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资阳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罟不入洿池 数:密   B. 赵使者蔺相如 引:邀请

    C. 秦城恐不可得,见欺 徒:白白地   D. 连峰天不盈尺 去:距离

  •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察邻国之政,毋如寡人之用心者。

    B.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C. 养生丧死无撼,王道之始也。

    D.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捡,途有饿殍而不知发。

  • 3、下列各项中,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屈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创作了《离骚》《九歌》《九章》等作品。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

    C.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诸子的思想,尤其是儒家与道家的思想影响最大。

    D.“四书五经”是儒家经典。“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书;“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的合称,其中《春秋》指的就是《左氏春秋》,也就是《左传》。

  • 4、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学于余

    A.无以至千里 B.生乎吾后

    C.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D.筋骨之强

  •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邬老太太年轻时就常常帮同事和街坊邻居缝制衣服,________之下,她的女儿从小就认为助人为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②92岁的飞虎队成员理查德·舍曼接受采访时说:   了日军在中国烧杀抢掠的许多暴行,也看到中国老百姓在战争期间到处流离失所的悲惨。

    ③“互联网+是这两年来人们 的词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全社会立即掀起了新一轮关注和解读互联网+热潮。

    A.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耳濡目染

    B. 耳闻目睹 耳濡目染 耳熟能详

    C. 耳濡目染 耳熟能详   耳闻目睹

    D. 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童家湾的乡愁

    许锋

    我进入这个乡村,像一名陌生的旅人闯入一座梦幻般的庄园。她本来就叫童家湾,“童”,不正是生长梦想吗?

    我也出生于乡村。我的乡村门前也有小溪,居住的院子里也有一棵芭蕉树。冬天里,雪花飘呀飘,覆盖大山、屋顶、树梢,麻雀便急了,冒着被筐住的危险在我眼皮底下觅食。那样的乡村留存着很多人质朴的童年记忆。

    童家湾也这样。有山,群山起伏,山势陡峭;有水,远比小溪宽绰,夏天河水哗啦啦地淌,河风中夹杂着一丝清凉。冬日的雪花悠悠荡荡,落地无声又似有声——润得皲裂的地皮极轻微地震颤,极缓慢地弥合。顽皮的孩子拉根细绳儿躲在暗处,极耐心地候着可爱又可怜的小鸟。

    炊烟、犬吠、鸡鸣、格子窗、麦烟、炕头、小路。

    ——这些乡愁的关键词,让离乡人的心中波澜起伏。

    童家湾在甘肃会宁,会宁是革命老区。1936年9月,中共中央在讨论红军会师地点时,周恩来向毛泽东建议“放在会宁为好”。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写道:“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童家湾离县城很近,是柴家门镇何家门村的一个“社”,有百户人家。她是会宁乡村的缩影。红是她的主色调。

    花儿争奇斗艳。唯有夏季,是西北土地上各色花儿的“青春期”。疯长,是草木彰显生命的姿态。

    村居盖得朴正。土坯房子还有,却不是主流,青砖、琉璃瓦、大理石、钢筋、混凝土构筑了一座座别致的民居,结实而耐看。

    院墙上画了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古风似水流年,浸润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人朴素的秉性。

    而村口、村里、村外,无处不见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闲庭信步,可看旭日东升,可望晚霞满天,一阵阵花香、草香、麦香、瓜果香漫入鼻翼,馥郁而清甜。

    这样的乡村让人喜欢。

    如此,尽管她不是生我养我的乡村,我还是想住上一晚,或者两晚,感受她的呼吸和心跳,女儿则兴奋地喊,晚上可以数星星!她是一个彻头彻脑的“城里娃”,23岁了,还没有居于乡村的经历,哪怕一晚。

    我在童年里没有数过星星,甚至没有正儿八经地望过云。那时父亲在部队当兵,与我们相隔千里;母亲在地里劳作,一日下来疲惫至极。诗意与想象,离那个年代和那个年代的人们很遥远。

