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已是秋天,可在广东北部的连平部与龙川县之间的大山里,依然是夏日里的温度和湿度,风华正茂的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B. 劫匪闻风仓皇出逃,并在逃跑过程中先后抢劫了一辆宝马和一辆马自达,警察紧追不舍,劫匪图穷匕见,跳入齐颈深的迈阿密河。
C. 碧波荡漾,画舫静静地滑过湖面,杨柳青青,三两黄鹂歌唱于枝头。初到江南的诗人看到如此美景,不假思索,脱口吟成一首七绝。
D. 到了街上,妈妈给儿子选了一双二百多块钱的鞋,儿子勉强说行,其实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他是想去专卖店买一双上档次的鞋。
2、下列选项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蓠墙,走尽这雨巷。
B.当我沉静于谛听的时候,我感觉到了生命在季节的流转中日渐丰盈的身姿,感觉到了生命与自然互相交融的幸福,还欣赏到了生命里最迷人的乐章。
C.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澜锦缎中,真正的读者看见那上千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
D.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尽管生在北方的田野影集里也要有大海的暄响。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但就在成君忆美滋滋地打着名著的主意时,《麻辣水浒》《经济学演义》等跟风书和《成长力》等“本土”经管书、励志书也纷纷出版——跟风出版让人一言难尽。
B. 吴祥同志在敌人的监狱里受尽折磨,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不说,还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太惨了,你们一定要设法营救他。
C. 面对镜头,马化腾有些拘谨,手指紧紧抠住裤子口袋;可一旦离开了镜头,他便放松地侃侃而谈,话语犀利,精准而到位。
D.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挽救濒临崩溃的股市成了各国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各国政府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等措施进行救市。
4、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的相同的一项:( )
A.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枕藉乎舟中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引以为流觞曲水
C.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D. 将子无怒 亦将有感于斯文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记忆是最宝贵的精神资源,不论是对个体还是对民族,记忆就是历史。 。 , 。
, 。而如果记忆中充满涂痕抹迹,那一定说明,不但记忆所对应的历史有阴暗之处,而且记忆主体的心理也有不可告人的东西。
①对个体而言,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敢于直面记忆中的创痛
②一个民族难免有悲剧发生,但不论祸患是起于内部还是外部
③当它的代表以言谈举止表明自己并不健忘,就不会丧失尊严
④不该以麻木、冷漠来逃避和自欺欺人
⑤是否具有健全的记忆,是衡量个体与群体精神状况和精神素质的一个标尺。
A. ①④②③⑤ B. ⑤①④②③ C. ⑤①②④③ D. ①④⑤②③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竹与草茉莉,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由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
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它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节选自老舍《想北平》)
【1】指出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的描写方法及真表达效果。
【2】结合上下文,简要说明第二段画线句的丰富含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氓》)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骚》)
(3)_______________,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____________ 。(《离骚》)
(4)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离骚》)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
(6)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_____________ ,来洗涤旧迹 ,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8、根据课文填空。
(1)携来百侣曾游。 。
(2)满载一船星辉, 。
(3)她静静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4)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5) ,发尽上指冠。
9、古诗文默写
①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辱其群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③天也,_________!(《窦娥冤》)
④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_________?(《声声慢》)
⑤苏轼《定风波》中“_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是点睛之笔,包含着人生哲理。
⑥同样是描写水石激荡的情景,柳永的《望海潮》中“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澎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_________,卷起千堆雪”则写出了雪浪的壮丽恢弘;而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瀑布崖石撞击的惊险瑰丽。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 长沙》中词人用_____高度概括了大自然万事万物在美好秋景中的生存状态。_______高度概括“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生活。
