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海燕》的作者是俄国作家高尔基,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B.《统一》选自《聂鲁达抒情诗选》,聂鲁达是挪威诗人,获1971年诺贝尔文学奖。
C.《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自《舒婷的诗》,这是一首朦胧诗歌。
D.《变色龙》《蒲柳人家(节选)》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契诃夫和中国的刘绍棠。
2、下列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晦朔,月末和月初。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晦,阴历每月的最初一天。
B.参乘,亦作“驂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C.人定,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D.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可谓化典入词的范例。
②新赛季,巴西籍教练库卡的上任和外援阿洛伊西奥的加盟,对鲁能泰山队来说简直是为虎傅翼,让本来就志在夺冠的队员更加充满信心。
③原告律师严正提出,被告人虽是首次犯罪,但给受害者家庭造成严重伤害,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其罪行擢发难数,理应重判。
④季羡林先生虽已仙逝,但他那平易近人的文字却留下了不朽的印记,他对人世间五味的品评留给人们永久的回味。
⑤各种打车软件在“花钱买用户”的营销策略下,难免鱼龙混杂,短期内出现了各种问题,这也暴露了行业监管的软肋。
⑥廖凡自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参演了多部影视剧,2014年凭借《白日焰火》中不瘟不火的表演获得了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⑦在2015亚洲杯预选赛的第三轮比赛中,中国男足表现差强人意,被弱旅印尼队逼平,没有拿到计划内的三分。
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外宣称钓鱼岛国有化,此种危言危行严重伤害了中日两国的正常外交关系。
⑨史上最强台风“海燕”重创菲律宾,在受灾最严重的洛克落班市,哀鸿遍野,被台风吹倒的房屋、树木、汽车残骸遍布街道。
⑩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A. ①③⑦ B. ②⑥⑩ C. ⑤⑧⑩ D. ④⑥⑨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 王老师,虽然您已经退休了,但您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我一直铭记在心里。
B. 你我相交十载,情谊深厚,他日如有任何困难,我一定鼎力相助。
C. 此次设计大赛,内容主题不限,我定要斗胆一试,争创佳绩。
D. 您的画作可谓独树一帜,就连犬子的画也惟妙惟肖,真不愧是丹青世家啊!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 岁末钱荒,互联网巨头们却相继推出理财产品,使资金分流,这对于资金紧张的银行市场来说简直是釜底抽薪。
② 真正的执政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虚假的执政为民,则把人民挂在口头上。这是两种理念的云泥之别。
③ 别看他年近花甲,管理如此浩繁的案卷资料却游刃有余,只要你说出要查找的案卷资料,他就会信手拈来,呈送于你。
④ 我班又转来一位新同学,个高力大,篮球打得棒极啦,这使得我班篮球队宛然如虎添翼,在校运会上夺冠把握更大了。
⑤ 《中国诗词大会》中参赛选手的气定神闲、百人团成员的博闻强记、主持人的妙语连珠、专家点评的字字珠玑,都成为公众赞誉的焦点。
⑥ 世界上很少有一蹴而就的事,大多数事情都要经过不断尝试才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坦然面对尝试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
A. ①②④ B. ②⑤⑥ C. ③⑤⑥ D. ①③④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人生当架几座桥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谈起他一生的理想和追求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10岁那年,叔叔送我一本地图。在中国地图一页,我看见台湾地区用墨涂黑了。我问:‘为什么台湾要用墨涂黑呢?’叔叔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因为我国和日本打仗打输了,被日本人占了。’我当时很气愤,心想,中国的领土为什么被日本人抢占了呢?一定要把台湾夺回来!”从此,茅以升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报效国家。
茅以升从小天资聪慧,但他更得益于后天的勤奋刻苦。中学时,祖父教他读古文。祖父先将文章抄录一遍,要求他在第二天上课前背熟。没想到,祖父刚抄录完,茅以升已能背诵出来。茅以升锻炼记忆力的故事很多,最著名的是他背诵圆周率的故事。1940年,茅以升任职的唐山工程学院迁到贵州平越县。校庆那天举行游艺会,同学们欢迎茅院长表演个节目。茅以升不会唱歌、跳舞,就说:“我表演背圆周率吧。”他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同学们热烈鼓掌,赞叹不已。
1933年春天,茅以升受命在钱塘江上建造一座现代化的大桥。当时在杭州民间流传一句谚语,叫作“钱塘江上造桥”,意思是指不可能做成功的事。因为钱塘江的潮水和流沙都是别处罕见的。潮水来时,潮头壁立,毁坏力惊人。流沙是极细极轻的沙粒,一遇水流即被冲刷走。江底流沙覆盖,深达40多米。所以,杭州人说“钱塘江无底”,在钱塘江上造桥被认为是异想天开。而当时,中国所有的现代化大桥都是外国人修的。经过调查研究之后,茅以升认为在钱塘江上造桥是可以成功的。
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后,遇到的困难一个接一个。外面传着闲言碎语,说什么“这样干下去,哪里会成功?”银行也中断了贷款。茅以升的母亲听到这些事后对他说:“唐僧取经,八十一难;唐臣(茅以升的号)造桥,也有八十一难。只要有孙悟空,有他那如意金箍棒,你也同样能渡过难关。”那时的“孙悟空”就是造桥的全体员工,“如意金箍棒”就是科学里的一条法规:利用自然规律,克服自然界的一切障碍。茅以升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和建桥工人的智慧,先后攻克了80多个难题,发明了“射水法”“沉箱法”等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工程效率。
钱塘江大桥既是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又是我国桥梁工程师的摇篮。茅以升把工地办成学校,吸收大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程实践,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桥梁工程人才。我国一些重要桥梁工程,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的一些负责人都曾经历过钱塘江大桥建设的洗礼。建国后,茅以升又参与修建我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先后担任专家组组长、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总设计师,为武汉长江大桥的顺利建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建桥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一座瘸腿、不平衡的桥梁,怎能让车辆行人平安到达彼岸?同样,人架设知识的桥梁也是如此。茅以升既通晓工程技术,在文史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一生学桥、造桥、写桥,在中外报刊发表文章200余篇。他写的《桥名谈往》《二十四桥》,博古通今,文笔极好。特别是他在《人民日报》上连载的《桥话》,更是难得的文学佳作。毛泽东曾对茅以升说:“你的《桥话》我看了,写得很好。你不仅是个科学家,而且也是个文学家哩!”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的日子,茅以升都始终如一地勤奋工作,即便到了晚年仍然壮心不已。他说:“我还有一桩心事,就是台湾问题。1945年,台湾光复后,我曾到台湾去参加过一次学术会议,看到了台湾的迷人景色,还看望了那里的老同学和朋友。1955年,我到日本访问,恰好住在下关(原名马关)的‘春帆楼’。当年,李鸿章签字把台湾割让给日本就是住在‘春帆楼’。看到李鸿章住过的房子,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我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架设连接海峡两岸人民的大桥。这是我在有生之年想要完成的一件大事。”
