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延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短篇小说往往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巧妙的构思,结尾的反转常带来主题的丰富深化,也给读者带来新鲜的审美期待。下面四篇小说中,结尾的反转和反差体现最不明显的是(  )

    A. 《两块面包》

    B. 《最后一个便士》

    C. 《芳邻》

    D. 《好朋友》

  • 2、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古代帝王凡遇到大事、要事,常常要更改年号。

    B.左迁,贬官,降职;出官,指京官贬黜到地方任职;迁谪,指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C.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清照、辛弃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有柳永、苏轼。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305篇,又称“诗三百”。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12年“双节”临近,深圳市旅游惠民欢乐月拉开了序幕。44家景区、宾馆和旅行社加入惠民行列,他们将以发放旅游优惠套票、免费开放、降价让利等,让游客享受到实在的优惠。

    B.美国《福布斯》杂志日前选出10个最成功的“大学生老板”,他们在上学期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年收入将近10万美元以上,被视为未来的比尔·盖茨或马克·扎克伯格。

    C.对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自闭症儿童来说,要真正融入学校,还面临着许多现实困境,其中最大的障碍是相关的师资力量的严重不足造成的。

    D.那些借爱国之名,肆意打砸、侵犯公民权利、发泄个人私愤的野蛮行为,不是法治国家能容忍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

  • 4、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怨灵修之浩荡   B. 亦将有感于斯文

    C.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 黄泉共为友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改变,使许多字眼起了变化。

    B.同生命和人类起源一样,宇宙起源一直是一个令人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

    C.星期天我们去郊游,山上那么多杜鹃,令我们游兴大发。

    D.北京一家老字号制药厂生产的中成药素以选料上乘、工艺精湛、配方独特而驰名中外。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论述类文本阅读

    回顾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中国的水彩画正在走出一条独特的道路。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艺术家面临着新的、更多的选择。中国水彩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新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水彩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语言内涵,它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与其他画种有所不同。流动的水和透明的色相互交融,使水彩画产生种种微妙的效果。这种水色交融的绘画过程使水彩画充满无限生机。虽然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但是中国作为“水“的民族,对水文化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对水彩画中国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基础。

      现代中国水彩画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现代绘画是现代社会生活、现代人思想情感的反映,它强调主观作用,侧重去表现生活而不是机械地去模仿生活,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发挥画家的创造性。现代形态的水彩画,必定是具有现代感的多样化的水彩艺术。但是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除了追求水彩艺术的多样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寻源”。水彩画的“寻源”并不是去研究水彩世界的源头,而是寻找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之源。现在的很多中国水彩画家,盲目地把所谓的“现代思想”嫁接到水彩创作中,宣称要开创中国水彩的新时代等等,其实细想一下,这些中国水彩的所谓创新发展其实经不起文化的推敲,不过是自我满足的一种表现罢了。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没有传统文化,就不可能产生出中国水彩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释、道三家学说组成,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混合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浸透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各个领域。要真正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它并不是在水彩画中简单地添加水墨画的笔触、线条或在水彩画中表现了民族的风情风貌就是“民族化”了,而应当是内在的结合和很自然的渗透。

      中国的绘画艺术拥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思想和表现形式,有历史形成的占支配地位的理想文化传统。“写意”形态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必然有其深厚的哲学思想基础和丰富的理论依据。它在绘画领域中指的是为了表达画家胸中的意象、情感和理想而不被可观物象的具体形体束缚,自由自在地尽情挥洒笔墨。水彩画的“写意”形态应该就是画家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激动人心的邂逅,  是创作主体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在诉说画家的心灵。它目的在于追求具体物象之外的某种情趣、意趣,不以再现具体物象为己任。水彩画的“写意”形态提倡任意的自发行为,以非描述性的方式,或是流淌的,或是挥洒的,或是徜徉的,以此来充分表达画家内心的感受。中国水彩在百余年的发展中,一方面表现技法上汲取了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因素,同时又在画面意境的营造上受到传统绘画“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

    (选自2016年5月《文化月刊》,有改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艺术家会有更多的选择,具体到水彩画,创新在所难免。

