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遵义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罟不入洿池 数:密   B. 赵使者蔺相如 引:邀请

    C. 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徒:白白地   D. 连峰天不盈尺 去:距离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厦门中学生助手微信公众号的资料显示,福州市创有记录以来春节的最低气温。

    B.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圆满结束了。

    C.是否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否提高了农民的主体意识,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D.经常进山的猎户们,随身携带柴刀,既可以用来防身,又可以用它来砍柴。

  • 3、下列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公,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也可作敬辞,尊称男子,文中的“沛公”指爵位。

    B.关中是指“四关”之内,即东潼关(函谷关)、西散关(大震关)、南武关(蓝关)、北萧关(金锁关),曾被称为“天府之国”。

    C.相,是指在朝中的文臣,一般特指宰相,宰相是对中国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或俗称,并非具体的官名。

    D.山东,指崤山以东,泛指秦以外的六国,而现在的“山东”因居太行山以东而得名。

  • 4、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A.此五子者,不产于秦,缪公用之      择善从之

    B.获楚、魏                          燕赵收藏

    C.秦攻取之外                        今逐客资敌国

    D.为国者无使积威之所劫             非秦者去,客者逐

  •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常以身蔽沛公   越国以

    B. 人皆得以使之   买五人之头而

    C. 二三其德   简而任之

    D.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之   项伯杀人,臣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纸上的卡拉OK

    潘知常

    对于目前大行其道的“小女人散文”,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纸上的卡拉OK,或者用笔唱的流行歌曲。

    在我看来,这些“小女人散文”的价值类似话梅、瓜子,不能充饥,也无营养,但是却可以消磨时间。它的出现,迎合了当代美学的对传统美学的意义、深度的消解。传统的散文往往是写一种“大丈夫”的心态,抒发的是国家、民族的豪情。现在却转向了写一种“小女人”的心态,是以平面的姿态对传统散文中的深度加以消解,去对普通人的生活加以观照与还原。因此,它有其存在的意义。然而,它的根本缺憾是极为明显的。

    从作品本身而言,所谓“小女人散文”无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如果说过去的文学作品过于强调深度,意义,那么现在“小女人散文”就干脆放弃了深度、价值、意义。因此它披挂的语言外衣再精致、漂亮,也不过是满篇漂亮的废话。它的立足点从过去对意义的消费转向对语言的单纯消费,变成为语言而语言,更是一种公开的媚俗。而它所导致的最终结果,也正是使散文丧失了应有的美学品格,并且流于平庸、无聊。

    而从作者的角度讲,所谓“小女人散文”的出现是经济的发展、繁荣造就了一批“金屋藏娇”的“太太”们。这些“太太”们经济上没有负担,也不需要面对社会严峻竞争,开始退回家庭。因此她们没有什么深刻的东西需要思考了,开始百无聊赖地用一种少女的情态在社会中编造诗意以期丰富自己的生活。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她们代表了大陆的某个写作阶层。她们以笔去寻找生活中的趣味,这种寻找具有浓烈的刻意色彩。这类作品从表面上看好像要是回到真实,并与传统美学中的虚伪的东西进行决裂。但是生活在本质上却是气象万千的。我们不禁要问:所谓生活的真实性本身就包含着艰苦卓绝的一面,比如困惑、忧患、焦虑。这些难道就不真实了吗.将复杂的人生中痛苦失败的一面化解掉,而单纯地描写所谓平静琐碎的生活感受,其结果,就不能不充斥着琐屑的小女人心绪。实际上,只要随便翻阅一下,就不难发现这些作品处处浸透着的一种小女人的非常庸俗的自鸣得意。

    最后,就读者来说,则只是一种小市民趣味的宣泄,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是对读者中不健康心理的迎合,与此相应,“小女人散文”主要表现的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趣味。总之,所谓“小女人散文”混淆了平常与平庸的界限。

    散文固然可以从崇高转向平常,但却绝不能从崇高转向平庸。在这里,平庸与平常之间不能等同起来。平庸是对日常生活的不全面的理解,而真正的生活则是平常的。这是一种有艰难有困苦有牺牲有眼泪的平常,也是一种有温情有闲适有家长有里短的平常,就像生活中有“东西”,也有“南北”。我们固然可以爱东西,但是我们同样也不能忘记南北,而且同时也要爱南北。在我看来,这,才是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创作心态,一种健康的正常的审美心态。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2作者认为“小女人散文”的缺憾有哪些?

