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黄南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是儒学的精华和源头,是儒学创始人、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思想的集中体现。作为语录体的典范,句子富有变化,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点到即止。

    B.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诗人、翻译家。《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由此他也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C.课文《鸿门宴》的精彩描述,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郭沫若将《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准确定位。

    D.《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包含了狄更斯本人的许多生活事实的“半自传体”的小说。读者会从天真无邪的少年主人公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

  • 2、下列选项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要有追赶思维,更要有探索精神。以往我们强调追赶思维,为了追赶别人定下的目标,努力向前,但是,   ,因为你会对前方的路一无所知。而探索精神可以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找到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突围。

    A.如果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落后 B.如果只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领先

    C.只要拥有追赶思维,就不可能落后 D.只要没有追赶思维,就有可能领先

  • 3、杨先生为父亲举办个人书画展,下面是他给某知名书画家写的一份邀请函的正文内容,其中有几处用语不得体,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明日请您屈驾到府上一坐,令尊珍藏的墨宝将悉数展出,届时还请您抛砖引玉、不吝赐教。明早七点请您在家恭候,我们将有专车迎接。真诚期待您的光临!

    A. “府上”改为“寒舍”   B. “令尊”改为“鄙人”

    C. “抛砖引玉”改为“发表高见”   D. “恭候”改为“等待”

  • 4、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中“穷”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闻穷巷多怪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D.复前行,欲穷其林

  •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作不良计   故:故意

    B. 可广问讯   幸:希望

    C. 留待作遗   施:赠送

    D. 会永无缘   渠:第二人称代词,“你”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①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平伯同游秦淮河,平伯是初泛,我是重来了。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做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一泪,我们开始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

    ②秦淮河的船约略可分为两种: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的“七板子”。大船舱口闹大,可容二三十人。里面陈设着字画和光洁的红木家具,桌上一律嵌着冰凉的大理石面。窗格雕镂颇细,使人起柔腻之感。窗格里映着红色蓝色的玻璃;玻璃上有精致的花纹,也颇悦人目。“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里面通常放着两张藤的躺椅。躺下,可以谈天,可以望远,可以顾盼两岸的河房。大船上也有这个,但在小船上更觉清隽罢了。舱前的顶下,一律悬着灯彩;灯的多少,明暗,彩苏的精粗,艳晦,是不一的,但好歹总还你一个灯彩。这灯彩实在是最能勾人的东西。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我们这时模模糊糊的谈着明末的秦淮河的艳迹,如《桃花扇》及《板桥杂记》里所载的。我们真神往了。我们仿佛亲见那时华灯映水,画舫凌波的光景了。

    ③我们初上船时,天色还未断黑,那漾漾的柔波是这样恬静,委婉,使我们一面有水阔天空之想,一面又憧憬着纸醉金迷之境。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着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桥上两旁都是木壁的房子,中间应该有街路?这些房子都破旧了,多年烟熏的迹,遮没了当年的美丽,我想像秦淮河的极盛时,在这样宏阔的桥上,特地盖了房子,必然是髹漆得富富丽丽的;晚间必然是灯火通明的,现在却只剩下一片黑沉沉!

    ④但是河中眩晕着的灯光,纵横着的画舫,悠扬着的笛韵,夹着那吱吱的胡琴声,终于使我们认识绿如茵陈酒的秦淮水了。从清清的水影里,我们感到的只是薄薄的夜—这正是秦淮河的夜。我们下船后,豁然开朗,身子顿然轻了一习习的清凤荏苒在面上,手上,衣上,这便又感到了一缕新凉。南京的日光,大概没有杭州猛烈;西湖的夏夜老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

    ⑤每一只船从那边过去时,我们能画出它的轻轻的影和曲曲的波,在我们的心上;这显着是空,且显着是静了。因为想像与渴慕的做美,总觉更有滋味。这实在因为我们的心枯涩久了,变为脆弱。灯愈多,晕就愈甚;在繁星般的黄的交错里,秦淮河仿佛笼上了一团光雾。但灯光究竟夺不了那边的月色;灯光是浑的,月色是清的。在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但灯与月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

