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金华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挥斥方遒  激浊洋清  博闻强记  短小精悍

    B.不寒而粟  步履蹒跚  草菅人命  廖廓江天

    C.图穷匕见  戮力同心  秋豪无犯  劳苦功高

    D.目眦尽裂  自矜功伐  陨身不恤  长歌当哭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我们对彼此的印象逐渐_______,而且从此也没有再见面。

    ②这些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显然并不是________性语言。

    ③王三胜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_________,脑门亮,眼睛亮——眼眶虽深,眼珠可黑得像两口小井,深深地闪着黑光。

    A. 淡薄   事物   工夫   B. 淡泊   事务   工夫

    C. 淡薄   事务   功夫   D. 淡泊   事物   功夫

  • 3、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浩荡中华五千年,有那么一个人,长歌当哭,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B.这项制度的要害在于,政府掌握着生杀予夺的主动权,企业只要获得免检资格,就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

    C.这个小毛病不足为训,下次改掉就行了,何必大动干戈?

    D.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 4、下列诗词对联与所描述的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周瑜)

    B.泗水文章昭日月,杏坛礼乐冠华夷   (孔子)

    C.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霍去病)

    D.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曹雪芹)

  • 5、下列各组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垝(huán)            (xiè)             夙兴夜寐          攘垢

    B.葳(ruǐ)             (jí)妒               名门旺族          侘傺

    C.伫(zhù)             (qiǎn)意识        神彩飞扬          伶俜

    D.(jiē)叹               (nínɡ)碧            大笔如椽          嬉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青蒿素是中国医学给予人类的一份珍贵礼物。和植物化学的其他发现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相比,从青蒿提取物到青蒿素的研发历程相当快速,然而,这绝不是中医智慧的唯一果实。中国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还发现,具有悠久应用历史的中药砒霜,用于治疗白血病颇有疗效,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的重要选择。对治疗失忆颇有效的石杉碱甲,也是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的,是我国用于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的一种临床用药。

    然而,单一药物治疗某一特定疾病的现象在中医实践中非常少见,复方用药才是中医几千年来的主要用药形式。通常,中医师按中医理论和方法诊断病人症候,对症开出由多种中药按君臣佐使组成的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的药味和剂量,以达到良好的疗效。这样的辩证施治疗法和有效方药的积累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从中药青蒿研发出抗疟药物青蒿素,仅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努力之一。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也受益于中国医学。中医的一个治则是活血化瘀,这一治则也适用于冠心病的术后维护。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还有许多其他证据支持中医活血化瘀的临床疗效。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一个全新领域也正在发展,即所谓的生物力药理学,旨在将中药的药效和血流的生物力学影响相结合,用于防病治病。实验研究表明,保健运动可提高血流剪切力,再联合使用某些活血中药,可以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这里所举中医药对人类健康的贡献,不过沧海一粟。在同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疾病斗争中,中医药学进一步发挥威力,为维护世界人民的健康与福祉作出新贡献!

    (选自《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

    材料二

    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自商代开始就有“瘟疫”的文献记载。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中医文化传延几千年,出现了神农、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留下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学著作和《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药学著作。中医药并不局限于汉族医药,还包括中国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他们各成体系,各具奇效。20世纪50年代,小儿流脑、乙脑流行,中医成功地运用白虎汤和白虎加苍术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疗。在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以及2009年的甲型流感战疫中,中医药再次让人们见证了其特殊疗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中,中医药及时参与病毒感染群众治疗,其治愈和康复效果更为明显。张伯礼院士团队观察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5.15天,比单纯西医少2天;体温恢复时间为2.64天,比西医少1.7天;平均住院天数少2.2天,CT影像好转率高22%,临床治愈率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低27.4%。

    (摘编自王守富《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材料三

    新中国传承中医药精华,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已经走了几十年,这就是中医药人做的搜集、整理、传授、应用等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还要进入传承中医药精华的第二阶段,要解剖、分析、消化、吸收。对于中医药的精华,不能只满足于拿来主义,不能只知应用,不问缘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应当敢于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经方所含的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并按照君臣佐使配伍的理论进行组合试验,从而发现经方有效治疗疾病的奥秘,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研发出新的治疗重大疾病的药品和方案。这是具有生命力的传承,而不是跟在前人后边机械地套用,是在传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衡量中药与西药的根本区别,不在于制作手段和工艺,而在于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之分。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研制出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依然属于中药范畴,她为中药现代化闯出了一条新路,她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路,应当成为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动力。

