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成熟与发展在宋代,宋词又有曲、杂曲、曲子词、乐府、琴趣、乐章、长短句等称谓。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因用了古典词的形式,所以属于古典诗歌。
B.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C. “春秋五霸”在中学历史教科书通常用有两种说法:《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而《荀子·王霸》则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D.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所整理的一部重要的历史学名著。 曾经有过《国策》《国事》《事语》《短长》《修书》等名称。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②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③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④侧身西望长咨嗟 ⑤天下云集响应 ⑥王无罪岁 ⑦尊贤而重士 ⑧履至尊而制六合 ⑨谨庠序之教 ⑩杖汉节牧羊
A. ①②/③⑦/④⑤/⑥⑧⑨/⑩ B. ①③/②⑩/④⑤/⑥⑧⑨/⑦
C. ①⑦/②⑨/③④/⑤⑧⑥/⑩ D. .①③/②⑨/④⑤/⑥⑧⑩/⑦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_________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 如果没有__________过人生的酸甜苦辣,又怎么能真正懂得长辈们的艰难呢。
③ 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应当懂得欣赏__________的艺术,懂得欣赏自己民族的经典作品。
④ 去年4月10日,郑煤集团超化矿发生透水事故后,郑煤集团_________认真反思事故教训,__________将责任事故演化为“英雄好事”,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产生不良影响。
A.窜改 体味 文雅 不仅不/反而
B.篡改 体验 高雅 不是/而是
C.窜改 体验 文雅 不是/而是
D.篡改 体味 高雅 不仅不/反而
4、下列关于传记人物及作品等文化知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长安期间的诗歌大多是写政治腐败、统治者腐朽奢侈的生活和百姓的贫困,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里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安史之乱中,他更多的是对政治时局、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切和忧虑,如《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以及杰出的作品“《三吏》、《三别》”。
B. 萧红的传记《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不受时空限制,细腻刻画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鲁迅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真实感和亲切感。一位在国人眼中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学战士,却以一个慈爱的父亲,一个体贴的丈夫,一个慈祥的身份出现,体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热忱与奉献。
C. 埃德加.斯诺的传记《毛泽东》,将毛泽东的叙述娓娓道来,而毛泽东特殊的经历和磨难,也在毛泽东的叙述中变得平静如水,撼人心魄却又真实可靠。同时,在叙述自己人生经历时,毛泽东按照如下两条线索进行:一是“反抗”性格的发展,一是自己不断读书,学习的人生经历。“反抗”性格引导他去阅读更多书籍,去见识更广阔的世面,并最终导致他思想的转变。
D.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贝多芬》采用评传的方式,抓住传主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件,特别是他的几个创作阶段和代表作,加以突出的评述,清晰勾勒出贝多芬壮观的生命历程。故乡莱茵河畔美丽的自然风景、法国大革命的自由精神、耳聋失恋的挫折,对他的情感变化和音乐创作也有重要影响,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勇气,捍卫了一个音乐家的尊严。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今之众人 (3)小学而大遗 (4)白露横江
(5)凌万顷之##dot##茫然 (6)杯盘狼籍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8)今所经中岭及山巅
(9)望美人兮天一方 (10)筋骨之强 (11)吾从而师之 (12)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A.(2)(3)(6)(7)(10)(11)
B.(1)(2 (4)(5)(8)(12)
C.(2)(3)(4)(5)(9)(11)
D.(2)(4)(8)(9)(10)(12)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走过铁匠铺
葛水平
①时光虽然让我的生命中走失了很多东西,很多东西也让我懂得有过的好被我撞见了。
②我的手心再都没有因为遇见一些事物而热过,除了铁匠铺。有些时候, 我甚至怀疑其中某些细节的真实,比如黄泥小路上的晨光,弥漫在空气里冷霜的味道,还有那磕磕绊绊相继走过的脚印。
③秋罢,农家院墙上有一排铁钩,上面挂着闲置下来的犁耙锄锹,一年的生计做完了,该挂锄了。庄稼人脸上像牲口卸下挽具似的浮着一层浅浅的轻松,农具挂起来时,地便收割干净了。阔亮的地面上有鸟起落,一阵风刮过来,干黄的叶片刷刷往下掉。入冬了,落叶、草屑连同所有轻飘的东西都被风刮得原地打转。早晨和傍晚,落叶铺满了院子,还有街道。远处重峦叠嶂的山体恰似劈面而立的一幅巨大的水墨画屏,霜打过的红叶还挂在一些干枝梢上,怕冷的人已经裹上了冬装,袖住了手。跑往山野的风停在农具上歇息,风把农具上的泥尘抖落下来,迷了过路人的眼,想起那金粉飘洒的阳春三月,农人看着挂起来的农具说:该进铁匠铺了。
④村庄里的铁匠铺开始热闹了,用了一年的农具需要“轧”钢蘸火。用麻绳串起来的农具挂在铁匠铺的墙角,大锤小锤的击打声此起彼伏。取农具的人不走了,送农具的人也不走了,或蹲或坐,劣质香烟弥漫着铁匠铺。轧好钢的锄头扔进水盆里,一咕嘟热气浪起来。龇着牙的农人开始说秋天的事,秋天的丰收总是按年成来计算,雨多了涝,雨少了旱,不管啥年成,入冬就要歇息了。
⑤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
⑥从小生活在村镇的那一代人,回忆起从前的日子来那是有很多说道的。每一个节气到来都要先敬神,最主要的就是天、地神。没有辽阔的土地,人们便会失去生存的根基。拜祭地神与拜祭天神是对应的,天地合称为“皇天后土”。敬神是护佑来年风调雨顺,铁匠铺则是生活背后的力量。
⑦有人讲土地庙的土地神,最小的神直接管着人的口粮。说是山前山后各有土地庙,山前热闹山后冷清。山后土地神来山前土地庙里抱怨,正好山前土地神要出门会友,便委托山后土地神代理几天,以便得些香火供品。山前土地神前脚刚走便来一人祭祀,请土地神刮一阵顺风,明天他要行船。接着又来一人,请土地神明日千万不要刮风,他的梨树正在花季。没等土地神决定又来一老头祭神求雨,他要种田。后又来一老太她要晒姜。山后土地神实在是没有工作经验,急请山前土地神回来定夺。山前土地告诉他:刮风顺河走,躲过梨树沟;黑夜把雨降,白天晒干姜。他们说现在的官员都是一方土地神,可惜少有山前土地神的工作经验,大多感情判断跟着政策来强行定夺。是不是更应该了解当下,不做无用之事,不放过有用之人呢?四散坐着的人就毫无意思地哈哈笑。
⑧在他们的谈话中,村庄里的事物都不是固定的,具有弹性,有拖泥带水式的长句。村庄已经不能叫村庄了,门外越来越看不见年轻人的脸了,连走过无意中吹了一声口哨都觉得是一种生气。围绕着铁匠铺的地上丢满了烟蒂,因为抢秋,黄土刺进了他们的脸皮,搓着脸上和脖子下的黄泥,弹出一个个泥蛋蛋。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许就是现在这样的,一脸淡漠的自由。
