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恰当的一项是( )
①身体进入21世纪,思维还停留在几个世纪前,这是一种错位。递条子、打招呼,中国自古有之。但在法治时代,这种观念不但让人贻笑大方,而且祸国殃民。
②这位书法家书写作品,不管十几个字还是几十个字,都倚马可待,一气呵成,并且字里行间显示出令人振奋的豪情。
③985、211高校取消后,要提高高校的经费使用效率,需要政府对高校逐步放权,禁止教育主管部门换汤不换药。
④最大的危险莫过于在其尚未形成是非观念的时候,就因盲目仿效别人而轻易越过了行为的底线,并从此安之若素,最终形成逢事必投机取巧的意识和习惯。
⑤最近,科学家“网红”不断涌现,但有反对者认为,科学注重严谨性、严肃性,而“网红”更注重娱乐性、趣味性,二者圆凿方枘。
⑥当前的网络直播市场给人的一个直观感受就是鱼龙混杂,一方面直播平台中教唆犯罪等违法违规内容并不少见,另一方面侵权问题也屡屡被诟病。
A. ②③⑥
B. ①④⑤
C. ①②⑥
D. ③④⑥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犄(jī)角 珐(fǎ)琅 肇(zào)事 间(jiàn)不容发
B.混(hǔn)搭 咯(kā)血 纠葛(gé) 为(wéi)虎作伥
C.勾(gòu)当 逮(dài)捕 桔(jié)梗 返璞(pú)归真
D.蕴藉(jiè) 倾轧(yà) 刹(shà)那 危如累卵(léi)
3、与“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B.见燕使者咸阳宫
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D.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4、下列各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 )
A.地球上的生灵中,惟有人会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增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的净化剂。
B.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
C.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矛盾是智慧的代价,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
D.庄严的教堂里,一束不很明亮的光线从彩色玻璃窗透了进来,沉重的钟声好像震慑了我的心灵,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
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探界者”钟扬》《喜看稻菽千重浪》两篇文章都属于新闻通讯,因为新闻重在及时、真实地反映事实,所以不能运用描写的手法,更不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应该让观点隐含在事实中。
B.青衿,是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青衫,则是指黑色单衣,是唐代高官的专有服饰。
C.词是我国古代的诗歌体裁,因其句式长短不一,又可配乐演唱,所以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沁园春”“念奴娇”“永遇乐” 都是词牌名,“声声慢”则是题目,揭示了诗词的内容。
D.《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篇,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称“诗经”,为“六经”之一。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艾青评传(节选)
杨匡汉
年过古稀的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常常不无感慨地对人说:“想想我这一辈子,也只是写了几首人们还记得的诗。人民是最公平的。一个人写了点东西,人民总会记得他的。我也是想也不敢想到有今天……”
是的,人民会记得艾青的贡献,承认艾青的成就。他是我国新诗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具有独特风格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之一。
艾青的诗,较多地将个人的悲欢融入时代的悲欢里,反映着自己民族和人民的苦难与命运,反映着现实的生活和斗争,并由此传达出时代的呼唤和人民的心声。在早年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以真挚虔诚的赤子之心,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哀恸与不平;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广大农民的遭际的同情与关切。诗人在另一首名篇《我爱这土地》中发出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倾诉,更是把个人的情感、命运都赋予时代、人民、祖国和土地的明证。
在中国广大读者心目中,艾青诗作中的深沉感情,突出表现为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追求和讴歌。太阳、火把、春天、黎明、生命、火焰,不但出现于他许多作品中,更是他不少篇章集中讴歌的主题,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新意竞放异彩。在《太阳》《春》《黎明》《煤的对话》等早期作品中,诗人“在东方深黑的夜里”,朦胧又强烈地发出了对光明、对春天、对火焰的热切呼唤。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后,诗人从浴血奋战的人民中找到光明之所在,创作了充满热情、乐观和希望的长诗《太阳》及其姊妹篇《火把》。这两首喷射着激情火花和理想光芒的名篇曾鼓舞过不少青年走上革命之路。
艾青曾写道:“一首诗的胜利,不仅是那诗所表现的思想的胜利,同时也是那诗的美学的胜利。而后者,竟常被理论家们所忽略。”在他的诗歌中,尽管不乏某些或过于切近时事或过于凌虚的篇什,但作为代表他主要成就的诗篇,往往不拘泥于直接地如实地反映生活;那种饱满的进取精神和丰富的生活经验,总是伴着新奇的联想、想象、意象、象征而来,造成鲜明的形象并给读者一定的暗示与启迪。他在抗战前夜作的《太阳》一诗中写道:“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这融进了诗人深刻感受的想象和意象,使形象充满血肉,更深刻地显示着光明来自黑暗,需通过流血死亡的代价去换取的生活真谛。……此外,艾青还善于从绘画、雕塑、音乐等多种艺术样式以及中外诸多艺术流派中汲取有益的养料,转化为自己诗篇中的艺术细胞。
艾青的诗歌,艾青的名字,在中国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中扎了根,也在全世界赢得了声誉。美国的学者把艾青和希克梅特、聂鲁达并列为现代世界三位最伟大的人民诗人。
在中国现代诗歌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之后推动一代诗风的重要诗人。他对中国新诗艺术的贡献在于:以对现实生活的深入观察和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加强了新诗的时代感和现实性;以来自生活又经提炼而成的丰富、变化、新鲜的语言,增强了新诗的表现力;以在一定规律里奔放的、具有“散文美”的内在韵律的自由诗形式的创造,和众多的新诗人一起,巩固了自由诗在我国现代诗歌中的地位。艾青还是在艺术上沟通中外诗歌的桥梁之一,他的诗能面对世界发言,被一些外国学者认为在诗歌难于翻译的情况下最易译介的中国现代诗人。
艾青说:“我的一生都在探索。”在漫长的道路上坚持探索、吹号行进的诗人与作品,尽管常常会几经斫丧,但终将显示其旺盛的活力——因为对于艾青来说,太阳、火把、诗和他同在!
