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潍坊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过年回到家里,在家庭聚会上被长辈们问到毕业后会在哪里高就时,我一时敷衍不过去就撒了谎。

    B.好久不见面的朋友再次重聚,彼此笑纳了对方带来的小礼物后,都感慨起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沧桑来。

    C.政府分发低保的工作人员来到我的家里询问奶奶的状况,当得知奶奶的芳龄之后,纷纷祝贺奶奶健康长寿。

    D.本人在已有的相关著述的基础上,对诸多争论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并对一些问题发表了拙见。

  • 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铸以为金人十二

    A.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B.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3、下列有关《家》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巴金,现代作家。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灭亡》,发表时始用巴金的笔名。

    B.巴金的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

    C.《家》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馆。一家之主的高老太爷,封建专制,顽固不化。长房长孙觉新,为人厚道,却很软弱,原与婢女鸣凤相爱,后屈从于老太爷之命而与李瑞珏结婚。

    D.《家》抨击了中国社会中强大的封建宗法专制制度,力图为青年们指出一条生存的道路,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可以说是中国文学“文以载道”传统的另一表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家》是一部带有强烈抒情性的“政治批判”小说。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从2009年开校招生到现在,一中学生高考成绩每一年的都在突破,这是全体一中师生惨淡经营的成果。

    B. 新任学生会会长表示,学生会的成立,旨在联合全体一中学生的力量,三人成虎,团结一致,为一中的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C. 有些学生希望能考出好的成绩,但又不愿落实行动,只会侃侃而谈,请问这样如何能够考上理想大学呢?

    D. 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 5、填入下列横线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儒家的书基本上有两条路子,一是当作社会生活来看,一是纯从学理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好是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缺了哪一条都不好。

    A.仅仅当作学理看,容易读进去,但不容易提高;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可以发现问题,却不容易融进去。

    B.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容易提高,但不容易读进去;仅仅当作学理看,容易融进去,但难以发现问题。

    C.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容易读进去,但不容易提高;仅仅当作学理看,可以发现问题,却不容易融进去。

    D.仅仅当作学理看,容易提高,但不容易读进去;仅仅当作社会生活来看,容易融进去,但难以发现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墙

    陆文夫

    昨夜一场风雨,建筑设计所的围墙倒塌了。

    这围墙要倒,在人们的意料之中:它至少百年了,几经倒塌,几经修补。历次的修补都不彻底,三十多米长的围墙高低不平,弯腰凸肚,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何况一场风雨!

    早晨,开碰头会。“现在我们研究一下围墙的问题。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吴所长用圆珠笔敲敲桌面,“原来的围墙和我们单位的性质不协调,新围墙一定要新颖别致,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古典派”黄达泉接茬儿了:“围墙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富有装饰意味,它对形成建筑群落的风格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现代派”朱舟把茶杯一放:“我们考虑问题要从实际出发,要造得高大牢固。”两派之外的何如锦开口了:“最合理的办法就是把塌下来的再垒上去,这在围墙的历史上是有例可循的。”

    “我想问一下,这围墙到底怎么修啊!”这是行政科的马而立。

    这个三十七岁、非常干练的办事员,却有着一张不那么令人放心的娃娃脸。某些人见到他就疑虑:整天衣冠楚楚,活儿没有少干,身上却不见泥污,这就形迹可疑。如果整天穿工作服、劳动鞋在人前走来走去,那就另有一种效果:“这人老成持重,艰苦朴素。”稳妥往往是缓慢的同义语,这马而立却灵活得像自行车的轮盘,一拨便能飞转。

    “到底怎么修嘛,我提出了原则,同志们也提供了许多很好的意见,这就看你的了。”吴所长拍拍马而立的肩膀,“好好干!”

    一支烟还没有抽完,马而立已登起自行车直奔房屋修建站……

    星期六晚上,设计所门前拉起了临时电线,四只两百兆的灯泡把马路照得灼亮。砖瓦、石灰、琉璃砖装过来;垃圾、碎砖运出去。星期天清早开始砌墙。马而立忙得飞起,还拉住看门的洪老头做帮手。泡茶,敬烟,寻找各色小物件,有时还飞车直奔杂货店。电灯直亮到夜间11点。

    夜色中看这堵修好的围墙,颇有诗意。白墙,黑瓦,宝蓝色的漏窗泛出晶莹的光辉。树枝摇曳,灯光闪烁,好像童话般的世界深藏在围墙的里面。抬起头来,可以看到主建筑的黑色屋顶翘在夜空里,围墙带着和主建筑相似的风格进入了整体结构。附近的马路也变样了,好像是到了什么风景区的入口。

    马而立觉得这是他有生以来办得最完美的一件大事!他在会议室的长沙发上睡了下去。这一觉睡得很沉。

    星期一早晨,上班的人们被突兀而起的围墙惊呆了,虽然人人都希望围墙赶快修好,如今却快得叫人毫无思想准备。如果工程是在人们的眼皮子底下进行,今天加一尺,明天高五寸,人来人往,满地乱砖泥水,工程结束时人们会跟着舒口气。如今是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不习惯,太扎眼。谁都看得出,这围墙比原来的好,可有些人左看右看,总觉得有点“那个”,吴所长始终不发表意见,他觉得这围墙似乎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又像在想象之外。他轻轻地说了一声:“哎,没想到马而立的手脚这么快!”