    完善人工种植中药材的质量标准规范,加强中草药材质量控制,强化中草药材种植环境保护,推行生态种植、野生种植和仿生种植。更为重要的是制定中草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标准,并实行优质优价。中草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是维护中药疗效的前提和关键,必须切实保障。

    (摘编自《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抗疟,用中药砒霜治疗白血病,从中草药“千层塔”中提取石杉碱甲治疗失忆,都是中医智慧的成果。

    B.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被用于防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血管再狭窄,临床显示再狭窄率大幅降低,说明中药提取的芍药苷等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C.在新冠疫情防治中,张伯礼院士团队观察数据显示中医在治愈和康复效果方面与西医相比有明显优势。

    D.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研制出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是在传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开拓创新,为中药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实践中复方用药是中医主要用药形式,中医师按君臣佐使组合处方,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和症候的变化随时调整处方,这种施治疗法蕴含着古代哲学辨证思想。

    B.中国历史上从西汉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应该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C.材料三通过对比,论证了中医药精华传承已经结束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指出正确的传承不仅要知应用,还应问缘由。

    D.天然药物与化学药物之分是衡量中药与西药的根本区别,因此,屠呦呦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研制出有效治疗疟疾的药物,依然属于中药范畴。

    【3】我国中医药怎样才能进一步发挥作用,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作者书写曾和同学同游橘子洲并回忆以前不平凡的岁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2)《荆轲刺秦王》写易水送别时,通过动作描写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阐述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应当采取的正确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名句名篇默写

    (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任重而道远。”

    (2)何以解忧,唯有杜康。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3)________________,池鱼思故渊。

    (4)子曰:“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生乎吾后,________________,吾从而师之。

    (7)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8)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上片中描写近景并使用动静结合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别康桥》中运用拟人手法,表现出油油的青草多情可爱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慷慨悲壮氛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退秦师》中,“__________________”具体描写了晋国的贪得无厌。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①荀子《劝学》中说将直木烤成符合圆规的曲度,“________________”,也不能够再使其恢复原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告诫我们只有经过学习才能增长知识。

    ②苏轼《赤壁赋》通过蛟龙和寡妇听到箫声后的行为来侧面表现箫声和幽怨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涉江采芙蓉》中描写了一幅女子们在江中采莲,而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芳草的美好、欢乐的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十二章》中阐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天空和水里的具体景象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

    (3)《荆轲刺秦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现了荆轲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示长安君

    王安石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注】长安君:王安石的大妹,封长安县君。此诗为王安石于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出使辽国前所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对比:少不更事,看轻离别;而今年老,就连相逢也引起心中伤悲。

    B.“怆情”一词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以下各联均从不同角度表现“怆情”。

    C.颈联从时间和空间上着笔:上句感慨兄妹三年未见,下句叹息自己即将远行。

    D.尾联由现在悬想未来,表达出一别之后、相会难期的深深的惆怅与无奈之情。

    【2】诗歌的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两个方面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①。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以问世南,对曰: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世南曰: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帝曰:朕试卿耳!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虞世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B.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C.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D.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祚,指皇帝登临皇位,《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有:“迎王践祚,天下归心。”

    B.乞骸骨,意为请求使骸骨得以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指官吏自请退职。

    C.宫体诗,指产生于六朝时期,以描写宫廷生活、闺阁情怀为主要内容,辞采浮靡轻艳的诗歌。

    D.赠,指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爵或荣誉称号,和“谥”意思一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虞世南勤勉于学,名声大振。他专心学习,从不懈怠,甚至十天不梳洗;其文风颇似徐陵的文风并得到徐陵亲自印证,由此他声名鹊起。

    B.虞世南建言献策,颇受器重。面对自然灾害,他为皇上建言献策,排忧解难;他受到隋炀帝、唐太宗等的器重,屡次升迁。

    C.虞世南性格刚直,意志坚强。唐太宗以作诗试探他,他刚正直言,毫不避讳;他外表看起来弱不禁风,内心坚强,议论政事持守公道。

    D.虞世南博闻强识,受到称颂。他学识渊博,记忆力超群,能默写《列女传》;唐太宗称颂他有“五绝”,他的书法作品被世人喜爱并收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七品十年不徙。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1)《近墨者黑》; (2)《近墨者未必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