强、新鲜有趣的课程深受同学们所喜爱。
C.人生苦乐并非纯粹由物质条件决定,关键在于人在生活中拥有感受生活的乐趣和艺术的眼光与悠闲的心境。
D.每一件青铜器如果说都铭记着一段尘封的历史,那么青铜器修复工作便是将这些破碎的记忆重新拼补起来。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字逸少,祖籍琅琊临沂,东晋大臣,太尉郗鉴的女婿,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担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B.修禊事,禊是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首,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因作诗刺新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D.古代有干支纪日法、月相纪日法。月相纪日法中,农历每月初一叫“晦”,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后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朔”。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其中“太守”是郡(比县高一级的行政区划)的最高行政长官,而“刺史”是州(比郡高一级的行政区划)的最高行政长官。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其中的“束发”是指古人十五岁(一说八岁)时,把头发挽起来,盘到头顶上,表示成童;而“黄发垂髫”中的“垂髫”指下垂的头发,借指儿童。
C.“一交子时,你就是十六岁了”,我国古代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记时,从夜里十一点到次晨一点称为子时。
D.新月派诗人徐志摩提出“三美”的新诗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奥斯维辛集中营死难者受折磨的惨状真的是耸人听闻。
②在充满了汗臭粪臭的工房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筚路蓝缕的包身工。
③革命先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殒身不恤的精神令人敬佩,激人奋进。
④在中国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虽然很多已长眠于地下,可是他们的英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记在心中。
⑤作为一个广有羽翼的犯罪集团的头目,他做梦都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警方抓捕归案。
⑥天宫二号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但它的实验能力和美国的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A. ①③④ B. ②⑤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⑥
5、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刀俎(zǔ) 莫春(mù) 喟(wèi)然 风乎舞雩(yú)
B.褊小(biǎn) 杯杓(zhuó) 要(yāo)项伯 膝之所踦(yǐ)
C.樊哙(kuài) 侍坐(shì) 衣(yì)帛 切而啖之(dàn)
D.夜缒(zhuì) 忖度(cǔn dù) 觳觫(hú sù) 千乘(shèng)之国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郑哲敏院士:“给力”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
孙自法
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不遗余力、倾尽全力的著名力学家郑哲敏院士,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爆炸力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发展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给力”祖国,祖国给予他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殊荣。
1943年,郑哲敏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次年转入机械系。1946年,郑哲敏所在的工学院回到北京清华园。同年,钱伟长从美国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在他的课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钱伟长严密而生动的理论分析引起了郑哲敏的极大兴趣。1947年毕业后,郑哲敏留在清华大学做钱伟长教授的助教。多年后,郑哲敏回忆,钱伟长重视数学和物理等基础学科对自己影响很大,使他确定研究力学的道路。
1948年4月,在钱伟长等人推荐下,郑哲敏获准入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一年后成为钱学森的博士研究生。在加州理工学院,郑哲敏深受钱学森所代表的近代应用力学学派影响:着眼实际问题,强调严格推理、表述清晰、创新理论,开辟新的技术和工业。
1955年,郑哲敏与钱学森师生俩相继回国。郑哲敏回国前夕,钱学森特地跟他谈心:“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1956年1月,钱学森回国后,创建中科院力学所,郑哲敏成为力学所的首批科技人员之一,任弹性力学组组长。在钱学森指导下,郑哲敏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郑哲敏最早期科研生涯主要从事热弹性力学和水弹性力学的研究,回国后曾根据国家的需要从事地震响应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后因国家科研布局调整,郑哲敏选择高速高压塑性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于很短时间内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从而拉开爆炸力学研究的序幕。
郑哲敏在爆炸力学方面的主要贡献包括:一是提出流体弹塑性体模型,促进形成完备的爆炸力学学科体系;二是建立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三是开辟爆炸成形、爆炸筑堤等关键技术领域,并发展水下爆炸及其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解决了重大工程建设核心难题。
郑哲敏还通过对“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认为“瓦斯突出”的动力来源于煤层瓦斯中含有的机械能。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郑哲敏参与和主持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力学学科及相关科学规划。他总体把握中国力学学科发展方向,积极倡导、组织和参与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的建立与发展。
