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秦贪,负其强 倚仗 引赵使者蔺相如 延请
B. 屈平属草稿未定 写作 吊有忧,贺有喜 慰问
C.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诋毁 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竟然
D.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沉溺 女也不爽,二三其德 差错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寥(1iáo)廓 罅(xià)隙 峥嵘 国萃
B.讪(shàn)讪 守拙(zhuó) 铆钉 摈弃
C.木讷(nè) 纶(guān)巾 黯淡 青衿
D.踟(chí)蹰 纤(qiān)云 瀛洲 箫条
3、以下文言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战胜则兵罢(疲惫),我承其敝。《项羽本纪》
B. 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略微)折辱秦吏卒。《项羽本纪》
C. 何不按(放下)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D. 口之宣言(公开说话)也,善败于是乎兴。《召公谏厉王弭谤》
4、下列各句中,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来看,那么,天地间万物连眨眼的工夫都不到就过去了。
B.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译文:祖孙二人,彼此互相依靠着过日子,因为这种私情(或“发自内心的感情”)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
C.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妻子去世那年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车篷一样了。
D.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译文:等到对所达到的情景、地步已经厌倦,情感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就会随之而来了。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位于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一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身段的绝响
肖复兴
①过去真正的老戏迷,看京戏讲究的,一是听唱腔。据说当年陈德霖在《祭江》里一句唱,“清风一扫未亡人”,就能唱十多分钟,录制唱片要占一面。听的就是这迂回曲折的味儿,如今谁还有这样的耐心?再一便是看身段,袅袅婷婷的身段,将京戏带进一个新的境界。可以说,这两条,各挑起京戏的半边天。
②舞台剧与影视不同。无法出现大特写,一般观众看不大清演员的面目表情,更不会如纸面的小说,可以铺陈大段的心理描写。这就要看我国古典舞台剧演员演出的魅力了。作为我这样的京戏外行,对于唱腔的妙处,难得其中三昧①。于是,身段便成为我戏曲入门的最佳、最直观的路径。
③读前辈学者吴小如的著作《看戏一得》,他谈到身段在京剧里的重要性,提到当年余叔岩教授孟小冬时说:“脊梁背上得有戏,转过身下场也得有戏。”这样的戏,靠的就是身段。吴先生还曾举俞振飞的冠生戏《太白醉写》为例,“他从不以正面亮相向着观众,一切优美的造型、俏皮的身段、佯狂的表情,无不借助于台上的侧身侧影,这就使得观众感到‘这一个’李白所体现的内涵真是太丰富了”。我理解,吴先生在这里说的“造型”“身段”和“表情”这三要素中,身段是最为重要的,造型与表情,也是需要靠身段来衬托,方可以相辅相成。
④我一直在琢磨,戏曲里的身段,和舞蹈中的身段,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哪里?一在于舞蹈的身段可以尽是抽象,戏曲的身段大多和生活是密切相关联。二在于舞蹈尤其是舞剧常常有幕布背景,比如《天鹅湖》,在真切的背景衬托下,四只小天鹅翩翩起舞,我们看着一点儿不别扭,反而相得益彰。戏曲是无需背景的,如果有了真实的背景,京戏里那些曼妙无比的身段就没法看了,起码打了折扣。
⑤比如《文章会》,有意思就在于丫环的身段。其中丫环打樱桃的身段最为著名,当年荀慧生的丫环最出彩。舞台上只有一个板凳,别的什么也没有,全靠丫环在这板凳的方寸之间做功课。那身段不仅将一个天真可爱的丫环攀枝够树,边打樱桃边自己吃的劲头儿和风情都显示出来。同时更平添了舞台的气氛和情趣,让观众的想象和演员的身段一起参与到演出和创作之中。如果舞台上放上一棵真的樱桃树,即便还是这些身段,一定没有了味道,大煞了风景。
⑥我常常为今天戏曲舞台上增添那么多实景,甚至不惜声光电的高科技多维立体之景的画蛇添足而悲叹。京戏和所有古典戏曲的表演,讲究的是无中生有,方才让那些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而后经过艺术磨炼出来的身段,一下子有了异样的光彩。那劲头儿,很像我们的中国画,一张白色的宣纸上,一点墨色晕染上去,立刻恣肆蔓延开来,呈现出意想不到的画面。
⑦当然,京戏里的身段,也不见得都是写实。《春闺梦》是程砚秋的一出新编戏,也是他的拿手戏,至今仍还有演出。新婚妻子经历了与丈夫的生离死别之后的春闺梦,那一段哀婉至极的身段梦魇般的摇曳,洁白如雪的水袖断魂似的曼舞,带有很大的写意性,却将无可言说的悲凉心情诉说得那样淋漓尽致,荡人心魄,充满无限的想象空间。如果加上真正的战场上的尸横遍野,鬼声啾啾,这一段程先生创造的著名身段,还会让我们那么的揪心揪肺吗?
