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长治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在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回应中国经济运行热点问题,记者洗耳恭听。

    B. 本店喜迎十周年店庆,凡光临本店消费满100元的顾客,本店将惠赠精美礼品一份。

    C. 政府部门回复管辖单位:你校《关于增拨招生指标的请示》已经收到,内容完全晓得了。

    D. 他对王编辑说:“感谢您对拙著不吝指正。我将遵照您的意见认真修改,再请您审阅。”

  • 2、下面是某高三学生在2021年春节给老师发的微信,其中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师恩永难忘,您将真善美的人生经验馈赠。

    B.师情最冗长,您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C.作为您的学生,有幸得到您的斧正,至今感激在心。

    D.毕业之后,我们常常垂念师恩。

  • 3、古代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讲究。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在鸿门宴上,“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范增)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按照由尊至卑的顺序排列依次应该是(  

    A.项王、项伯、亚父、沛公、张良

    B.亚父、项王、项伯、沛公、张良

    C.项王、项伯、沛公、亚父、张良

    D.项王、项伯、沛公、张良、亚父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

    B.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

    C.当今学术界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端行为,抄袭、剽窃、造假蔚然成风,这与急功近利的不良环境是分不开的。

    D.鲁迅先生的很多杂文都是短小精悍,内容深刻,极富感染力和战斗力。

  • 5、下列加点字的字义有误的一项是(   )

    A. 谁主沉浮(诗中指盛衰) 颓圮(坍塌,破败)

    B. 飞舟(阻止) 百(小船)

    C. 书生意气(意志和气概) 挥斥方(强劲有力)

    D. 指点江山(评论) 寥廓(宇宙的广阔)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童年与蚂蚁

    王富仁

    恐怕每个人的童年都会与蚂蚁有很密切的关系,我也一样.

    蚂蚁在中国的名声很好。很小的时候,大人们便给我们讲蚂蚁如何勤劳,如何有恒心,待到上了小学,老师则告诉我们蚂蚁有如何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言下之意都是让我们像蚂蚁们学习。好好劳动,遵守纪律,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像蚂蚁一般做人。但奇怪的是,大人们让我们知道蚂蚁有这许多的优点,却似乎并不特别教育我们如何爱美衣,。他们自己似乎也并不特别喜爱他们,因为常见他们随意践踏和毁坏蚂蚁的生命。到了像我一样的儿童身上,蚂蚁的命运可就更惨了。儿童年龄小,力气小,略微大一点的动物都不易去虐待,只有蚂蚁,毫无反抗的能力,是儿童们可以虐待取乐的对象。

    我也是常好虐待蚂蚁的一个,其手段之恶辣,计谋之狡诈,现在想起来真令自己毛骨悚然,心惊胆战。夏天天热,没处好玩,有时就在大树底下拍蚂蚁取乐。看到一个大蚂蚁窝,便趴在地上,瞪大眼睛,两眼死死的盯住洞口,见有蚂蚁从洞里爬出来,便用手指头一按,把它搦死在洞口。从外面往窝里爬的,我那时是不搦的,似乎觉得它们理应老老实实呆在自己的窝里,爬出来便是犯法,我搦死它们是理所应当的。至于它们呆在窝儿里吃什么,是不是会亡族灭种,我那时是不及想的,似乎那是蚂蚁自己的事,与我没有关系。有时候,大概出于一种恶毒的动机,还把尿溺在蚂蚁堆,其意不仅仅在于淹死它们,还在于企图臭死它们,毒死他们,因为我认为它们也会像人一样,怕尿之臭和毒的。但这个方法似乎并不灵验。常见它们浑身被尿淋湿之后,仍然爬着到处去寻食,像是毫不为意似的。这反而使我恼怒,好像蚂蚁的这种态度是对我的有意的侮慢。这种心理,大概一些成年人也是有的。这时候,我是对蚂蚁毫不留情的。一定要以加倍的力量,去用脚踩、用手搦,把他们碎为齑粉而后罢。用水灌蚂蚁窝也是我喜欢干的事儿。把水一碗的灌下去希望看到它们从窝里仓皇地爬出来,成群结队的外出逃荒。在这时,又似乎觉得它们老老实实的待着窝里是不应该的,与搦蚂蚁的心情大不相同了。

    以上种种乐大蚂蚁的方法,尽管当时做的很认真,但心里并不感到有多大的乐趣。真正让我体验到虐待蚂蚁的乐趣,是在我有了一颗樟脑球之后。

    在那时的农村,樟脑球是很少见的。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从什么人手里,第一次得到了一颗樟脑球,并且学会了用它戏弄蚂蚁的方法。

