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南通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B.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香港政改酝酿已久,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表决结果出来之后,大众 基本满意,至此,政改这件牵动人心的大事件终于________

    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今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发表讲话。公众期待耶伦_________,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俗语,似乎廖化的能力如何已经_________,但廖化真是这样不堪吗?

    A. 盖棺论定 一锤定音 尘埃落定

    B. 尘埃落定 一锤定音 盖棺论定

    C. 一锤定音 尘埃落定 盖棺论定

    D. 尘埃落定 盖棺论定 一锤定音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利用住房公积金闲置资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利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和住房公积金使用效率。

    B.虽然精彩绝伦的CBA总决赛已落下帷幕,但那跌宕起伏的过程、充满血性的身影、顽强拼搏的精神依然闪现在人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C.近年来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D.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 4、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顼是( )

    A. 春秋时期有主、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B. “不然,籍何以至此”中的“藉“是项羽的名。古人幼肘命名,成年时取字,对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自称和对平辈则称名。

    C. “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为寡德之入,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是对对方的敬称。“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口子“,是古  ,l   代对男子的尊称。

    D. 按照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所以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

     

  • 5、下列句子与“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 渺渺兮予怀

    B. 夫晋,何厌之有

    C. 以其无礼于晋

    D. 是寡人之过也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第9车厢

    俄罗斯   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来到了火车站,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我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次列车。最后大家总算是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坐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 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了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按顺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的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都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的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看看,这才发现原来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半夜,负责摘车厢的人也是正常人,也会从一数到九。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号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行车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只是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呀?然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半天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到底到哪儿了。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站起身,说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旅客本来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本文有修改)

    1故事的主体部分采用第几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5分)

    2小说开篇写了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6分)

    3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6分)

    4第9车厢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人不努力肯定是不成功的。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自己回归田园后在室内酌酒自饮、闲观庭树的自由闲适的生活。

    (3)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用“蚓”“蟹”作比,前者没有锋利的爪牙也无“_______________”,却能实现目标,后者有“六跪而二螯”却“_______________”。

    (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感慨人生短暂、个体渺小。

    (3)春天的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请写出两句有“细雨”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而又有剪发杜门,___________

    (2)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_____

    (3)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___________

    (4)亦以明死生之大,____________

    (5)臣心一片磁针石,____________

    (6)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9)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乌栖曲

    李白

    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吴歌楚舞欢未毕,青山欲衔半边日。

    银箭金壶漏水多,起看秋月坠江波。

    东方渐高奈乐何

    【注】①姑苏台:在吴县姑苏山上,是吴王夫差为西施所筑。②高:同“皜”,白、明。③奈乐何:一作“奈尔何”。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乌栖曲》是六朝乐府《清商曲辞》的歌调名,诗人大胆突破旧题偶句收尾的格式,变偶为奇。这陡然收煞的一句,既引人注意,又收束有力。

    B.“银箭金壶”,指宫中计时的铜壶滴漏。铜壶漏水越来越多,上面银箭的刻度也随之越来越高,表明漫长的秋夜渐渐消逝。

    C.李白的诗歌,大都写得雄奇奔放、直抒胸臆。此诗作者通过台上栖鸦、青山衔日、秋江坠月等景物具体体现了这一特点。

    D.这首诗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写出吴宫人物自日至暮、自暮至旦的生活过程,而对这一过程中的种种场景,并没有具体描绘渲染。

    【2】这首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③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⑤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文本二: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舍之可也

    (节选自《礼记·学记》)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B.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C.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D.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教材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在古代有的指用金属制成的刀剑,有的泛指金属,此处指前者。

    B.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步,属于古今异义。

    C.“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D.《师说》中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艺。

    【3】下列对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荀子论述了学习的作用、方法以及态度,认为学习需要逐步积累,坚持不懈,专心致志。

    B.文本二认为,教育的困难在于缺少严格的老师;《师说》则认为,教育的难处在于恢复传统的师道。

    C.文本二认为学习者每年都要进入学校学习,隔年考核一次,不同学习年限的人考核内容有所不同。

    D.文本二主张既要让学生按时学习正业,也要有空闲的时间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这样才能亲师信道。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2)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5】两篇选文谈论的都是有关学习的问题,但面向的群体有所不同,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苏轼说: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康德说:既然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