⑨旧时的颜色就是由手艺人描绘的。我一直不相信有天堂,天堂在我的意念中该是叮当作响的铁匠铺。现在农业器具都是机械制造了,铁匠铺除了为一些工地打打铁钎子、铁镐头,别的活儿基本都没了。我在一家农家乐吃饭,上菜用的瓷盘子换成了“铁锹”,我一直在想,镰刀、铁叉、锄头,如果都上了饭桌子呢?哈呀,显然就没有了吃饭的乐趣。机器逐渐代替了手工,脱粒时再也不是老牛拉着石轱辘在转,而是用上了脱粒机。前不久在新闻上看到,为了禁止燃烧农作物秸秆还用上了打包机。看来用不了多少年,一些农具就会逐渐淡出人们生活。伸展到生活细微处的那些铁匠铺,有一天就会成为多余的风景落幕。没有了铁匠铺的生活还会继续。铁匠铺没有了铁匠,所以就只能画在了纸上。
⑩我怀念铁匠铺里男人们的气质、表情、谈吐和铁锤的敲击声,还有,是农具赋予了他们做人的尊严、自由和信心。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2月24日第12版,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土地神的故事作为冬日闲话的代表,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也讽刺了信奉教条的地方官员。
B. 文章结尾,作者直抒胸题,写对铁匠铺的怀念以及铁匠铺给自己生活带来的积极变化。
C. 第⑥段既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冬天乡村人们悠闲的时光,又承接了下面人们对土地神的闲谈的叙述。
D. 文章④-⑨段写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回忆:农家院墙上的犁耙锄锹及铁匠铺的人们与闲话……
【2】“冬天是一个说闲话的日子,冬天的闲话把历史都要揪出来晒两轮儿”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回答。
【3】文中第三段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_________ ,_______。
(3)《纪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的曾皙在谈自己的志向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暮春时节,穿着春服,五六个成人,六七个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唱着歌回去。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忆元嘉年间宋文帝本希望能够“__________”,但仓促北伐导致惨痛失败,最终“__________”。
(3)在《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关于拥有封地的诸侯和士大夫所担心的问题的阐述在今天依然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补写完整
(1)鹰击长空,_________,万类霜天竞自由。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非利足也,__________________。(《劝学》)
(3)故木受绳则直, 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______。(《劝学》)
(4)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师说》)
(5)或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2)《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
(3)《离骚》中直抒胸臆,表达诗人此时心情烦闷,走投无路的两句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上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
(5)《短歌行》中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
(6)《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语句是___,_____。
(7)《短歌行》中写诗人诗人通过想象与贤才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3)《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
汪国真
如果你是大河,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成平地。
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叹息。
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
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______________。
【1】请补充第一句中缺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末句横线上应填哪一项:_________________
A. 何必生气 B. 欢天喜地 C. 无所畏惧 D. 沉默不语
【3】请找出诗歌中的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诗中的意象,分析本诗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沛公奉卮酒为寿 寿:拜寿 B. 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 亡:逃跑
C. 不如因善遇之 遇:款待、对待 D. 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①良曰:“长于臣。” ②以其无礼于晋
B. ①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②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 ①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②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D. ①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②丹不忍以己之私
【3】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4】下面四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具告以事
A.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 以其无礼于晋 D. 夫晋,何厌之有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虽然其人重情义,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
B. 刘邦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在危乱之时不乱阵脚,他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地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 张良是善于谋略的大智者,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营的总导演。
D. 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6】把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
(1)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位喜欢观察的老司机,开着开着有了“发现”:我开了20年汽车,路越建越好,越来越宽,车子越来越好,开得越来越快。但是,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能看到什么呢?绿化带、隔离桩、路牌、交警、收费站;绿化带、隔离桩、路牌、交警、收费站……再来一遍,再来一遍,没完没了,开着开着就要犯困。奇怪得很,我现在有时反而怀念以前的乡村公路了,虽然弯弯曲曲,坑坑洼洼,开车时速度慢,需要人注意观察,但是有好多新鲜事,有味儿啊!
人们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会失去一些东西,请结合老司机的感受,就“得”与“失”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