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这次研讨会上,他作为经理首先发言,看上去是说一件比较普通的事,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有特指的,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啊!
B. 莫言小时候生活在山东农村,他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现在他虽然生活在城市了,可是情随事迁,家乡的一切仍让他魂牵梦萦。
C. 最好的社会是既利己也利人,就像孔子所说的,从每一个人自己做起,以己度人,那么这个社会就会大有希望,具有美妙前程。
D. 这件事对我无异于晴空霹雳,如同一块珍藏多年价值连城的璧玉,顷刻间变成一块一文不名的瓦片。
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鼓瑟希 莫春者
B.砉然向然 批大郤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要项伯
D.素善留侯张良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如果从中国文化的特征着眼,而不拘泥于西方所承认的史诗标准,《诗经》可以说是史诗,那么,为什么从现存文献来看,《诗经》诸篇如此短小?在传统《诗经》学中,有称为“三象”的组诗, , , 。 , , 。
①但有人指出此说不当,“象”之得名当与周代的意识形态有关
②古希腊史诗是“讲唱”,注重的是语言,因此是长篇巨制
③有关此“象”之得名,过去有人以为从动物象而来
④“象”当是一种有歌有舞,包含宏大叙事和表演形态的原始戏剧艺术
⑤中国古代史诗是“演唱”,注重的是表演,因此篇幅短小
⑥从史诗的角度来看,它与古希腊史诗相比,文本形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呈现方式的不同
A. ③①④⑥②⑤ B. ①③④⑥②⑤ C. ①④③⑤②⑥ D. ③④①⑥⑤②
4、下列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A.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刘慈欣的《三体》对于中国科幻迷是不陌生的。
B. 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 作为一个全新的、相对成熟的行业,不仅电子商务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上人类的生活方式,也冲击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商业模式。
D. 我们写作文时,确定中心思想以后,还要根据中心思想的需要,认真地选择、组织材料。
6、(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颇具人文情怀的儒家文化
以“人”为中心,是儒家文化的特点;因为儒家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居于主导地位,所以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可以这样说,儒家文化不是西方的人道主义,却有非常深厚的人道关怀思想;不是西方的人文主义,却有非常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人文气质或人文情怀。
儒家文化的人文情怀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中的一员,但又不是与万物平起平坐的一员,而是高于和优于万物的特殊存在。«孝经»引述孔子的话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些论述表达的一个共同的意思是人“为万物之灵”,集天地之精华,五行之秀气。人的存在有如此之高的地位和价值,那么他的生命就应该被尊重。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中国传统哲学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
重视人伦关系,倡导人伦义务。儒家文化非常重视人的社会关系网络———人伦关系。儒家认为,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落入到一张已经织好的人伦网络当中。没有人伦网络,人是空洞的,甚至是不存在的。所以,儒家讲“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不但有这五种关系,而且对应每种人伦关系,还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儒家认为这些关系是基本的社会关系,不可更改,不容置疑,甚至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选择的“天伦”。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每个人都有其独立意志、独立人格。这是儒家思想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从中国哲学传统上看,儒家文化特别强调主体内在道德意志自律、道德践行上的主体性。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强调个人的正心诚意、修齐治平,乃至杀身成仁。孔子提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孟子提出“舍生取义”,都是坚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儒家文化培养出来的人有大人格,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就是缘于这种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儒家从忧患意识出发,探讨的是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之与整体的义务和责任,强调的是入世与担当,“苟利社稷,生死以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千古文人家国梦,修齐治平济世心。中国传统哲学以及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寓于他们的政治关怀和社会关怀中。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儒家倡导“德治”,孔子强调仁爱,“仁者爱人”;孟子说要施行仁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这是儒家思想中最进步的内容,最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观念。儒家文化的最高理念,就是建设大同社会。这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的安身立命之地,表现出对社会理想的人性渴求。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际、人与社会、人的身心、人与自然诸方面的协调发展,在中国历代典籍的思想脉络里,不断地阐述和丰富“以人为本”的儒家价值理念。对于我们今天来说,这是我们新的传统、活的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观念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1】关于文中儒家文化“人文情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认为,人是万物之灵,人的地位和价值高于其它事物,人的生命理应得到尊重,这是儒家文化具有浓郁人文气质的一种体现。