1986年2月
【1】下列对评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艾青在回顾自己五十年的创作生涯时,因为自己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能够被人民认可,感到由衷的荣幸;人民能够公平公正地对他加以评价,自己深为感动。
B. 《我爱这土地》一诗,诗人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唱者经历了坎坷、悲酸和执着的爱。
C. 《大堰河——我的保姆》中,诗人赞美养育了自己的保姆,为她受尽黑暗年代人世间凌辱的凄苦命运抒发着悲愤之情,对自己没能尽孝深表懊悔,并表明来世一定要报答保姆的愿望。
D. 诗人将对大堰河的称代,由“她”而改换为“你”,这种称代上的变化,既表明了诗人对大堰河感情的深厚,又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有利于直接抒情。
【2】请结合文本,从两个方面简要概括艾青诗歌的思想成就。
【3】艾青诗歌的“美学的胜利”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概述学生时代不平凡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用精彩的譬喻感叹人生短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8、补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的“_____,______?”两句常用来表达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
(2)《荆轲刺秦王》“易水送别”一段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荆轲蹈死不顾的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
(3)《沁园春·长沙》中诗人面对祖国山河发出深沉思考:“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而不可即的明月,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慕。
(2)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在《师说》中,对当时耻于学习的现象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慨叹,其中,“久”字写出了当时耻师现象已成陋习,“难”字写出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3)《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之情。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面对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之事,他只能“________,_________”。
(3)《谏逐客书》中,作者以事实为依据,以秦国历史上四位善于接纳外来人才的君主为例,并用假设的语气从反面论证不这样做可能“_____________。”
(4)《谏逐客书》中,表明“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邻之厚,君之薄也”意思相近。
(5)《登岳阳楼》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____”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7)《桂枝香·金陵怀古》说六朝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此时只剩凄凉秋色,反映词人吊古伤今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8)苏轼《前赤壁赋》有敲着船边唱歌的情景,同样的场景下,张孝祥则是仰天长啸,抒发出“________,_________”的满腔豪情。
(9)《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写因夜气清冷,所以觉得头发稀疏,如今被免职了,不免带有几分萧条与冷落。但词人的气概却丝毫不减,“________”,表现出词人不管处境如何,自己心神毫不动摇的气度。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用“___,___ ”两句来作为曾皙所问“夫子何哂由也?”的原因解释。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 ____”。
(3)《庖丁解牛》中,表现庖丁在最后一阶段解牛时是用心去感受,而不是用眼睛去看的语句是:“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寻隐者韦九山人于东溪草堂
(朱湾)
寻得仙源访隐沦①,渐来深处渐无尘。
初行竹里唯通马,直到花间始见人。
四面云山谁作主,数家烟火自为邻。
路傍樵客何须问,朝市如今不是秦②。
(注释)①隐沦:泛指神仙,也指隐者。②如今不是秦: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将“隐者”与“隐沦”做对比,流露出他对韦九山人的崇敬之情。
B.颔联中“唯”“始”两个副词用得贴切,惟妙惟肖地传达了那种乍惊还喜的心情。
C.颈联巧用设问,紧密呼应。“人”的出现给山色增添了几分盎然的生气。
D.全诗通过对隐者所在的东溪草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超脱情怀。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弱冠事刘崇,以骁勇闻。宋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年节度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诸军连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遣强弩千人列于谷口,以骑士援于中路,则三州之众,保万全矣。护车土优沮具议,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益时月未利,徙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灰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逐为契丹所擒。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间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选自《宋史·杨业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B.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C.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D.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故用以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中使,帝王宫中派出的使者,多由宦官充任。
C.君侯,秦汉时对列侯而为丞相者的尊称,后用于对达官贵人的尊称。
D.寅、巳,古人用来纪时的十二地支,其中“寅”排在地支的第一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杨业为保百姓、劝主投降。宋太宗征讨并围困太原城,使得太原城成为孤城,杨业为了保全城中的生灵,劝服他的主子刘继元向宋太宗投降。
B.杨业戍边有功,遭人妒忌。杨业将侵入雁门关的契丹军队打得大败,让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逃走,引起了束手边关主将的妒忌,有人偷偷上书诽谤他。
C.杨业受人责难,愤然出战。杨业被护军王侁讥讽,愤然出战,并让潘美、王侁等人在谷口做好接应,结果潘美、王侁等人为了争功,离开了谷口,杨业战败被擒。
D.杨业敢于吃苦,爱护部下。代州北部地区寒冷,而杨业在露天处理军务时旁边不生火,而且神情愉快,毫无寒冷的样子;他对部下有恩德,士兵都乐意为他所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2)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5】皇帝是如何对待边关主将诽谤杨业的奏疏的?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我只是我,尽管我人单力薄,无法做到每件事情,然而我仍然可以做点事情。就因为我不能做到每件事情,我不会拒绝去做我能够做到的那一点事情。
认真阅读、理解文字,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作文。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