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宜宾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诗经》是诗,不是经,这在今天是很明确的。但________。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________,另一方面则用于________,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________,________。

    ①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拿来做教化的工具

    ②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③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被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④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有些人看到国君或官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作诗献给他们

    ⑤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被当做表情达意的工具

    A. ①⑤③④②   B. ③⑤④②①

    C. ②④①③⑤   D. ①③⑤②④

     

  • 2、下列各组中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醉则更相枕   作《师说》贻之

    B.则施施   扣舷歌之

    C.悠悠与颢气俱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

    D.师道不传也久矣   凌万顷茫然

     

  • 3、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太子之,请辞决矣 群臣

    B.使使以大王   若郑而有益于君

    C.封郑 封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其人居未来

  • 4、下列语句中划线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沛公今事有急,去不义(逃跑)②君安与项伯有 (故意)③吏民,封府库(登记)

    车帷裳(逐步)  ⑤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   ⑥事事四五(遍)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 5、下列加点字用法和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楚也           贰:数词,第二个。

    B.越国以           鄙:这里是名词,边邑。

    C.今闻将军之首       购:收购

    D.愿足下虑之         更:改变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①每年农历7月初7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即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回归传统的热潮似乎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灵魂附体”的感觉,人们也似乎感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兴盛?事情恐怕不是那么简单。

    ②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和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祭祖先等行为一样,过传统节日所涉及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保存、延续和弘扬传统文化。尤其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虽然,在近代以来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既被当作封建社会的“余孽”而遭排斥,也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而受清算。但是,传统文化作为人们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并不会轻易消散。因而,当下对传统节日的倡导,重点不在于恢复一些旧有的仪式,而在于发现其中蕴涵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等可以塑造思维、行为模式和确定身份的“基因”。正如人们所言,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这是文化上的自信和自觉。

    ③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都含有一种尊重传统文化的心态。这不仅意味着人们对传统文化应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然而,现实中很多人把对某些具体文化形式的粗俗模仿当作尊重,甚至以尊重为名行谋利之实,破坏性极大。这几年,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怪象:一方面,一些地方或是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传统文化热得“一塌糊涂”;另一方面,历史文化遗产却频遭破坏,悲剧一次次上演。一边是煞有其事的“保护”,一边是毫无顾忌的破坏,传统文化在利益图谋和责任缺失的夹击下,处境并不令人乐观。此外,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而,传统文化由冷到热,固然有可喜之处,但里面的陷阱也着实不少。如果没有纯正的尊重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态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④通过“七夕”之类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转化历史文化传统,使之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这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这个过程不是一味呼吁回归传统或者抵御外来影响就能实现的,而恰恰是考验人们智慧和耐心的地方。

    1根据原文判断,下列四项中不属于“传统文化热”的具体表现的是(   )

    A. 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媒体给予了相当热情的关注,商家也借此推出种种“情侣消费”。

    B. 一些地方大兴祭祀活动,或是争夺历史文化名人、神话传说的“产权”。

    C. 人们对传统文化有较好的认知和理解,而且必须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D. 近年来兴起了读经、穿汉服、讲国学等各种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

    2以下不属于“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原因的一项是   (   )

    A. 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之下,“我们是谁”的困惑越来越多,而答案的寻找离不开回归传统。

    B. 传统文化作为确立自我定位和民族认同的资源,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会轻易消散。

    C. 是近年来“传统文化热”的一个表现,这和媒体给予的热情关注和商家的包装有关。

    D. 在近代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文化命运多舛,曾被认作旧时代的“象征”受清算。

    3通读全文,下列说法或者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回归传统的热潮在传统节日上找到了传统复苏的力量,而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具体的传统文化形式去宣扬其内在精神。

    B. 传统文化热带来的商机也可能使文化活动变成商业秀,成为商家包装的“文化快餐”,非但不能起到滋养的作用,反而坏了人们的胃口,因此我们应当旗帜鲜明的抵制并消灭“文化快餐”。

    C.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沉淀几千年才传承下来的文化精华,所以我们应当原滋原味的加以保护,以确保它的纯洁性。

    D. 中国目前的传统文化热,出现了一边开展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一边破坏传统文化的现象,这种现象已经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先进》中,孔子说出哂笑子路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谏太宗十思疏》中表达类似“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赋》中兼用夸张、比喻、对比等修辞,批判秦朝统治者肆意搜刮、挥霍无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讲述赵国败亡的原因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杀害良将是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之一。

