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百色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图形文字与原始绘画有本质的区别:图形文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原始绘画不是。绘画要求传情,表达逼真,而图形文字只要求达意明确。

    B.读罢这篇绝妙佳作,掩卷沉思,忽发奇想,如果现在我们的某个部门或机关,也来个悬赏纳谏,那该是门庭若市,批评、建议,雪片飞来。

    C.你忘了鲁迅说的:“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的名言了吗?

    D.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近水远山皆有情”。

  • 2、下列加点字的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A. 留侯张良 / 邻之厚,君之/ 其人居未来 / 此其志不在

    B. 朝服/ 项王 / 头发/ 函陵

    C. 道芷阳/ 吾得事之 /封之 /踞以骂

    D. 既东/ 阙秦以/ 太子/ 群臣

     

  • 3、下面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子卿尚复谁为乎?

    A.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君何以知燕王?

     

  •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 ___________。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

    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

    ④“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

    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

    A.③①⑤④②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③⑥②④⑤   D.③①⑥②⑤④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您能光临此次盛会,实在是我等之幸,这是我的高足,希望您能赐教一二。

    B. 近年常困窘境,唯念您垂爱之深,但恐不才难副期望。

    C. 虽然事情有些难办,但我一定鼎力支持,请你放心。

    D. 这是他尝试创作的一篇拙作,评委老师一致认为文章虽尚显稚嫩,但值得推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谈诗歌朗诵

    朱光潜

    ①近来听到一些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朗诵了许多旧体诗和新诗,其中风格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占优势的风格是用演员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那慷慨激昂的调子,有时不完全与诗歌的内容相称。这不免令人有美中不足之感。

    ②人民为什么爱诗歌?理由也许很多,我想其中之一就是诗歌具有音乐美。这个道理从我国一些传统剧种中可以看得很清楚。许多旧剧的台词并不那么完美,可是演唱起来,却有极大的迷人的力量。不妨把《霸王别姬》《林冲夜奔》的台词改成白话,请最好的演员用话剧的方式去表演,那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话剧本不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而诗歌按照它的本质却要求语言的音乐化。诵诗如果不见出语言的音乐美,那就很难把诗的韵味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浸润到听众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可以优游涵泳,长久受用不尽。在我看来,朗诵诗歌是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声调和姿势的。

    ③理想的诗歌朗诵,必须要既能表达感情,又有音乐美。其中,表达感情是基础,顺着自然的倾向,是自发的,倾泻的,无控制的,容许金粒与泥沙俱下的;而音律的形式按照规律的要求却是自觉的,有控制的,不但要披沙拣金,而且要用一定的模型把金粒熔成一定的形象。这样通过音律形式对思想感情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就不是生糙自然的思想感情,而是经过形象化和音乐化而洗练和提高的思想感情。对于朗诵诗歌来说,做到这一步,才能算到表达感情与音乐美的统一。

    ④这只是理想。要实现这种理想,还要凭实践中的辛苦摸索才可以获得。在摸索之中要做的事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事是向民族传统学习。我国历代诗人都特别重吟咏的功夫,过去诗文评家教人读诗,也强调要懂诗就必须学会诵诗。有人甚至以为一个人如果不会诵诗,即对诗“终身为门外汉”。传统的旧诗朗诵有一个特点,就是把声音拖长。《书经》里就已有“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的说法,“永言”就是《乐记》里所说的“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式的朗诵能维持到两千年左右,不能单是凭习惯的惰力,因为诗歌所要表现的情调是比较深永的,低徊往复的,走曲折线而不是走直线的,所以表现方式也要有相应的低徊往复和曲折。长言才能在低徊往复之中把诗的“意味”“气势”“骨力”和“神韵”玩索出来,咀嚼出来,如实地表达出来。假如这个看法略有一些道理,我们也就可进一步认识到诗歌的朗诵不宜用演话剧念台词的办法。

