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特殊句式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 句读之不知
B. 蚓无爪牙之利
C.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 在华语乐坛上占有特殊一席的女歌手齐豫即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然而在发布会上,齐豫却不能自已地泣不成声,因为她宣称这将是自己最后一次举办演唱会。
C. 一个明智的人应当具有一叶知秋、举一反三的能力。
D. 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个热点,在民众的关怀下不期而遇。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吾从而师之②吾师道也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圣人之所以为圣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4、下列作家作品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立在地球边上放号》——郭沫若
B.《短歌行》——曹植
C.《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D.《百合花》——茹志娟
5、下列各项加点词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以膏泽斯民 ②素善留侯张良 ③居安思危
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⑤项伯杀人,臣活之 ⑥风乎舞雩
⑦骊山北构而西折 ⑧烛之武退秦师
A.①④/③⑥/②⑤/⑦/⑧
B.①⑥/②④/③/⑤⑧/⑦
C.①⑥/②③/⑤/④⑧/⑦
D.①⑦/②⑤/③④/⑥/⑧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里乡下
刘平
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
他们这个梦想是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5万元。焉瓜就对老婆翠玉说:“我们都努力挣钱,争取过几年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翠玉说:“嗯,咱努力。”
现在,他们有23万元了。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6000元钱。翠玉在制衣厂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他们租住在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狭小拥挤,但每个月租金要1000元。为了实现梦想,焉瓜和翠玉结婚4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打算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们都认为,只有生活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每个月存5000元钱,雷打不动。焉瓜原来抽8元一盒的烟,3天两盒,后来翠玉说:“不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
焉瓜和翠玉开始往房产中介跑,买不起新房子,他们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们要孩子,他们觉得该买房子了。
掐算着手里的钱,又想买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纠结。后来他们终于看中了桂苑小区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6楼,电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小区附近有学校、超市,生活、娃娃读书都方便,可首付要32万。焉瓜嘴甜,说:“李阿姨!再少点?”老太太摇摇头:“这个价,已经很低了。”
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商量出了一个办法——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颗大香椿树。每年春天,牵牛花开出白色小花,香椿发出嫩芽。老娘喜欢用香椿芽炒鸡蛋、煮苕菜,可好吃哩!焉瓜和翠玉进城后,老房子就老娘一个人住。焉瓜和翠玉商量,卖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带。
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
焉瓜用手机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发到网上,还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焉瓜把照片发到网上,标价15万元。焉瓜想,13万也卖。
隔三岔五就有人打电话联系,高的出价八九万,低的,出价6万,因为价钱不合适,都没成。焉瓜知道他们不是真心要买,那个小院子怎么也值13万。“这些人,巴不得白送给他们。”翠玉说。
焉瓜又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出价11万,还提出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再最后定价钱。焉瓜感觉这个人好像是真心要买,约好时间,向工地请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着了,3个人,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一个,竟然是桂苑小区那个房主李老太太。中年夫妻都喊李老太太“妈”。
他们对小院子很满意,特别喜欢院门口那棵香椿树。一番讨价还价,他们出价13万。
一个月后,焉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区那套房子的产权证。他们离开那套狭小拥挤的出租房,带着老娘搬进了繁花似锦的桂苑小区。而乡下那个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别人养老的地方。
那天晚上焉瓜和翠玉都很高兴,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新鲜的归属感。老娘在厨房里正忙着做好吃的。焉瓜抚摸着鲜红的产权证,说:“我们是城里人啦?”翠玉应声道:“当然是城里人啦!”
