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延边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空以身膏草野”中的“膏”用法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璧归赵②秦王恐其璧③宁许以秦曲④毕礼而之⑤不平心持正,反欲两主⑥宜皆

    ⑦何久自如此⑧大将军邓骘其才⑨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⑩太夫人急人哭

    A. ①④⑥⑧   B. ②③⑤⑦   C. ④⑥⑨⑩   D. ②④⑦⑨

     

  •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唱三叹的京剧,婉转悠扬的黄梅戏,缠绵悠远的昆曲……作为承载着中华文化精髓的艺术形式,中国戏曲流转千年经久不衰。_______________。剧种数量急剧减少,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精品力作乏善可陈,基层院团生存艰难等问题日渐凸显。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娱乐方式让传统曲艺再难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如何有效遏制颓势,让衰落的戏曲再现新生机?

    A. 但是,时代的变迁使得戏曲艺术己经丧失了生命力。

    B. 但是,戏曲艺术己不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力一式。

    C.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正日趋衰落。

    D.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戏曲艺术已经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 3、下列各项中按照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②若亡郑有益于君 ③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④金千斤,邑万家 ⑤人不敢与忤视 ⑥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⑦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⑧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⑩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A. ①⑥⑦  // ②⑩  // ③⑤⑨ // ④⑧

    B. ①③⑦  // ②⑨  // ⑤⑧// ④⑥⑩

    C. ①③⑦  // ②⑩  //  ⑤⑨ // ④⑥⑧

    D. ①③④  // ②⑨  // ⑤⑧// ⑥⑦⑩

  • 4、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jiàn)   步(duó)  慰)   守不渝(

    B.畅(hān)   欺) 强jìng)  沁人心

    C.háng) 拨xián)  息(bǐng)  首以待(qiào

    D.zhuò) 漫)   热(chì) 面目可zèng

  • 5、下列选项中,词类活用情况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涉以成趣 其圣人也亦远矣

    B. 孤舟 晋函陵

    C. 吾从而之 不相师

    D.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越国以鄙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晨

    陈忠实

    后院的鸡棚里传来一声雄壮而又宏亮的鸡啼,冯老五醒来了。为了等待儿子,他昨晚压根儿就不曾解过纽扣。冯老五走出上房,一边结紧腰里的带子,一边走到小院里。天已经放晴了,农历正月末尾的一弯残月,挂在东塬顶上。

    儿子住的厢房的木门板上,始终挂着一把铁皮锁子。

    天麻麻明,村子里很静,他拉开街门的木栓,跨过高高的门坎,准备清扫街道的时候,河滩里一阵叽叽嘎嘎的笑闹声传过来了……

    他似乎立刻预感到,那里边就有他的儿子。他侧耳静听,终于逮住了儿子一声浑厚的话音,更加证实了预感。

    冯老五把扫帚顺着门框立好,就走过门前的场地,下了场塄,走上通河堤的田间土道。走上三号大坝,他吃惊地看见,在二号坝头上,他的儿子——冯豹子,正和两个青年在冰窟窿里掏水洗脸呢。

    这就是老伴告诉他的昨天后晌选出来的三个干部,夸下海口要让三队致富的三个人手!他们洗毕了,相继站起来,其中一个大概发现了老五,给他的儿子——那个只穿着绿黄线衣的高个子指一指,儿子回头一看,随之就朝父亲站着的石坝走来。

    “爸!”儿子站在当面,有点不自然,“你一大早跑来……”

    冯老五故意问:“你仨在这儿弄啥?”

    “开会。”儿子说,“三队管委会第一次开会。”

    “开啥会?”

    “社员会。”

    “开社员会做啥?”

    “研究今年的生产、管理和制度。”儿子说,“我仨夜里凑了个计划,想交社员讨论。”

    冯老五冷冷地说:“先甭张罗吧!你们选举的干部合不合乎原则?为啥不给支部打招呼?”

    “开选举会的时候,你到公社去了,到处找不见,就叫副支书参加了。你不在,副书记就不能当家?”