在材料力学研究中,郑哲敏提出的硬度表征标度理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并被广泛引用,还以他与合作者的姓氏命名为C-C方法。引领中国力学发展的郑哲敏为促进中国力学界与国际力学界的交融、提升中国力学国际地位等做出重要贡献。
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水平虽然有很大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郑哲敏认为,学术界浮躁的风气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原因。“科研需要耐心。现在,一些人都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这样做出的最多是中等成果,很难有出色的成果。有的人急于要实效,不重视基础理论研究,最终会极大地制约整体科技的发展。”在郑哲敏眼里,现代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古希腊时代传承下来的“自由探索”的精神。纵观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自由探索”精神相对薄弱,这也是造成中国科学创新不足的核心问题。要真正激活科技界的创造力,“自由探索”不仅仅是一种科学精神,也应成为一种人生目标。
郑哲敏指出,中国当下的青年科研人员压力很大,各种评奖评审、项目申请等,“把人搞得很浮躁,东迎西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年轻人急功近利,必然影响到他们从事科研的决心。他呼吁尽快给青年科研人员减压,把他们从浮躁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
已89岁高龄的郑哲敏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近年来,他将研究重心转向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技术与安全性等方面,带领相关研究团队为国家海洋安全和海洋资源能源的开发做贡献,并指导有关课题组继续进行爆炸与冲击动力学研究。
(选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钱伟长的课上,在清华大学上大四的郑哲敏首次接触到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等近代力学理论,使他确定了研究力学的道路。
B.郑哲敏是中科院力学弹性力学组组长,建立起爆炸力学学科。1984年2月,郑哲敏接过钱学森的接力棒,出任中科院力学所第二任所长。
C.在爆炸成形方面取得完整、深入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爆炸力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为武器设计与武器效应评估提供崭新的力学基础。
D.郑哲敏创立了热弹性力学、水弹性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环境力学、海洋工程、灾害力学等多个力学分支学科或领域。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师从钱伟长、钱学森,郑哲敏与力学结缘,国家的需要以及个人主观的觉悟和努力,使郑哲敏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力学研究中。
B.1955年,钱学森与郑哲敏师生俩冲破美国的阻挠相继回国,并且郑哲敏回国源于钱学森的鼓励,他们回国后都投入到祖国力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中。
C.郑哲敏认为制约当前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在于学术界浮躁的风气,主张科研需要耐心,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不要急于求成。
D.本文通过描写郑哲敏的语言、动作,勾勒了一位成果颇丰的、可亲可敬的科学家形象,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风范,给人以启迪。
【3】郑哲敏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人认为是强烈的爱国意识和崇高的使命感,有人认为是始终保持科研的热情和秉承“自由探索”的精神,你的看法呢?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2)《劝学》中“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归园田居(其一)》中揭示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最为沉痛。
(5)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曹操《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势解》中的句子来表现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壮志和胸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以对比手法揭露社会不平等,说明统治者无视百姓生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既表现全诗的主旨,又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蜀道难》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如贾谊的《过秦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言秦的过失,为汉文帝谋“长治久安”之策,施仁义于民。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六国论》中苏洵借古讽今,用假设论证的方法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朝廷继续采取割地求和的政策,那么恐怕也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重置因果关系,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对司马光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5)《论语》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规劝太宗娱乐游逸时要节制有度、网开一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苏轼“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写天上的满月从东面山上升起,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的语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离骚》一文中屈原劝诫楚怀王废除旧习、励精图治,与“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表明自己厌倦官场,向往自由世界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3)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4)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5)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怀古》)
