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白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2、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和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赂秦耶(全部) ②思先祖父(代词,其)

    霜露,斩荆棘(bāo,暴露) ④暴秦之欲无(厌烦)

    赢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⑥始祸焉(很快)

    牧以谗诛(jì,等到)   ⑧与秦相较(应当)

    ⑨或未量(轻易)   ⑩而为秦人积威之所(侵略)

    A. ①③⑤⑦⑧   B. ①②⑤⑦⑨   C. ③④⑥⑧⑩   D. ②④⑥⑨⑩

  • 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 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拜望家父,致以不胜感谢之情。

    B. 本人近日玉体违和,不能亲临您的婚宴,在此致歉。

    C. 本店有沃尔沃新款现车,感兴趣的朋友可致电垂询。

    D. 日前本人有一物遗留在贵府上,现烦请您原物奉还。

     

  • 4、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不能喻于怀

    B.当其欣于遇 故列叙时人,录其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固知一死生虚诞

    D.犹不能不之兴怀 不物喜,不以己悲

  • 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所以游目骋怀 B.列坐其次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D.亦将有感于斯文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之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想念地坛(节选)

    史铁生

    ①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②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③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

    ④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

    ⑤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然后在那儿想:“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这念头不觉出声,如空谷回音。

    ⑥谁?谁还能怎样?我,我自己。

    ⑦我常看那个轮椅上的人,和轮椅下他的影子,心说我怎么会是他呢?怎么会和他一块坐在这儿?我仔细看他,看他究竟有什么倒霉的特点,或还有什么不幸的征兆,想看看他终于怎样去死,赴死之途莫非还有绝路?那日何日?我记得忽然我有一种放弃的心情,仿佛我已经消失,已经不在,惟一缕轻魂在园中游荡,刹那间清风朗月,如沐慈悲。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

    ⑧我记得于是我铺开一张纸,觉得确乎有些什么东西最好是写下来。不考虑词句,不过问技巧,也不以为能拿它去派什么用场,只是写,只是看出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写,真是个办法,是条条绝路之后的一条路。

    ⑨只是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我想,写作的零度即对生命意义的扣问,写作出发的地方即生命固有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最初的眺望。

    ⑩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倘只是炫耀祖宗的光荣,弃心魂一向的困惑于不问,岂不还是阿Q的传统?倘写作就成潇洒,变成了身份或地位的投资,它就不要嘲笑喧嚣,它已经加入了喧嚣。尤其,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谴责什么“霸权”?它自己已经是了。我大致看懂了排名的用意:时不时地抛出一份名单,把大家排比得就像是梁山泊的一百零八将,被排者争风吃醋,排者乘机拿走的是权力。

    这又让我想起我曾经写过的那个可怕的孩子。那个矮小瘦弱的孩子,他凭什么让人害怕?他有一种天赋的诡诈——只要把周围的孩子经常地排一排座次,他凭空地就有了权力。“我第一跟谁好,第二跟谁好……第十跟谁好”和“我不跟谁好”,于是,欢欣者欢欣地追随他,苦闷者苦闷着还是去追随他。我记得,那是我很长一段童年时光中恐惧的来源,是我的一次写作的零度。

    零度,并不只有一次。想念地坛,就是不断地回望零度。放弃强权,当然还有阿谀。现在可真是反了!——面要面霸,居要豪居,海鲜称帝,狗肉称王。人呢?名人,强人,人物。可你看地坛,它早已放弃昔日荣华,一天天在风雨中放弃,五百年,安静了;安静得草木藏蕤,生气盎然。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疯话。

    有人跟我说,曾去地坛找我,或看那一篇《我与地坛》去那儿寻找安静,可一来呢,我搬家搬得离地坛远了,不常去了;二来我偶尔请朋友开车送我去看它,发现它早已面目全非。我想,那就不必要再去地坛寻找安静,莫如在安静中寻找地坛。现在我看虚空中便有一条界线,靠想念去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面而来。