    住的是民宿。刚进去时是午后,阳光十分猛烈,整座院子如镀了一层金黄——西北夏天的午后都明晃晃的。我站在屋檐下暂避日头,小圃之中,月季,杜鹃,牡丹,蝶粉花沾紫,满园皆馨香。一隅,传来溪水潺潺之声,近前,非自然之泉,却以自然之貌汩汩流淌,狭长的河道中一颗颗灵动的石子儿变成了一粒粒银豆豆。绕至院后,榆柳健硕丰茂,浓荫蔽日,旁边的梨树上则挂满密密麻麻的果子。院子的角角落落,“镶嵌”了各种久违的农具、精巧的挂件,既有“复古”的气息,也有时尚的味道。

    下午,我便坐在带遮阳篷的木栅栏与游廊间品茶、赏花、看蝶、听鸟,茫然若失,又有所得,如在桃花源过了一世。

    时间散淡流逝,暮色悄然而至时,忽起一阵风,风高丝引絮,漫天飞舞——快看,柳絮,好美!是女儿的惊叫。但这个季节并无柳絮随风,而是蒲公英的绒球,正所谓,飘似羽,逸如纱,秋来飞絮赴天涯。

    大风起兮云亦飞扬。夜幕之中,苍穹之下,团团的云仍是那样浓那样白那样飘逸,我们都像孩子似的傻傻望天。院落乡村山野大地之上万籁俱寂,偶有一两声啁啾的鸟啼和蝉“谢幕”时有气无力的嘶鸣。

    我们躺在各自记忆的摇篮里,竖起耳朵聆听乡村,睁大眼睛观察世界。

    星星如约而来。

    水星!

    金星!

    木星!

    牛郎星,织女星!

    女儿幼时对天文地理好奇,我给她买过一个高倍望远镜。她常在城市高楼的阳台上踮起脚尖望星星。

    遥遥的月光笼罩着峭拔伟岸的山脉和静谧的村庄。

    欣然起行。出院门,随意地走,月色入户,户户花开,家家成景,好多人家灯火未熄,私语切切隐隐传来,夹杂着点点笑声。被阳光饱晒的玉米林、向日葵散发出清香与芬芳,与黄土地的气息融合,亲密无间。

    我深呼吸,再深呼吸。

    闻到什么?

    一缕乡愁。

    乡愁,是如影随形的云,是圆圆的月,是质朴的土地,千山万水隔不断、舍不掉、稀释不得。

    童家湾的乡愁,与八十多年前的会师牵连。当时,毛泽东说:“会宁,好地名,好地名啊!红军会师,中国安宁。”

    邦惟固本自安宁。

    我这个陌生的旅人,那晚便在别人的故乡安然入睡。

    女儿数星星,数累了,也睡得恬静。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05月27日)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童’,不正是生长梦想吗?”这个疑问句与后文构成了设问关系,显现出作者在整篇建构上的宏大气势。

    B.乡村门前有小溪,院子里有芭蕉树,甚至冬天有孩童捕鸟嬉戏,童家湾和自己故乡的山村都是十分相似。

    C.详写在童家湾所见风物之美,寄寓自得自适之情,也是对红军会师历史意义的深情赞美,可谓小中见大。

    D.文中画线的几个独句段,依次入目,表现出人物置身夜景观察星空的闲适宁静的心态,让读者印象深刻。

    【2】关于文中女儿视角文字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儿出生在城市,从未有过置身乡野数星星的经历,置身童家湾的那一夜,她非常兴奋。

    B.写女儿置身童家湾的美好感受,一定程度上也是借女儿的情绪来间接传达作者的兴奋。

    C.尽管父女俩主要基于各自的记忆去观察童家湾的风物人情,但是他们得到的美感相通。

    D.文章末尾,我“安然入睡”,女儿“也睡得恬静”,说明我们已懂得“邦惟固本自安宁”之理。

    【3】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你对标题“童家湾的乡愁”的含意的理解。

    【4】作品是如何兼用顺叙和插叙并收到良好的效果的?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在《谏太宗十思琉》中,魏征在总结历史规律时指出,统治一个国家,如果光靠严刑和威慑的手段来对待老百姓,老百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②《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其中两个短语对仗工整,构图上还以曲线绵延与散点铺展相映成趣。

