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连江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我的能力,承担此任务实在是绠短汲深,但既然大家如此信任我,我只能勉力而为,争取把事情办好,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②每年八月份,北方的海滨城市大连便迎来了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整个城市鲜花盛开,草长莺飞,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③在学校举行的元旦迎新晚会上,高一某班自编自演了一部话剧,两男生将剧中的人物演得绘声绘色,博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④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家庭本来和睦温馨,但因一笔钱财家庭成员反目甚至对簿公堂,亲情在金钱面前缴械投降。

    ⑤如今电商产业发达,顺带而起的快递业务也风生水起,但手机等半大不小的物件在配送过程中却常有遗失,监管是个大问题。

    ⑥曾经一文不名的马云,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凭借他的毅力和才智,成为了中国新一代创业者的楷模。

    A. ①③⑥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 2、下列各句中的古代文化常识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感情。

    B. 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 的地区为河东

    C.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敲扑,古代的刑具,长的叫“敲”,短的叫“扑”。

    D.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对比《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版标准与2008版标准,使我们发现最新版的生活垃圾分类标志在适用范围、类别构成、图形符号上都进行了不少调整。

    B.在公安部举办的新闻通气会上,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组负责人表示:“现在有人不对自己负责,不对社会负责,不对家庭负责,他就应该付出自己应有的代价。”

    C.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诉中国游泳运动员孙杨和国际泳联案的公开听证会上,孙杨呼吁全世界的体育组织遵守运动员基本权利,确保运动员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竞技水平。

    D.来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两名患者被确诊为肺鼠疫病例后,北京市组织由权威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组积极开展救治工作,并邀请富有经验的专家来京参加会诊。

  • 4、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按词的字数分类,属于长调;按词的风格分类,属于豪放词。

    B.“六经”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

    C.《战国策》是西汉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计策及言辞。

    D.“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断代史,“前四史”是《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 5、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   存: 保存

    B. 少无适俗,性本爱丘山   韵: 韵律,节奏

    C.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掇: 拾取,采取

    D. 对酒歌,人生几何   当: 应当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比尔基纳乌的黑雪

    波列伏伊

    在科内普家里就着香气扑鼻的马林果酱喝茶时,我们闲谈起来。从谈话中我们获悉,奥斯威辛集中营还不是纳粹兽行之最,地球上还有比它更可怕的地方,那个地方叫做比尔基纳乌,也是一个死亡集中营,营址离奥斯威辛不算太远。

    科内普先生所讲的情况,委实令人难以置信。奥斯威辛集中营毕竟属于劳役性质的集中营。囚徒只要还健康,只要还有力气,就被使用来做各种苦役。被烧掉的只是那些衰弱到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也就是,被烧掉的只是些不能生利,榨不出油水的人。当一批人被送入化人炉时,马上就另派一批人来干活,不能干了便被送去烧死,再派一批人来干。死亡的轮子就这样不停地转动着,但相对来说转的是比较慢的。

    比尔基纳乌纯粹是个杀人营,一列一列载满囚徒的火车从四面八方开到比尔基纳乌来,有的来自被占领国,有的来自附属国,有的甚至来自德国本土,全部都是直达快车,沿途所有车厢全部加锁,只是到了夜里才打开车门,清除粪便和死尸。倘若有谁未经允许向外探头,当即就会被子弹打死。

    列车载着注定死亡的人开进比尔基纳乌车站。与奥斯威辛不同,这个站名很少为人所知。在表面上,这是一个重要的枢纽站。几条双轨铁路线以此为轴通向四面八方。车站大楼上悬挂着开往柏林,德累斯顿,布列斯拉乌,华沙以及维也纳等地的列车时刻表,站台清洁,身穿铁路职工制服的人员在上面来回走动。进站列车停车的位置似乎是一条备用线,车门一打开,饱受几天长途旅行折磨之苦的旅客们便从车上跳下,贪婪地呼吸新鲜空气,那些彬彬有礼的翻译向他们解释,说他们的艰苦生活结束了。可是所有旅客必须在这个车站上清理个人卫生,洗个澡,把携带物品进行消毒,然后再换乘旅客列车离开这里,去工作地点。那些手头有钱的旅客们还可以买到夹肉面包和其他食品。离车站不远的地方有两座椭圆形的建筑,分别写着:“男浴池”“妇女儿童浴池”。

