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咸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很多企业都认识到,为了应对消费需求和竞争格局的变化,必须把改进服务提到与研发新产品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B.一般人常常忽略的生活小事,作者却能够慧眼独具,将之信手拈来,寻找其叙述的价值,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

    C.在新一代青少年中,科幻迷越来越多,这显示了科幻文化正在崛起,是对长久以来孩子们缺失的想象力的呼唤。

    D.数字化时代,文字记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致使很多人提笔忘字,长此以往,将影响到汉字文化能否很好地传承。

  • 2、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论语》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仁”堪称全书的统率,但孔子对这一思想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他总是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角度的阐述。

    B. 《大卫科波菲尔》是“自传体”长篇小说,小说中大卫的房东密考伯夫妇是法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以他的父母为原型塑造的。

    C. 《家》、《春》、《秋》合称为“爱情三部曲”,《家》是新文学的第一部畅销小说,爱情和婚姻纠葛是其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D. 《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家维克多雨果。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

  • 3、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郑,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郑以陪邻 

    ③既东郑 ④又欲肆其西

    A.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 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 4、选出加点字解释无误的一组(  )

    A. 学(劝勉)而望矣(提起脚后跟)学(广泛)形容尚小(形体容貌)

    B. 闻者(清楚)故业(继承)秦人开关敌(推延,推迟)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C. 河内(荒年)请以战(比喻)王无罪(时间)她讪讪的缩了手(难为情的样子)

    D. 道也(学习)圣人无师(固定)六艺经(经典)可怜辜负好韶光(可爱)

  • 5、下列特殊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为巡船所物色②君何以知燕王?③乃设九宾礼于廷④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⑤敢以烦执事⑥震之以威怒⑦求人可使报秦者⑧以为莫己若者⑨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 ①⑨/②④⑧/③⑦/⑤⑥   B. ①③⑨/②⑤⑧/④⑦/⑥

    C. ①⑨/②⑧/③⑥/④⑦/⑤   D. ①③⑨/②⑧/③⑤/④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 风 拂 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独奏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多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

    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

    姑娘噘噘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年轻过,知道错了,就中啦!”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动作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

    B.“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暗示理发师傅已察觉小伙子捡钱的动作,设置巧妙。

    C.小说叙写理发师傅女儿送饭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善良,也表现了理发师傅夫妻互相关心、和睦相处,丰富了作品内容。

    D.小说中的“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参与者、见证者,“我”的情绪波动让读者身临其境,使故事更富真实性。

    【2】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可见他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

    B.理发师傅不愿意接受工友们理发时多给自己的钱,这不仅表现了理发师傅的自尊自爱,也表现了作者对这些小人物悲惨命运的同情。

    C.“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天气的变化没有给小理发棚带来凉爽,这暗示了理发棚里气氛沉闷。

    D.小说围绕“捡钱”事件,以小理发棚为场景,通过对理发师傅、小伙子人物形象的塑造,含蓄地表现了理发师傅的善意和小伙子的转变。

    【3】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小伙子的心理变化过程。

    【4】小说题目“清风拂面”有哪些含义?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情境默写。

    (1)古人云:“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是一个人不坚持肯定是不会成功的。《荀子·劝学》 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无尽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3)在《师说》 中,韩愈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阐释老师的作用和历史职责。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自己面对大好河山,想起曾经叱咤风云的许多历史人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类比联想之法,由琴声联想到珠玉之声,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1)《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女主人公回忆当年恋爱时的情景,这与成语“青梅竹马”的意境相仿。

    (3)《离骚》多用比兴的手法,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诗人以自己用荷装饰的衣着来比喻自己的美德。

    (4)曹操《短歌行》中,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人生苦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蜀道难》描述凭借天险蜀道易守难攻的句子是  

      (2)杜甫在《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    

      (3)在《琵琶行》中白居易能够充分体会琵琶乐曲中的情感的原因是: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赤壁》中,借古物引出历史,写出兴亡之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诗经》中的句子表达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令人叹为观止。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静中有动,生气勃勃的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芣苢》中,写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

    (3)《文氏外孙人村收麦》一,诗中,写烙饼充饥乏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歌行》中运用借代手法写解除忧愁需要美酒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和对仗,表达了脱离官场,回归家园的强烈愿望。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送沈记室夜别

    范云

    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晓云。

    秋风两乡怨,秋月千里分。

    寒枝宁共采,霜猿行独闻。

    扪萝正意我,折桂方思君。

    (注)①范云,南北朝人,父范抗在郢府任职,范云随侍其侧,与记室参军沈约交好。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勾画出送别时静谧、安详的环境,渲染了送别场面的温馨。

