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包头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做摆设的呢?这好像也匪夷所思。把那些不是亲手做的皮靴陈列在自己的店里,他是决不能容忍的。

    B. 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慢条斯理地走进他的店铺。

    C. 杨绛如饥似渴地汲取国外的研究成果,她看到了许多未曾看到的书籍,购阅了不少自己需要的书刊,她怀着丰厚的收获回国了。

    D. 杨绛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没有昂贵的摆设,水泥地面,非常过时的柜子、桌子,但她始终安之若素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B.《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全诗构思精密,意境雄伟,富有现实主义色彩。其在形式上杂言相间,兼用骚体,堪称绝世名作。

    C.《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D.声声慢:词牌名,慢,就是慢词,其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此调风格缓慢哽咽,如泣如诉,多写愁苦忧思题材。

  • 3、下列各组词语中,感情色彩一致的一项是( )

    A.提心吊胆   目不暇接 狼狈为奸

    B.虚怀若谷   巧妙绝伦 投机取巧

    C.自私自利   转危为安 壮志凌云

    D.无动于衷   恶贯满盈 处心积虑

  •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贤惠   珠矶   汗涔涔(cén) 前倨(jū)后恭

    B. 吟啸   罗髻   故垒(lěi) 快(kuài)炙人口

    C. 莼菜   贿赂   驽(nǔ)马   残羹(gēng)冷灸

    D. 帷幄   诡谲   膏腴(yú)   冠冕(miǎn)堂皇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某电视节目评价汉献帝:“就自身品性、资质和特定条件下的作为而论,汉献帝在历代帝王中可算中上水平,如果按照大众对贤君的惯常定义,汉献帝也完全可以忝列其中。”

    B. 腾讯体育消息:参加中国围棋世界冠军争霸赛的选手古力赛前表示:“明天的对手是江维杰,他在上届比赛中曾把我打下了冠军的宝座,希望他明天能承让。”

    C. 学生发给老师的新年祝语:毕业之后,学生垂念师恩。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D. 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材料一:

    对于青少年而言,网络的确是一把双刃剑。有的青少年因为不够自律、信息素养不足,很容易沉迷网游,荒废了宝贵的光阴。也有的青少年将网络作为学习工具,充分利用网上的优质教育资源,如跟随名家上在线古诗词课程,积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和信息素养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国青少年已经身处泛在网络环境之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是当前未成年人的首要上网设备,未成年人群体中拥有手机的比例已达65. 0%。如此背景下,很显然堵不如疏,禁止不如赋权。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使用网络,具备应有的信息素养,更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杨媛媛《善用网络媒介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国教育报》2022316日)

    材料二:

    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96月,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 33亿,占全体网民的50. 7%。而《2019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也显示,截至2018年年末,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 48亿,短视频已经成为我国网民最喜爱的视频内容形态。的确,过去我国三四线城市和广大县级市的中青年群体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满足。通过直播、短视频等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媒介形态,这一群体的文化娱乐消费热情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井喷式的释放。

    尤其是在疫情下,移动互联网的媒介迭代效应愈加显着。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形态,尽管水准依然相对稳定,但也暴露出传播范围、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的突出问题。直播、短视频,这些媒介迭代周期下的新兴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更为大众、通俗的视角,更接地气儿,更贴近日常生活,更有真实的代入感。在疫情期间,直播、短视频同样很好地起到了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效果。

    紧贴受众需求、积极求新求变,是当前这一轮以移动互联网为标识的媒介选代周期的基本特点。近年来,网信办、文旅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围绕直播、短视频行业不断建标准、推联动,加大全行业的自律力度,进一步明确相关互联网企业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然而,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通过强化算法推荐的价值观引领,进一步发挥直播、短视频的主流价值效能,切实有效地引领科技向善。

    (摘编自孙佳山《主流社会期待新兴媒介大作为》,人民网”202032日)

    材料三:

    网络信息多样、开放、共享,却一味迎合受众的阅读偏好,计算方法简单,定向推送粗暴,让读者尤其是鉴别力、自控力不强的青少年越。据专家介绍,用户爱看什么,就把什么送足喂饱,让人停留在舒适圈,看似浏览了很多信息,实则信息非常单一,无法拓展知识面,这在传播学上被称为信息茧房。如此,孩子深陷其中就很难丰富知识结构,尤其一些平台的定向推送存在泛娱乐化信息多,低俗内容多,未经核实内容多三多现象,更有可能给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不良影响。

    (摘编自杨玉龙《别让青少年受困于信息茧房》,《中国青年报》202010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报告显示,65%的未成年人将手机作为首要上网设备,由此可见一味禁止并不能有效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

    B.以直播、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形态紧贴受众需求、积极求新求变,使各地区人们的文化娱乐消费需求得到猛烈释放。

    C.对于新兴媒介,相关部门要加强管理,明确互联网企业的责任与义务,也要给予包容空间,以促进其发展。

    D.一些平台通过简单计算定向向用户推送信息,虽然信息单一,但也促进了青少年对某一领域的深入了解。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提供游戏,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而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会影响他们的选择,因此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十分必要。

    B.疫情下,传统媒介形态的短板被暴露,新兴媒介形态凭借更接地气、代入感强等优势取代了传统媒介,深受人们喜爱。

    C.数据显示,我国网络直播用户和短视频用户规模庞大,这表明直播和短视频等新兴媒介形态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用户被困于“信息茧房”,虽然有一些平台一味迎合读者偏好的因素,但是也与读者自身缺乏鉴别力、控制力有关。

    【3】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写出李蟠的文章爱好和丰厚的儒学素养。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赫赫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作者荡漾江中,与水中的生物和岸上的动物为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泰山山顶雪后的美景。

