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评价某些历史人物时,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对他们盖棺论定,还应该特别注意研究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思想变化轨迹。
B. 这把吉他是我最要好的朋友出国前存在我这里的,本来说存一年,结果朋友一直没回来,这吉他到现在巳经由我敝帚自珍了十年。
C. 最美的是小镇的春天,草长莺飞,风声鹤唳,走进小镇就如同置身于世外桃源,来此旅游的人一定会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
D. 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 )
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匪我愆期(拖延)
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展) 因人之力而敝之(因:因为)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刻毒) 秦王购之金千斤(购:重金征求)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金钱)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问)
C.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怨灵修之浩荡兮(荒唐、没有准则)
女也不爽(爽:爽快) 沛公则置车骑 (置:放弃,丢下)
D.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遇,遭受) 适得府君书(适:刚才)
为仲卿母所遣(遣:指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 正襟危坐(危:端正)
3、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A.夫晋,何厌之有 B.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群臣侍殿上者 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给予、赠送
C.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谢:道谢
D.图穷而匕首见 穷:穷尽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由于非农就业数据表现疲软、能源领域依然乏力、通胀受限等原因,下次加息时点比美联储估计的更加难以 。
②与网友们热火朝天的“侦查推理”和“斌爽恋” 的舆论相比,身处风暴眼中的郑爽显得云淡风轻。
③外国媒体臆测解放军新战机隐身性能堪比美国的f22“猛禽”战机,其实这些 是为了继续鼓吹“中国军事威胁论”。
A.琢磨 沸反盈天 夸夸其谈
B.捉摸 沸反盈天 不经之谈
C.琢磨 纷纷扬扬 不经之谈
D.捉摸 纷纷扬扬 夸夸其谈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对饮
非鱼
突然就想起那年冬天的故事。
眼前出现了一幅晶莹剔透的画面。麦草搭的饭棚上,垂下一排长长的冰挂,掰下来一根,锥子一样,在手心里扎一下,凉凉的,痒痒的,咬在嘴里,嘎崩嘎嘣,还有一股烟熏火燎的麦草味。
大哥就是在这时候被父亲撵回家的。他从院门外跑进来,黑色的棉袄敞开着,露出精瘦凹陷的胸脯,棉裤弄湿了,沥沥拉拉甩着水珠。我大笑着喊娘:你的亲狗娃又闯祸了。父亲拎着一根棍子,呼哧呼哧喘着粗气:三天不打,你皮又发痒了不是?
大哥已经撇着腿钻进了他的西屋,并牢牢地堵上了门。父亲把那扇四处走风的破窗敲得咣咣响:有本事你死里面!
娘站在檐下,看到父亲的棍子没打到大哥,她呵儿呵儿地笑:又咋了?你们爷儿俩就是反贴的门神。
父亲没打到大哥,一肚子火气冲着娘:惯吧,你就惯吧,早晚把他惯到监狱里去!大冬天跳水库,棉裤湿半截,看不冻死他。
娘一听棉裤湿了,不笑了,立马换了哭腔:老天爷呀,我的亲狗娃啊,棉裤湿了看你光屁股上学,这败家的娃啊。
于是,那天下午,大哥一直躲在西屋一声不吭,父亲在门外怒吼,母亲配合着吟唱。我一直玩着冰挂,弄湿了棉袄袖子和前襟,被母亲捎带着戳了几指头。
这样的场景,像演电影一样,过几天就要演一次,只不过,大哥幸运的时候并不多。他经常会吃上父亲几拳头,或者挨上几鞭子、几棍子。父亲手边有啥,抄起来就向大哥抡过去。我有时候真怕他把大哥打死了,因为大哥在外面挂了彩,回来还要再受二次伤。父亲每次打他都会凶狠地说:打死你。
娘看着父亲打大哥,除了流泪,毫无意义地喊着让父亲住手,也无能为力。她说:狗娃是你前世冤家啊,你非要他命,又何必生他。
大哥在父亲的棍棒下,并没有成长为他希望的乖娃,而是长得和他越来越像,从脸上浓密的胡须,到宽厚的手掌,甚至说话的声音。最重要的是,大哥的脾气越来越暴躁,像父亲一样容易发怒,敢跟父亲叫板了。但父亲动手的时候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争吵。两个声若洪钟的男人,在屋里对吼起来。其他人就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娘的规劝,就像落在他们肩膀上的一只蚊子,手一扬,就被扇飞了。
我的记忆力就是这么好,想起这些故事,总要拿出来讲一讲,让那些孩子们笑笑。阳光从落地窗户上照进来,新打扫过的屋子散发着清新的味道。再有一天,就是除夕了。我给父亲送过年要穿的新衣服,大大小小十几口人提前聚在大哥家,有一种喧嚣的幸福。
我问父亲:你怎么从小只打大哥,不打二哥三哥?
