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西双版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线字的用法与例句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又而为歌

    A.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封之。

    B.邻之,君之也。

    C.沛公霸上。

    D.越国以远。

  • 2、下列各项中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古代青年男女把头发扎成发髻,叫总角,后来就用“总角”

    表示青年时代。而生活中说的“豆蔻年华”中的“豆蔻”则指女孩十三四岁。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通称为

    《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类, 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C. 癸丑、戊戌都指年份。古人常用“天干”(即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和“地支”

    (即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D. 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丕、曹植并称为“三曹”,为建 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诗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其诗作《短歌行》 抒发了他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 3、把下面的句子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使之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①《离骚》抒写理想

    ②抒写先民的喜怒哀乐

    ③富于写实精神

    ④抒写爱国激情

    ⑤《诗经》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

    ⑥富于浪漫气息

    A. ⑤②③①④⑥   B. ⑤③②①⑥④

    C. ①④⑥⑤②③   D. ①⑥④⑤③②

     

  •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毒胶囊事件的继三聚氰胺事件后又一起惊世骇俗的丑闻,它再次给有关部门敲响了警钟:药品安全大如天,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B. 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落成之际,恰逢迪拜深陷债务危机之时,这座“通天塔”能否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撑住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的天空,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C. 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D. 《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党员干部应该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   ,勤勉工作,当好履职尽责的表率,向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②为了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小李一个月来   ,争分夺秒,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最终,他的答辩赢得了教授们的一致好评。

    ③唐太宗李世民尽心国事,   ,励精图治,重视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减轻赋税,发展生产,于是有了被史家称道的“贞观之治”。

    A.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B. 宵衣旰食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C. 夙夜在公  夙兴夜寐  宵衣旰食   D. 夙夜在公  宵衣旰食  夙兴夜寐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让中华礼仪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中华民族自古就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对东亚乃至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礼制分为吉嘉军宾凶五类,每类礼制有多种仪式和样态,有些只能在国家仪式中使用,有些可以通用于各个层级,让人们在仪式中体味崇高、庄重、肃穆、威武、豪迈、仁爱、和乐等多种情感。在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历程中,礼制、礼俗仪式逐渐体系化且一以贯之,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祥和、提升民众文化素质、塑造民族形象和提升民族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中华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新形势下,我们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宝库维护好、开掘好、利用好,绝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绝不能割断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礼制、礼俗的合理内涵历久弥新,可以从中发掘中华文化的精气神、发掘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资源。例如,祭礼是培养民众敬畏感的重要方式,成人礼是提升青年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二者都是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有效途径。

    有人说,古代的仪式已经落伍,必须抛弃。这好比说古人的建筑都已过时、必须推倒重建一样,是不可取的。人类的历史需要记忆。博物馆悉心收藏断砖残瓦,正是要留住它负载的历史。现代奥运会,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在雅典由女祭司采集圣火。这种仪式包括仪式主持者的服饰,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经看不到了,但希腊人将它们保留下来,并通过奥运会向世界展现了古希腊文化。世界各国人民由此了解爱琴海文明,绝没有人说他们是装神弄鬼。这对于我们结合时代条件使中华礼仪文化焕发时代光彩,有着启发意义。

    有人心存疑虑,担心弘扬传统礼仪会导致社会复古。这是不必要的。复古不仅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没有人能使今天的中国退回到西周去。即使是古代儒家,也是主张与时俱进的。《礼记》就明确指出:“礼,时为大。”与时偕行、随时损益,是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特征。在社会实践中,我们的祖先也是这样做的。如宋代的成人礼源于《仪礼·士冠礼》,但仪节作了删减;象征成人的三加之冠,周代是缁布冠、皮弁、雀弁,宋代则改为冠巾、帽子、幞头;与之配套的服装,也由玄端、皮弁服、雀弁服改为深衣、皂衫、公服。虽然有这些变化,但成人礼的人文内涵没有被削弱,而且与市民现实生活密切融汇,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流传。当前,一些地方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公益讲座,在清明、中秋、重阳、春节等传统节日举办主题活动,打造“成人礼”“开笔礼”“中华传统婚礼”“敬老礼”等民俗礼仪活动,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少家长反映,参加“成人礼”后,孩子似乎一夜之间就长大了。一些地方依托旧祠堂、古书院和闲置校舍建设的文化礼堂,也成为传承弘扬中华礼仪文化的有效载体。