    (2)《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对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3)《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 9、按要求填空。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金张藉旧业,________________。(左思《咏史》)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__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_”,则说明李蟠的儒学素养。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3)荀子在《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状况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曹刿论战》中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时,写出听到荆轲决绝的歌声后宾客们同仇敌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 思

    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注】①马邑:边域名,在今山西。龙堆:即白龙堆,在今新疆。②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故称。③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成文意。④元戎窦车骑:元戎,犹主将;窦车骑,后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匈奴,遂登燕然山,命班固作铭,刻石而还。⑤返旆:犹班师。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写一位出征军人的妻子在春日对丈夫梦绕魂牵的思念,以及对丈夫早日得胜归家的盼望。

    B.第四句“心随明月”与“我寄愁心与明月”表意相似,深刻表达了女主人公只能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托给明月的无奈。

    C.为了寄托思念,抒发离情别恨,女主人公为夫君织一幅锦字回文诗,“笑独眠”用拟人手法,楼上花枝也含笑而眠。

    D.尾联写女主人公问军中主帅何时才能得胜班师,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统一起来,赋予了本诗积极的社会意义。

    【2】诗歌首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续师

    黄宗羲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岂特弟子之过哉,亦为师者有以致之耳。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者也;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本无可师,强聚道路交臂之人,曰师曰弟子云者,曾不如童子之师,习其句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授以艺术者之有其实也。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遂以为古之师弟子皆然,而使师之为道,出于童子、巫医、乐师、百工之下,则是为师者之罪也。今世以无忌惮相高。代笔门客,张口辄骂欧曾;兔园蒙师,摇笔即毁朱陆。古人姓氏,道听未审,议论其学术文章,已累幅见于坊书矣。乳儿粉子,轻浮浅躁,动欲越过前人,抗然自命;世无孔子,不当在弟子之列。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其可怪也。若是,则师之为道,人心之蟊贼也,吾惟恐其传也矣。昔者孙明复之为师也,以石守道为之弟子,执杖屨,侍左右,明复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师弟子之礼,若是其重也。故何北山之于来学,未尝受其北面。北山之意,以为苟无其德,宁虚其位,以待后之学者,不可使师道自我而坏也。北山可以为师,避师名而不为,其慎重如此!羲老而失学,欲求为弟子者也。诸君子过情推奖,羲其敢冒今世之无耻哉?反昌黎之意,作《续师说》以谢之。

    (有删改)

    [注]①欧曾:文学家欧阳修和曾巩。②兔园蒙师:指知识浅陋的读书人。③朱陆:宋代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

    1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B.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C.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D.传道受业解惑/既无所籍于师/则生不为之/怜死不为之/丧亦非过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议论为主,主要针对社会上某些问题表达观点,寓意深刻,写法灵活。

    B.“句读”,古人指文辞的体止和停顿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

    C.“百工”,是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和制造的工官名称,后来成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

    D.“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一样,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3根据原文意思,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用随便谩骂欧阳修、曾巩,肆意诋毁朱熹、陆九渊的事例,批判轻浮浅陋、以肆无忌惮为高明的学风。

    B.文章举孙明复、何北山两人的事例意在分别阐明执师弟子之礼,是庄重之事;为人之师,应慎重对待。

    C.黄宗羲认为自己年纪大,很少时间去学习,如受别人盛情推荐夸奖而为人师,自己都会感到无比羞愧。

    D.本文和韩愈的《师说》都是开篇点明文章主旨,强调从师的必要性,结尾也都交代了自己写作的缘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矣。

    (2)盖不特耻为弟子,相率而耻不为师,其可怪也。

    5本文和韩愈的《师说》都分析了“师道之不传”的原因,请简要分析二者的角度有何不同?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个黑人出车司明机载了一对白人母子,孩子问妈妈:“为什么司机伯伯的皮肤和我们不一样?”母笑着回答说:“上帝为了让世界缤纷多彩,创造了不同颜色的人。

    到了目的地,黑人司机坚决不收车费。他对孩子的母亲说:“小时候,我也曾问过母亲同样的问题,但是母亲说我们是黑人,注定低人一等,如果她换成你的回答,今天我可能是另外的一个我……”

    是的,平时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撒着不同的种子。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村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