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遂宁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台儿沟的寒冷。今天,它对台儿沟表现了少有的冷漠:车窗全部紧闭着,旅客在昏黄的灯光下喝茶、看报,没有人向窗外瞥一眼。那些眼熟的、常跑这条线的人们,似乎也忘记了台儿沟的姑娘。

    下列各项中,和画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B.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C.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D.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 2、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与地坛》饱含作者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对亲情的深情讴歌。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B. 欧·亨利,美国短篇小说家,与契诃夫和莫泊桑并列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其主要作品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C.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D. 辛弃疾,原字坦夫,后改字易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

  • 3、下列各句中,与“外连衡而诸侯”中的“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劳师以袭远,无乃不可乎②长桥卧波,未云何龙③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④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⑥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⑦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⑧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A. ①⑥   B. ②⑧   C. ③④   D. ⑤⑦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新学期以来,贵阳市广大学生和家长对于初中学生在校3年间被评为五星级志愿者升学考试可以加5分的政策上给予了广泛的关注。

    B.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大学继承百年办学传统,加强学科建设、培养与引进高层次人才,如今成为一所拥有12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

    C. 从《超级女声》到《中国好声音》,短短7年,使热播节目繁荣了中国电视屏幕的内容表现,将观众带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新世界。

    D. 经半个世纪的开拓发展,首都医大不仅成为全国唯一在科学技术和教育教学两个领域同时获得国家最高奖的地方院校,而且成为研究教学型医学多科性大学。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组是(   )

    A.食埃土,下饮黄泉 破荆州,江陵

    B.卧而   非能也,而绝江河

    C.幽壑之潜蛟 苍茫暮色,自而至

    D.山之高而止 踞而遨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爹的冰糖葫芦生意

    张  玮

    ①接到娘的电话,李冰急匆匆从外地赶了回来。娘告诉她,下雪天,你爹非去卖冰糖葫芦不可,结果人和车滑到了沟里,把腿摔坏了。看着爹躺在病床上的样子,李冰心里就有些来气,大冷的天,卖什么冰糖葫芦,挣不了仨瓜俩枣的!

    ②小时候,李冰对爹就没什么好感,在李冰眼里,爹就从来没让她痛痛快快地吃过几串冰糖葫芦,李冰在学校里考了好成绩,回家向爹要犒赏,爹就只给李冰一串冰糖葫芦,如果多要,爹就会瞪着眼,训一句:“吃多了闹肚子!”李冰只好委屈地离开了。

    ③后来,李冰长大了,对爹从事的职业有些反感:爹干什么不好,偏偏去卖冰糖葫芦,一串冰糖葫芦仅仅挣个毛把钱,这买卖能养家糊口吗?但爹似乎做这买卖上了瘾,每天早出晚归的,乐此不疲。

    ④那次,爹到学校里给李冰送生活费,提去了一大塑料兜零碎毛票。爹尴尬地笑笑说:“爹来得急,没时间给你换成整票,你就用零钱买东西吧。”看看自己周围的同学,家长送来的都是百元大钞。李冰就觉得,爹真是一个没能耐的人。

    ⑤爹过五十岁生日的时候,娘守着满屋子的亲朋好友,仿佛是开玩笑似的对李冰说:“你爹呀,卖了半辈子冰糖葫芦,可他自己连一串冰糖葫芦都没吃过哩。”李冰表示不信,娘便说:“不信,去问你爹。”爹却笑眯眯的,不置可否。娘又接着说:“别看你爹这买卖不大,可他顺顺利利地供你读完了大学……”私下里,李冰还是忍不住好奇地问娘。这回,娘真的是板着脸告诉她:“可不,你爹曾亲口对我说过,每次看着那串冰糖葫芦,他总是难以下口,总会想着,怎么把它卖出去变成钱,给女儿用。”听着娘的话语,李冰突然感到鼻子有些发酸,只是她强忍着,没让眼泪落下来。

    ⑥李冰参加了工作后,就坚决不让爹再出去卖冰糖葫芦了,可爹就是不答应。这不,爹还是出事了。李冰看着病床上躺着的爹,知道爹现在最想让她干什么。她对爹说了一句:“我替您去卖那些剩下的冰糖葫芦吧。”爹一听果然高兴得不知什么似的,嘴里直说:“好,好,好……”