父亲背对着阳光,我看不清他确切的表情。他好像没听见我的话,一声不吭。
我想问大哥,他说:好了,爹该洗澡了。
大哥把父亲从沙发上搀起来,我看着两个背影一模一样的男人,慢慢地走向浴室。这个场景,如同饭棚麦草上一排排的冰挂,在阳光的照射下,光芒四射,让我想哭。从什么时候起,这暴躁易怒的父子俩变得如此沉默寡言,我竟没有发现。也许是从娘去世后,也许是从大哥成家后,也许更早。
我站在浴室门口,看着玻璃花纹上映出的橘黄色灯光,还有蒸腾缭绕的水雾。我特别想知道,六十多岁的大哥给八十三岁的父亲洗澡,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大哥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父亲也在心脏同样的位置,放置过起搏器。
水声停了。大哥说:搓搓背吧,省得背痒。
父亲没有回答,浴室里安静下来。一会儿,我听见搓澡巾擦过皮肤的声音,很慢,沙沙沙的,像叶子落在地上,或者像细小的雨落在脸上。
大哥问:重不重?
父亲说:还行。
浴室里重新安静下来。父亲咳嗽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迟疑了一下,又咳嗽了几声。
大哥说:是不是太热了,不舒服?
父亲说:你,伤口,还疼不疼?
大哥说:不疼了。
父亲说:有病了,就注意点儿。
听着他们的对话,我眼前出现的却是他们挥舞着手臂,瞪大眼睛,大吼着,谁也不听谁的吵架的情景。
门开了,两个一模一样的男人又搀扶着出来。父亲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脸色红润。他眯着眼睛,说:四妞,今年拿的啥酒?
我说:三十年西凤。
他说:晚上打开,我和你大哥少喝点儿。
那个晚上,父亲和大哥几乎不说一句话,两个人默默地倒一点儿酒,轻轻一碰,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音,然后一饮而尽。我们完全被忽视了,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的冰挂,与后面描写的阳光相互呼应,环境的变化也暗示着父子关系的变化。
B.小说中母亲的哭,既因为爱子情深,也因为她性情柔弱,痛恨父亲的粗暴专制却无能为力。
C.父亲被问到“怎么从小只打大哥”时一声不吭,对饮时又沉默不言,都是心有愧疚的体现。
D.小说运用倒叙、顺叙等多种叙述方式,父子之间彼此关爱的深情构成一条贯穿小说的线索。
【2】“我”这一角色在小说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请简要说明。
【3】文中出现两次“好像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请结合文本分别阐释其内涵,并说出这两句话对于主题的作用。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天气急剧变化,黑沉沉的云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上升腾起烟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动描绘出曾皙从容、洒脱的情态,同时又表现了他回答老师问题时的恭敬态度。
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中写出杭州城中老少咸乐情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中词人假想酒醒后的情景,借三种意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抒发内心的孤寂。
(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写词人在赏心亭上遥望水天相接的壮阔秋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以“______________”的姿态到蔺相如门前请罪。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人虽则写景,实则抒发物是人非的历史感,表达强烈的黍离之悲。
(2)《木兰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
(3)在《论语·述而》中孔子强调应随时随地向他人学习,但同时强调应有正确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既要从正面学习,又要以反面为鉴。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写如泣如诉的箫声使潜藏在沟壑里的蛟龙起舞,使独处孤舟中的寡妇悲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劣马的执着为喻,强调为学必须持之以恒。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写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巧妙地写出了康河河畔柳树的姿态之美。
