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杭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廓(liáo) 方qiúqìn)园春 百争流(

    B. 峥嵘zhēnɡ rónɡ) 青xìnɡ子洲() 星辉斑lán

    C. zǎi) 颓) 大yàn)河 叱咤chì zhà)风云

    D. xiāo) 团fēn)外香 妄自fěi)薄

     

  • 2、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箕踞以骂曰”的箕不同的一项是(   

    A. 进兵北略地   B. 左右既前,斩荆轲

    C. 謇朝谇而夕替   D. 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 3、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凌万顷之茫然   B.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 申之以孝悌之义   D.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新增的一幅幅插图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

    B. 对这个问题,老师让学生展开讨论,自由发言。可学生的回答却是五光十色,千奇百怪。

    C. 随着鸟的啼叫声逐渐由弱转强,春天的暖流势不可挡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D. 这条主干道被开膛破肚好长时间也不加紧修复,市民怨声载道,有关部门却无动于衷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对联也叫楹联、对子。是独立于诗词曲赋等之外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形成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对联讲究平仄协调,对仗工整。

    B. 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和“爱情三部曲”《家》《春》《秋》以及中篇小说《寒夜》《彷徨》等。

    C.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是儒家的经典,与《大学》《中 庸》《孟子》等并称为五经。

    D. 《大卫· 科波菲尔》是 19 世纪法国作家狄更斯的作品。这本书包含了作家本人的许多 生活事实,是一部杰出的半自传体小说。他的其它代表作还有《艰难时世》《双城记》《老古玩店》等等。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疟疾威胁人的生命长达数千年。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1969年,中医研究院任命我领导抗疟疾研究工作,我带领由植物化学和药理学专业研究者组成的团队,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并提取可能具有抗疟疗效的成分。

    在项目的第一阶段,我们收集了2000个方药,挑选出可能具有抗疟作用的640个。从其中的200个方药中提取了380余种提取物,在小白鼠身上测试抗疟效果,然而进展甚微。

    研究的转折点出现在青蒿身上,其提取物显示有一定的抗疟性。然而,实验结果很难重复,而且似乎与文献记录相悖。为了寻求答案,我们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最早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出现在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书中有这样的话:又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这句话让我深受启发,我们使用通常的加热提取方式,也许恰恰破坏了青蒿的活性成分,因此考虑改为低温提取,以保存其抗疟有效成分。改变提取方式后,抗疟效果果然大幅度提升。我们随后将青蒿提取物分为酸性和中性两大部分。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我们成功得到了安全性高的中性提取物,并获得对感染疟疾的小白鼠和猴子百分之百抗疟疗效!

    在20世纪70年代的历史环境下,新药的临床试验很难开展。为了战胜疟疾,我和我的同事勇敢地做志愿者,第一批尝试青蒿提取物,以确认其对人体的安全性。随后,我们赴海南对疟疾病人进行临床治疗,结果振奋人心:病人症状迅速消失!

    受临床疗效的鼓舞,我们转向分离提纯,得到了抗疟的有效成分。后来我们将其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1973年秋,我们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青蒿素与以往的抗疟药物相比,在化学结构和作用特点上有明显的差异。我们在研究评价的时候发现,比之青蒿素,双氢青蒿素的效果提高近十倍。更重要的是,用双氢青蒿素治疗的病人复发率很低。

    我们团队后来将双氢青蒿素发展成新的药物。在过去十年,我们也尝试用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其他的疾病。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采用青蒿素作为一线药物治疗疟疾。如今,青蒿素联合疗法在世界广泛应用,这一疗法极大减轻了疟疾的症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特别是非洲孩子们的生命。

    (摘编自屠呦呦《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运气等学说,以及诊法、预防、养生等内容。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其丰富的内涵受到全世界的瞩目。

    但是,中医药在现实中处在边缘地位和附属局面。要摆脱这一现状首要便是加强对中医人才的培养和以现代化手段使中药质量可控。

    想要培养中医药的支持者,应该以中医药自身的内容特点为立足点,以中小学为切入点开始启蒙教育,以扭转青少年对中医药了解不够,也没有完全接纳中医药的现状,让传统中医药的种子在学生们的意识中生根发芽。下面对中医药怎样走进中小学进行分析,希望为中医药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首先,选择适合青少年的内容。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有些知识晦涩难懂,不适合青少年阶段的学生学习,他们理解起来比较费劲,而且不易引起学习兴趣。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如可以选择中药的炮制、中药香囊制作以及常用中药饮片识别等内容。改变以往直叙式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适应症等相关知识。这样既可提高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又可提高他们对中草药的认识和理解,并加深他们对中药的印象。例如在课堂上将中药山楂炮制品与生品煮水,让学生口尝并对其酸性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炮制的作用。

