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 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B. 信义安所见乎?
C.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 D. 璧有瑕,请指示王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沁园春(qìn) 给予(jǐ) 思忖(cěn) 挥斥方遒(qiú)
B.休憩(qì) 筵席(yàn) 鱼翔浅底(xiáng) 橘子洲头(jú)
C.木讷(nà) 修葺(qì) 擢升(zhuó) 莘莘学子(xīn)
D.寥廓(liáo kuò) 赡养(shàn) 福祉(zhǐ) 浪遏飞舟(è)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4、下列各句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大王来何操
A.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B. 君亲其谓予何
C. 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 轻重固何如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后,各参研参试单位纷纷表示,要发奋努力把大型客机打造成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制造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B.为迎办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西安市容园林系统集中力量营造整洁有序、大气靓丽、优质宜居的城市形象。
C.桃花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建成生态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乡,制订了五年发展建设规划。
D.“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发展势头迅猛:无论是在大学校园,还是在产业园区,抑或是在街道社区,各类创业创新赛事如火如荼。
6、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子的母校
韦如辉
(1)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碴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
(2)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3)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
(4)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5)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
(6)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
(7)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
(8)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
(9)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
(10)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儿子这一把的力气尽管很弱小。但的确能够减少父亲身体弯曲的痛苦。
(11)父亲夸,好儿子!
(12)儿子笑了笑,两颗俏皮的虎牙闪动在父亲的眼前。
(13)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
(14)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亲认真地吐一口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
(15)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
(16)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来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
(17)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啊”字,诗人般抒发一串长音。
(18)儿子想说,爸,别说了,您已经说过无数遍了。然而,儿子没有说,儿子怕父亲不高兴。怕父亲改变主意,怕父亲不带自己去他美丽的母校。
(19)风吹到脸上,夹杂着雾气的潮湿,多少有点儿刺骨的感觉。
(20)但儿子身上很快淌了汗,而且额上的汗珠已如小虫子似的爬来爬去。
(21)父亲转过身来问,累吗?爸驮你一会儿。
(22)儿子咬紧牙关说,不要!然后把胸脯挺得树一样直。
(23)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
(24)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来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
(25)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里放射出万丈光芒。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
(26)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
(27)父亲用手一指,看,那个四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楼,最东头的那个门,看见了没有?
(28)儿子当然看到了。儿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儿子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到那教室里读一天的书,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
(29)父亲嘴里还在说,信不信?那家伙!
(30)从县城回来,儿子整夜做梦。儿子的梦,当然都与父亲的母校有关。
(31)后来,儿子真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说,你读书的那个学校,就是我的母校,那家伙!
(32)再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儿子成了城里人。
(33)儿子什么都清楚了。父亲没上过一天的学,父亲在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母校。父亲心里装的那几个字,还是从扫盲班拾来的。
(34)那么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1】依次填写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儿子明白了父亲其实没有“母校”。
【2】小说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很感人,请作具体分析。
7、补写出下列各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 或师焉,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5)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师说》)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_____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六国论》)