    我们把樟脑球叫做臭球,蚂蚁是惧怕它的臭味的。闻到它的臭味,蚂蚁便不再往前爬。如果用臭球在蚂蚁周围画一个圆圈,蚂蚁便只好在圈内打转,怎么也不敢爬出去,直至臭球的臭味消失,他才有可能逃出这个圆圈。但在这时你又可以画一个新的圆圈,让蚂蚁继续在圈里打转。这种戏弄蚂蚁的方法,要比其他的方法好的多了。好就好在你不必费心劳力,只轻轻地在地上划一次,便可以趴在地上看个半天。在这时,你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完全进入一种超脱的心境,仔细的品味和欣赏蚂蚁在困境中的窘态。你在其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而对于蚂蚁又不必有负疚的心情。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体验的增加,我对这种以艺术的心境欣赏蚂蚁的痛苦的方法有了新的感受。虽然我儿时虐杀蚂蚁,并没有明显的恶意,充其量只不过是一种恶作剧而已,但从蚂蚁一方着想,却同样是惨绝人寰的。我常想,假如我是一只蚂蚁,在我刚刚爬出来觅食的时候,忽然有一个手指,在我来不及思考的时候,就搦死了我,虽然不能称之为幸福,但到底也没有感觉到就死的悲哀;而若有人在我周围用樟脑球画一个圆圈,自己总以为有爬出去的希望,可是实际上是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的。这样爬呀爬呀,不断希望着可又不断失望,心灵像落在一架搅拌机中,慢慢的被搅碎、轧烂,这该是何等的痛苦啊!

    尽管对于蚂蚁这样的弱者,你同情与它,它也不知;而对摧残它的,它也是照例不知痛恨。然而,这似乎不能作为强者自我开脱的理由。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人们让我们学习蚂蚁的各种优点,但是并不教育我们如何爱蚂蚁,这为下文续写自己使用各种方式虐待蚂蚁做了铺垫。

    B. 作者善用细节描写再现生活场景,“趴在地上,瞪大眼睛,两眼死死的盯住洞口”。这些细节形象直观,现场感极强

    C. 文章使用生活戏谑的语言回忆自己与蚂蚁的童年往事,清新爽朗,童趣十足,也隐含着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D. 作者童年时期用尽各种方法虐待蚂蚁,主要是因为年龄小而缺乏怜悯之心。而随着人生体验的增加,作者内心认识也开始发生新变化。

    2作者虐待蚂蚁“手段之恶辣,计谋之狡诈”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我对这种虐待蚂蚁的方法有了新的感受”?结合文章,谈谈作者的“新感受”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雨巷》)

    (4)在雨中哀怨,_____________ 。(《雨巷》)

    (5)寻梦?_____________,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再别康桥》)

    (6)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再别康桥》)

    (7)其身正,____________;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____________,非礼勿动。(《论语》)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面对自己因为注重修身而被贬黜的遭遇,坚定地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作者认为老师和学生的能力高低是相对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3)苏轼《赤壁赋》中诗人扣舷高歌,表现自己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而深沉忧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春和景明”的时候登上岳阳楼,说“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喜洋洋者矣”,表达了登楼的愉悦心情。

    (2)《荀子•劝学》以蚯蚓为例,论证了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韩愈在《师说》中认为选择老师的标准不在于职位也不论年龄,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任选三题)

    (1)__________________,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贺铸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注)①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却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的。

    【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首句“放夜”点明时间,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可以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

    B.上片第二句写词人与佳人归来时的情景,这位佳人步态似莲,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

    C.上片三、四句通过“五更”和“十里”写曲终人散之后,借灯火阑珊暗示喧闹时间之长,点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

    D.下片前两句为虚写,写梦中炉香袅袅,处境孤凄,醒来后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

    【2】本词表现了词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文加以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节选自《荆轲刺秦王》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丹释此不为,顾以万乘之国,决匹夫之怒,逞盗贼之谋,功隳身戮,社稷为墟,不亦悲哉!

    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要之,谋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愿得之 谒:拜会 B. 秦之将军   遇:对待

    C. 国家者 为:成为 D. 以万乘之国   顾:反而

    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B.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C.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D.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丹是个比较重情义的人。荆轲想利用樊於期的首级作为刺杀秦王的信物,太子丹不忍心这样做,希望荆轲另外考虑对策。

    B. 从甲文看,荆轲刺秦未成绝非偶然。正是因为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目光短浅,催促荆轲匆忙上路最终导致荆轲刺秦失败。

    C. 有人认为太子丹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司马光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太子丹排解个人的私愤、炫耀盗贼式的谋略,实在是个可悲可叹的人。

    D. 甲文善于写人物的对话和神态,突出人物性格,叙述生动形象;乙文善用对称句,节奏明快富于表现力,观点鲜明,议论有理有据。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2)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恰逢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今年《开学第一课》以理想照亮未来为主题,讲述了一个个奋进者的故事:他们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李大钊、毛泽东;是立志用知识建设祖国的核动力专家彭士禄;是用教育改变大山女孩命运的张桂梅;是航天员、奥运健儿……他们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广大青少年坚定理想,奋发有为。其实,我们身边可能还有很多默默无闻的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样值得我们学习,他们也是我们的榜样。

    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以“心中的榜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体验或感悟,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