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B. 骊山北构而西折
C. 内立法度,务耕织 D. 义不赂秦
2、下列各句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B.沛公安在?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遂使之形成于吴 成:讲和
B. 当大逆无道 当:应当
C. 以躯借交报仇 交:朋友
D.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 多:赞美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部分企业产权不清,管理体系不健全,使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想赢得竞争力,以致难以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B.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几周时间就取得了5个亿的票房收入,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讲述了一个修复被撕裂的亲情的感人故事所致。
C.最近有关“北京地铁2元时代或将终结”的讨论,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实际上,大家可能忘了,从分段票价到一律2元,北京地铁票价已经历过多次调整。
D.“用电越多电价越高”,是未来对居民电价调整的方向,这无疑将体现中国节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例证。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嗔怪 膏粱子弟 皮开肉绽 弃甲拽兵
B. 寒喧 祸根孽胎 沸反盈天 敛声屏气
C. 饿殍 揭杆而起 流血漂橹 刨根究底
D. 聒噪 功亏一篑 度长絮大 扪参历井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王愿坚
天边上,最后那一小块挂着晚霞的云彩,轻轻飘闪了一下,眨眼工夫就消失了。夜色,像块奇大无比的灰布,悄悄地伸展开来,罩住了整个草地。
通信员罗小葆一手拄着那根用来探路的木棍子,一手抓着腰间那块小木牌,呆呆地看着这夜幕四合的情景,不知要往哪里走。
过去的六天里他都是跟在连队里走的,他用不着打问路线,用不着辨别方向,只要把自己那块心爱的小木牌往老班长背包上一挂,瞅着它一步不落地走就行了。那块识字木牌,比一本书略大点儿,刮得溜平,上面还刷了两遍桐油。这是在遵义地区休整时,老班长给他做的。从那时候起,他每天请小文书在上边写上几个生字,然后一边走,一边认。
谁想到就在今天中午时分,部队遭到了突袭,老班长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就在老班长被扶上担架的时候,他突然挣扎着欠起了身,把识字牌递到小罗手里,指着上面新写的“北上抗日”四个字,问道:“都认识啦?”
“认识……”小罗的喉咙哽住,说不下去了。他扑在了老班长的怀里。
“意思呢,一定要搞清楚,这是个战略问题哩!”老班长把小罗抱紧了,往北走,出草地,到陕北,去……”他急剧地喘息起来。
“去迎接抗日高潮!”小罗一下子把话接过来。
他想起要去给老班长弄`点儿水喝。可当他找来了一小碗干净的清水的时候,连队已经走远了。于是,他掉队了。到了这时,他才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跟在队伍的行列里是多么幸福,也真正感到了辨别方向的重要。
一个个草墩被他踩到了脚底下,一道道烂泥河沟被他跨过了……
忽然,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星火光。这火光,被草地的水汽笼罩着,发出一环环色彩斑斓的光圈,映照着这黑沉沉的草地,也照亮了罗小葆的心头。
一堆堆篝火余烬的旁边,同志们有的躺着,有的背靠背坐着,都在香甜地睡着。罗小葆小心地绕过他们,走向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篝火边,这才看见在对面还坐着一个同志。只见这个同志坐着一个小衣包,一只臂肘靠在一只铁皮箱子上,膝盖上搭着一张地图,正在聚精会神地看着,看一会儿,抬起头,凝神思索一会儿,拿红铅笔在图上做个记号。
他看着那个同志手里的地图,忽然生出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是如此强烈,终于使他憋不住低低地喊了声:“报告!”绕过火堆,走了过去。
那个同志慢慢地从地图上面抬起了头。看着那慈祥的笑脸,罗小葆的拘束一下子消失了:他又向前迈了一步,指着地图说:“你是领导同志吧,你一定知道明天的行军路线……”
“路线,当然有啰!”领导同志抓住了小罗的手,拉他在铁皮箱子旁边坐下,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圈,说道,“看,一直往北,走上半天多点,就是班佑——就走出草地了!”
“真的?!”罗小葆高兴地叫了声。
“来,先开饭!”领导同志用笔杆夹起了一粒胡豆,吹了吹,轻轻放到了小罗的手心里,然后从文件箱上的一个大铜墨盒底下抽出一张纸,动手写起字来。
“不,我也还有任务哩!”罗小葆把擦干净了的识字牌放到领导同志面前,要求道,“我今天的课还没上呢!同志,教我几个字吧!”
