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 ,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②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 。
③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 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④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A. 惊心动魄 告罄 不由自主 消逝
B. 惊心动魄 告罄 情不自禁 消失
C. 胆战心惊 告终 情不自禁 消逝
D. 胆战心惊 告终 不由自主 消失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古代“术数”往往以数学为基础,建立起可以推算的理论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不考虑理论前提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有什么样的征兆,就意味著什么样的结局
②输入数据,就能得到结果
③完全称得上是理性、冷静的知识体系
④与那些直指人心、不讲逻辑的道德哲学判然两种风格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③④②①
3、下列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判断有误的一项( )
A.乌鹊南飞 (名词作状语)
B.鼓瑟吹笙 (名词作动词)
C.粪土当年万户候(名词意动用法)
D.湘江北去 (名词作动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一项大胆打破制度局限的创举,设立10年来硕果累累。它 , , , , 。
①带动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②开启了整个学术界的热情,展现出无尽的光芒
③培养和造就了高水平学科带头人
④突破了教研人员薪酬结构僵化及平均主义的局限
⑤延揽了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
A.②④③⑤①
B.④⑤③①②
C.⑤①④③②
D.②③⑤④①
5、下列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组是( )
A. 空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B.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宁许以负秦曲。
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左右欲刃相如。
D. 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陈子元
叶辉
陈子元1924年出生于上海,大学毕业后便进入上海四维化学农场,跟随匈牙利籍植物生理学家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然而,陈子元却未能沿着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的路走下去,他走上的是一条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1956年,我国第一个12年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原子能和平利用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之一,原子能在农业上的应用随即被提上议事日程。陈子元和同事来到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参加了“原子能和平利用讲习班”,讲习班分设10个专题组,陈子元被分在同位素农业应用组并任组长。两个月的培训结束,陈子元受命组建我国农业高校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虽然建成,但条件异常简陋,实验仪器短缺。实验室没有任何经验可循,只能边建设边工作,边开展科研边培养人才。同位素实验室建成后,在当时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劲夫的支持下,他们获得了放射源。
1959年10月,农学院谢学民等两位青年教师受命从北京将放射源取回。放射源被送到实验室后,陈子元亲自上阵操作。“你们还没 有结婚,我已经有孩子了,我来吧。”他穿上防护服,取出放射源进行实验。中国核农学的探索就此开始。
就在中国核农学刚刚蹒跚起步时,中苏关系突然恶化,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撤回全部专家。核农学研究由热转冷,一些高校刚成立的农业物理系纷纷下马,教师也纷纷离岗。在一片寂寥中,陈子元顽强地坚持着。
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立即引起轰动。此书向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发出了警报,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而在大洋彼岸,中国学者陈子元也开始关注卡森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且着手研究应对办法——当卡森提出农药污染将对人类造成危害时,陈子元等已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开始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
20世纪60年代初,农药的广泛应用虽然减轻了病虫害造成的损失,使粮食增产,但大量使用农药也导致农作物产品的污染,农药残留导致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如何减少农药污染?使用农药必须要有安全标准。而要制订标准,就必须搞清楚农药在作物体及周边环境中的动态、数量、质量的变化,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要获取农药残留的所有信息,就必须对农药从农作物生长、收获、储存到进入人体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而要跟踪全过程,就必须给农药做上标记,自此,陈子元开始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农药的合成研究。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新路,陈子元成为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研究的专家。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农药残留是不当使用农药造成的,而原因是农民缺乏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可是,当时我国还没有一个农药安全使用的标准。因此,农业部决定,立即制订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1973年初,全国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课题正式下达,这是一个需要全国农业及有关系统科研人员协作的大课题,农业部决定由陈子元总负责,统领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协同作战。
陈子元在研究中引入动力学过程的概念,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与动力学结合的示踪动力学理论和方法,为我国农药安全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整整6年,陈子元运筹帷幄,决策千里,协调各方,戮力同心,课题组共编制出29种农药与19种作物组合的69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1979年,我国第一部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草案编制完成。1984年,国家正式颁布,这部农药国标一直沿用至今。
(选自2014年03月28日《 光明日报 》,有删节)
材料链接:
1985年陈子元被国际原子能机构科学顾问委员会聘为委员,他是该机构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是中国核农学第一位院士。