    我已经不在地坛,地坛在我。

    (节选自《想念地坛》,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坛里没有人世间的喧嚣,却不乏大自然四季的歌咏,从全文看作者喜爱的正是这种“鸟鸣山更幽”的安静。

    B.作者不幸致残,心中十分苦闷,“好吧好吧,我看你还能怎样”一句,是作者从心底发出的对自己命运的叩问。

    C.地坛是作者在痛苦的思索后走向“安静”的地方,是作者写作道路上的一次零度,因此作者想念地坛。

    D.作者在文中写到“否则,写作,你寻的是什么根”一句中,作者寻的“根”是生命最本真的意义。

    【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运用铺排手法,如“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增强了文章的语言表现力,强化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B.文章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如第七自然段中“于是乎我听见了那恒久而辽阔的安静”一句中的“安静”实指地坛中寂静的自然环境。

    C.作者将人世间的生活的种种现象与地坛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世人追逐强权和豪华的心态的批评。

    D.文中写到的“矮小瘦弱的孩子”与上文文坛排行榜现象呼应,引发后文关于写作的零度获得生命的宁静的议论。

    【3】怎样理解文中结尾“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一句的含义?

    【4】文章第七自然段中交替使用“我”和“他”两个不同的人称,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态度?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冉有性格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即可看出来。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的前提条件。

    (3)《鸿门宴》中表明做大事不必拘泥于小的细枝末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8、在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内容。

    (1)《劝学》中从行路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秦论》中,始皇派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获得胜利,使匈奴长时间不敢侵犯中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对此事件效果的概括。

    (3)《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否定句强调了王道之始,实行仁政在渔业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效果。

  •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不见复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2)桑之落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

    (3)群贤毕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4)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美人兮天一方。(苏轼《赤壁赋》)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8)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9)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 10、(1)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周瑜战场上指挥从容,建立赫赫战功,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对权贵的蔑视、对个性自由的向往。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的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向广阔无垠的大地发问谁是主宰你消长兴衰的真正主人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

    (3)写易水送别场面时,借助对大风和河水的描写来烘托慷慨赴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

    元好问

    八月芦沟风路清。短衣孤剑此飘零。苍龙双关平生恨,只有西山满意青。

    尘扰扰,雁冥冥。因君南望涌金亭。还家胜买宜城酒,醉尽梅花不要。

    (注)①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金亡后,被囚数年,后隐居不仕,金朝先建都北京,后建都河南开封。②河南新乡辉县的景点。

    1下列对词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八月”句以“风路”之清,描绘了秋天风清气朗的景象,景中寓情,为全词奠定了忧伤的感情基调。

    B.“苍龙”两句写作者见到苍龙山两道雄关兴起憾恨之感,但西山依旧葱葱郁郁,写尽人生苦短的慨叹。

    C.“雁冥冥”句运用叠词,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大雁自高空掠过的特点,以其寓意引出下句“因君”二字。