    B.颔联写知心朋友在千里之外的异乡分别,面对秋风秋月,倍感惆怅。

    C.颈联是对二人过去共同生活的回忆以及对别后旅程寂寥的想象。

    D.诗中的离别凄惨悲切,同时又有一股清丽之气贯穿于内,轻盈洒脱。

    2尾联虚实结合,请结合诗句赏析其妙处。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小题。

    宁南侯传【明】侯方域

    宁南侯者,姓左氏,名良玉,字曰昆山,辽东人也。少起军校,以斩级功,官辽东都司。苦贫,尝挟弓矢射生。一日,见道傍驼橐,驰马劫取之.乃锦州军装也。坐法当斩,适有丘磊者,与同犯,愿独任之,良玉得免死。既失官,久之无聊,乃走昌平军门求事司徒公。司徒公尝役使之,命以行酒。会大凌河围急,诏下,昌平军赴救,榆林人尤世威者为总兵官,入见司徒公曰:“大凌河当天下劲兵处,围不易解,世威当行。今既以护凌不可,公且遣将,谁当往者?中军将王国靖,书生也,左右将军更不可任。”司徒公曰:“然则,谁可?”世威曰:“独左良玉可耳。顾良玉方为走卒,奈何帅诸将?”司徒公曰:“良玉诚任此,吾独不能重良玉乎?”

    即夜遣世威前谕意。漏下四鼓,司徒公竟自诣良玉邸舍请焉。良玉初闻世威往,以为捕之,绕床语曰:“得非丘磊事露耶?”走匿床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引出而谕以故,良玉失色战傈,立移时,乃定,跪世威前,世威且跪且掖起之。而司徒公至,乃面与期。

    诘旦会辕门,大集诸将,以金三干两送良玉行,赐之卮酒三,令箭一,曰:“三卮酒者,以三军属将军也,令箭如吾自行。诸将士勉听左将军命,左将军今已为副将军,位诸将上,吾拜官疏,夜即发矣。”良玉既出,而以首叩辕门墀下曰:“此行倘不建功,当自刎其头。”已而果连战松山、杏山下,录捷功第一,遂为总兵官。良玉自起谪校,至总兵,首尾仅岁余,年三十二。

    是时,秦寇入豫,良玉当往剿,见司徒公。司徒公曰:“将军建大功,殊不负我,欲有言以赠将军,将军奚字?”良玉曰:“无也。”司徒公笑曰:“岂有大将军终身称名者哉?”良玉拜以为请,司徒公曰:“即昆山可矣。”自此乃号为昆山将军。

    当左将军出军时,有党应春者,以军校逃伍,当死,司徒公缚而笞之百,应春起而徐行,无异平时,拔以为军官,复逃,再缚之来,应春仰首曰:“扎官实岂异军校耶?”司徒公异之,以付左将军,为先锋。后乃立功佩印,为山海关将。然则将苟有材,得其人以御之,虽卒伍可也,而况于公侯哉?  (选自《侯朝宗文选》,有删改)

    【注】①驼橐:驮垛,即捆扎成垛供驮运的货物或行李。②墀: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③秦寇:陕西农民起义军。

    1下列各句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法当斩坐:犯法获罪

    B. 乃面与期:约定时日

    C. 即夜遣世威前意谕:明白

    D. 诸将士听左将军命勉:尽力,努力

    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引出而谕故君何知燕王

    B. 遣将臣死不避

    C. 应春起徐行毕礼归之

    D. 司徒公竟自诣良玉邸舍请激于义而死者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左良玉作战勇猛,颇有战功。他出身行伍,因作战勇猛有功而封官辽东都司,后来带领军队在松山、杏山下作战,也取得了胜利,获得头等战功。

    B. 左良玉曾因贫穷而打劫驮垛,触犯法律,虽幸免于死,但仍然心怀畏惧,害怕事情暴露,以致尤世威来找他时吓得藏在床底下。

    C. 左良玉得到尤世威的推荐和司徒公的特别提拔后,誓死不负他们的期望,取得胜利,因此被他们取名为昆山将军。

    D. 司徒公不仅提拔了有军事才能的左良玉,还发现了党应春的特别之处,将他交给左良玉。左良玉和党应春建功立业,均为大将。

    4请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顾良玉方为走卒,奈何帅诸将?

    (2)然则将苟有材,得其人以御之,虽卒伍可也,而况于公侯哉?

    (3)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左良玉成就军功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微写作。

    请你以唐太宗的口吻,给魏征写一段话予以回应,表达读了《谏太宗十思疏》之后的感受。要求:①紧扣《谏太宗十思疏》课文内容,回应合理、有针对性;②用语得体;③不需要写称呼、落款等,在80-120字之间。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