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乐山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劲(qiú   止(è     情不自jìn

    B.xuè     lán   人心脾(qìn

    C.xìng   diàn   怩(niǔ   长歌哭(dàng

    D.   目(chēng   射(cuán   息以待(bǐng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造(chì)    懒(bèi)     讪(shà)     历井(shēn)

    B.银(zàn)    (yàn)     (wéi)     他不过(niù)

    C.缩(cù)     享(xīn)     头(sǔn)     鸡豚狗(zhì)

    D.序(xiáng)  洿池(kuà)     人(gǔ)      或一轮(jiàn)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生的考场作文有的感情真挚、观点深刻;有的字字珠玑,读来酣畅淋漓;有的却不忍卒读,难以入目。

    ②比赛过后,教练希望大家重整旗鼓,继续以高昂的士气、振奋的精神、最佳的竞技状态,在下一届赛事中再创佳绩。

    ③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古丝绸之路的眼线城市带来了活力,很多城市对未来踌躇满志,跃跃欲试。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我们的时代不乏热门作品,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好作品、精品力作是微不足道的,是少得可怜的。

    ⑥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⑥

  • 4、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荷塘月色》是一篇 脍炙人口的写景抒情散文,通过对月下荷塘的描写,抒写作者在政治形势剧变之后,在严酷现实的重压下的苦闷、彷徨和寂寞的心境,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情绪以及对未来美好自由的向往。

    B.温州之行,朱家人收获颇丰:参观了朱自清的故居,还游览了 魂牵梦系多年的梅雨潭。

    C.我爱朱自清的《春》,他把春的美丽、春的气息和春的 生机都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D.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的传承,没有任何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每一个人 休戚相关

  • 5、下列对联分别对应不同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①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宣;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

    ②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翼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③明月皓无边,安排铁板铜琶,我亦唱大江东去;春风睡正美,迢递珠崖儋耳,谁更怜孤鹤南飞。

    ④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绿杨深处;漱玉词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A.①范仲淹②苏轼 ③李清照④李清照

    B.①范仲淹②辛弃疾③苏轼 ④李清照

    C.①苏轼②辛弃疾③岳飞 ④李煜

    D.①苏轼②范仲淹③辛弃疾④李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负重的河流

    黄毅

    ①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提到过的著名河流,一条河流在哪里出现,从哪里经过,又归属于哪里,决不是偶然的事。塔里木河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作为一条河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②环峙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冰峰雪岭,阻隔着来自外界的声音,那些充满雨意的雷声只能在别人的天空奏响。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极度干旱的沙漠,裸陈着对天空的一次次叩问,而降雨量几乎等于零的天空,又一遍遍让塔克拉玛干落寞失意。巨大的苍黄壅塞着胸间,铺天盖地的尘沙装满眼眶。多么需要水,她是生活的全部,是生命中的生命。

    ③这是一条多么率直的河流,坦荡、刚烈而勇敢。该扬波的时候必定扬波,该隐忍的时候必定隐忍,该奔涌的时候一定奔涌,该潆洄的时候就一定潆洄;流就流出气魄,纵横捭阖,摧枯拉朽;流就流出韵味,一波三折,百转千回。

    ④你再不会见到反差如此巨大的河流。在枯水期,那是生命的一次休整与放松,河水浅吟低唱,嘤嘤细语,有些地方甚至大段大段露出河床,看上去是那样的羸弱;而洪水期却是一次生命的张扬与放纵,浩浩荡荡,左奔右突,把河床扩大到几倍,处处呈现的是强悍与力量,时时迸射的是阳刚和霸气。

    ⑤就是这样一条河,最终却不能冲出沙漠。当塔里木河挟着昆仑山的冰雪,一路呐喊冲向沙漠的时候,塔克拉玛干却不动声色,集合了亿万的沙粒,用最柔软的办法,让河水就范。当塔里木河切割开沙漠柔软的皮肤,你看到河的确是赢家,可是到最后,它却锈蚀在沙漠的肌体里,最终折断;当塔里木河饱蘸着冰雪水,在塔克拉玛干这张巨大的纸上写出一笔劲道的点画,那个2750公里的笔锋却在意犹未尽的时候,被沙漠吸尽了最后的墨迹……

    ⑥有河总是有树。树是河流的另一种形式,是河接近蓝天白云的一种方式。站立起来的河,哗哗的林涛,让鸟像鱼一样游来游去。追随塔里木河的,是郁郁苍苍的胡杨林。它们高壮精神,粗枝大叶,缘着塔里木河这条苍青的脉管,排列着森森然的汗毛,英姿勃发。但是离塔里木河愈远就愈让人感到吃惊甚而震惊——那是些脱去了绿色的树——他们死了,但还以树的姿态直立着。是塔里木河抛弃了他们,还是他们走得太远?他们成了沙漠上没有归宿、没有目的、不知道要往哪里去的流徙者,他们永远挺起胸膛在走,而永远走不出这块沙质的土地。

