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阅读下面的故事,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林则徐少年时,老师带学童们游鼓山,登上鼓山绝顶峰时,一派天风海涛,令学童们兴奋不已。老师以“海”为题,出一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让学童们对下联。林则徐首先对出了下联,不仅工整巧妙,还抒发了他的凌云之志。林则徐所对的下联是“________________”。
A. 天风直送海涛来
B. 水泻山崖雪乱飞
C. 山登绝顶我为峰
D. 师友莫负等身书
2、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 ③群臣侍殿上者 ④何厌之有
⑤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⑥且贰于楚 ⑦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⑧大王来何操
⑨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⑩若属皆且为所虏
A.①②⑤/④⑥⑩/③⑦/⑧⑨ B.①⑤⑩/②⑥⑨/③⑦/④⑧
C.②⑥⑦/③⑨⑤/①⑩/④⑧ D.③⑥⑧/②④⑨/⑤⑦/①⑩
3、下面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B.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C.举酒属客 D.不能喻之于怀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指的是东晋穆帝永和九年,这一年用干支纪年法表述是“癸丑”年,古代常用的纪年法还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年号干支兼用法,如“天启壬戌秋日”。
B.“序”是一中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或后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兰亭集序》是书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C.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在书法史上,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祖籍琅琊临沂,琅琊王氏是魏晋四大家族之一,与陈郡谢氏合称“王谢”。
D.禊事,古代风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举行,人们群聚于水滨洗濯,以祈福消灾。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下列句子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组是
例:君何患焉?
A. 自挂东南枝 B. 除君之恶,唯利是视
C. 夫子,觉者也 D.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民宿像是近年来对客栈的一个时髦说法,在许多从业者眼里就是有别于传统旅店的非标准住宿,设计和装修都强调个性,每家风格大不相同。从功能来说更为综合,除了住宿,注重休闲、交流等公共空间,有的还提供旅游咨询和服务。从格调来说更富人情味和更加本土化,注重情感和文化的交流,营造家居的氛围和体验。
大理民宿的发展历程,在全国较有代表性。目前大理自助游、散客游占到市场八成,传统团队游正向深度体验游转变,民宿应运而生,成为旅游转型升级的载体。近5年来,大理州民宿客栈数量迅猛增长,大理市、剑川县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40%。民宿的前台接待、餐厅服务、环卫等岗位接纳大量就业。
随着资本不断涌入,经营民宿的投入和成本水涨船高。如今没有几百万元的投入,很难建成一家像样的民宿;而不断冒出来的同价位民宿,又稀释了有限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云南民宿客栈数量超过5000家,依然全国领先。而半年前这一数字是8000家左右,意味着已有两三千家被淘汰。在业界看来,民宿客栈进入洗牌期也属正常。如今大理、丽江等地民宿客栈趋于饱和。尽管各有特色,但房价动辄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有些民宿过分追求艺术效果,反而弱化了实用功能。加之,当前旅游假日经济季节性明显,旺季民宿的好日子,有时难以弥补淡季时的窘境。
民宿发展规划滞后,环境承载压力大,消防、食品安全等方面也存存在隐患,有些“明摆着的问题”出现推诿扯皮、监管缺失现象,导致“想办证的办不了,不办证的反而没人管”。民宿客栈行业发展到现在,的确站在了十字路口,不能一直野蛮生长下去,是该认真反思完善规划和监管了。
(摘编自徐元锋《民宿如何留住“诗和远方”》)
材料三:
从需求端来看,人们希望民宿有原生态的风光,有小而美的精致空间,最好还能给人独特的体验。而从供给端而言,当前部分民宿同质化严重、品质不高,甚至有人吐槽:“不是随便一间乡里民房就可以称为民宿”。做大做优民宿的关键,在于打造“农村利益共同体”。以往的民宿是村民自办、能力有限。如今,一些看到市场潜力的连锁品牌开始发力湖南市场,本土民宿应适时跳出粗放经营的模式,以集约化、精品化发展理念应对市场挑战。只有确保原住民在发展民宿经济中有获得感,再引导社会资本发挥带动引领作用,民宿经济才能从粗放的低端向规模化、品质化的中高端转型。
(摘编自欧阳金雨《跳出粗放,民宿经济方能致远》)
材料四:
外来主人和本地村民,开办的民宿各有优点。一般外来主人的销售网络比较好,设计水平、服务水平也比较专业;本地村民的成本低,房价便宜,更有乡野气息。在欧洲,乡村遗产的保护是由城市精英完成的:他们有能力、有意愿直接买下老屋,花钱修缮,平常在城里上班,周末来乡下度假;在中国,老屋的产权在村民手中,短期内不可能大量被城市精英接管。
那如何让村民接受遗产保护的观念呢?观念的普及自上而下有一个过程,很难跨越。你对村民说多少道理都没有用,但一个村子只要有一家民宿立在那儿、能够生存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那么整个村子的老屋就可能留下来——村民一看老屋可以这么利用,自然就不拆了,还会自发去保护。
市场起步的时候,外来的民宿主人尚在犹豫,那政府就要培育这个市场,这比政府直接掏钱维修、保护这些老屋更省钱更有效,由政府和民宿主人共同承担风险和效益。政府应该扶持这些民宿主人,让民宿生存得更好,因为他们实际上在用自己的钱担当保护老屋的先锋,替我们做一个实验,这是很了不起的。
(摘编自蒋肖斌《民宿,在松阳缓缓生长》)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业者认为,每家民宿设计装修风格一般都大不相同,除了提供住宿之外,还注重休闲、交流等公共空间。
B.民宿为住宿者营造了家的氛围和体验,更具人情味和本土化,因而增强了住宿者之间的情感和文化的交流。
C.云南大理民宿发展历程在全国比较有代表性,自助游、散客游增多使大理民宿应运而生,成为旅游转型升级的载体。