“学习?好!”领导同志看着识字牌,赞许地点了点头。他拿起毛笔,转身把笔尖在身边草叶上的露珠里蘸了蘸,又在墨盒里匀了匀,挥笔写下了四个大字。
他用笔尖指点着,逐字念着:“向、北、前、进!”
罗小葆也跟着念:“向北前进!”
“向,就是方向的向……”领导同志逐字讲解起来。他那浓重的湖南口音,语调很慢,讲得那么仔细,又那么清楚。
罗小葆用心地听着。随着讲解,在他面前展现了一幅壮丽的情景:浩浩荡荡的红军队伍,正在向着北方,向着陕北的高原大步前进。
“字,就这么讲。”领导同志讲完了,又和蔼地问道,“那么,为什么要‘向北前进’呢?”
“我们红军要北上抗日。”
“还有呢?”“还有,”小罗歪着脑袋想了想,“那里有陕北根据地,我们红军可以休息、整顿、发展……”
领导同志点点头,高兴地笑了。他亲切地揽住了小罗的肩膀。
罗小葆念着,认着,写着,把这几个字记在了心坎上。这四个字和领导同志的讲解把他引向了北方,引进了一个新的天地。仿佛眼前这一堆篝火化成了一簇花,像他家乡的映山红一样的花,这是陕北根据地。
罗小葆醒来的时候,天已亮了。东天上一抹朝霞正在上升、扩展,在广阔的草地的东侧,一轮红日正跃出地平线,把整个草地照得透亮、火红。
这时,一个背驳壳枪的红军战士走过来,微笑着说:“毛主席要我等部队出发的时候再叫醒你。”
罗小葆惊住了:“毛主席?”
“是啊,昨天你不是和他一起待了半夜?”
罗小葆急问:“毛主席在哪儿?”
“在前边!”警卫员朝北一指,“带着部队出发了。”
罗小葆激动地一跃而起,向着部队走去的方向奋力跑去。
红军长征的部队,正一路路、一行行,踏着开满鲜花的草地,向北走去。他们走着,在没有路的荒凉草地上踩出了路。
罗小葆跑了一程,来到一颗丈把高的树下。他停住了脚,注视着正在走向前来的红军队伍。突然,他折下了一截树枝,把他那心爱的识字牌牢牢地挂在树杈上。
“向北前进”四个亮闪闪的大字,像一个金色的路标,指向革命进军的方向。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块普通的小木牌,先是作为识字牌,再成为“金色的路标”,意义层层深化,人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B.老班长身负重伤依然不忘叮嘱罗小葆要认好、读懂“北上抗日”,体现出老班长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对革命路线的坚定。
C.小说以追赶大部队的罗小葆为人物线索,以反复出现的小木牌为事物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相互作用。
D.罗小葆与老班长、毛主席、警卫员的三个对话场景,构成了故事主体,有利于推动故事发展,巧妙塑造人物。
【2】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对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作用。
【3】“他,沿着这条路迎来了胜利,还要沿着这条路胜利地走向前去。”这是原作的结尾,你认为保留这个结尾好?
7、默写。
(1)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故哂之。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把长江和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表现对逝去历史人物的感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短歌行》中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借写姑娘思念情人来表达渴慕贤才之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4)李商隐的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表达了身不能共处,心却能相通的意思。白居易《琵琶行》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描写庙宇下神鸦社鼓的热闹景象,意在指出人们早已忘却亡国的耻辱。
(6)当不愿意低三下四去侍奉权贵的时候,许多有志之士往往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的态度。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动静结合,色彩对比鲜明,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金陵秋景图。
(3)“酒”是古代诗歌常用意象,诗人常借酒怡情,或解愁忘忧,或送友饯行,或感叹人生。唐代诗人李白就写过很多这样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懂规矩。
(2)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曾皙的询问中可以明确孔子对其他三位学生回答的评价,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孔子认为公西华可以大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批判了秦国贪婪掠夺天下人而又肆意挥霍财物的行为。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覆辙。
(3)《六国论》中,表现诸侯国先人艰苦开辟疆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
戴复古
茶山衣钵放翁诗,南渡百年无此奇。
入妙文章本平澹,等闲言语变瑰琦。