    旅客们兴高采烈地走进这两座建筑物,把随身携带的东西交出来消毒,然后脱光衣服,领到一个小牌和一小块肥皂直接走进一个清洁的大房间,房间的地面铺着锌版,周围有一些冷水和热水的淋浴喷头。然而,当他们开始洗澡的时候,并没有发现身后的大门已经紧闭。接着,房间的顶上便开始放出毒气,经过十至十五分钟,这些愉快地洗澡的旅客便成了一具具死尸。比尔基纳乌这座“壁炉”就这样日夜不停地工作着。旅客列车源源不断地开来,死尸源源不断地拖出去,被一辆辆小货车运进焚尸炉。在焚尸炉来不及把这些可怕的原料全部吞吃的情况下,这些尸体就被一堆堆地扔进几个大水泥坑里,浇上汽油露天焚烧,每次可以烧二三百具。

    “你们在飞机上是否注意过这里的雪是什么颜色的?这里的雪是黑色的,黑的像无烟煤。”

    “这种空气我们已经吸了五年啦。”科内普太太补充说,“我现在虽然看着你们,可我仍然不敢相信,莫非这一切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

    早晨,彼得罗维奇把我们叫醒了,我们请科内普先生带我们到比尔基纳乌去,他同意了。

    约在两周前,党卫军把车站、澡堂和铁路都炸毁了,那里如今只有一堆堆混凝土块和扭曲的铁轨。

    当时正是冰雪消融的时节,昨日厚厚的新雪化掉了,我们极目望去,看见直到天边的残雪确实都是黑色的,乌油油的,我伸出手来,摸了一摸这种雪,手上立即染满了污垢,这时我甚至抖了一下。这些灰渣是数十万人骨灰的微粒,这些人是曾经活过,有过感觉,爱过和痛苦过的啊!废墟永远是废墟了,根据废墟很难看出原来建筑的样子,但是在科内普先生的帮助下,我们心中又勾画出了这个附设有各种道具性质的服务系统,并且起着道具性质作用的车站,从一个堆满了大块混凝土的废墟露出一块列车时刻表的残片,我们还看到了道岔和路轨的尽头。最后,我们来到了澡堂的废墟,我们看到爆炸的气浪只掀去了焚尸场的房顶,一座焚尸炉依然故我地立在旷野中,通过敞开的炉门可以看见未烧尽的残骨,从炉里掏出一大堆骨灰,颜色有点发蓝,很干燥,踩下去所发出的并不是窸窣声,倒像个死者在脚下呻吟。

    我们带着满脑子可怕的印象在向晚时分回到了方面军司令部,马上听到了一则十分有趣的新闻,白天克拉依兹布尔格已被我们方面军占领,该市是通往奥德河要道上的最后一个城市,居民都是德国人。有两个第七处的军官(一个大尉,一个中尉)刚刚从那里回来,给我们讲了一桩可笑的事情。他们和坦克部队一起进入克拉依兹布尔格。因为急于想得到这里的档案,于是找到了县长办公大楼。

    正当他们翻阅一大堆文件的时候,办公桌上的电话突然响了,一个德国人打着官腔满肚子不高兴地说道:“是弗兰茨吗?我从早晨就不断给你打电话,你跑到哪里去了?总该留个人看电话吧。”

    “您是谁?”大尉莫名其妙,也用德语反问了一句。

    “弗兰茨,您是喝醉了还是怎么的?”对方发火了。“您疯了吧,真是死到临头还不知!俄国佬打来了,据说离你们市已经很近,你们还在喝酒,到处乱逛。”

    “我再问一遍,您究竟是哪一位?”大尉问道,此刻他已经猜测出,这次谈话意味着什么。

    事情已经明白了,大尉是在和布列斯拉乌市州长谈话,显然,这位州长把我们的大尉当成了自己的下属了。这个德国人竟然不知道自己所管辖的一个城市已经被对方占领(虽然这个城市距他所盘踞的布列斯拉乌并不算远),还在和我军占领的城市进行正常联络,这一点说明在德军后方,在其党政机关里面,已经出现了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的局面……

    夜里我和克鲁申斯基把记者团剩下的安眠药片都咽了下去,然而收效甚微,我们一闭上眼,就看见黑色的雪,只要碰一下,就会留下一片油迹。

    (选自《世界优秀通讯选》,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中的“黑雪”格外醒目和引人注意,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能起到揭露文章主题的作用。

    B.作者写众人到站时的兴高采烈,有力地反衬和揭露了德国纳粹滥杀无率、丧尽天良的罪行。

    C.作者写回到司令部听到的有趣的故事,是为了交代德国军队的滥杀无辜将一去不复返了。

    D.些通讯的开头轻松愉悦与结尾吃安眠药都难以入睡对比鲜明,突显出作者的震惊与恐惧。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默写。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 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问“_________________。”来道出雄心壮志,表现博大胸怀。