    传承弘扬中华礼仪文化,要做的事千头万绪,当务之急是为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制定一套既与优秀传统接轨、又体现时代特色的礼仪。我国自古就有冠、婚、丧、祭等人生礼仪。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在成年、婚配等关键节点上,家庭、社会通过礼仪的方式给当事人以必要的指导,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不能复制,精神却可以传承。把握中华礼仪文化的精神,发挥中华礼仪文化的现实效用,有助于擦亮历史沉淀的精神瑰宝,增强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向心力;也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大的文化支撑。

    (摘编自2016年2月1号《人民日报》,作者彭林,清华大学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礼仪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主要分为五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B.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中,礼制、礼俗仪式也在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固定体系并且一以贯之。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精神命脉,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增强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D.中华礼仪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与时借形,随时损益,现在很多仪式都已削弱了原来的人文内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交代了中华礼仪的内涵和意义,接着以继承为核心不断深入,最后剔除疑虑。

    B.文章在论述要善于继承中华礼仪文化之后,举例阐述了古代礼仪与时代结合的情况。

    C.文章综合运用了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深人浅出地阐明观点。

    D.文章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分析,得出了继承为先、创新随之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中华礼仪传承得好,在新形势下,我们也能让它焕发时代光彩。

    B.如果把古代的仪式完全抛弃,那就会毁灭人类的历史,是不可取的。

    C.弘扬传统礼仪不会导致社会复古和倒退,这是礼仪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D.礼仪文化有很多载体,只有各个方面与时代相结合,才能更好得到弘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杜甫的诗歌《登高》中,诗人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不要去计较地位高低和年龄大小。

    (3)《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到客人的洞箫声凄凉哀婉,蛟龙、寡妇都深受感动。

  • 8、根据意思写出名句。

    (1)写出《兰亭集序》中谈及的“人之相与”的两种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兰亭集序》文采斐然,其中不少用语成为成语,如“________________”表示纵目四望,心胸开阔;“________________”表示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而“________________”则被用来比喻文人雅兴。

    (3)作者写兰亭的“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兰亭的“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作者生死观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借古代圣贤来勉励自身保持清白现身正道的句子是“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以月亮作比,描写世间万物变化的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两句形容箫声美妙动听,如丝般缕缕回旋不止,给人以美的享受。

  • 10、在横线上填写诗文原句。

    古人善于借物来抒怀说理,使得抒怀更感人、说理更形象。如《归园田居》中“①_______,②_________”,陶渊明借鸟和鱼抒发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思恋之情。古代文人在政治,上失意时,往往会寄情山水,寻求---种精神上的游仙,以此化解心中的愤懑,慰藉心灵。李白曾因政治上失意,告与友人“别君去兮何时还?③__________,④________”(《梦游天姥吟留别》);苏轼被贬黄州时,泛舟赤壁吟咏“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⑤_______,⑥_______”(《赤壁赋》)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周瑜战场上指挥从容,建立赫赫战功,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

    寄家人

    沈绍姬①

    归来偕隐计犹虚,垂老他乡叹索居。

    别久乍疑前劫事②,路歧才得去年书。

    梦如柳絮飞无定,愁似芭蕉卷未舒。

    记得小园亲手植,一栏红药近何如?