三春花柳天裁剪,历代兴衰世转移。
李杜陈黄题不尽,先生模写一无遗。
【注】茶山:指南宋大诗人曾几,曾几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是陆游的老师。李杜陈黄、李白、杜甫、陈师道、黄庭坚:前两位是唐朝大诗人,后两位是北宋大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钵”,中国禅宗师徒间传授道法,叫做衣钵相传,这里是说陆游曾师承茶山居士,一词交代了曾几和陆游的师生关系,也暗示了陆游诗文水平很高。
B.诗歌题目交代了写诗的缘由,暗含着对陆游的崇敬之情以及思以为师之意。
C.第五句既指出了陆诗描绘的自然风光,又赞扬了陆诗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
D.诗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第二句暗含对比,尾联明确对比,两处角度不同。
【2】作者读了先生的诗篇之后,从哪几方面对诗歌进行了评价?试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江谧字令和,济阳考域人也。祖秉之,临海太守,宋世清吏。父徽,尚书都官郎,吴令,为太初所杀。谧系尚方,孝武平京邑,乃得出。解褐奉朝请,辅国行参军,于湖令,强济称职。宋明帝为南豫州,谧倾身奉之,为帝所亲待。即位,以为骠骑参军。谧转尚书度支郎,俄迁右丞,兼比部郎。泰始四年,江夏王义恭第十五女卒,年十九,未笄。礼官议从成人服,诸王服大功。左丞孙夐重奏:《礼记》女子十五而笄,郑云应年许嫁者也。其未许嫁者,则二十而笄。射慈云十九犹为殇。礼官违越经典,于礼无据。”博士太常以下结免赎论;谧坐杖督五十,夺劳百日,谧又奏:“夐先不研辨,混同谬议。准以事例,亦宜及咎。”诏“可”。出为建平王景素冠军长史、长沙内史,行湘州事。政治苛刻。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僧遵裂三衣食之,既尽而死。为有司所奏,征还。明帝崩,遇赦得免。为正员郎,右军将军。太祖领南兖州,谧为镇军长史、广陵太守,入为游击将军。性流俗,善趋势利。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建元三年,为左民尚书。诸皇子出阁用文武主帅,皆以委谧。寻敕曰:“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谧才长刀笔,所在事办。太祖崩,谧称疾不入,众颇疑其怨不豫顾命也。世祖即位,谧又不迁官,以此怨望。时世祖不豫,谧诣豫章王嶷请间曰:“至尊非起疾,东宫又非才,公今欲作何计?”世祖知之,出谧为征虏将军、镇北长史、南东海太守。未发,上使御史中丞沈冲奏谧前后罪,诏赐死,时年五十二。
《南齐书·列传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B.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C.元徽末/朝野咸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D.元徽末/朝野威属意/建平王景素谧深自委结/景素事败/仅得免祸/苍梧王废后/物情尚怀/疑惑谧独竭诚/归事太祖/以本官领尚书左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解褐即脱去官服,解除职务。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这里代指官服。
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
C.大功这里指服丧九个月穿的丧服。古代丧服分为五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为不同的亲属服丧要穿相应的丧服。
D.东宫在古代一般指太子居地,因位于皇宫东部而得名,亦借指太子。《诗经》有“东宫之妹,邢侯之姨”的诗句,说明至少在东周时,东宫就借指太子了。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江谧做辅国行参军和于湖令时,尽职尽责。宋明帝当初担任南豫州刺史时,江谧倾力侍奉,被明帝当作亲信看待,后明帝即位,让江谧担任骠骑参军。
B.当时左丞孙夐上奏指出礼官提议的错误后,江谧因罪过受到惩罚,便又上奏指出孙夐附和错误议论,当追究其责任,使得孙夐也受到惩罚。
C.江谧秉性鄙俗,善于逢迎。他曾巴结建平王景素,后又归附太祖,诸皇子离开朝廷到自己的封地做藩王时用文武主帅的事,都委派江谧料理。
D.江谧长于文案,办事能力强。太祖驾崩,江谧谎称有病不上朝,大家很怀疑他抱怨未能受太祖临终托付。世祖即位,得知此事,对他心怀不满,下令赐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僧遵道人与谧情款,随谧莅郡,犯小事,饿系郡狱。
(2)江谧寒士,诚当不得竞等华侪。然甚有才干,堪为委遇,可迁掌吏部。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浙江杭州,一处自助西瓜摊火了。在这个小摊上,每个西瓜都称好重量,标好价格摆放在桌上,在桌子后方的袋子上,写着“扫码自取”几个字,旁边贴着收款二维码。摊主俞亚娣介绍,她自小因意外右手残疾,因此很多工作做不了,心疼丈夫打零工不容易,她开始种西瓜补贴家用:“做生意诚信最重要,我们肯定不会缺斤短两,提前称好重量,写清价格,大家买的时候也方便。”
这样一处特别的小摊,过往行人及货车司机时常来光顾,“差不多20天,小摊卖出了1000多斤西瓜,我收到的钱一分不少。”俞亚娣说。
彼此间的信任,比西瓜更甜。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