    (3)《短歌行》中表示自己求贤若渴礼遇贤才的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归园田居》中描写乡村中常见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渴望返归自然(无对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6)李煜的《虞美人》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写愁的多与绵绵不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地立在船头,徒劳张望故乡的情状。

    (8)《诗经·邶风·静女》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9)秦观在《鹊桥仙》中表明爱情天长地久,不在一朝一夕的依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庖丁解牛》中,写庖丁解牛经历了三个阶段,在最后一阶段进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状态。

    (3)《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雄伟奇丽。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2)在“停课不停学”期间的云班会上讨论“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你想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3)《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

  • 10、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鲜矣仁。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由个人身世转写国事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王安石回顾历史,表达了空谈兴亡荣辱并无意义的看法。

    (4)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设想自己为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天地万物为宾客来陪自己纵情畅饮,豪迈之气溢于言表。

    (5)_______________,能克终者盖寡。(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临江仙

    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下列对整首词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讽喻词,表面上是写风筝,骨子里是讽刺封建社会那些往上爬的势利小人。

    B.从“无端”二字中,能感受到词人在自嘲的调侃语气里的一丝自得。

    C.曹雪芹化用词中语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派做藏机不露的薛宝钗的内心独白。

    D.全词内容深刻,形象鲜明,情趣生动,寓深刻的哲理于浅显明白的语言之中。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侯蒙这首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攘夷狄终其身齐国富强。管仲死,竖刁、易牙、开方用,桓公薨于乱,五公子争立,其祸蔓延,讫简公,齐无宁岁。

    仲之疾也,公问之相。当是时也,吾意以仲且举天下之贤者以对,而其言乃不过曰“竖刁、易牙、开方三子,非人情,不可近”而已。呜呼,仲以为桓公果能不用三子矣乎?公与桓公处几年矣,亦知桓公之为人矣乎?桓公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而非三子者则无以遂其欲。彼其初之所以不用者,徒以有仲焉耳。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而相庆矣。仲以为将死之言可以絷桓公之手足耶?夫齐国不患有三子,而患无仲。有仲,则三子者,三匹夫耳。不然,天下岂少三子之哉?虽威公幸而听仲,诛此三人,而其余者,仲能悉数而去之耶?呜呼!仲可谓不知本者矣。因桓公之问,举天下之贤者以自代,则仲虽死,而齐国未为无仲也。

    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晋袭文公之余威,得为诸侯之盟主百余年。何者?其君虽不肖,而尚有老成人焉。桓公之薨也,一败涂地,无惑也,彼独恃一管仲,而仲则死矣。

    夫天下未尝无贤者,盖有有臣无君者矣。桓公在焉,而曰天下不复有管仲者,吾不信也。仲之书有记其将死,论鲍叔、宾胥无之为人,且各疏其短。是其心以为数子者,皆不足以托国,而又逆知其将死,则其书诞谩不足信也。吾观史䲡,以不能进蓬伯玉而退弥子瑕,故有身后之谏。萧何且死,举曹参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宜如此也。夫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故必复有贤者而后可以死。彼兮仲者,何以死哉?

    (节选自苏洵《管仲论》)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大写字母)填在答题卡上。

    管仲A相B桓公C霸D诸侯E攘F夷狄G终其身E齐国富强。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认为,与《劝学》中“木直中绳,?以为轮”的“以为”意思相同。

    B.无以,没有用来⋯⋯的,没有办法,与《劝学》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无以”意思相同。

    C.徒,同类的人,与《师说》中“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的“徒”意思相同。

    D.固,本来,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意思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充分肯定了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使齐国富裕强盛的功绩,同时也以具体事例指出了管仲未在死前推举贤才的过错。

    B.管仲病重时齐桓公询问他宰相人选,苏洵认为管仲的回答并不尽如人意,并通过一系列分析指出管仲是一个不懂得治本的人。

    C.晋国承袭晋文公的余威,依凭老成可靠的臣子,继续做各国的盟主一百多年,这就是苏洵所说的君主贤能而臣子不英明的情况。

    D.史䲡生前不能举荐贤才和罢斥宠臣,所以有死后的规劝,萧何在临死之前推荐曹参替代自己,苏洵通过这两个事例来表明大臣的用心应该是怎样的。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伯莫盛于桓、文,文公之才,不过桓公,其臣又皆不及仲。

    (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5】本文是苏洵针对管仲所作的人物评论,其中涉及齐桓公,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苏洵对齐桓公的评价。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青春,是人类生命激情的赞歌。十五六岁的青年,带着对自我的认识、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打开了人生奋斗的篇章。有的人的青春可能是一路繁花相送,有的人的青春可能是一路披荆斩棘,但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班级计划举办以“奋斗吧,青春”为主题的演讲赛,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