    “等支部研究以后再说。”冯老五说。

    “不行,爸爸!我们昨晚研究决定了。”豹子恳求说,“你不能……叫俺们新班子的头一个决议就落空。”

    “不行,得支部研究以后再说。”冯老五觉得,在那两个小伙面前,只有抬出支部来,才能压住阵脚。他严厉地对儿子说,“回家!我有话说。”

    豹子站在原地,两条浓浓的黑眉毛朝鼻梁上头挤,挤起来两道高高的肉梁。他沉默着,不看爸爸,也不看那俩同伴,半天,他猛然转过身,对那俩小伙说:“你俩回村,打铃!开会!”

    冯老五木然了,脸刷的红了,站在对面的儿子,既不尊重支部,又不尊重父亲,狂得没个样了哇!他气得说不出话,“你……”

    “二牛,你去打铃,挨家挨户都招呼一下;忍娃,你到饲养室,把会场打扫干净!”

    二牛和忍娃又转过身,奔跑着走了。

    天亮了,东山顶峰的那一片蛋青色愈来愈透亮,开始现出明亮净洁的白光。群山,河川,南塬和北岭,已经呈现出清晰的轮廓。

    一阵沉默。

    冯老五点着了旱烟,看着儿子,恨铁不成钢地说:“你知道我昨日到公社做啥去了?”

    “知道。”儿子很平静地说,“给我寻出路。”

    “既然你知道,为啥还要把队长接到手上?”

    儿子走到他跟前:“你知道我为啥要当这个队长吗?”

    冯老五转过头,瞅着儿子。

    “我为你!”

    “为我?”冯老五吃惊了,莫名其妙!

    “为你。”儿子肯定说,“你知不知道社员对你的看法?”

    “我当干部二十多年,一没偷,二没抢!谁对我有啥看法?”冯老五理直气壮,“你娃……哼!”

    “可是,你起手当干部的时候,大家分的粮食能吃饱,干了二十多年,现在倒吃不饱了!我参军那年,劳值二毛三,去年复员回来,长了七分,三毛!”豹子说。

    “爸!社员说你是个好人。”豹子继续说,“可也对你不抱啥希望。”

    村口传来二牛呼叫豹子的声音。

    “爸,我要开会去了。”豹子说,“你也该去听听,你是支书,又是三队的社员!”

    “我不去!”冯老五说。

    “你该去!爸!”豹子说,“我们给社员拿出一个新管理办法,你听了会吃惊的!”

    “你……怎么弄?”冯老五担心,“要注意政策性!”豹子已经走了,回过头来,得意地说:“大闹!红红火火地闹!怎样能叫社员吃饱穿暖就怎样闹!”

    冯老五看着儿子走下河堤,扯开步子,朝村庄走去。

    太阳刚刚冒红,把群山的峰顶染成了红色,雪地里闪烁出耀眼的色彩。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老五跨过高高的门坎,准备清扫街道,实际是想找儿子,但作为村支书,又拉不开面子到处去找,动作描写表现出人物细腻的心理。

    B.冯豹子和两个青年在冰窟隆里掏水洗脸的情节表现出农村青年想有所作为的激昂情绪,为后文冯豹子不给父亲面子,立刻做出决定做铺垫。

    C.“冯老五觉得,在那两个小伙面前,只有抬出支部来,才能压住阵脚”,这个情节表明农村的保守派已经败给了锐意改革的新人。

    D.冯豹子忤逆父亲,说社员对冯老五不抱啥希望,虽然是对父亲的极大不孝,但也反映出他极力想带领社员摆脱贫困的热情。

    【2】小说开头和结尾的几处景物描写恰到好处,请分析其作用。

    【3】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父亲冯老五,有人认为是儿子冯豹子,你认为是谁呢?请做出选择,并说说理由。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对于子路的回答,孔子没有直接表态,而是用神态去暗示:“________________。”这既是暗示性的批评,又不伤其自尊。在本文中他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阐述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六国论》里,苏洵认为,用割让土地的方法求得一夕安寝的方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5)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绘美女妃嫔的来历,侧面突出秦国的掠夺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了《诗经·小雅》中诗句,通过写宴会上奏乐的场景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写出了自己羁旅在外之愁苦和老来体弱之孤苦。

