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商丘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经过半年的缜密侦查,市公安 局经侦支队侦破了一起涉嫌假公济私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的滥用职权案件。

    ②由于作了充足的准备,面对考官提出的问题,他毫无怯意,侃侃而谈,赢得了五位面试官的一致好评,最终顺利成为公司的新职员。

    ③这部电影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主要在于故事情节离奇曲折,人物形象复杂多变,影片中那位看似凶残暴戾的帮派大哥,实际上却是心地善良,胸无城府的大好人。

    ④中国海军对擅自进入中国南沙群岛有关岛礁邻近海域的美舰进行了提醒警告,但美舰依然置若罔闻,中国海军对此表示严重关切。

    ⑤他本来只想拍一部短片,后来发现题材太过庞大,于是改弦易辙 ,拍了一部长片。

    ⑥他对邻居家有几个孩子,谁几岁了,谁的性格怎样,都能洞若观火

    A. ①⑤⑥   B. ②③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⑤

  • 2、下列加点字中古今没有差异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C.圣人之所以为圣 D.小学而大遗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65岁的国家一级演员李书珍粉墨登场,重现汉剧《穆柯寨》“招亲”经典唱段,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不断。

    ②刚刚来到张家,他又是挑水又是推磨,但虚情假意一番之后,便图穷匕见,露出了本来的面目,开始打起别人家财产的主意来了。

    ③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进行了10公里徒步健身运动,一路上我们纪律严明,爱护环境和民众庄稼,做到秋毫无犯,赢得了路人的赞赏。

    ④二十年后的同学会,让与会的每个人难忘。尽管人世沧桑,但同学情谊依旧。离别时,大家依依不舍,长歌当哭,约定再相见。

    ⑤李明对前来祝贺自己习作发表的张凯说:“我续写《祝福》只能算是狗尾续貂,还是你续写的那篇《项链》精彩。”

    ⑥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体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A. ①④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⑤   D. ②④⑥

  • 4、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居则曰,不吾知也

    A.浴乎沂,风乎舞雩

    B.百姓之不见保

    C.臣之所好者道也

    D.夫晋,何厌之有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舟楫者,非能水也(借助) 而闻者(清楚)

    B.明明如月,何时可(拾取)   熊咆龙吟岩泉(震动)

    C.鸡鸣桑树(晃动)   海不深(满足)

    D.六艺经传皆习之(全面)   作师说以之(赠送)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丢失了什么

    陈应松

    ①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一种生活习惯,一种跟饮食同等重要的精神营养补充。无论时代发展到什么地步,生活多么富足,我们依然离不开阅读。

    ②然而在当今社会,阅读正在遭遇危机,面对当下浮躁的社会心态,我们不能不反思,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

    ③在过去,读书人一直是受羡慕和尊重的对象。人们渴望读书,热爱读书,以读的书多为荣。一个孩子如果手上经常拿一本书更会被长辈们称赞,说这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古往今来那些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经济学家,哪个不是喜爱读书的人?可是现在,你手上有没有书、你读不读书,并不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事情。

    ④读书并不应该停留在读故事,读故事只是消遣,真正的读书是增加人生的分量。例如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名作《老人与海》,很多读者仅仅停留于对老渔夫桑提亚哥出海捕鱼这一故事情节的简单了解,其实往深处看,你会发现小说表现的是一个老人的孤独,一个失败英雄的悲歌,那种深深的孤独感才是作家想表达的。再看下去,你还可以发现小说的语言奇妙、温暖,还发现它有许多象征的隐喻,更发现许多让人琢磨不透的东西。比如,作家常写老渔夫梦见狮子,狮子也是沙漠和草原上孤独的英雄,这是老人对海的恐惧吗?等等。在这些之外,你还可以读出伟大的人道主义情怀,老渔夫的那些可怜又可敬的大量内心独白,等于在和大海不停地说话,和命运不停地说话,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抱怨,没有诅咒,只有卑微的乞求和敬畏,宽容和理解。当你读完全篇,读到最后一句“老头儿正在梦见狮子”时,你感到对命运的隐忍也许是最伟大的。所以,真正的阅读会读出更多的东西。

    ⑤在这样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里,利用电脑、手机等刷屏式快餐阅读让阅读速度加快,不想读的可以“刷刷”地跳过去。譬如微博,那里有精短的社会热点,人们可以天天做读者,还可以发帖做评论员,可以及时快捷地接受和传播信息,但长期下去,丧失的是冷静的思考和沉醉的阅读体验,丧失的是做一个有思想分量的人。

    ⑥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如果是自己的书,会在书上做许多记号,写下许多阅读笔记,还会回头去阅读已经读过的章节来体会前后的意思。会把好的地方折上,以后翻开永远记得最好的段落与句子,那些发黄的纸张则记下你的思想和成长。但是刷屏式快餐阅读,在阅读之后的这些遗存全然不见,阅读没有了记忆。