    3结合全文,理解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内涵。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中,用圆凿和方枘来说明不同道路的人不能相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归园田居》(其一)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描绘了隐隐可见、宁静祥和的村庄图景。

    (4)《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小船在浩瀚的江面上随波飘荡的情景。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说明屈原为了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

    (2)《赤壁赋》中,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蛟龙听了飞舞起来,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

    (3)《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出困苦催生白发,而“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表达了诗人欲借酒消愁而不能的痛苦之情。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形声两句方面勾勒赤壁壮景。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回想起刘裕两度挥戈北伐、收复黄河以南大片故土的历史事实,将其形象地概括为振奋人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诗经•王风》有一首诗叫《采葛》,其中有一句大家十分熟悉:“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在《氓》中,也有一句,表现女子未见心上人伤心难过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泊秦淮》中,“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

    (3)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海水荡漾、峰峦矗立的景象。

    (4)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诗中表现了自己视死如归的意志和他的赤诚之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__________。 ”

    (6)屈原在《离骚》中写道“____,虽九死其犹未悔。____,终不察夫民心。”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秋江的爽朗与平静,这也正是诗人悠然自得、怡然自乐的内心写照。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主人不受世俗羁绊的诗句是:“_________。”

    (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零丁洋》中,表达作者不畏生死、誓将舍身报国的精神留于史册、传扬于后世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1这两首诗分别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野步者形象?

    【2】这两首诗的三、四句都运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请就这一手法作简要赏析。(6分)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   刘向字子政,本名更生。年十二,以父德任为辇郎。既,以行修饬擢为谏大夫。是时,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选名儒俊材置左右。更生以通达能属文辞,与王褒等并进对,献赋颂凡数十篇。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元帝初即位,太傅萧望之为前将军,少傅周堪为诸吏光禄大夫,皆领尚书事,甚见尊任。更生年少于望之、堪,然二人重之,荐更生宗室忠直,明经有行,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左右。四人同心辅政,患苦外戚许、史在位放纵,而中书宦官弘恭、石显弄权。望之、堪、更生议,欲白罢退之。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成帝即位,显等伏辜,更生乃复进用,更名向。向以故九卿召拜为中郎,使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是时帝元舅阳平侯王凤为大将军秉政,倚太后,专国权,兄弟七人皆封为列侯。向睹俗弥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故序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上数欲用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居列大夫官前后三十余年,年七十二卒。

    (节选自《汉书·刘向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B.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C.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D.向为人简易无威仪/廉靖乐道/不交接世俗/专积思于经术/昼诵书传/夜观星宿/或不寐达旦/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古代男子年满二十岁时行加冠礼,表示已经成年。

    B.《谷梁春秋》,与《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C.“擢”是选拔、提拔的意思,与“除”“征”“辟”“迁”等意思相同。

    D.九卿,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类似后来的六部尚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向通晓经书,擅长写作。他曾经被征召教授《谷梁》,在石渠宣讲《五经》,也曾经编撰《新序》《说苑》等著作。

    B.刘向正直有为,嫉恶如仇。他曾带领一起辅助政事的大臣请求皇上罢免身居高位的骄纵外戚和玩弄权术的宦官。

    C.刘向忠君爱国,献计献策。他曾编纂《列女传》来警诫天子注重教化,多次上书谈论利害,陈述法则戒律,弥补遗漏的过失。

    D.刘向颇有才能,深受重用。宣帝选用贤才,他进献了几十篇赋颂;后来皇上多次想任用他做九卿,但始终没能施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白而语泄,遂为许、史及恭、显所谮诉,堪、更生下狱,及望之皆免官。

    (2)向自见得信于上,故常显讼宗室,讥刺王氏及在位大臣,其言多痛切,发于至诚。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作家毕淑敏说,幸福是个矜持的哑巴。遭遇时,它不会提前与你打招呼;错失时,它不会为你留下一声叹息。把握幸福,我们要准备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善感的心。

    (2)童话里说,一只小花狗从早到晚一直缠着妈妈找幸福,狗妈妈告诉小花狗,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于是小狗变着法子在咬自己的尾巴,却总也咬不到。

    (3)李天华在歌中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

    (4)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答记者问,在谈到民生问题时说解决民生问题是要让人民生活得快乐和幸福。这就要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什么叫快乐(幸福)?借用诗人艾青的一句诗: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5)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

    以上关于幸福的表述,引发你哪些联想?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定;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