    ⑦塔里木河在不断萎缩,他的退却不仅让百万胡杨游离失所,更严重的是让人类自己饱尝苦果。罗布泊这个巨泽的消亡,与三大水源之一的塔里木河的断流,有着直接的关系。据清代《西域水道记》记载,罗布泊人“素习水居,不便陆徙”,而罗布泊据说在上世纪60年代还有水,彻底干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罗布泊人实际上应该是沙漠中的渔民,常以中空的胡杨树一劈为二作为行舟,在水面往来穿梭,迅如利箭。如今没有了水,罗布泊人只能以土为生。他们曾经以湖泊为伴,渔歌唱晚,渔樵互答,何曾想到周围的沙漠日近?何曾想到有一天河水会断流?又何曾想到一片汪洋的大湖会彻底干涸?他们在罗布泊生活了几十代人之久,有一天忽然就被湖泊抛弃了!这是上苍对他们的戏弄,还是对世代拥有汪洋大泊的人以往的漫不经心和虚掷的惩戒?

    ⑧这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进去的著名河流。我们愈是热爱,我们愈是慌恐;我们愈是负疚,我们愈是失魂落魄。一条河从昨天流到今天还要去明天,而我们的内心竟不能轻松如浪波。哦,塔里木河,你为什么这样浑浊?为什么又这样滞重?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两次提及塔里木河是每一本地理书上都写到的著名河流,前后照应,反复强调,蕴含着对塔里木河现状的深沉喟叹。

    B. 那些令人神往的潮音,只能打湿他乡的梦,形象地表现出沙漠对水和生命的渴望,蕴含着作者对沙漠缺水少雨的无奈与同情。

    C. 文章用历史材料证明罗布泊人在清代依然与湖为伴,古今对比,更能说明塔里木河的萎缩对人类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D. 作者认为缺乏对河流的珍视与保护,人类最终将自食其果,为此从不同方面对塔里木河的断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2文章第⑥段写胡杨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说塔里木河是一条负重的河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落叶纷飞的萧瑟秋景烘托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愁绪。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下文对历史的缅怀。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用器物的破裂与兵器的撞击声来表现琵琶声高昂激越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表现青年学子意气奔放,正当强劲有力之时。

    (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白居易在《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写词人以酒祭月,感情沉郁。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呼应题目,更引出“__________”将自身命运和国运交织在一起。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荆轲刺秦王》)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3)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________。(《鸿门宴》)

    (4)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6)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 。(《再别康桥》)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说“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直指当时北宋政坛士大夫们往往把淡漠国事、附和流俗作为处事良方的不良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论。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对拜师学习有深刻的认识,认为年龄大小不是其能否为师的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苏轼《赤壁赋》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劝学》中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与季节,一个“异”字突出了边塞奇异的景物特点。

    B.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侧面烘托出塞外环境恶劣,暗示将士们戍边的艰苦。

    C. “长烟落日孤城闭”写了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一派壮阔而宁谧的塞外独特风光。

    D. 全词描写了“边声”“羌管”“长烟”“落日”等事物,视觉与听觉结合,极具画面感。

    E. 这首词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情调苍凉悲壮,和婉约词的风格完全不同。

    2这首诗的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哭,极哀。既已,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兵北     略:掠夺

    B今行而无,则秦未可亲也。 信:凭信之物

    C秦王之金千斤,邑万家 购: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将军,可谓 深:深厚

    【2】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   备他盗之出入非常也

    B樊於期乃前曰:奈何? 夫晋,何厌有?

    C愿得将军之首献秦 乱易整,不武

    D驰往,伏尸   今有人大功击之

    【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丹对荆轲说“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含蓄婉转既有意向荆轲说明燕国的 处境,也含有催促荆轲行动之意。

    B荆轲在燕国危如累卵之际,挺身而出毅然允诺,但他提出要取信于秦王,则蔣献上“樊将军首”和“燕锊亢之地图”

    C荆轲三问樊於期,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最后告之以谋推心腹,以诚感人使樊将军激动得“偏袒扼腕而进”

    D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两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荆轲侠肝义胆,狠心毒 樊於期义勇刚烈,热肚直肠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足下更虑之!

    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总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劳动是最美的,因为辛勤的劳动绽放了嫣然的花朵,辛勤的劳动结出了累累的硕果。劳动是最美的,更因为那辛勤劳动劳作中的痴痴执著,那几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坚持,以及它所带来的催人奋进的希冀。请以“劳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