(3)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阿房宫赋》)
(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5)__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9、根据情境,补写出下列句子。
(1)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2)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戎马关山北,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翠峰如簇。____________,背西风,酒旗斜矗。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登岳阳楼》中,描绘了洞庭湖恢弘气象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念奴娇·过洞庭》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三万顷的湖面上,安置我的一叶扁舟,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韩愈在《师说》中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两句从一弦一柱的弹奏中听出了琵琶女平生遭遇。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喻抒发了生命短暂、人类渺小的感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为打消弟子在谈论个人志向时的疑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远望中长江如一匹白绢在金陵城外缓缓流过,远山苍翠可爱,山峰林立。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是他流放途中所作。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第一句,诗人春天经过一处园林,回想它秋天时的荒芜和破败,不禁悲从中来。
B. 第二句,写到了南下途中鸟语花香的美好,也传递了诗人即将渡江赴边的愁苦。
C. 第三句承上启下,忆昔游而悲、见花鸟成愁、感湘江北流,皆因“京国人南窜”。
D. 结尾句中作者借“湘江水北流”点破诗题,又以“不似”寄托自己的无奈慨叹。
E. 诗人以“水北流”与“人南窜”加以比照,表达了远离京师的孤独、悲愤之情。
【2】试分析“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的表现手法。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藩,字道序,豫章南昌人也。藩少孤,居丧以毁称。州府辟召,不就。须二弟冠婚毕,乃参郗恢征虏军事。
义旗起,(桓)玄战败将出奔,藩于南掖门捉玄马控,曰:“今羽林射手犹有八百,皆是义故西人,一旦舍此,欲归可复得乎?”玄直以马鞭指天而已,于是奔散相失。追及玄于芜湖,玄见藩,喜谓张须无曰:“卿州故为多士,今乃复见王叔治。”高祖素闻藩直言于殷氏(殷仲堪),又为玄尽节,召为员外散骑侍郎,参镇军事。从征鲜卑,贼屯聚临朐,藩言于高祖曰:“贼屯军城外,留守必寡,今往取其城,而斩其旗帜,此韩信所以克赵也。”高祖乃遣檀韶与藩等潜往,既至,即克其城。贼见城陷,一时奔走,还保广固累月。将拔之夜,佐史并集,忽有鸟大如鹅,苍黑色,飞入高祖帐里,众皆骇愕,以为不祥。藩起贺曰:“苍黑者,胡虏之色,胡虏归我,大吉之祥也。”明旦,攻城,陷之。
从伐刘毅。毅初当之荆州,表求东道还京辞墓,去都数十里,不过拜阙。高祖出倪塘会之。藩劝于坐杀毅,高祖不从。至是谓藩曰:“昔从卿倪塘之谋,无今举也。”高祖伐羌假藩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漂藩重舰渡北岸索虏①牵得此舰取其器物 藩气厉心愤,率左右十二人,乘小船径往河北。贼骑五六百见藩来,并笑之。藩素善射,登岸射,贼应弦而倒者十许人,贼皆奔退,悉收所失而反。又遣藩及朱超石等追索虏于半城,虏骑数重,藩及超石所领皆割配新军,不盈五千,率厉力战,大破之。论平司马休之及广固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
少帝景平元年,坐守东府,开掖门,免官,寻复其职。元嘉四年,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十年,卒,时年六十二,谥日壮侯。
(节选自《宋书·胡藩传》,有删改)
(注)①索虏,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伐羌/假藩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漂藩重舰渡北岸/索虏牵得此舰/取其器物/
B.高祖伐羌/假藩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漂藩重舰/渡北岸/索虏牵得此舰/取其器物/
C.高祖伐羌/假藩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漂藩重舰渡北岸/索虏牵得此舰/取其器物/
D.高祖伐羌/假藩宁朔将军/参太尉军事统别军至河东/暴风漂藩重舰/渡北岸/索虏牵得此舰/取其器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与“征”并称,是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朝廷召之为“辟”,官府召之为“征”。
B.冠,文中指行加冠礼,即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并赐以字。
C.拜阕,对着皇帝居住的宫阙叩拜,表示对皇帝尊敬;阙是皇宫大门前两边供嘹望的楼。
D.食邑,中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的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胡藩竭尽忠心,坚守自身责任。桓玄被打败准备出逃时,胡藩给桓玄提出了建议;也正因为高祖知道他为桓玄尽忠又对殷仲堪讲直话而让其任要职。
B.胡藩足智多谋,懂得稳定军心。广固将攻拔的夜晚,一只大鸟飞人军帐,众人认为是不祥,而胡藩认为青黑代表胡人,指胡人归降我们,稳定了军心。
C.胡藩通武善射,敢于冲锋陷阵。大舰东西被抢,胡藩登上河岸便射击索虏,索虏应声而倒的有十来人,其他的人便连忙奔逃,胡藩把失落的船上物品全部收回。
D.胡藩仕途通畅,深受皇帝信任。胡藩自从担任征虏军事后,接着担任了员外散骑侍郎、参镇军事,仕途一帆风顺,一直为官直到担任建武将军、江夏内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l)贼屯军城外,留守必寡,今往取其城,而斩其旗帜,此韩信所以克赵也。
(2)藩及超石所领皆割配新军,不盈五千,率厉力战,大破之。
14、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魏征敢于犯言直谏,王安石不避众议汹汹,杜牧勇于借古讽今。第八单元课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古人面对国家社会时的理性思考,并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古代士人的担当与理想思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本单元课本内容,并联系当下青年人的实际,写一篇以“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为主题的议论文,理性阐述你的观点。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套作,不抄袭,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