    ⑥我们回顾那渺渺的黄光,不胜依恋之情;我们感到了寂寞了!我们忽然仰头看见依人的素月,不觉深悔归来之早了!临水的妓楼上,时时从帘缝里射出一线一线的灯光;仿佛黑暗从酣睡里眨了一眨眼。我们默然的对着,静听那泪汩的桨声,几乎要入睡了;朦胧里却温寻着适才的繁华的余味。我那不安的心在静里愈显活跃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便又入梦了。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1923年10月11日作完,于温州。

    (原载于1924年1月25日《东方杂志》第21卷,有删改。)

    [注]髹漆:将器物涂上漆。

    1下列对本文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标题即入情,将秦淮河置身于桨声灯影之中,营造出缥缈的意境,给人以动态美,“灯影”点明了时间。

    B.文章描绘了秦淮河的夜景,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表现了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知识分子积极向上的热情。

    C.文章运用了拟人、衬托的手法,描写月色的缠绵,突出月色灯影中的秦淮河,表达作者陶醉依恋之情。

    D.文章以时间为序,描摹十里秦淮的朦胧夜景,作者神往明末秦淮的历史,是追求心灵的慰藉,富个性色彩。

    2本文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从“视听结合”角度,选两处文字,赏析其妙处。

    3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却颇具历史韵味,请结合文本试作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的“____________”两句,与孔子所说的“思而不学则殆”一样,讲的都是学与思的关系。

    (2)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两句以山、海为喻,表达了作者要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

    (3)苏轼《赤壁赋》中运用侧面描写手法突出洞箫声极其动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语句中空缺处的文字。

    ⑴ 杜甫在《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江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⑵《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⑶《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感叹东吴那个强盛的局面,孙权那个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描写曹军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盛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天姥山上的天气和环境,渲染了紧张凝重的气氛,为下文仙人出场做铺垫。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表现作者身处腰缠万贯的同游者之间,却不为富贵所动的优秀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时无意于功名的心态。

    (3)在《沁园春·长沙》中,描写仰望与俯瞰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荆轲刺秦王》中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四时之景”中春夏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被子的破旧来表现生活贫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澄澈、竹影斑驳的迷人夜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过客相寻

    杜甫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

    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

    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

    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就体裁来看,这是一首律诗。 B.就格律来看,有四个字押韵。

    C.就内容来看,这是一首田园诗。 D.就语言来看,朴实自然生活化。

    2与《登高》一诗着重写“悲”相比,本诗主要表达 情感。

    3全诗用哪些手法来写“穷老真无事”的?请作具体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乙)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良引兵从沛公。公欲以兵二万人击峣下军,良说曰:“秦兵尚强,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汉六年正月,封功臣。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高帝,后八年卒,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注)①雒阳:洛阳。②郦食其:人名。

    1下列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下列对两段文字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古代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B.为寿,祝颂之辞。向尊长敬酒或馈赠财物,以祈祝健康长寿。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3下列对两段文言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用人,虚心纳谏。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能虚心向谋士请教,采纳建议,热情款待项伯,约为婚姻。

    B.刘邦能言善辩,善于应变。(甲)文中,他面对危情,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使项伯为他所用,使局势出现转机。

    C.张良足智多谋,胸有韬略。面对故人报信,他处变不惊,从容应对;他计败峣下秦军,又说汉王授印于韩信,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为人精明。(甲)文中,他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在(乙)中,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4选出与例句划线的字用法一样的一项

    例句:君为我呼入,吾得事之

    A.越国以 B.白衣冠以送之

    C.吏民,封府库 D.倚柱而笑,踞以骂曰

    5选出与例句句式一样的一项

    例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B.何厌之有?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着。 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以下各句中划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B.夫人之力不及此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D.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独其将欲畔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妇人晕倒在地。突然,她感觉自己好像已经离开人世,正站在天堂的法官面前。

    一个声音问道:“你是谁?”

    “我是市长的妻子。”妇人回答。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妻子,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4个孩子的母亲。”

    “我没有问你是谁的母亲,而是问你是谁。”

    “我是教师。”

    “我也没有问你从事什么职业,只是问你是谁。”

    “我是一名基督徒。”

    “我没有问你的宗教信仰,只是问你是谁。”

    一问一答没完没了地进行下去,妇人总是不能满意地回答法官的“你是谁”这个问题。

    不知过了多久,妇人醒了过来。

    她下决心要找出“我是谁”的答案。她能找到吗?

    上面的文字,是否带给你新的感受,引发了你的联想,或是激活了你的某些经历,请以“我是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9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