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宿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五十步笑百步   斧斤时入山林

    B. 蟹六跪二螯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耻学于师

    C.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者   锄櫌棘矝,非铦钩戟长铩也

    D. 鸡豚狗彘畜,无失其时   人非生而知者,孰能无惑

     

  •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A.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踞以骂

    B. 缒而出

    C.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

    D. 常以身蔽沛公

  • 3、下列各句句式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

    A. ①为巡船所物色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B.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夫晋,何厌之有

    D.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 4、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同的一项是 

    A.与郑人 B,缒而出

    C.朝济而设版焉 D.既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 5、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茂林竹   况短随化

    B. 群贤至   寿,请以剑舞

    C. 隐隐甸甸   青泥盘盘

    D. 未尝不文嗟悼   故崩寄臣以大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东方数学的使命

    吴文俊

    所谓东方数学,主要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也就是东方数学(主要是古代的中国数学)跟现代欧美数学的异同。我们学现代数学(也就是西方数学),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而中国的古代数学根本不考虑定理不定理,它的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着重计算,要把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说出来。这个方法步骤,就相当于所谓算法。美国一位计算机数学大师说,计算机数学是算法的数学。中国的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也就是一种计算机的数学。进入计算机时代,这种计算机的数学或者是算法的数学,刚巧是符合时代要求,符合时代精神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最古老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中国古代数学的精髓就是从问题出发,和西方的从公理出发完全不一样。从问题出发,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就带动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从问题出发,以问题带动学科的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总的面貌。

    为什么解决问题要解方程呢?一个问题有原始的数据,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得出答案,这个答案也应以某种数据的形式来表示的。在原始数据和要求数据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关系,这种由已知数和未知数建立起来的关系就是一种方程。因此,解方程变成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目标。

    我们经常跟着外国人的脚步走。往往花很大的力气从事某种猜测的研究,希望能够解决或者至少推进一步。可是不管你对这个猜测证明也好,推进也好,你还是比提出猜测的人低一等。我们出题目给人家做,这个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正进入计算机时代,计算机只能处理有限的问题,所以相应的数学是一种处理有限事物的数学,在数学上叫“组合数学”。历史上,组合数学创始于中国,以贾宪为首,一系列的成就不断涌现。东方的数学有一定的思考方法,是有计划、有步骤、有思想地进行的。它有一个基本的模式,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形成一些新的概念,产生一些新的方法,再提高到理论上,建立一般的原理,用这样的原理解决更复杂、更重要、更艰深的实际问题,这样数学就不断地上升和发展。

    我们现在拥有计算机这样的便捷武器,又拥有切合计算机时代使用的古代数学,怎样进行工作,才能对得起古代的前辈,建立起我们新时代的新数学,并在不远的将来,使东方的数学超过西方的数学,不断地出题目给西方做,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和需要努力的方面。

    1下列各项对“东方数学”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1段划线的“东方数学”与末段划线的“东方的数学”是同一个概念。

    B.东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所走的道路与现代欧美数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C.东方数学着重计算,重视计算的过程、方法、步骤,是一种处理抽象事物的“组合数学”。

    D.东方数学以问题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解方程,而西方数学以公理为出发点,主要内容是证明定理。

    2对第1段划线句子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东方的古代数学切合计算机使用,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B.中国古代数学是一种算法的数学,符合计算机时代的要求,所以也是计算机时代最现代化的数学。

    C.中国数学既是历史最悠久的数学,也是计算机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D.中国古代首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的组合数学,符合计算机处理各种问题的要求,因而是计算机时代最适合、最现代化的数学。

    3下列各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转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东方数学,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古代数学及印度的古代数学;东西方数学的异同,集中表现为中国数学与欧美数学的异同。

    B.中国古代数学所注重的计算方法、步骤,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算法,可见,现代计算机数学来源于中国的古代数学。

    C.要解决问题就需要解方程,解方程成为以解决问题为精神实质的中国古代数学两千多年历史发展中的主要的目标。

    D.西方数学的理论体系是由问题、概念、方法和原理建立起来的。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概括湘江秋景的一句是__________

    (2)《雨巷》里,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后,她________,然后走尽这雨巷。

    (3)《荆轲刺秦》易水送别这一情节,高渐离击筑及荆轲歌唱时,________渲染了悲凉的氛围,让送行之人都流泪哭泣。

    (4)《记念刘和珍君》中,表达鲁迅对反动派暴行极其愤怒的两小句是______________

    (5)《再别康桥》里,作者在诗中借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对梦一般的美好回忆的追寻。

    (6)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 8、默写下面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⑴恰同学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惆怅。

    ⑶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

    ⑷今者项庄拔剑舞,_______________

    ⑸真正的猛士,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_______________ ,同向春风各自愁。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用饮酒表现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和无助的苦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园田居(其一)》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写白天登上天姥山,山路崎岖,花草令人迷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3)在《登高》一诗中,杜甫用“_____________”两句既抒发了漂泊异乡的凄苦和年老体衰的惆怅,又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4)《琵琶行并序》中写乐曲暂歇后余音袅袅,余味无穷的诗句是“__________。”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

    (6)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____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二煞】你道是暑气喧,不是那下雪天;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

    【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甚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煞尾】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三桩儿誓愿明提遍。(做哭科,云)婆婆也,直等到雪飞六月,亢旱三年呵,(唱)那其间才把你个屈死的冤魂这窦娥显。

    【1】窦娥在临刑前发下了三桩誓愿,这其中运用的四个典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均限四字语回答。)

    【2】下面对窦娥发下的三桩誓愿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血溅白练,这桩誓愿是希望到刑场上围观的人群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B.三桩誓愿表现了窦娥宁死不屈的反抗性格。

    C.三桩誓愿也表现了当时人民仇恨罪恶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

    D.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乐观态度。

    【3】王国维曾评价关汉卿的剧作“其言曲尽人情”。请以节选语段的【二煞】为例,谈一谈作者是如何展现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常着高檐帽,披绿蓑衣,履长齿木屐,或骑黄牛,持《汉书》朗诵,人皆目为狂。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编选自《元史•王冕传》)

    (注)蹊,践踏,踩踏。

    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B.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C.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D.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3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辄:就,总是。 B.已而:不久。

    C.执策:持鞭。 D.讪笑:讥笑。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冕少时好学。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

    B.王冕知错就改。傍晚回家,他虽然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但他承认牛踩踏田地的事实,父亲因此而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C.王冕心志坚定,意态坦然。他在寺庙中读书,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他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D.王冕潇洒出尘,形貌奇特。他经常带着高檐的帽子,披着绿色的蓑衣,穿着长齿的木屐,有时骑着黄牛,手里拿着《汉书》高声朗诵,看到的人都认为他发狂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书以来,总有一段日子是特殊的。那段日子或让我们感到温暖,或让我们感到快乐,或令我们体会到孤单的滋味,或使我们烦心不已……无论是怎样的,我们都已走过了,也成长了。

    请结合个人经历,写一篇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的记叙文。

    要求: (1)请你从“温暖”“快乐”“孤单”“烦心”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字数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