    ⑤目前诗歌朗诵不少是侧重表达感情的,有时是近于表演的。在节奏上大半不但不是“长言”,而且比语言的自然节奏还要快一点,急促一点,低徊往复的少。这和我们过去朗诵的传统有很大的距离。责任当然不能完全在诵诗人,毛病恐怕大半还是在诗本身。如果诗本身见不出音乐美,诵诗人当然就不能凭空添上音乐美。这就要求诗人们在语言和音律上多下更严肃的功夫。诗歌朗诵已经把诗歌的语言和音律问题很突出地提出来了。

    (有删改)

    1第②段加点词“涵泳”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戏曲中的台词与话剧台词要求不同。

    B.朗诵中低徊往复是表达深永情感的需要。

    C.过去的诗文评家认为诵诗是懂诗的前提。

    D.旧诗在形式上的不足是由长言来弥补的。

    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直接否定了诗人、演员、业余爱好者的旧体诗和新诗歌的朗诵。

    B.文章举《霸王别姬》之例,是为了说明演员在传统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C.未经音律形式的洗练、节制和熔铸,诗歌朗诵表达出的感情易流于生糙。

    D.比语言的自然节奏还要快一点的方式比较适合目前的诗歌朗诵和感情表达。

    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芣苢》一诗出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一首民歌,它的起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

    (3)歌曲《我们的新时代》中,歌词“天下归心相拥第一百个春天”,“天下归心”用的是曹操《短歌行》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典故。

    (4)《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5)杜甫在《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诗句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古讽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告诫南宋统治阶级不要草率北伐,重蹈覆辙。

    (8)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9)鸡声茅店月,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

    四面边声连角起,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10)子曰“_____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___________,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____________”,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锻炼才干。

    (2)每个人都难免有自己的知识盲区,遇到不懂的领域,应该虚心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正如《师说》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4)《登泰山记》中作者在泰山之巅看到幅雪山晚晴图,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雪和山的美景。

  • 9、名句默写。

    (1)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的精神达到了本质的飞跃:“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空间;“________________”——忘记了时间。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___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3)《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呈现出琵琶声“暂歇”时的韵味。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马举例,从反面论证学习要坚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还以螃蟹虽然有“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的例子,来阐明学习用心专一的重要性。

    (2)《师说》明确指出老师的职责是“________”,文章还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 11、古诗文默写

    (1)中国文人尊重梅花的品格,陆游《卜算子•咏梅》能表现在不幸处境中依然孤高不驯、坚贞不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明了年少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这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与成语“源头活水”有关且强调只有平时多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筝柱子(朱湾)

    散木今何幸,良工不弃捐。力微惭一柱,材薄仰群弦。

    且喜声相应,宁辞迹屡迁。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

    【注】筝柱,就是筝上的弦柱。每弦一柱,可移动以调定声音。朱湾,唐代宗大历年间进士。性浪漫,好琴酒,放纵山水,不应征辟。散木,无用的木材。《庄子·人间世》记载:“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或称为散材。”

    1】【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联说自己身为无用之木,没什么大用处,但能工巧匠却没有抛弃自己,自己十分幸福。

    B. 颔联说自己能力很弱,只能作为古筝的筝柱,非常惭愧,要想奏成音乐,还要依仗群弦。

    C. 颈联写筝柱因为能帮助琴弦发出和谐之声而喜悦,所以随着古筝被人搬来搬去,也不拒绝。

    D. 此诗与李商隐的《锦瑟》都通过乐器或其配件抒发情感。两诗相比,李诗的表达更为含蓄而朦陇。

    2】【2这首诗使用了哪些表现技巧?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翻译下列画横线的句子。

    (1)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某开发商宣传,将在一商业区和住宅楼盘之间配建一所中学。不少家长认为,学校应该远离商业区,给孩子一个纯粹的学习环境,周边最好没有餐饮、购物及娱乐场所。也有专家认为,校园是“小学校”,社会是“大学校”,没有必要刻意切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开发商则认为,学校建在住宅和商业区之间最合理,能解决就近入学问题,还可以促进社会繁荣发展。

    请你给规划局写一封信,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合理建议,以学生龚明的身份完成写作。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