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胡杨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项中,使用加点字成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 ( )

    ①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②二十多年未见面了,在这次会议上两人终于萍水相逢, 真是说不出的感慨。

    ③仔细分析一下他的观点,其实多是无稽之谈,其目的是挑起别人的矛盾。

    ④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票硬要进来,终于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了。

    ⑤打假活动是长期的,如果我们稍有疏忽,冒牌货就会东山再起

    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反走私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A. ③④⑥   B. ①④⑤   C. ②⑤⑥   D. ②③⑥

  • 2、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姥姥为了答谢凤姐对她的资助,带了一些时新果蔬第二次进贾府。贾母设宴招待,一开席,刘姥姥便站起来说: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一句话让众人笑得弯腰曲背,上气不接下气。原来凤姐和贾母的丫头鸳鸯要捉弄刘姥姥,欺她没见过世面,叫她这样说,以博取众人一笑。(《红楼梦》)

    B. 爱斯梅拉达是个美丽而纯洁善良的法国女郎,当她看到卡西莫多在受刑台上干渴难耐的情形时,毫不计较卡西莫多相貌的丑陋以及曾经劫持过自己,走上刑台,大声质问围观的人为什么不给他水喝,并拿起水壶给他喂水。(《巴黎圣母院》)

    C. 小说中许多人如佩葛帝、海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史蒂尔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大卫·科波菲尔》)

    D. 高家的丫头鸣凤,为了反抗被嫁孔教会冯乐山的命运而投湖自尽。事后觉慧悲痛地来到湖边。觉民劝他忘记此事,但觉慧却疯狂地拍打自己的胸膛,他认为自己是杀鸣凤的凶手,认为自己的家庭和社会也都是凶手。(《家》)

     

  •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过许多咏梅的诗句,那些看似婉转清扬的花朵,总蕴含一份冷月的孤独。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无依时,梅宛若亲友良朋,与你相知如镜。

    ①有一种与世隔绝的空灵和纯净   ②也有了不同的性情和命运 

    ③繁闹疲倦时,梅有如素影清风   ④而梅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有了不同的风骨和傲气

    ⑤片刻便让你安静下来      ⑥世人爱梅,是觉得梅在烟火人间

    A. ②③④⑥①⑤   B. ②④③①⑥⑤   C. ④②⑥①③⑤   D. ④③⑥①②⑤

     

  • 4、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有误的一项是(  

    A.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不伤害动物,(再推广到人,)这就是行仁政的方式啊!

    B.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这样,就是使自己摆脱死亡还怕不足,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C.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译文: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

    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

    译文:却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有功劳之人,这是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啊!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遗笑大方    秦晋之好     高爵显位   痛定思痛

    B.立功赎罪   天高地窘   汹涌澎湃   舞榭歌台

    C.销声匿迹    望洋兴叹   分崩离析   祸起箫墙

    D.信誓旦旦   弃甲曳兵   沧海桑田   庄周梦蝶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日香山

    ①要不是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荫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子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面的巨石也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放,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上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遒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澄静安闲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筒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雾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她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作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取材于梁衡文集《觅渡》)

    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作者写到香山春、夏、秋三季的繁花、浓阴、红叶,表现了对它们因熟见而生的冷漠甚至厌恶,以映衬作者对冬季香山“清静”的强烈喜爱。

    B. 文章第⑤段“天然焦墨山水图”的比喻,主要作用是为了形象地表现冬日香山如诗如画的美丽。

    C. 冬日的香山,舍掉了春天的妩媚,夏天的丰腴,秋天的绰约,因为香山需要的只是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从不需要这些热闹与繁华。

    D. 为突出冬日香山的特点,作者在文中多次把它同春、夏、秋三季的香山景象进行对比,写出了“香山性格的那一面”。

    2联系全文,体会文章第①段,谈谈“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一句表达的意思和作用。

    3统观全文,简析文章结束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的作用。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子路急忙回答问题,他想通过军事强国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2)《登岳阳楼》中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直接抒情,凭吊古迹,追述往事,抒写对前人吊古、怀古不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5)《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魏征期望太宗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兴建”要适可而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比兴手法,说自己要佩带繁华美好的服饰,让自身更加芳香高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 “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3)《沁园春.长沙》中,表明作者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阕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描写江上景象。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荀子认为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及片刻的学习收获大。

    (3)《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开篇诉说传说中的海外仙境虚无缥缈、不可寻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清照的《声声慢》开篇写主人公如影随形的愁苦之情,从“寻寻觅觅”开始,不但一无所获,反被“_______________”的氛围笼罩,只有“_______________”的空虚寂寞之感。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用屈原的“美人”意象,借歌声表达了作者政治理想破灭的无限伤感之情。