    (5)李煜的《虞美人》用比喻的手法,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之多且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一诗中用   两句表达了乐观和自信。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出诗人的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3)《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中,荆轲悲壮的唱词是: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将士们在易水送别时唱起的慷慨悲歌是 _______  _________ 

    (2)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以“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说明了自己对不合礼义的高官厚禄持否定态度。

    (3)杜甫在《望岳》中表现泰山之上苍茫空阔景象的名句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师说》中,韩愈对“______”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进行了观察,发现了士大夫之族“______”的奇怪现象,通过对比,极具讽刺意味地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2)身处困境,苏轼总是能够从多角度看问题,对人生做出哲理的思考,获得精神的超脱。在《赤壁赋》中,他指出若从变化的角度来看,“____”,从不变的角度来看,“_____”。因此,不必羡慕长江永恒,尽可享受清风明月。

    (3)“鹿”性情温顺,民间多将其视为灵物,中国古代诗人对“鹿”喜爱有加,如“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____________”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从侧面烘托箫声的哀婉缠绵,凄恻动人。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写沦陷区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现状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注:①“天骄”,匈奴曾自称“天之骄子”,②古人认为客星呈现白色光芒,就是战争的征兆。③麟阁:即麒麟阁,在未央宫中。汉宣帝时曾绘十一位功臣像于其上。霍嫖姚:即霍去病。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出渭桥”和“辞汉月”,是指出军队的出发点和行军出边塞。“出渭桥”而“鸣鞭”,正所谓快马加鞭,渲染了军事任务的紧迫和唐军士气的旺盛。

    B.汉地拉弓,匈奴地搭箭,表示射箭动作持续时间长。拉开弓能持续这么长时间,说明战士们臂力很强。

    C.用“星芒尽”“海雾消”,用星芒已尽,茫茫大海上雾气也已经消散,既写出了北地的自然景象,又象征战争的结束。

    D.在前六句中,前三句描绘出师时的雄壮,后三句写破敌时的艰难。全诗笔力雄健,结构新颖。

    2清人王琦云:“末言功成奏凯,图形麟阁者,止上将一人,不能遍及血战之士。太白用一‘独’字,盖有感于其中欤”。试结合原诗具体说说用“独”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呢?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才,字孝才,张掖酒泉人也。才少骁武,便弓马,性粗悍,无威仪。周世为舆正上士。高祖受禅,屡以军功迁上仪同三司。配事晋王,及王为太子,拜右虞候率。炀帝即位,转左备身骠骑,后迁右骁卫将军。帝以才藩邸旧臣,渐见亲待。才亦恪勤匪懈,所在有声。岁余,转右候卫将军。及辽东之役,再出碣石道,还授左候卫将军。时帝每有巡幸,才恒为斥候,肃遏奸非,无所回避。在途遇公卿妻子有违禁者,才辄丑言大骂,多所援及。时人虽患其不逊,然才守正,无如之何。十年驾幸汾阳宫,以才留守东都。十二年,帝在洛阳,将幸江都。才见四海土崩,恐为社稷之患,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亡败,于是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臣虽愚蔽,敢以死请。”帝大怒,以才属吏。旬日,帝意颇解,乃令出之。帝遂幸江都,待遇逾昵。时江都粮尽,将士离心,内史侍郎虞世基多劝帝幸丹阳。帝廷议其事,才极陈入京之策,世基盛言渡江之便。帝默然无言,才与世基相忿而出。字文化及弑逆之际,才时在苑北,化及遣席德方矫诏追之,才闻诏而出,德方命其徒执之,以诣化及。化及谓才曰:“今日之事,只得如此,幸勿为怀。”才默然不对。化及忿才无言,将杀之,三日乃释。以本官从事,郁郁不得志。才尝对化及宴饮,请劝其同谋逆者一十八人杨士览等酒,化及许之。才执杯曰:“十八人止可一度作,勿复余处更为。”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

    (节选自《隋书·赵才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

    B.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

    C.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

    D.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炀帝即隋炀帝。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里的炀帝是谥号。

    B.驾,可专指帝王的车,又代指帝王;幸,天子到某地;驾幸,指天子驾临。

    C.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才英勇善战,深得倚重。赵才骁勇好斗,擅长骑马射箭,高祖时屡立战功;因是王府旧臣,所以深得隋炀帝赏识。后多次升迁,官至左候卫将军。

    B.赵才粗鲁耿直,言语无忌。在隋炀帝巡幸途中遇到公卿家人违犯禁令,他都直言不讳地斥骂,毫无顾忌;尽管有些人对他很不满,但也无可奈何。

    C.赵才忠于隋炀帝,直言进谏。赵才对隋炀帝极为忠诚,总是勤奋工作,能取得好名声;他冒死劝阻隋炀帝驾幸江都,结果惹怒隋炀帝,被交给执法官吏。

    D.赵才明悉国势,深谋远虑。赵才对国家危亡之势很了解,劝炀帝返回京城安抚百姓,为此与虞世基产生争执,因隋炀帝犹豫不决,两人愤然而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时帝每有巡幸,才恒为斥候,肃遏奸非,无所回避。

    ⑵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最近,躺平一词迅速蹿红,所谓躺平,就是瘫倒在地,不再渴求成功了。躺平族青年作为一个群体代称,正在引发讨论,有人认为躺平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青年要拒绝躺平,要奋斗,奋斗才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有人认为年轻人躺平看似是妥协、放弃,实则是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消解外在环境对个体的规训,有时候,真的累了,适当躺平,其实是在蓄积下次扬帆的能量。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你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