⑧年轻时的梅兰芳,曾经为身段专门请来钱金福为其授技。当时在三庆班里,钱金福的身段表演方面有绝活儿,是当时唯一得到前辈身段真传的演员。旦角梅兰芳向他学了两出武小生的戏,一出是《镇潭州》(饰演杨再兴),一出是《三江口》(饰演周瑜),因为两出戏里的身段格外多,才会学出真功夫,过瘾,过硬。所以,在京戏演员中梅兰芳的身段最美,令人倾倒。
⑨没有机会看过梅先生的《宇宙锋》,看过梅葆玖的。赵高之女赵艳容装疯的身段,那样的丰富,那样的有层次,至今依然是梅兰芳的经典。赵艳容先是头发弄乱,后拍赵高的头,唤他儿子,然后,又翘起兰花指揪下赵高的胡子,高高吹向空中,最后边走边笑,边笑边拍起巴掌,大幅度的扭捏作态,甩动漂亮的水袖,走到赵高的身边叫他丈夫。这一系列的身段,曼妙无比,一气呵成,流动的河水一样,波光潋滟,不仅勾勒出赵艳容的心情与性格,同时也成了推动情节发展的外部动作。这一段装疯的身段,让人物比生活中的装疯要美,要艺术化。难以想象,如果在影视中表演赵艳容真的披头散发的装疯,该是什么样子,起码没有梅兰芳这样的美了。
⑩可惜,我看的梅葆玖,年纪毕竟大了,想象当年梅兰芳年轻时演的赵艳容,该会是何等的动人和迷人。
⑪据说,年轻时的梅兰芳演了《宇宙锋》之后,别的流派的旦角,便不再唱这出戏了。《御碑亭》,也是这样的一出戏。我也曾经看过梅葆玖的《御碑亭》,想是无法和梅兰芳比的。只演了第一折,便没再出场,留下想象给我,也给舞台。
⑫美妙的身段和美妙的唱腔,如今渐成绝响。
(2014年载于《文汇报》,有删改)
注:①三昧:借指事物的要领、真谛。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文章一开篇通过“听唱腔”与“看身段”进行鲜明的对比,说明戏曲面临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唱腔迂回曲折,现代人无耐心听戏。
B.第三自然段引用余叔岩的这句“脊梁背上得有戏,转过身下场也得有戏”,既强调了身段艺术在戏曲表演中至关重要,还强调了身段艺术要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C.“写实”与“写意”皆是身段艺术的特点。“写实”是指表演风格接近生活原态,强调表演的生活化。“写意”则是通过舍形取意的舞蹈动作,给人以审美想象,强调表演的抽象性。
D.从对《宇宙锋》等戏曲中身段表演的叙述与评价,可看出作者对身段艺术的痴迷与喜爱,对身段艺术渐成绝响的惋惜与慨叹。
E.文章以唱腔、身段“各挑起京戏的半边天”始,以唱腔、身段“渐成绝响”终,首尾呼应,文脉清晰,思路严谨,作者的情感态度也一目了然。
【2】有人认为第七自然段是多余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3】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4】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身段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写孔子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孔子回答曾皙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子路讲述志向后他笑了。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国君如果不能居安思危、戒奢行俭,不能保持宽厚、克制欲望,就好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能永远保持政权的和平美好。
(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安石借盘庚迁都这一典故对自己行事准则的表达,也可把它看作历史上改革家果决精神的高度概括。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赤壁赋》中把人生短暂与长江无尽对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1)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古人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登高》一诗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落叶和长江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劝学》一文阐述了“学”与“思”的关系,强调既要重视思考,更要重视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再别康桥》
(5)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鸿门宴》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司马迁《鸿门宴》