    ⑦李冰推起了爹走街串巷卖冰糖葫芦的那辆老式大轮自行车,这时李冰才发现,那硬皮鞍座上,竞摩擦得起了许多皮毛。李冰抚摩着,心里又是一番感慨。

    ⑧“卖冰糖葫芦了……”李冰学着爹的样子吆喝起来。听到吆喝声,一些领着孩子的老头儿、老太太走出了家门,看到李冰,便纷纷问起来:“你爹怎么没来卖呢?”有些知道爹出事的主顾说:“给我多来几串吧,你爹可是个好人,有时在路上碰着,没带钱,你爹总是要送给孩子几串冰糖葫芦。回去,可别忘了给你爹捎个好……”也就是从这时起,李冰才突然明白:原来,爹卖小小的冰糖葫芦,竟也拥有这么好的人缘儿。

    ⑨在外村,李冰看到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在墙根下晒太阳。还不等走近,老人便说:“你是李山印的女儿吧?”李冰点点头。那老人便说:“我就知道肯定错不了。这十里八乡只有你爹卖冰糖葫芦。孩于,你不知道,我一个孤老头子,你爹每次卖冰糖葫芦路过这里,俺哥俩都要唠上一阵子,只有唠上一阵子,他才会放心地走……”

    ⑩听着老人的话语,李冰突然感到,爹哪里是在做冰糖葫芦的买卖,爹分明是在做人生最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写李冰看到爹的样子,不由来气,这自然地引出下文,与后来她对父亲的情感变化形成了对比。

    B. 李冰母亲两次说李冰父亲没吃过冰糖葫芦时的神态不同,第二次板着脸意在让李冰感受到父亲的辛苦付出。

    C. 父亲出事后,李冰知道父亲最想让自己替他去卖冰糖葫芦,便马上付诸行动,这说明李冰已经开始理解父亲。

    D. 文章第9段那个坐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对李冰所说的一番话,说明了李冰父亲卖冰糖葫芦的目的是为了结下好人缘。

    2请从三个方面简要概括小说中父亲的人物形象。

    3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意蕴深长,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三个方面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1)《氓》中写女主人公自嫁氓为妻,多年来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屈原表明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话来批评:_______________

    (5)《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茫茫的的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游褒禅山记》中作者认为有“力”却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在《蜀道难》中,用飞鸟猿猱的无计可施,来反衬行人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完琵琶女自述的身世后,作者产生了强烈共鸣,发出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感慨。(白居易《琵琶行》)

    (4)《锦瑟》一诗由锦瑟起兴,象征着自己的悲凉的一生,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描写手法,产生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2)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3)《归园田居》表现诗人摒弃世俗,渴望返归自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杜甫在暮年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后见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浑壮阔的景象。

    (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表现诗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金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这首词,回答问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注:遥岑(cén):远山。

    树犹如此:出自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又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1开头“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2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法,诗人常借它曲折达意。这首词下阕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化用桓温北伐的典故有什么深意?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 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注)①兑:通“悦”。②硾(zhuì):系上重物使下沉。③堇(jǐn):野葛,可做毒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焉   理:治理

    B. 圣人生于学   疾:敏捷

    C. 师尊则言矣,道论矣   信:(被人)相信

    D. 遗理释义,以不可必   要:通“邀”,求,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人苟可/皆出于此乎

    B. 是拯溺而硾之石也/作《师说》贻之

    C. 故师教也/句读不知

    D. 求尽得/不如须臾之学也

    3下列句子中,从反面说明重学的一项是

    A. 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B. 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C. 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D. 凡遇合也,合不可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

    B. 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富贵荣耀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

    C. 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D. 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2)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说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谋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自私的、有限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②全国时代楷模、开山岛守岛英雄王继才守岛卫国32年,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32年来,他和妻子王仕花,抱定“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宁”的坚定信念,历尽艰辛坚守孤岛,把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国防和海防事业。

    ③2018年,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加拿大遭到无理拘押。在获悉后,中国政府第一时间提出严正交涉、表明严正立场,并第一时间向孟晚舟提供领事协助。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中国政府不懈努力下,历时1000多天,孟晚舟乘坐中国政府包机返回祖国。

    读了以上三则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对“个人奋斗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