在城里安住下来后,焉瓜和翠玉打算要孩子了。
偶尔,焉瓜也会想起那个李老太太。他想,城里人咋会喜欢到乡下过日子呢?焉瓜很喜欢城里的日子。只是,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门口那棵香椿树。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第1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瓜在买房的时候能跟妻子商量,卖老房子的时候又跟老娘商量。可见,焉瓜做事能够顾及妻子意见,考虑老娘感受,是个体贴又孝顺的人。
B.翠玉对焉瓜说“不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这句话表明:她希望丈夫焉瓜能够少抽烟,以便早点攒够钱在城里买上房子,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C.焉瓜两口子坚持“在城里买了房子再要孩子”,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是因为他们向往城里的生活,同时也说明他们有责任心。
D.文中两次出现“好吃”。第一次是指老娘做的家乡菜好吃,充满思乡情怀;第二次是指焉瓜一家成为城里人时老娘做的好吃的食物,表现出他们一家的高兴。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第一段以平实的笔触交代了焉瓜两口子想要在城里买房子,这是小说的开端部分,同时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
B.小说中围绕买房子和卖房子使用了很多明确而具体的数字,这既使小说充满了真实感,又表现了以焉瓜为代表的农民工十分不易的生存处境。
C.小说通过对“牵牛花、香椿树”等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乡村环境之美、生活之趣,也暗含着作者对焉瓜这样一味追求城里生活的人的委婉批判。
D.以“城里乡下”为标题,体现了当今社会存在着的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也体现了城里人和乡下人的不同生活追求。
【3】小说中多次提到的“香椿树”,在情节方面有何作用?请作简要分析。
【4】小说围绕以李老太太为代表的城里人和以焉瓜为代表的乡下人同时买房和卖房的故事展开,但小说却选择从焉瓜的角度来叙述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既东封郑, ____,_______,将焉取之?”
(2)《荆轲刺秦王》中,表现送别人受荆轲“慷慨羽声”感染的句子是“______, ____”。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长河落日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的《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最能体现李白蔑视权贵,傲岸不羁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韩愈在《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份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
(3)《鸿门宴》中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其一)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自己想摆脱官场束缚、向往田园隐居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体现诗人蔑视权贵以及向往自由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6)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4句)
(1)《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年老多病,远离亲友,以舟为家,流落在外,表现了诗人的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雄壮宽广的气度,开阔旷远的视野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比较,两者展现的气度与视野不相上下,可谓异曲同工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念奴娇·过洞庭》中,写天人合一的美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可以看出。
(5)《阿房宫赋》中描写秦始皇喜繁华奢侈,连梁柱上光彩耀目的钉头都比粮仓里的米粒还要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赴阙①题潼关驿楼
许 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②。
树色随关③迥,河声入海④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①阙,指长安。此诗作于诗人奔赴长安应试途中。②太华,陕西的华山;中条,山西的中条山。两山分别耸立在潼关南北。③关,一作“山”。④海,一作“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题目中的“秋日”点明了时间,“赴阙”写出了事件,“题潼关驿楼”交代了题诗的地点。
B.颔联两句写景,景色雄浑苍茫,残云归岫,意味着天将放晴;疏雨乍过,给人一种清新之感。
C.颈联写诗人眼见树色苍苍,耳听河声汹汹,场景描写绘声绘色,使读者有耳闻目睹之真实感。
D.尾联传达出诗人即将抵达长安的兴奋,以及科考后要放松心情,过一段闲适逍遥生活的梦想。
【2】这首诗勾勒出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鸿门宴(节选)
司马迁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范增数目项王 数:屡次 B. 刑人如恐不胜 刑:对人用刑
C. 还军霸上 军:驻扎,驻军 D.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如:往,去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B.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C.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D.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B. 樊哙勇猛粗犷、清醒机智,是本文中写得最生动突出的一个人物。
C. 樊哙闯帐引起了项羽的警觉,他手握剑柄跪直身子,头发直坚起来,瞪眼看着樊哙,眼眶都要裂开了。
D. 鸿门宴会上,范增反复提醒项羽控制刘邦未果,紧急招呼项庄进帐舞剑,寻机杀掉刘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②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有感情的人,常有被感动的时候。有时是心中产生了共鸣;有时是触动了尘封已久的记忆;有时是受到了心灵的震动;有时是得到了终生受益的启发……而让人们感动的,有时是因为一件事;有时是因为一个人;有时是因为一个场景;有时是因为一部书;有时是因为一幅画;有时是因为一首歌;还有时是因为一句话……请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说说使你感动的事物,说说为什么使你感动。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