    (3)古人常写在月下酌酒的情形并抒发自己的感悟,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9、名篇名句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因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形解》中的典故,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攀登过程中山路崎岖盘旋,时间流逝飞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感叹自身短暂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师说》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士大夫之族”以“__________________”为借口,不愿意互相学习。

    (3)《<论语>十二章》中,强调“以别人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悠悠我心。 (曹操 《短歌行》)

    (5)  落木千山天远大,________。 (黄庭坚《登快阁》)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______。(《五人墓碑记》)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___________,所宜深慎。(《谏太宗十思疏》)

    (3)_______________,则思江海下百川。(《谏太宗十思疏》)

    (4)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5)大阉亦逡巡畏义,___________________。(《五人墓碑记》)

    (6)简能而任之,____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7)闻道有先后,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师说》)

    (8)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9)恩所加,_________________。(《谏太宗十思疏》)

    (10)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辛弃疾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注】①湘蛾竹上泪痕浓:相传舜死于南巡途中,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急去苍梧山下奔丧,泪下沾竹,化而如斑。②重瞳:传说舜一只眼中有两个瞳子,下文中“羽又重曈”指项羽和舜一样也是“重瞳”。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用典,既直写项羽兵败之史实,又以“匆匆”写出他和虞姬生离死别一幕的紧迫与急促。

    B.过片说男女对此等生死离别之情相同,即虞姬与项羽同舜帝与娥皇女英之间儿女之情相似。

    C.舜和项羽都是重瞳,但命运结局却如此不同,既有词人对舜的赞美,又有对项羽的惋惜之情。

    D.本词题为“赋虞美人草”实为慨叹英雄末路的咏史之词,充满了对项羽的同情、钦佩之意。

    【2】今人常以陈师道诗“幽草默通神”中肯地评价“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两句。请简要谈谈你对本词上片末两句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能蔽也。秦二世偏信赵高,以成望夷之祸。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上谓谏议大夫褚遂良曰:卿犹知起居注,所书可得观乎?对曰: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上曰:朕有不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二十一年夏五月庚辰,上御翠微殿,问侍臣曰: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不谕其故,诸公各帅意以实言之。群臣皆称:陛下功德如天地,万物不得而名言。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各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已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朕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此五者,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顾谓褚遂良曰:公尝为史官,如朕言,得其实乎?对曰:陛下盛德不可胜载,独以此五者自誉,盖谦谦之志耳。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主/各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B.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各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C.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各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D.上曰/不/然朕所以能及此者/止由五事耳/自古帝王各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炀帝,是隋二世皇帝杨广的庙号,含贬义,体现了后人对其恶政伤民的评价。

    B.起居注,是指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是修史的重要依据,常设专官来掌管。

    C.庚辰,在文中是纪日,按天干地支排序,庚辰前一位是己卯,后一位是辛已。

    D.践祚,也称践阵,指走上阵阶主位,文中是登基的意思,与“受禅”含义不尽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征从正面指出尧、舜广开言路而知晓恶人恶行,可谓“兼听则明”;也从反面列举了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人“偏听则暗”的悲剧结局。

    B.褚遂良虽然同意唐太宗查看起居注中的言行记录,但作为史官,他对君主言行都会如实详尽记载,“不虚美,不隐恶”,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

    C.自古以来,历代皇帝都看重中原的华夏民族,轻视少数民族,唐太宗却做到了平等地爱护他们,是他创造盛世、使“四方服悦”的原因之一。

    D.唐太宗与大臣们的议论会经常聚焦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避免重蹈前朝的治政之失;在与大臣们的论治中,太宗能够做到兼听众议,从谏如流。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壅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

    (2)【课内考查】《六国论》: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焦裕禄精神: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

    焦裕禄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时,值兰考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改变了兰考的贫困面貌。

    红旗渠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

    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大别山精神: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大别山地区(鄂豫皖三省交界)28年坚持革命斗争,牺牲近百万人,仅在册革命烈士就有130351人,大别山区党和军队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凝聚起人民战争的磅礴伟力。

    这些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彰显建党的初心使命,能给寻求精神力量的当代青年以启示,202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学校计划组织一次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的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