(取材于《郭梅尼人物通讯选》)
相关链接
①茅以升(1896-1989),中国桥梁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茅以升于30年代打破外国人的垄断,在自然条件比较复杂的钱塘江上主持修建了一座基础深达47.8米的双层公铁两用桥。钱塘江桥的建成,成为中国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②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茅以升内心有一种预感。他下令在大桥南2号桥墩上留下一个长方形大洞,对于这个原设计中没有的重大改变,茅以升没有向任何人解释原因。持续3个月的淞沪会战终以上海陷落结束,11月16日,南京政府决定炸桥以阻断敌人,深明大义的茅以升心情沉重地点了点头:“造桥是爱国,炸桥也是爱国!”一语未竟,热泪夺眶而出。原来在桥下预留的大洞,就是为这一天预备的。12月23日,茅以升正式接到炸桥的密令。当晚,他来到书桌前,奋笔写下8个大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这一愿望终于在抗战胜利后得以实现,在茅以升的亲自主持下,钱塘江大桥又得以成功修复。(摘自“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天资聪慧,茅以升从小就过目成诵,记忆力惊人。他协助祖父抄录古文,不待祖父抄完,他就能全文背诵;多年以后,他背诵圆周率,能一口气背到小数点后一百位。
B.茅以升的母亲是一位知书达礼、颇具识见的老人,她对茅以升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在建造钱塘江大桥的困难时刻,正是母亲的鼓励和点拨,才使得茅以升能够坚持下去。
C.钱塘江大桥“建成-炸毁-修复”的经历,说明大桥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茅以升虽然不是政治家,但他对当时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有着清醒的认识,并提前做好了应对的准备。
D.茅以升的一生,就像桥梁一样,讲究处处平衡与和谐。他不仅在桥梁科学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而且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他都勤奋工作,并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
【2】为什么材料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茅以升对台湾的关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你认为可以从茅以升身上获得哪些有益的人生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___________”一句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小溪逶迤而来的形状,“____________”一句则形象地描写了小溪边缘高高低低.凹凸不平的状态。
(2)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中能展现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劈波斩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庄公的原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曾子的“三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强调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乱,提出的论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荆轲所吟唱的诗句是:_____,______。
(2)《沁园春 长沙》诗人故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很短暂,人活在世界上就像一种仅能存活一天的生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述志后,孔子笑了,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用比喻修辞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3)《答司马谏议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宋]张孝祥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注]。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
[注]“表独立”: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切云”,《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二句,既写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点明夜间登临时的风露与春寒的感觉。
B.上片后七句,写月光照彻之景,写江面浩渺、微波荡漾之景,最后写高驻金山奇景。
C.下片前三句,词人借仙女陪伴自己之所想,向读者袒露自己的心胸。
D.下片后七句,写自己澄明洁净之感、幽远清晰之见及登仙而去之想。
【2】陈应行评价张孝祥词“真非烟火食人辞语”,请结合本词证明这一观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
【1】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以其无礼于晋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表现烛之武机智善辩的一组是( )
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③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④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⑤邻之厚,君之薄也 ⑥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A. ①③④ B. ①⑤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3】下列各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左传》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B. 爵位,春秋时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虽有尊卑之分,但在待遇方面没有明显区别。“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C. 古代讲究“以德治国”“以德配天”,是说上天只会把天下给有德之人,君主、诸侯如果失德就会失去权位,“是寡人之过也”中的“寡人”即“寡德之人”,是君主的谦称;
D. 执事,常见义项有两个:有职守之人,官员。还有一种是敬称,是指办事的官吏,如“敢以烦执事”中的“执事”,这里是敬称对方,可译为“您”。
【4】把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淹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名字”:秦始皇、刘邦、唐太宗,荆轲、烛之武、蔺相如、廉颇、樊哙、苏武、孔子、庄子、司马迁、梁启超、苏轼、辛弃疾等。这些名字“在历史的天空闪烁”,人间有“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以上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散发着的“英雄气”有许多依然有现实意义。对此你有怎样的理解和感悟呢?请从以上人物中选取两三个来解读。
要求:选好人物,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