    【注】 ①沈绍姬:浙江钱塘人,长年客游淮左(今江苏扬州一带),垂老未归。②前劫事:前世事。

    1颈联是如何表达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尾联写得绝妙。你如何看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光,世明,略阳人,其先自沛迁略阳,因家焉。光以赵建武中生于枋头,夜有神光之异,故名焉。年十岁,与诸儿童游戏邑里,为战阵之法,童儿咸推为主。而身长八尺四寸,目重瞳子,左肘有肉印,毅凝沈重,宽简有大量。人莫之知,唯王猛异之,曰:“此非常人。”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民夷惮爱邻境肃清迁鹰扬将军以功赐爵关内侯建元十九年,以光为使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率步骑七万讨西域。十二月至龟兹,龟兹王帛纯捍命不降。光军其城南,五里为一营,深渠高垒,广设疑兵,为木人,被甲罗之垒上,以为持久之计。二十年五月,帛纯乃倾国财宝,请救于狯胡。光迁营相接阵,为勾锁之法,精骑为游军弥缝其阙。秋七月,战于城西,大败之,帛纯逃奔,王侯降者三十余国。光入其城,城有三重,广轮与长安城等。城中塔庙千数,帛纯宫室壮丽,焕若神居,胡人奢侈,富于生养,家有蒲桃酒至千斛,经十年不败,士卒沦没酒藏者相继。诸国惮光威名,贡款属路,立帛纯弟震为王以安之。龙飞元年,群臣劝光称号,六月,僭即天王位于南郊,大赦改年,备置群司,立世子绍为太子。四年九月,光寝疾。十二月,疾甚,立太子绍为天王,光自号太上皇帝,以子纂为太尉,弘为司徒。诏曰:“吾疾病不济,吾终之后,使纂统六军,弘管朝政,汝恭己无为,委重二兄,庶可以济。今外有强寇,民心未宁,汝兄弟辑睦,贻厥万世,若内相图,则祸不旋踵。”纂、弘泣曰:“不敢有二心。”,葬高陵。谥武皇帝,庙号太祖。

    (节选自《十六国春秋别本·后凉录》)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民夷惮爱/邻境肃清/迁鹰扬将军以功/赐爵关内侯/

    B.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民夷惮爱/邻境肃清/迁鹰扬将军/以功赐爵关内侯/

    C.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民夷惮爱/邻境肃清/迁鹰扬将军以功/赐爵关内侯/

    D.言之/苻坚举贤良/除美阳令/民夷惮爱/邻境肃清/迁鹰扬将军/以功赐爵关内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往往是对“名”的解释和补遗,又叫表字。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

    B.建元,即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君主发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C.持节,汉末与魏晋南北朝时,掌地方军政的官往往加使持节、持节或假节的称号。

    D.薨,指古代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称卒。古人对“死”的称呼有严格规定。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吕光出生时夜里有神光照耀的异象,目有双瞳,肘带肉印。当时的人没有不了解吕光的,王猛也认为他异于常人。

    B.吕光奉命讨伐西域,龟兹王抗命不降,并向绘胡求救;他巧妙陈兵布阵,大败多国联军,攻占龟兹王城,平定了西域。

    C.吕光受群臣劝谏,僭越称“天王”,建立了后凉政权;他改换年号,大赦天下,并设立各个部门,立世子吕绍为太子。

    D.吕光自知病重难愈,于是传位太子,并对其他儿子做好了职位安排;临终前他忧虑国家前途,叮嘱儿子们切莫内耗。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十岁,与诸儿童游戏邑里,为战阵之法,童儿咸推为主。

    (2)胡人奢侈,富于生养,家有蒲桃酒至千斛,经十年不败。

    【5】请简要概括吕光的人物形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完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四篇文章,结合教材第四单元的“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报告,请你阐释什么是“差序格局”,并且结合《乡土中国》中提到的农村的落后现象,为改变家乡面貌,建设美丽家乡写一份建议。

    要求:以《乡土中国》中的四篇文章为理论依据,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内容力求深刻,不少于300字。

    以“坚守”为话题,自定立意,写一个议论语段。(校荐材料,关键环节题)

    要求:①运用《孤岛夫妻哨》中守岛夫妇和“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事例;②有观点,有分析,有论证方法;③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