2004年,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陈子元80华诞时发来贺信称:“您是我国著名的核农学家。在从事科学研究的五十多年中,您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兢兢业业、治学严谨,为祖国的科技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您培养教育的一大批优秀科技人才,已成为我国农学事业的骨干力量”。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A.陈子元大学毕业后跟随蔡古从事无土栽培试验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但后来他却走上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学术之路。 |
B.1956年,陈子元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实验室,开始了我国核农学艰苦卓绝的先驱之旅。 |
C.1959年,浙江农学院同位素实验室建成,虽然条件简陋,仪器短缺、没有任何经验可循,但陈子元他们还是获得了放射源。 |
D.1962年,美国学者蕾切尔•卡森的惊世之作《寂静的春天》出版,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这时,陈子元等对农药残留问题进行研究。 |
E.由于农民缺乏农药 安全使用知识,我国的农药公害问题越来越严重,20世纪70年代,农业部决定,由陈子元总负责制订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陈子元在减少农药污染和安全使用农药方面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3)陈子元被称为“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请结合原文分析原因。
(4)2004年,中科院前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路甬祥在陈子元80华诞时发来贺信,对陈子元的给予高度的评价,结合全文概括他有哪些优秀品质。
7、名句默写
(1)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直抒胸臆,表现诗人高洁傲岸、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特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沁园春·长沙》中用动物来表现生机勃勃的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
8、名句默写
(1)(荆轲)又前而为歌曰:“ , !”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君之所知也。
(3)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
(5)临溪而渔, 。酿泉为酒, 。
(6)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
(7)浊酒一杯家万里, 。
9、《秋兴八首(其一)》中借捣衣的声音来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的部分。
(1)古代文人喜欢以“酒”寄托情感,表达人生感慨,杜甫和苏轼分别在《登高》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来以酒寄情。
(2)《劝学》中“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3)韩愈在《师说》中表明:老师的作用是“____________”,过去的求学之人之所以有成就,是因为“____________”,而今天求师解惑的人却很少见了。
11、名篇名句默写。
(1)在《卫风˙氓》中,女子对爱情没有什么差错,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集中体现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描写天边的晚霞铺展开来像一匹彩缎,澄净的江水如同一条白绸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迢迢牵牛星》中,写出织女勤劳的姿态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歌行》中描写主客久别重逢,欢快畅谈,念念不忘往日情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在《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7)在《饮马长城窟行》中,描写丈夫远在他乡辗转不能相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8)在《登池上楼》中,描写了水池的堤岸上生长着春草,藏在园柳中的群鸟也变换了鸣叫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2、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风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 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A. 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 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氏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 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 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做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镇,平安归来。
13、(B)
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也。少好学,博涉书记,赡于文辞。年二十余,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并州刺史高干,袁绍甥也。素贵有名,招致四方游士,士多归附。统过干,干善待遇,访以当时之事。统谓干曰:“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干雅自多,不纳其言,统遂去之。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每州郡命召,辄称疾不就。常以为凡游帝王者,欲以立身扬名耳,而名不常存,人生易灭,优游偃仰,可以自娱,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后汉书·仲长统传》)
【1】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博涉书记 B.干善待遇 C.访以当时之事 D.可以自娱
【2】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作《师说》以贻之 B.并、冀之士皆以是异统
C.欲以立身扬名耳 D.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游学青、徐、并、冀之间,与交友者多异之。
(2)无几,干以并州叛,卒至于败。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类都生活在自然界之中,大自然在提供给人以必要的生存空间的同时,也提供给人类必需的物质资源。奔腾不息的大海,连绵起伏的高山,一望无际的草原,广袤无边的田野,都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遐想;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潮起潮落,鸟语虫鸣,都会让人们浮想联翩。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多姿多彩、变化万端的大自然,你一定会有所感想,一定会引起你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请以“感悟大自然”为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