    ③《阿房宫赋》杜牧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日上,______________,或曰,此东海也。(姚鼐《登泰山记》)

    (2)_______,洵美且异。_______,美人之贻。(《诗经·静女》)

    (3)古人注重用形象说理。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木”“金”作比,论证了学习在成长中的重要性;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两句用“飞虫”“米粒”为喻,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__________ 。”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3)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____ _____”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覆辙。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传说来凸显山势险峻,增添浪漫气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派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兵车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象青海边的古战场上,阴风惨惨,鬼哭凄凄。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在达到高潮并戛然而止时的震撼效果。

    (5)李商隐的《锦瑟》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表现的,是阴阳冷暖、明珠美玉,境界虽殊,而怅恨则一。

  • 11、(题文)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表现蔺相如不计私怨,以国家前途为重的语句是“我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

    (2)古人评点《登高》的颈联,“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含有八层意蕴。

    (3)汉代的在《过秦论》的结尾提出了中心论点,他认为秦国灭亡的原因在于:“_________”。

    (4)《劝学》中“蟹六跳而二螯,_________,用心躁也”一句从反面强化了学习专一的重要意义。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菩萨蛮

    谢逸

    暄风迟日春光闹,葡萄水绿摇轻棹。两岸草烟低,青山啼子规。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花影转廊腰,红添酒面潮。

    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暄风”,即春风。“迟日”,即春日。与《诗经》中的“春日迟迟”和杜诗中的“迟日江山丽”一样,写出了春光融融的情景,能给读者以春暖日长的感受。

    B. “春光闹”化用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运用拟人,虽是概括的描写,却能引起姹紫嫣红开遍的联想。

    C. “葡萄水绿”,写诗人看到两岸葡萄青藤满架的景象,倒映水中,摇曳生姿,暗示游春者的陶醉之情。

    D. “归来愁未寝,黛浅眉痕沁”写出主人公回来后无心整妆,写主人公眉间浅浅的黛色,既意味着残妆未整,又暗示着无人扫眉。

    2这是一首春闺怨词,女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了由喜悦到忧愁的变化过程,请你结合全词诗句具体分析这种变化。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触龙说赵太后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齐曰:“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太后明谓左右:“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言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见太后。”太后曰:“老妇恃辇而行。”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于身。”太后曰:“老妇不能。”太后之色少解。

    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没死以闻。”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对曰:“十五岁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

    左师公曰:“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赵,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曰:“无有。”曰:“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曰:“老妇不闻也。”“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子义闻之曰:“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而况人臣乎。”

    (选自《战国策·赵策》)

    【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赵太后新用事            用事:当权,执政

    B.故愿望见太后            愿望: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C.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微:没有

    D.—旦山陵崩              山陵崩:古代用以比喻国君或王后的死

    【2】下列选项的句子,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技经肯綮之未尝

    C.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敢以烦执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B.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C.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4】下列选项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在争取到面见太后机会后,触龙先用缓冲法关切地询问太后的起居饮食,并絮絮叨叨地与她谈论养生之道,使本来戒备心极强的“太后之色少解”。

    B.左师公请求太后,让其少子补足黑衣之数,其目的是以此为话题,委婉劝谏太后。

    C.燕后远嫁,赵后思念她,并每次祭祀时为她祈祷,保佑她不被送回来。这说明赵后主观上爱女儿胜过爱儿子。

    D.本文提出一个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国君和居于高位的人,尚且应该放手让自己的子女去为国家建功立业,不可依靠父母的权势而取得尊位、厚禄和金玉宝器,平民百姓更应该让孩子建功立业。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