    (4)秦观的《鹊桥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牛郎、织女的短暂相逢与世人无数次的相聚作了对比,写出了他们相会的甜蜜。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造成“门前冷落鞍马稀”,“___________”的结局。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横(空间)纵(时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蒿 里 行 曹 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注] ①讨群凶:指讨伐董卓及其党羽。②淮南弟称号:指袁术在淮南寿春自立为帝。③刻玺于北方:指袁绍谋废献帝,想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并刻制印玺。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蒿里行”为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相和曲》,本为当时人们送葬所唱的挽歌,曹操借以写时事。蒿里,指死人所处之地。

    B.“初期”句用典,相传周武王伐纣时曾在盟津大会八百诸侯,此处借指关东诸将起兵讨伐董卓,在盟津会师。

    C.诗人称诸将为“义士”,带兵讨伐“群凶”,指出“乃心在咸阳”,意在恢复汉祚,抒发了诗人对诸将的钦佩、敬仰之情。

    D.“势利”句到“刻玺”句写关东诸将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发展到自相残杀的程度,最后点明他们称帝的野心,可谓如层层剥笋,步步深入。

    【2】在《短歌行》中曹操抒发了人生苦短的忧叹,诗人的这一情感与本诗的哪些诗句存在关联?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登熙宁三年进士第,调钱塘尉 、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故事,入官以先后为序,卞乞班京下。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

    京每为帝言,今泉币所积赢五千万,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于是铸九鼎,建明堂,修方泽,立道观,作《大晟乐》,制定命宝。大兴工役。两河之民,愁困不聊生,而京僴然自以为、契、、召也。又欲广宫室求上宠媚,召童贯辈五人,风以禁中逼侧之状。贯俱听命,各视力所致,争以侈丽高广相夸尚。

    子攸、壝、绦,攸子行,皆至大学士,视执政。帝七幸其第,赉予无算。命坐传觞,略用家人礼。厮养居大官,媵妾封夫人,然公论益不与,帝亦厌薄之。

    宣和二年,令致仕。六年,以朱勔为地,再起领三省。京至是四当国,目昏眊不能事事,悉决于季子绦。凡京所判,皆绦为之,且代京入奏。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媒糵密谋,斥逐朝士,创宣和库式贡司,四方之金帛与府藏之所储,尽拘括以实之,为天子之私财。宰臣白时中、李邦彦惟奉行文书而已,既不能堪。兄攸亦发其事,上怒,欲窜之,京力丐免,特勒停侍养,而安置韩梠黄州。未几,褫绦侍读,毁赐出身敕,而京亦致仕。方时中等白罢绦以撼京,京殊无去意。帝呼童贯使诣京,令上章谢事,贯至,京泣曰:“上何不容京数年?当有相谗谮者。”贯曰:“不知也”京不得已,以章授贯,帝命词臣代为作三表请去,乃降制从之。

    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帝亦知其奸,屡罢屡起,且择与京不合者执政以柅之。京每闻将退免,辄入见祈哀,蒲伏扣头,无复廉耻。见利忘义,至于兄弟为参、商,父子如秦、越。

    (节选自《宋史•奸臣传•蔡京传》)

    注释: 风通“讽”,暗示。

      媒糵:喻定计陷害,使别人落下罪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

    B. 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

    C. 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

    D. 每造朝侍从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语∕堂吏数十人∕抱案后从由是∕恣为奸利∕窃弄威柄∕骤引其妇兄韩梠为户部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中“稷”,指后稷,周朝始祖,教民耕种,被认为是我国农耕业的始祖;“周”指周公,周公留下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佳话。

    B. 大学士,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学士最早是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C. 致仕,旧指交还官职,即辞官。致仕制度,即官员的退休制度,是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典籍中习见的“致事”“下车”“告归”“乞骸骨”等属于有关退休的不同说法。

    D. 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冀、衮、青、徐、扬、荆、 豫、梁、雍 ;《尔雅·释地》有幽、营州而无青、梁州;《周礼·夏官·职方》有幽、并 州而无徐、梁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指全中国。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蔡京与他的弟弟蔡卞同在朝廷为官,蔡卞任中书舍人在先,按惯例,举行朝会入宫时应该排名在蔡京前面,但蔡卞报告朝廷,要求排位在蔡京之后。

    B. 蔡京第四次掌权,老眼昏花不能办事,政事都由他的小儿子蔡绦处理,蔡绦恣意为奸,窃弄威权,连他的哥哥蔡攸也揭发他的罪行。

    C. 白时中等上书请罢蔡绦以动摇蔡京的地位,蔡京毫无退意。皇上让童贯去令他上章辞官,蔡京不得已,把辞职的章奏交给童贯。

    D. 蔡京专门迎合皇帝的心思来谋求巩固地位,他进言皇帝大修宫室,尽情享乐。皇帝知道他的奸诈,不为他所动,并选与他不合的人执政来牵制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贯俱听命,各视力所致,争以侈丽高广相夸尚。

    (2)帝七幸其第,赉予无算。命坐传觞,略用家人礼。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以“不走寻常路”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