B. 儒家认为,人都存在于人伦网络中,它规定了各种人伦关系,也规定了相应的人伦义务。这些关系不可更改,是不能选择的“天伦”。
C. 儒家文化强调人的道德精神的主体性和人格的独立性,一切道德行为都是出自内心的自然要求,由此培养出的人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
D. 儒家文化肯定人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责任的体现。
【2】下列观点与论据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肯定人的地位,彰显人的价值———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汉?董仲舒)
B. 推崇人的主体性,强调独立人格———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C. 饱含忧患意识,担当历史责任———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明?杨继盛)
D. 探索社会理想,追求人生大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传统文化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特点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以“人”为中心的特点也就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特点。
B. 中国传统哲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人学”,具有浓郁的人文气质。所以,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应该体现在他们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和担当上。
C. 儒家文化强调“爱人”,主张实行“仁政”,这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大同社会。这是中华文化精神家园,也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所在。
D. 儒家文化重视并倡导人的身心、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诸方面的协调发展,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现代中国文化最核心的价值观念。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中央领导人多次谈到,党员干部要不仁之情不为,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染,不清之事不干。当今人们经常引用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不取不义之财的意识,倡导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清官作风。
(3)“风”经常撩动诗人的情思。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渲染悲凉气氛,引发诗人无尽愁绪;李煜《虞美人》中也正是“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牵引出词人的故国之思。
8、⑴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⑶千载琵琶作胡语,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⑸空闻虎旅传宵柝,_________________。
⑹___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
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
⑻____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⑼______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
⑽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⑾《蜀道难》中,借黄鹤和猿猴来反衬,表现入蜀道路之艰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⑿《琵琶行》中,写作者和琵琶女情感共鸣,表达理解、相知之意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白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谏唐太宗在治理国家方面要守住初心,善始善终。
(2)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取”与“用”对比强烈,一针见血地批判了秦的“纷奢”。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问志,公西华“___________,_____”的答语,体现出他谦虚好学的态度。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不事权贵的态度。
②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空两方面着笔,高度概括了诗人颠沛流离的一生,沉郁顿挫。
③《赤壁赋》中,苏轼认为,造化所为,非吾所有,不可强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可以尽情享用。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比喻拟人修辞抒发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2)《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诗人幻想中从早到晚畅游天姥山的游程,一个“忽”字,充分体现了诗人纵情山水,流连忘返,浑然不觉时间流逝的游兴。
