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守茁 小心翼翼 气势凶凶
B.发髻 鱼翔潜底 浪遏飞洲
C.羁鸟 平淡无奇 义愤填膺
D.沧茫 流水淙淙 金石可缕
2、下列各项对《登岳阳楼》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昔闻”与“今上”对举,表面是表现早年夙愿得以实现的喜悦之感,实际上则蕴含着漂泊天涯、感时伤世等诸多悲慨。
B.颔联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气象宏奇伟丽。
C.颈联顺承颔联的意境和气势一贯而下,表现了空阔天地间的老病漂泊与孤独惨苦。
D.尾联写凭轩远望,联想到北方边关战事,其广阔胸襟正和颔联的壮阔气象相承,上下衬托,斤两相称。
3、下列各组成语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坚甲利兵 坚守阵地 无坚不摧
B. 兴办 兴利除弊 新兴
C. 敢作敢为 一分为二 大有可为
D. 逃亡 流亡 亡命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掇:提起衣襟兜东西
B.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探望
C.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实在
D.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莳:移栽、种植
5、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以上仅是鄙人的一家之言,权作抛砖引玉,感谢各位的聆听。
B.凡参加此次征文活动者,我社新出版的诗集《沃土》就任你挑上一本了。(某杂志社的征文通知)
C.我才疏学浅,说话办事考虑不周,如果无意中冒犯了您,还望海涵。
D.新居落成,明天乔迁,为答谢您的厚爱,特于明晚六点在寒舍备下酒席,敬请光临。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其最深层的积淀和影响是对人格的培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华儿女广泛接受并尊崇的君子人格。
“君子”一词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流行,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但孔子在构思和传布自己的儒家学说时,对“君子”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如果说,孔子在构思和传扬儒家学说时,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那么他苦苦追寻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孔子塑造的君子人格,伴随《论语》的流传而走入人们的心灵。儒家学派的后继者如孟子、荀子等,对君子人格张扬申说。与儒家学派有颇多论争的墨家学派和法家学派,对君子人格也欣赏有加,如《墨子》中的“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韩非子》中的“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等等,都是对君子人格的高度肯定。道家学派虽然在诸多思想观念上与儒家学派判然有别,但在看待君子人格上,两者颇为一致。至于被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更是对君子人格赞不绝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岱年等哲学家认为这是对君子形象的生动描绘。于是,君子人格受到上至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底层百姓的广泛认同和追从。
从先秦至清末,有关君子和君子文化的描述数不胜数,而且在传统戏剧、民间说唱、民俗礼仪及家教家训中俯拾即是。君子文化及君子形象还渗透和融入我们日常生活及器物之中,如中国人自古就有爱玉的传统,实源于“君子比德于玉”的观念。
君子概念历久弥新,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观念多变,文化多样,但只要是中国人,都乐于被人看作君子,而决不愿意被人视为小人。君子人格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都有相当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君子风范在今天仍被绝大多数中国人奉为做人的圭臬。“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君子成人之美”“近君子远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这些至今活在人们口头的君子格言,已不同程度地成为中华儿女做人做事的人生信条。
君子作为中华民族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是凸显中华文化“精气神”的典范人格模式,彰显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烛照中华儿女历经坎坷而跋涉向前的人格力量和心理支撑。
(摘编自钱念孙《君子:千锤百炼的人格基因》)
材料二:
如果说绅士、骑士、牛仔是西方文化人格的表征,那么中华文化人格则体现为“君子”。君子文化,无疑是联系中国人的血脉之根。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天子式微。君子不再纯粹作为政治上的统治者,而以道德修养的践行者被儒家推崇,并被赋予新的人文内涵,一举成为济世的高标。由此,君子集智慧与美德于一身。君子形象成为文学家们最为迷恋的书写对象。从《诗经》起,中国文学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有岳飞、关羽等忠烈君子,有赵云等勇毅君子,等等。
当然,做君子不可能没有门槛。因此,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外在和内在都有质的规定。就外在而言,君子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都有标配,如“毋侧听,毋噭应,毋淫视,毋怠荒”。对君子的内在要求则更为恢宏、深远。修身养性是低配,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终极目标。欲实现这样的高标,主要依凭才学,不仅需要“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而且还得富有文人雅趣。当君子内外兼修,自然就剔除了权势阶层的倨傲,增加了温良恭俭让等人文内涵,从而成为一种美好的文化精神流淌在中华大地上。
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最具生命力的一种文化基因。完成了君子人格塑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具有审美内涵的“人”。对于普通人来说,虽不能与君子同一,但具有君子意识或君子风范,便值得称道。做个君子,不但预示了人生方向,而且确立了最具终极意义的人生价值追求。君子既是中华文化的普世价值,又是中华文化人格的品牌标识。