    B. 由于水彩画是水与色相互交融,非常独特,所以他的绘画语言表达方式与其他画种截然不同。

    C. 虽然水彩画是外来画种,但是中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对水彩画有自己完整的理论基础。

    D. 现代绘画注重画家的个性和创造性,作为现代绘画的一种,现代水彩画必定是具有现代感的多样化的水彩艺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在当下中国,水彩艺术的多样性需要追求,但更需要寻源,寻源就是寻找水彩世界的源头和中国人自己的文化源头。

    B. 现在的很多中国水彩画家,盲目地把所谓的“现代思想”嫁接到水彩创作中,宣称开创中国水彩的新时代,这其实不过是一种自我满足罢了。

    C. 中国水彩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D. 中国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对中国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的形成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水彩画和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结合、自然渗透,才能够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水彩画,不是简单地表现民族风情风貌。

    B. 写意作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一大特点,其本质是让画家的意象、情感和理想不受束缚,自由自在地尽情挥洒笔墨。

    C. 水彩画的“写意”形态不必以再现具体物象为己任,它着重在于追求具体物象之外的某种情趣、意趣。

    D. 中国水彩既汲取了西方传统绘画写实的因素,又受中国传统绘画“天人合一”美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它呈现出写意和写实矛盾的状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下面句子中空缺部分

    (1)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发尽上指冠。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__________,不仁;__________,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3)__________,大礼不辞小让。__________,我为鱼肉,何辞为?

    (4)__________,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询问弟子的治国志向,他首先从自己谈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消除弟子顾虑。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动人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宫殿、楼阁依势而建,彼此环抱呼应,结构参差错落,工整精巧。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孔明的房子以引出自己的陋室;“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借孔子的话以表明自己安贫乐道。

    (2)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海水浩荡、峰峦挺立的景象。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话写出了客人尊贵、宾客欢宴的场面。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说》中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蔑视权贵的句子“______________”。

    (5)《师说》中概述教师的职能和任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中第二段主要阐述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苦难磨练的道理。其中阐述在行动上受磨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7)《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要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生活状况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

    (2)曹操《短歌行》中作诗人想象与贤才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诉说往日情谊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 ”。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_________”两句,运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句,集中描写自己做官时的苦闷心情,强化了自己向往自由的田园生活情趣。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后面题。

    闻邻船吹笛

    (元末明初)杨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分:料,料想。

    【1】下面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相呼应,寄寓了诗人深厚的情感,营造了优美的意境。

    B.第三句写笛声由楚调转为吴音,其中暗含了吹笛人的内在情感。 

    C.末尾两句情味深长,折柳含伤别之意,陇头花陇头梅,含思念之情。

    D.这首诗是杨基创作的七言诗,语言质朴无华,意蕴丰富,感人至深。

    【2】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赤壁赋》中的选段,完成各题。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幽壑之潜蛟 舞:起舞

    B.举匏樽以相 属:同“嘱”,这里引申为劝酒

    C.飞仙以遨游 挟:偕同

    D.而莫消长也 卒:终究

    【2】下列句子“其”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为然也

    B.方破荆州

    C.皆出于此乎

    D.日与徒上高山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客”通过赞美曹操,抒发渴望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愤慨。

    B.作者借水、月等意象,阐释天地万物“变”与“不变”的关系。

    C.作者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顺其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

    D.选文句式骈散结合,长短交错,语言清新明丽,声调和谐优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群群快递小哥,每天做着将包裹交到用户手上的小事,却织就了年逾400亿件的世界第一大快递网;一支支风华正茂的科研尖兵,每天都在与仪器、数据打交道,却是向技术高地发起冲锋,创造出“上九天搅月,下五洋捉鳖”的骄人成绩;海岛边境,一队队生龙活虎的青年战士,每天都重复走着巡边、巡岛的路,却是在尽忠职守地守卫近14亿人民的幸福家园……每一滴汗水都是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每一项成就都是中国大厦的坚实支撑。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使用时文阅读“冬奥会”“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相关素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