(6)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女子自豪地表明对爱情的忠贞,而以无比怨愤的心情,痛斥那个男子的负义行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荷塘月色》中“___________,________”以比喻的手法写了出水很高的荷叶临风摇曳的美丽姿态。
1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寒食①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
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
不独明朝②为子推。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③家。
(注)①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介子推,春秋时期人,有操守,拒绝为朝廷做官,隐居山中。朝廷焚山强逼,介子推抱木受焚而死,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不能生火点灯)。②明朝:圣明的朝廷。③五侯,诗中笼统指贵近宠臣。
(1)两首诗从诗歌体裁上都属于______________(答案为4个字),两诗有一个共同的意象是__________(答案为1个字)。
(2)请仿照韩诗第一句的赏析文字,对孟诗的第一句作简要赏析。
示例:韩诗第一句展示出寒食节长安的迷人风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富于美感。处处“飞花”,不但写出春天的万紫千红、五彩缤纷,而且确切地表现出寒食的暮春景象。不说“处处”而说“无处不”,以双重否定构成肯定,形成强调的语气,表达效果更强烈。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陟请留兵于陕,退守潼关,据险以挫其锐。光弼曰:“两敌相当,贵进忌退。今无故弃五百里地,则贼势益张矣。不若移军河阳,北连泽潞,利则进取,不利则退守,表里相应,使贼不敢西侵,此猿臂之势也。夫辨朝廷之礼,光弼不如公;论军旅之事,公不如光弼。”陟无以应。冬十月丁酉,下制来征史思明,群臣上表谏,乃止。史思明引兵攻河阳,使骁将刘龙仙诣城下挑战。龙仙恃勇,举右足加马鬣上,慢骂光弼。光弼顾诸将曰:“谁能取彼者?”孝德请行。光弼问:“须几何兵?”对曰:“请挺身取之。”光弼壮其志,然固问所须。对曰:“愿选五十骑出垒门为后继,兼请大军助鼓噪以增气。”光弼抚其背而遣之。孝德运矛跃马搏之,斩首,携之以归。贼众大骇。周挚复收兵趣北城。光弼速帅众入北城,登城望贼曰:“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尔辈望吾旗而战,吾飐旗缓,任尔择利而战,吾急飐旗三,则万众齐入,死生以之,少退者斩。”又以短刀置靴中日:“战,危事,吾国之三公,不可死贼手。万一战不利,诸君前死于敌。我自刭于此,不令诸君独死也。”诸将出战,项之,廷玉奔还。光弼望之,惊日:“廷玉退,吾事危矣。”命左右取廷玉首。廷玉曰:“马中箭,非敢退也。”使者驰报,光弼令易马。遣之。光弼连飐其旗,诸将齐进致死,呼声动天地,贼众大溃,斩首千余级,捕虏五百人,溺死者千余人,周挚以数骑遁去,思明不知挚败,尚攻南城。光弼驱俘囚临河示之。乃遁。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
B.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
C.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
D.史思明乘胜西攻郑州/李光弼整众徐行至洛阳/谓留守韦陟曰/贼乘胜而来/利在按/兵不利速战洛城/不可守/于公计何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潼关,地理名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B.河阳,指黄河北岸。河在中国古代专指黄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做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叫做阴。
C.表,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也是封建社会下臣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
D.《通鉴纪事本末》,是南宋袁枢编辑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也是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凡四十二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光弼认为自己和韦陟各有所长,自己在辨别朝廷礼仪方面虽然不如韦陟。但在安排军旅事务作战方面韦陟却不如自己。
B.皇帝下制书要亲自讨伐史思明,在大臣们的劝谏下停止了亲征,另一方面,史思明让刘龙仙去辱骂李光弼,挑战河阳驻军。
C.孝德请求出战刘龙仙,李光弼派遣了五十名骑兵为孝德殿后,他抚摸孝德后背的动作表现出他对部下的肯定、爱护和激励。
D.李光弼治军军纪严明,当看到廷玉从前线跑回时,就让左右去斩杀廷玉以示众,廷玉解释说自己的马中箭,才幸免于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兵虽多,器而不整,不足畏也。不过日中,保为诸君破之。
(2)贼众大溃,斩首千余级,捕虏五百人,溺死者千余人,周挚以数骑遁去。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级高一学生入学后,学校语文组将组织开展《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和研讨。
问卷调查显示,有的同学觉得这是本学术著作,专业性强,担心读不懂或者读不下去;有的同学认为,当前的中国社会已逐步城市化,《乡土中国》描述和分析的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乡村社会,阅读的现实意义不强;还有同学问,考试会不会考?读完之后能不能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为了帮助新高一的同学提高对阅读学术性著作的认识,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语文组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情况展开讨论,拟邀请你参加并做专题发言。
请结合你阅读《乡土中国》的经历和体会,写一篇发言稿。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