弘扬君子人格的正能量,是传播中华优秀君子文化的必由之路。传承君子文化优良基因的同时,应该正视君子文化的瑕疵,君子一度被矮化为“文弱书生”,这显然是对君子的误解。君子不等于文弱,君子文化不等于腐儒文化,不等于没有血性和勇武。当下,君子文化的式微,缘于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以及现代性焦虑和人文精神信仰的断裂。事实上,当下是推行君子文化的最好时代,因为大众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
(摘编自张国龙、凌丽君《中华民族的精魂:君子人格和君子文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以文化人的功能,从而塑造和培育出来的正面人格,就是君子人格。
B.“君子”的内涵经孔子的改造不断丰富,其他学派即使与孔子的主张不同,也对此十分认同。
C.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对“君子”由政治上的统治者变为道德的践行者起了很大的作用。
D.有人认为君子是文弱书生、腐儒书生的代表,缺乏刚强勇武,这是对君子的误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古到今,君子人格对人们影响深远,它得到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肯定。
B.“君子”一词历久弥新,生命力旺盛,如今人们都把君子人格当作自己做人行事的人生信条。
C.中华文化人格与西方文化人格是不同的,前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明显优于后者。
D.君子之所以能成为济世高标,这完全是因为文学家们塑造了一系列卓尔不群的君子形象。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君子文化对君子的内在有质的规定”的一项是( )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B.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
C.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D.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4】某杂志社举行“君子风范,恰逢其时”的研讨会,邀请你参加并谈谈君子文化建设“恰逢其时”的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7、名句默写(任选三小题)
(1)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
(3)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长桥卧波,_______________;复道行空,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面对老师的追问,曾皙推托不愿表达道:________________。孔子为了打消他的顾虑,回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来写人置身其中,会迷失方向,来突出建筑群的错综复杂。
(3)《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原因。
(2)杜牧《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夸张的手法描写阿房宫建筑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诗人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2)《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苏轼《赤壁赋》中“客”感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11、情景填空。
①“柳”在诗歌中一直被诗人作为“留”的谐音词,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也不例外,其中含“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樊哙在鸿门宴上勇闯项王军帐,怒斥项王,迫使项王“未有以应”。他认为行事不能因小失大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题目。
含山①店梦觉作
【唐】韦庄②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九江③闻雁
【宋】陈均④
烟波渺渺梦悠悠,家在江南海尽头。
音信稀疏兄弟隔,一声新雁九江秋。
【注】①含山:在今山西。②韦庄:晚唐诗人,写这首诗时在江南安家。③九江:在今江西。④陈均:南宋诗人,福建莆田人。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诗首句着一“惯”字,说明流离失所、作客他乡已是诗人的生活常态。
B.“灯前一觉江南梦”是对题目的呼应,诗人于“一觉”前加“灯前”一词,乃暗中表现自己其时的心境。
C.陈诗“渺渺”既描绘水面空阔辽远,又是诗人惆怅和落寞心境的真实写照。
D.两首诗中的“客天涯”和“海尽头”都客观再现了诗人别家漂泊的遥远。
【2】两首诗的末句在抒情方式上很巧妙,请结合这两句诗做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
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
【注】①绛侯: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
B. 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 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D. 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 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的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 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对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D. 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使慎夫人很生气,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
⑵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14、请按要求写作。
“真”,与“假”“伪”相对。做产品应该用真材实料,学习应该求真知,做人应该做“真人”……生活中,“真”最可贵。
请以“一个‘真’字很重要”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内容充实,书写清晰,不得抄袭和套作;不少于700字;把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