(9)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李之往来。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宋)李之仪①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释)①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
B.“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寄托着强烈的悲愤。
C.“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
D.“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2】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人。少好读书。闻赵本学以《易》推衍兵家奇正虚实之权,从受其业。又从李良钦学剑。家贫屡空,意尝豁如。三十一年,倭贼大扰浙东。诏移大猷宁、台诸郡参将。会贼破宁波昌国卫,大猷击却之。复攻陷绍兴临山卫,转掠至松阳。大猷邀诸海,斩获多,竟坐失事停俸。未几,逐贼海中,焚其船五十余,予俸如故。旋为苏松副总兵。所捋卒不三百人,徵诸道兵未集,贼犯金山,大猷战失利。时倭屯松江柘林者盈二万,总督张经趣之战,大猷固不可。及永顺、保靖兵稍至,乃从经大破贼于王江泾。坐金山失律,谪充为事官。以倭患急,廷臣争言大猷才。以大猷代浙江总兵官。贼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大猷偕邦政击败之。舟山倭负险,官兵环守不能克。大猷乘大雪,四面攻之。贼死战,杀士官一人。诸军益竞,进焚其栅,贼多死,其逸出者复殖,贼尽平。闽地程绍禄乱延平,梁道辉扰汀州。大猷以威名慑群盗,单骑入绍禄营,督使归峒,因令驱道辉归,两人卒为他将所灭。惠州参将谢敕与伍端、温七战,失利。以“俞家军”至,恐之,端乃驱诸酋以归。无何,大猷果至,七被擒。端自缚,乞杀倭自效。大猷使先驱,官军继之,围倭邹塘,一日夜克三巢,焚斩四百有奇,又大破之海丰。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藉候调。起任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秋,海寇突闾峡澳,坐失利夺职。复起后府佥书,领车营训练。三疏乞归。卒,赠左都督,谥武襄。大猷负奇节,以古贤豪自期。其用兵,先计后战,不贪近功。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所在有大勋。武平、崖州、饶平旨为祠祀。谭纶尝与书曰:“节制精明,公不如纶。信赏必罚,公不如戚。精悍驰骋,公不如刘。然此皆小知,而公则甚大受。”
(节选自《明史·俞大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B.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C.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D.大猷为将廉/驭下有恩/数建大功/威名震南服而巡按/李良臣劾其奸贪/兵部力持之诏还籍候调。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倭贼,又称倭寇,侵扰劫掠中国沿海地区的海盗,主要由日本武士、浪人、商人组成。
B.参将,明代镇守边区的统兵官,为总兵的属官,分守各路,职位次于总兵、副总兵。
C.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古代帝王用年号纪年,为了避免混乱,一个帝王只有一个年号。
D.领,兼任,以较高的位阶监理较低的职位。表示这种兼职代理的还有“判”“行”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俞大猷年少好学,乐于推演兵家战术,习练武术剑法,虽然家徒四壁,但意气旷达,不为贫穷所累。
B.俞大猷能征善战,在浙江抗击倭寇,战斗中有勇有谋,虽也有一些失利,但最终都能破敌平乱。
C.俞大猷治军有方,俞家军威名赫赫,震慑一方,围歼邹塘倭寇,善用伍端部众配合官军,所向披靡。
D.俞大猷自比贤豪,屡立大功,忠诚为国却仕途不顺,谭纶评价他才为小智,难受大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猷邀诸海,斩获多,竟坐失事停俸。
(2)时倭屯松江柘林者盈二万,总督张经趣之战,大猷固不可。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你,鲜花般怒放。
——202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的颁奖词
材料二: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张桂梅女高誓词中的一段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结合你的感悟和思考,以“致敬向上的力量”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材料,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