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审判人员往往在开庭前费尽周折说服证人到庭作证,证人也信誓旦旦,但在庭审过程中临时变卦,由于缺乏立法上的制裁条款,司法人员对此只能无可奈何。
B. 浪费的习惯,应该纠正,但是一变而为吝啬,那就是矫枉过正了。
C. 参加全国表彰大会以后,他更是夙兴夜寐,加倍努力地工作。
D. 在理科的学习中,李华遇到难题,只要屡试不爽,就会放弃。这导致他的成绩始终不能提高。
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
B.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C. 斯天下之民至焉
D. 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刑人如恐不胜 胜:尽
B.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使……为王
C. 窃为大王不取也 窃:急切
D. 乃令张良留谢 谢:辞谢,辞别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作为物理学家的他,只有物理才能激发他所有的活跃因素。虽然平时不苟言笑,但一遇到专业方面的知音他就会变得口若悬河。
B.他虽然是第一次,但由于写的都是那天耳濡目染的事情,因此写得生动,新鲜,现实感强。
C.鲁迅先生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也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家长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下围棋补英语学奥数,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舒同与毛泽东都是书法家。舒体含蓄善藏,筋力老健,风骨洒脱,而毛体则春蚓秋蛇,流动飞舞,恣肆磅礴。
B. 在讨论会上,他的一番话却暗有所指,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C. 戴望舒是一个善于借鉴的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最明显的特征是留心古今中外诗坛,深文周纳。
D.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诗中,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大堰河对作者无所不至的关怀。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有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想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实现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白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了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
D.三则材料都试图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
【2】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 )
A.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有失偏颇;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说法过于绝对。
B.三则材料所持观点相同,依据不同,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C.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完全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D.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3】文艺市场的高酬劳有哪些不利之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镜子比作天上的星星,表面上是写镜子之多,实则侧面反映了宫中宫女之多。
(2)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心物融合的美妙体验,而且难以诉诸言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魏征在《谏太宗十思书》中规劝唐太宗不要因为个人的喜好而滥赏乱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
(1)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观点相同,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赤壁赋》中通过蛟龙闻之起舞、寡妇闻之泣泪来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
(3)李煜《虞美人》历来为人称道,据说秦观有词句“飞红万点愁如海”就是化用该词中的以下两句“________,_________”。
(4)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不向权贵低头弯腰的傲骨,点明了全诗的主旨。
(5)姚鼐在《登泰山记》中以“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太阳即将升起时天边色彩奇异,瞬间又缤纷变幻的场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苏轼从光阴似水、月有圆缺中感悟人生哲理,认为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_____”;从事物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所以不必羡慕大自然。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愁”之多,这与李清照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3)静女是男主人公心目中的娴静而美丽的女子;然而《诗经》静女篇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我们表现了静女调皮的一面。
10、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白处。
(1)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诗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
(1)姚鼐《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两句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写出了日观峰以西诸峰在晨曦的映照下红白错杂、都似弯腰俯首的样子。
(2)唐朝诗人杜牧曾在《台城曲》中讽刺说:“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______,_______”就是用这个典故表达亡国之恨的。
(3)杜甫的《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1】对【端正好】一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莺莺对暮秋郊野景色的感受,抒发了情人分别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B.蓝天的白云,萎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寥廓萧瑟、令人黯然的境界。
C.“晓来”两句,使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色彩,构成一种“无我之境”。
D.“染”、“醉”二字,不仅把外射的感受化为具有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令离人的涟涟别泪,宛然如见。
【2】“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一段曲文,多处化引了古诗文语句,抒发了离别之愁。下列诗句抒发的情感与之不同的一项是( )
A.“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
C.“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D.“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 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 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 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 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 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 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
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平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於秦而归葬。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B.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C.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D. 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
【2】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徒”是楚国的官名,《史记》记载屈原曾任左徒,后人亦以左徒作为屈原的别称。
B. 古人的“名”,成年时取,供朋友称呼。古人的名和字一般在意义上都存在一定的联 系,或词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或意思相反,如韩愈字退之。
C. “大夫”是古代官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以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官职之称。
D.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为人刚直不阿,却因此招来祸患。
B. 秦惠王派张仪前往楚国,目的是破坏齐楚的联盟,为进攻齐国扫障碍。
C. 汉中失守之后,楚怀王调动军队深入秦地作战,魏国趁机偷袭楚国邓地。
D. 令尹子兰劝楚王前往秦国,不要拒绝秦王美意,楚王听从屈原的反对停止出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2)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3)(课内文言文翻译)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14、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这三句话自选角度,以路为话题写作。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