(3)《荆轲刺秦王》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结合这首诗,谈一下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
(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三百篇》中最佳诗句之一。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请从景和情的关系上说说你的理解。
(3)“比、兴”是《诗经》的艺术特点。请从《氓》中试举一例,说明“比兴手法”的作用。
1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豫让者,晋人也,故尝事范氏及中行氏,而无所知名。去而事智伯,智伯甚尊宠之。及智伯伐赵襄子,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曰:“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乃变名姓,为刑人,入宫涂厕,中挟匕首,欲以刺襄子。襄子如厕,心动,执问涂厕之刑人,则豫让,内持刀兵,曰:“欲为智伯报仇!”左右欲诛之。襄子曰:“彼义人也,吾谨避之耳。且智伯亡无后,而其臣欲为报仇,此天下之贤人也。”卒释去之。
居顷之,豫让又漆身为疠,吞炭为哑,使形状不可知,行乞于市。其妻不识也。行见其友,其友识之,曰:“汝非豫让邪?”曰:“我是也。”其友为泣曰:“以子之才,委质而臣事襄子,襄子必近幸子。近幸子,乃为所欲,顾不易邪?何乃残身苦形,欲以求报襄子,不亦难乎!”豫让曰:“既委质臣事人,而求杀之,是怀二心以事其君也。且吾所为者极难耳!然所以为此者,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以事其君者也。”
既去,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于所当过之桥下。襄子至桥,马惊,襄子曰:“此必是豫让也。”使人问之,果豫让也。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智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仇,而反委质臣于智伯。智伯亦已死矣,而子独何以为之报仇之深也?”豫让曰:“臣事范、中行氏,范、中行氏皆众人遇我,我故众人报之。至于智伯,国士遇我,我故国士报之。”襄子喟然叹息而泣曰:“嗟乎豫子!子之为智伯,名既成矣,而寡人赦子,亦已足矣。子其自为计,寡人不复释子!”使兵围之。豫让曰:“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前君已宽赦臣,天下莫不称君之贤,今日之事,臣固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焉以致报仇之意,则虽死不恨。非所敢望也,敢布腹心!”于是襄子大义之,乃使使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而击之,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选自《史记·刺客列传》)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女为悦己者容 容:打扮
B. 襄子必近幸子 幸:宠幸
C. 于是襄子乃数豫让曰 数:责备
D. 则虽死不恨 恨:仇恨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我必为报仇而死,以报智伯 以其无礼于晋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 近幸子,乃为所欲
C. 子其自为计 吾其还也
D. 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愿举国为内臣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豫让曾先后臣事几个主子,智伯对他很宠幸。在智伯被襄子灭掉后,豫让为报答知遇之恩一心为智伯报仇。
B. 豫让改变姓名,到宫中充当“刑人”,清扫厕所,想在襄子入厕时,趁其不备杀死他,结果被襄子识破。
C. 豫让“漆身”“吞炭”的目的是隐藏自己真实身份,方便报仇,但他的朋友却认为这样做不值得,劝他放弃报仇投靠襄子。
D. 豫让为智伯报仇义无反顾,明知报以仇之事难为却拼死为之,就连险遭他刺杀的襄子也深深地赞叹他忠义。
【4】翻译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请借鉴本课“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一个场景,200字左右。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