(2)《雨巷》中,______写雨巷特点。
(3)在《再别康桥》中我与康桥离别时用比喻句______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化无声为有声”。
(4)《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表现易水送别时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
11、补写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千古传诵。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①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②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①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二年杜甫流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的作品。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②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啸、渚、沙、鸟飞等具体的景物,进行了生动具体细致的刻画。
B.颔联也是写景,但手法与首联不同,如果说首联是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颔联就是一幅写意画。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谊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颔联诗人点明诗旨,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抒发了怨天尤人的牢骚,这是孤独者的慨叹。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对人生有大悲悯,“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他对于现实观照的结果。
【2】有人认为本诗的基调是“愁”,有人认为本诗的基调是“恨”,你赞成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本说说理由。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处仁,字择之,应天府谷熟县人。中进士甲科,为永州东安县令。蛮人叛,处仁入峒,开示恩信,蛮感泣,誓不复反。知济州金乡县。以荐者召见,徽宗问京东岁事,处仁以旱蝗对。问:“邑有盗贼乎?”曰:“有之。”上谓处仁不欺,除宗正寺丞、太常博士。摄开封府,裁决如流,囚系常空。丁母忧,免丧,以资政殿学士知青州,徙知永兴军。童贯使陕西,欲平物价,处仁议不合,曰:“此令一传,则商贾弗行,而积藏者弗出,名为平价,适以增之。”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音,倡异论,侵辱使者。诏处仁赴阙。久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颍昌府。民有得罪宫掖者,虽赦不原,处仁为奏上。童贯乘是挤之,夺职,提举鸿庆宫。徽宗访以天下事,处仁对曰:“天下大势在兵与民,今水旱之余,赋役繁重,公私凋弊,兵民皆困,不及今谋之,后将有不胜图者。”上曰:“非卿不闻此言。”明日,除侍读。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上称善,诏置裕民局讨论振兵裕民之法。钦宗即位,金人犯京师,处仁储粮列备,合锐兵万人勤王;奏乞下诏亲征,以张国威。奏至,朝廷适下亲征诏书,以李纲为行营使。即移书纲,言备御方略。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召为中书侍郎。入见,钦宗问割三镇,处仁言:“国不竞亦陵,且定武陛下之潜藩,不当弃。”吴敏荐处仁可相,拜太宰兼门下侍郎。高宗即位,为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卒于郡。
(节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三十》 ,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B.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C.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D. 进读罢/理前语/处仁言/昔周以冢宰制/国用于岁之杪/宜会朝廷一岁财用之数量/入为出节浮费/罢横敛/百姓既足/军储必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的最后一级考试即会试通过者的称号,是科举考试最高功名。
B. 免丧也称服阕,谓守孝期满除去丧服。古人为哀悼逝者需穿丧服,服饰时间都有限制。
C. 侍读,是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之官,对提高皇室修养和执政能力有积极意义。
D. 潜藩中的“藩”指封建时代的属国、属地,借指边防重镇。潜藩是指帝王作为王侯时的封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徐处仁抚民有方,平息叛乱民患。任东安令时,他对反叛者施以恩惠,晓以信义,蛮人终被其诚意所动;代理开封府事,当地得以大治,狱中常无系囚。
B. 徐处仁胸怀天下,忧心兵民之困。他认为兵强民富方能立国,然而天灾人祸,兵民皆贫困不堪,应当早做准备,以防止后患。此言深得徽宗认可。
C. 徐处仁坚持己见,惨遭排挤夺职。之前童贯想平抑物价,徐处仁与之不和,出言反对。之后徐处仁替没获得故免的百姓上奏,童贯借机排挤,徐处仁终遭削夺职务。
D. 徐处仁坚决主战,抗击金兵南侵。金兵来犯,他广储粮草,集合上万精兵为国效劳;积极进言献策,奏请御驾亲征,反对割让土地,态度果断坚。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转运使阿贯意,劾其格德音,倡异论,侵辱使者。
(2)金人请和而归,处仁奏宜伏兵浚、滑,击其半济。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循环图。谁能想到这竟是一个闯了祸的小学生的作品?当年,小学生麦克劳德出于好奇心,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的,就杀了一只狗,谁知道这只狗恰巧是校长的宠物。校长罚他完成上述两幅画。麦克劳德后来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
在现实生活中,错误总是难免的,但错误也未必就是一件坏事,甚至有人说“错误是美丽的”。
读了上述材料,你一定有所感悟。请以“美丽的错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