    被征求过意见的人很不满,觉得这围墙吸收正确的意见太少!他们指指点点:“这围墙不中不西,穿西装戴瓜皮帽,缠绿围巾,这打扮是哪个朝代的?”“是呀,围墙是墙,造个大屋顶干什么呢?”“太单调啦,应当在中间造两个方如意!”“两头应该造尖角,翘翘的。”所有感到有点“那个”的人都把围墙的缺点找了出来,他们批判能力总是大于创造能力。

    “马而立!”吴所长叫人了。“洪老头,你看见马而立上班没?”有人嚷嚷着帮着寻找了,要对这个罪魁祸首当场质疑。

    看门的洪老头火气很大:“别鬼叫鬼喊的啦,人家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像你!”洪老头对那些轻巧话儿很反感,“人家马不停蹄,衣服都和上泥水和汗了,那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来来往往的路人都说这围墙很好看。”

    马而立揉着眼睛爬起来了,朦朦胧胧挨了一顿批……

    冬天,设计所召开建筑学年会,几位专家一进门便被这堵围墙吸引住了,左看右看,都赞不绝口。会议上专家们以围墙为话题:这围墙回答了城市建筑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既有民族风格,又不盲目复古;经济实用,和原有建筑物的风格统一。

    设计所的到会者喜出望外,想不到金凤凰出在鸡窝里!吴所长说:“这主要是指导思想明确,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充分的讨论。”各派代表人物也沾沾自喜地夸耀自己的贡献。

    马而立没权参会,只是在围墙门口进进出出,忙得飞起。不知道他又从什么地方弄来四只熊熊的炭火盆,使得房间里温暖如春,人人舒展。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平铺直叙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折射出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的畸形心理,揭示了人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社会弊端。

    B. 吴所长把确定围墙设计方案和修建围墙的重任交给马而立,表现了他对这个年轻人能力的信赖和才干的赏识。

    C. 倒塌的围墙两天建成了,但却受到设计所内一些人的批评指责,说明这些人在建筑设计方面有自己的审美原则和较高的审美水平。

    D. 作者引出看门人洪老头的话,使用对比、侧面描写的手法,体现了他对马而立的同情与赞许,也体现了他对那些只说不做的人们的不满。

    2请结合全文,分析概括马而立的形象特点。

    3小说以“围墙”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比兴手法写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及营造清幽、高洁的意境。

    (3)《静女》中描写女人送给男人的第一个礼物很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

    ④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杜甫《秋兴八首》)

    ⑥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

    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⑨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______________,他生未卜此生休。  (李商隐《马嵬》)

  • 9、(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了周瑜的英气勃发。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_”。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长沙》)

    (2)遥想公瑾当年,________,雄姿英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千岩万转路不定,________。熊咆龙吟殷岩泉,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青青子衿,________。但为君故,沉吟至今。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 11、根据情境,默写课文语句。

    (1)《短歌行》中,运用典故表达作者渴望得到贤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文后各题。

    别舍弟宗一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释:元和十年柳宗元回京师不久又被贬为柳州刺史。次年春,堂弟宗一从柳州江陵,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

    【1】颈联描写了怎样的图景?运用了哪些手法

    【2】结合全诗,简析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商隐,义山,怀州河内人。曾祖叔恒,年十九登进士第,位终安阳令。祖俌,位终邢州录事参军,父嗣。商隐幼能为文。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商隐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从事令狐楚幕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思清丽,庭筠过之。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从事 / 令狐楚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B.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 / 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尤 / 善为诔奠之辞

    C.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 / 幕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D. 商隐能为古文 / 不喜偶对 / 从事令狐楚幕 / 楚能章奏 / 遂以其道授商隐 / 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 博学强记 / 下笔不能自休 / 尤善为诔奠之辞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A. 字:古人出生之后既取“名”又取“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多与“名”的涵义相近或相辅,与“名”相表里,所以也称“表字”。

    B. 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C.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D. 左迁:指降级。“迁”是古代官职的任免升降常用的词语之一,指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 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 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不避平凡,不可平庸。为人不可平庸,平庸便无创造,无发展,无上进;处世不可平庸,因此要有原则,有鉴识,有坚守。请以“拒绝平庸”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不少于7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