D.民宿发展应该依托乡间的民房进行修缮利用,但是并不是随便一座乡间民房都可以称为民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7年,无论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全年旅游人数都有较大幅度增加,这就为旅游民宿提供了有力的依托。
B.民宿旅游为就业提供了大量岗位,2017年全国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人数近八千万,旅游就业率逐步上升。
C.到2017年上半年云南民宿已经被淘汰两三千家,民宿客栈进入洗牌期,民宿旅游更注重质量提升。
D.材料四指出政府应像欧洲那样培育城市精英到乡村买下老屋,花钱修缮,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乡村遗产。
【3】如何才能使民宿旅游合理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像画家画的远景画,淡淡勾上几笔水墨,就描绘出一片平静安详的乡村景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分别表达出对生命的短暂和人的渺小的感叹。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有子《劝学)中为了说明君子善于借助外物,先分析了见者远,闻者彰的原因,接着以车马代步为喻,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谊染惊险的气氛。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是很多古代诗人的偶像。《归园田居》(其一)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送别,常在渡口码头。比如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_________,___________。”
(3)《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0、补写出系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他“哂”子路是因为子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遭际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的国事,直接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的悲苦情感,余韵无穷。
(3)《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看到的开阔高远的深秋金陵江山景象。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加之以师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服既成。
(3)舍瑟而作,对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浴乎沂,______________________,咏而归。
(5)《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诸侯会盟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6)《侍坐》中,孔子评价子路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本词上下阕在表达方式上有明显不同,上阕主要是_______,下阕主要是_______。
【2】结合这首词,谈谈对题目“秋思”的理解。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日:“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项王乃许之。良因说汉王日:“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乃使良还。行,烧绝栈道。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良亡,间行归汉王。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日:“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良进日:“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郄;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此两人可急使。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怨。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日:“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日:“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日:“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
C. 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后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来为死亡的通称。
D. 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良轻财爱国。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求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 张良为人精明。在峣山下的秦将上当想要反叛秦王朝的情况下,考虑到士卒会不听从,让沛公带兵攻击秦军,取得大胜。
C. 张良足智多谋。败蛲下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促诸侯之会,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 张良知道激流勇退。高帝对他的才能极为赏识,让他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张良委婉地拒绝了,于是被封为留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四十年改革开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人生也是这样,步入高中的我们走过任性自我,走过困惑迷惘,走过失败挫折,渐渐成长的我们,终将赢得靓丽灿烂的青春美好。
要求:请以“走过,才美好”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注意书写规范和卷面整洁。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