    ⑦我们不应该放弃一种充满尊严的阅读传统。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与其在网络的迷惘中精神缺氧,在寻找灵魂的荒原中徘徊,不如马上拿起那些已经被时间证明了的作品来,开始安静地阅读。记得,曾国藩曾经说过这样两句话:“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选自201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今天的阅读,到底丢失了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2请简析“刷屏式快餐阅读”和“传统的纸质书籍阅读”两者的主要区别。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在回答孔子的提问时说,希望通过三年努力达到的治国理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子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古诗文默写。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________________。(苏轼《前赤壁赋》)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洵《六国论》)

    (3) 夫以秦王之威,____________,辱其群臣。相如虽驽,_________?顾吾念之,_________________ ,徒以吾两人在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存在“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莺语和泉流两利物象,描摹出琵琶曲婉转流利、滞塞难通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

    (3)“流水、江水”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用来喻愁,其中,唐诗中就有很多有关这些意象的诗句,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龙和人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因为德行美好而遭到小人诽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

    (3)《氓》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操在《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

    (2)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写独守空船的琵琶女梦到往事,泪流不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君平:是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经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起写入蜀的道路,从蜀道之难开始,它与《蜀道难》开篇写法类似,感情强烈。

    B. 颔联承“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起”“生”两个动词生动形象。

    C. 颈联转描蜀道优美动人之处。“笼”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

    D. 颈联曾用名写山下景致,后句写山上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

    E. 全诗开阖顿挫,变化万千。颔联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道风景可乐,尾联以议作结。

    2尾联蕴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樊崇等众既浸盛,及闻更始将讨之,恐其众与莽兵乱,乃皆朱其眉以相识别,由是号曰“赤眉”。汉光武建武三年春正月甲子,以冯异为征西大将军。闰月,冯异与赤眉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少出兵以救之,贼见势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侧,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之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帝降玺书劳异曰:“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赤眉余众东向宜阳。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注]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丙午,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赤眉众尚十余万人,帝令县厨皆赐食。明旦,大陈兵马临洛水,令盆子君臣列而观之。帝谓樊崇等曰:“得无悔降乎?朕今遣卿归营,勒兵鸣鼓相攻,决其胜负,不欲强相服也。”徐宣等叩头曰:“臣等出长安东都门,君臣计议,归命圣德。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今日得降,犹去虎口归慈母,诚欢诚喜,无所恨也。”帝曰:“卿所谓铁中铮铮,佣中佼佼者也。”戊申,还自宜阳。帝令樊崇等各与妻子居洛阳,赐之田宅。其后樊崇反,诛。徐宣卒于乡里。帝怜盆子,以为赵王郎中,后病失明,赐荥阳均输官地,使食其税终身。刘恭为更始报仇,杀谢禄,自系狱,帝赦不诛。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光武平赤眉》,有删改)

    [注]盆子:刘盆子,建武元年,被赤眉军将领选立为帝。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亲勒六军/严陈以待之/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

    B.帝亲勒六军/严陈以待之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

    C.帝亲勒六军/严陈以待之/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

    D.帝亲勒六军/严陈以待之赤眉/忽遇大军/惊震不知所谓/乃遣刘恭乞降/曰/盆子将百万众降陛下/何以待之/帝曰/待汝以不死耳/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年号是指帝王用以纪年的名称。

    B.闰月,历法置闰方式的一种。即阴阳历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

    C.洛阳,中国古都之一,因地处洛河之北而得名,东汉定都于此。

    D.郎中,古代官名,亦可指医生。文中指刘盆子为赵王医治疾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樊崇等人听说更始将军将要讨伐他们的部队,为了方便辨别士兵,樊崇等人让全军都用朱砂涂抹双眉,这是“赤眉”称号的来源。

    B.冯异与赤眉军约定会战,他让士兵穿上与赤眉军相同的服装,在道边埋伏,最终大败敌军,立下大功,朝廷下诏慰劳。

    C.在刘恭的劝说下,刘盆子和丞相徐宣等人献出国玺选择投降,赤眉军的兵器铠甲堆积在宜阳城西,和熊耳山一样高。

    D.刘盆子归降刘秀后,光武帝刘秀询问樊崇等人是否后悔投降,徐宣应对得体,得到刘秀的夸奖,被认为是杰出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侧,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

    (2)百姓可与乐成,难与图始,故不告众耳。

    【5】刘秀返回京师后,对投降的赤眉军采取了怎样的政策?请简要概括。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行走中成长。走出大山,我们的视野可以一马平川;走出沙漠,我们可以看到清泉潺潺;走出失败,我们可以到达成功之巅;走出阴霾,我们可以让阳光布满心田……反之,走近大山,可以让我们敬畏自然;走近田园,可以让我们心态恬然,走近他人,可以让我们敞开心门,获取善意满满……

    请以“走出 ”或“走近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不得抄袭,全文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