    D.结尾两句描述作者意欲回家买尽宜城美酒,想要借酒浇愁,一醉方休,连梅花这样的美景都弃之不顾。

    2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魏元忠,宋州宋城人。为太学生,跌荡少检,久不调。盩厔人江融晓兵术,元忠从之游,尽传所学。仪凤中,吐蕃数盗边,元忠上封事洛阳宫,言命将用兵之要,高宗善之。迁监察御史。帝尝从容曰:“外以朕为何如主?”对曰:“周成、康,汉文、景也。”“然则有遗恨乎?”曰:“有之。王义方一世豪英,而死草莱。议者谓陛下不能用贤。”帝曰:“我适用之,闻其死,顾已无及。”元忠曰:“刘藏器行副于才,陛下所知,今七十为尚书郎。徒叹彼而又弃此。”帝默然惭。迁殿中侍御史。徐敬业举兵,诏元忠监李孝逸军。至临淮,而偏将为贼败,孝逸惧其锋,按兵未敢前。元忠曰:“公以宗室将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有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孝逸乃引兵击敬业,平之。还,授司刑正。为御史中丞,为来俊臣所构。将就刑,神色不动。俄敕凤阁舍人王隐客驰骑免死,传声及于市,诸囚欢叫,元忠独坚坐。流费州。复为中丞。岁余,陷侯思止狱,仍放岭南。酷吏诛,召复旧官。因侍宴,武后曰:“卿累负谤铄,何邪?”对曰:“臣犹鹿也,罗织之吏如猎者,苟须臣肉为之羹耳,彼将杀臣以求进,臣顾何辜?”圣历二年,迁检校洛州长史,治号威明。张易之家奴暴百姓,横甚,元忠笞杀之,权豪惮服。俄为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御突厥。元忠驭军持重,虽无赫然功,而亦未尝败。中宗在东宫,为检校左庶子。时二张势倾朝廷,元忠尝奏曰:“臣承先帝之顾,不能徇忠,使小人在君侧,臣之罪也。”后不悦。易之等恨怒,因武后不豫,即共谮元忠与司礼丞高戬谋挟太子为耐久朋,遂下制狱。后寤其谗,然重违易之,故贬元忠高要尉。中宗复位,进侍中。武后崩,帝居丧,军国事委元忠裁可。拜尚书右仆射,知兵部尚书,当朝用事,群臣莫敢望。谒告上冢,诏宰相诸司长官祖道上东门,赐锦袍,给千骑四人侍,赐银千两。安乐公主私请废太子,求为皇太女,帝以问元忠,元忠固称不可,自是语塞。元忠以三思专权,思有以诛之。会节愍太子起兵,与闻其谋。三思与宗楚客相党引以为朋,及三思诛,楚客等暴奏反状,繇是贬渠州司马。复遣其客杨再思奏元忠缘逆不宜处内地,遂贬务川尉。元忠至涪陵,卒,年七十余。景龙四年,赠尚书左仆射、齐国公。睿宗诏陪葬定陵。

    (节选自《新唐书·魏元忠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公以宗室将/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有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B.公以宗室将/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有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C.公以宗室将/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有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D.公以宗室将/天下安危系焉/海内承平久/闻狂狡窃发/皆倾耳翘心以待/其诛今军不进/使远近解情万有一/朝廷以他将代公/且何辞/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封事,密封的奏章。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B.东宫,内廷后宫之一,古代帝王骄奢淫逸,嫔妃居住地常有东西二宫之分。

    C.制狱,皇帝特命监禁罪人的狱所,类似“诏狱”,多涉及钦命的法律案件。

    D.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的礼仪,如《荆轲刺秦王》:“既祖,取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元忠才能卓越,具有治理才能。他做太学生时向江融学得兵法;仪凤年间,向皇帝献上应对吐蕃的策略;在洛州做长史,治理号称严明。

    B.魏元忠内心强大,从容面对死亡。他陷入酷吏来俊臣罗织的案件之中,被判处死刑,将要行刑时,面不改色,被赦免时也不曾欢呼雀跃。

    C.魏元忠正直敢谏,不惧得罪权贵。他做监察御史,指出皇帝不能用贤,令皇帝感到惭愧;他笞杀张易之家奴,招致张易之等人的忌恨、诋毁。

    D.魏元忠审时度势,行事谨慎稳重。他做李孝逸监军,为其分析情势,促其出兵平定徐敬业叛乱;在抵御突厥时,他驭军持重,未有败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刘藏器行副于才,陛下所知,今七十为尚书郎。徒叹彼而又弃此。

    (2)臣承先帝之顾,不能徇忠,使小人在君侧,臣之罪也。

    【5】魏元忠历事三朝,极忠诚干练,为何晚年却屡遭贬谪?请简要说明原因。(3分)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魏征《谏太宗十思书》中说,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奥地利经济学家鲁尼恩发现了这样的定律,赛跑时不一定快的赢,打架时不一定弱的输,笑到最后的才是赢家。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与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