(3)《登泰山记》描写刚刚升起的太阳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___”,而沐浴在朝阳中的日观峰以西山峰的颜色则是“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小题。
题稚川山水
[唐]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①,隔水青山似故乡。
新 凉
[宋]徐 玑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 ①秋风思:晋人张翰被齐王同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因秋风起,思吴中家乡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
【1】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戴诗前两句写稚川山水予人一种美感,后两句则进一步,写出稚川山水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受。
B. 徐诗首句主要通过视听结合来表现新凉——水满秧齐、水清叶绿,而凉意便自然而生;次句一“穿”字、一“低”字,颇见雕琢之工。
C. 戴诗写诗人五月暑天向晚憩息于“松下茅亭”,那江中汀洲,与云齐平的树木,色调苍苍,为后文思乡做铺垫。
D. 徐诗运用比喻手法,写黄莺也喜欢早晨的清凉时光,在青山的影子里欢快地啼鸣,突出清凉的怡人。
E. “凉”是心理感受,两首诗都通过视觉形象,化无形为有形,构成诗中的“图画”,以渲染凉爽的气氛。
【2】两首诗的三四句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弘靖字元理,雅厚信直,少有令问,以荫为河南参军。裴延龄为德阳公主治第,欲徒弘靖先庙,上疏自言,德宗异之,擢监察御史。元和中,拜刑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少阳死,其子元济擅总留务,宪宗欲诛之。弘靖请先遗使者吊赠,待不恭,乃加兵,诏可。武元衡遇害,贼未得,王承宗邸厮卒张晏被告,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不听,遂诛晏,并讨承宗。弘靖曰:“戎事并兴,鲜有济,不如悉力淮西,已平,乃治河朔。”议再迕,诏伐承宗。弘靖自以谏不听,思自效,请身讨贼。既王师无功,帝忆曩言,下诏褒美。弘靖亦遣使间道喻承宗,承宗款附。召徒节宣武,宣武承韩弘虐政,代以宽简,民便安之。长庆初,刘总举所部内属,请弘靖为代。始入幽州,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诏以钱百万缗赉将士,弘靖取二十万市府杂费,有怨言。会雍欲鞭小将,蓟人未尝更笞辱,不伏。是夕军乱,囚弘靖蓟门馆,执雍等杀之。判官张澈始就职,得不杀,与弘靖同被囚。会诏使至,澈谓弘靖曰:“公无负此土人,今天子使至,可因见众辩,幸得脱归。”即推门求出。众畏其谋,欲迁别馆。数日,吏卒稍自悔,诣馆谢弘靖,愿革心事之,三请,不对。诏朱克融主留后,贬弘靖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明年,出幽州,稍迁太子少师。简默自处,家聚书画,侔秘府。先第在东都思顺里,历五世无所增葺,时号“三相张家”云。卒,年六十五,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新唐书·张弘靖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B.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C.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D.旬一决事/委成于参佐韦雍/官属轻侻酣肆/夜归/烛火满街/前后呼噪弘靖/诟责曰/天下无事而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丁字/军中以气自/任衔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擢,提拔官职。除此之外还有“升”“迁”“陟”“拜”均指升职。“左迁”指贬职。
B.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他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短暂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C.判官,封建社会时期官名,始于隋朝,至唐,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均置判官。
D.东都,文中指的是洛阳。唐高宗李治颁布诏书《建东都诏》,于是建东都洛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宪宗想要诛杀吴元济,张弘靖上奏请求先派使者吊唁赠送财物,等到他不恭顺时再使用武力,皇帝下诏同意。
B.王承宗唆使府上的家兵张晏刺杀武元衡,后被人举报,张晏被朝廷抓获,宪宗皇帝非常气愤,下令诛杀张晏。
C.朝廷征调张弘靖管理宣武,他一改前任韩弘暴虐统治,代之以宽缓简约的管理方式,使百姓生活便利安定。
D.张弘靖简约沉静,祖宅被当时人称为“三相张家”,家中收集的书画数量很多,甚至可以与宫廷中书画相等。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夕军乱,囚弘靖蓟门馆,执雍等杀之。
(2)数日,吏卒稍自悔,诣馆谢弘靖,愿革心事之,三请,不对。
【5】朝廷讨伐王承宗失败,宪宗皇帝为何褒扬张弘靖?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沁园春·长沙》,不仅记录了毛泽东和新民学会的青年学子们岳麓山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岁月,也记录了他们为实现革命理想“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矫健身姿。
②百年征程,薪火相传。一代代新青年前赴后继,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在新冠肺炎肆虐之际挺身而出,逆行而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2020届118名毕业生奔赴新疆基层工作,建设边疆。 神舟十二号发射背后,“80后”“90后”们兢兢业业,为中国航天事业贡献才智。数以百万计的青年投身乡村振兴一线,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阅读材料后,作为站在新时代前沿的00后青年人,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又该如何走好自己的青春人生路?请谈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