    其次,引导青少年走进中医药。通过建立模拟中药房,使青少年了解中药储存和归类方式。在手摸口尝中,让青少年找草药、识草药、认草药,同时教授他们一些辨识药材真伪的方法,让他们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这样可以对中医药的延续与传承起到积极作用。学习这些知识,即使他们将来不做医生,对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使中医药更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

    (摘编自薛海萍等《浅谈中医药走进中小学的意义》)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是屠呦呦团队查阅的大量文献中,唯一提到青蒿治疗疟疾的。

    B.屠呦呦团队在海南疟疾疫区试用青蒿素胶囊,取得了明确的疗效,后来他们团队将其命名为“青蒿素”。

    C.中医药学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融合了哲学思想、医疗保健、植物学等多种科学的思想。

    D.因为中医药内容纷繁复杂,知识十分晦涩难懂,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知识讲解和实验操作相结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呦呦团队历尽艰辛收集了几千个方药,挑选出640个具有抗疟作用的方药,表现了研究者的执着精神与使命意识。

    B.材料一中语言严谨准确、朴实并且充满理性力量。这样语言风格,显示了科学工作者的理性、求实的精神。

    C.青少年对中医药了解不够,也没有完全接纳中医药,根本原因是直叙式的教学方式,不能直观了解中医药知识。

    D.让青少年走进“模拟中药房”,走进中草药,不仅有利于中医药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3】下列句子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的观点的一项是(     

    A.嗜之越笃,行之越远。

    B.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C.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D.君臣佐使,配伍之法。

    【4】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青蒿素科研的关键历程。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青年勇于拼搏、劈波斩浪的英雄气魄。

    (2)徐志摩《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两句,由梦境回到现实,抒发了浓浓的离情别绪。

    (3)李白在《行路难》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及远大的志向。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向广阔无垠的大地发问谁是主宰消长兴衰的真正的主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行宾客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有诗云:“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这首诗相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沁园春·长沙》中,作者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运用比喻手法赞扬柳树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行路难》中体现李白积极进取精神,抒发远大志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物设喻,抒发了人生短暂与渺小的感慨。

    (2)《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表面上是赞美管箫之美,实际上是在赞美姑娘的美丽。

    (3)李煜的《虞美人》中表达物是人非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在困苦失意中年华老去的情景,抒发了因国难家恨而生的悲愤之情。

    (5)《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异曲同工。

    (6)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八星宿经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诗中经常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绪,《离骚》中表现他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一句是“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注]①畴:田地。②甑(zèng):煮酒之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惬”字写雨后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态,溪流响声之大说明雨水充足丰沛。

    B.一阵大风刮起,广阔田地之中如同青色锦褥的禾苗随风起伏,生机勃勃。

    C.人们只能隔着河大声对话,是因为雨后水涨使两岸距离变得更远了。

    D.诗歌先写雨后美景令人欣喜,结尾却情感陡转,由喜转愁,诗意跌宕起伏。

    【2】请简要赏析中间两联写景的艺术手法。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顗,顗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

    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王羲之传》,有删改)

    (注)①重牛心炙∶把烤熟的牛心肉作为最高贵的食物。②骨鲠∶性格耿直正派。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B.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C.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D.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为敦主簿/敦尝谓羲之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隶书: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B.太尉:古代官名,是中国古代中央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员,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执掌天下军政事务。

    C.会稽:中国古代郡名,位于长江下游江南一带。

    D.永和:东汉顺帝刘保的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他的祖父王正,做官曾做到尚书郎,他的父亲王旷官至淮南太守。

    B.王羲之幼年趾于言,无过人之处,十三岁时,因周顗的重视才渐渐出名。

    C.王羲之长大之后,能言善辩,因为个性刚健正直,而被人所称道,他写的隶书被誉为古今第一。

    D.太尉郗鉴向王导求取女婿,郗鉴亲临王府挑中了在东厢房袒腹进食的王羲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2)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5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王羲之的形象。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一天都可能产生新的词汇。语言是记录表达社会生活的符号,每一年产生的流行语是一个年度的缩影。

    近日,经过公开征集、专家评选、媒体投票等环节,《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逆行者;飒;后浪;神兽;直播带货;双循环;打工人;内卷;凡尔赛文学。

    年度流行语就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窥探到某些社会心态与社会现象,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请选择一到两个词语,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 800 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