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B. 教师对于学生,尔为尔,我为我,休戚不关,理乱不闻!这样两橛的形势,如何说得到人格感化?
C. 2014年地区冲突不断,这给经济发展带来挑战。不少专家估计全球经济仍将在复杂多变的惊涛骇浪中前行,欧债危机仍将困扰全球经济。
D. 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10月27日,“翰墨中国——全国书法作品大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参展作品围绕“中国梦”为主题,用书法的艺术形式传承中国文化精神。
B.典型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控、季节被空调操控、山水被镶进画框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
C.平时煮粥,大家都喜欢把粥熬得稠稠的,觉得这样的粥具有细腻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很好的食欲,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吸收。
D.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节目组成员在武汉的精彩表演,受到了武汉各高校学生的热烈欢迎,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3、下面对加点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谁主沉浮(主人) 乳臭未干(气味)
B.言简意赅(完备) 猝不及防(突然)
C.吹毛求疵(小毛病) 激扬文字(激动)
D.煞费苦心(极、很) 趾高气扬(脚指头)
4、下列各项加点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美国常常打着人权的旗号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其实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B. 赴南极科学考察的同志们劳苦功高,不但在南极建立了两个考察站,还带回了许多珍贵的资料和标本。
C.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和英美等太空强国相比,不仅已能望其项背,而且还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D. 中国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每次赴海外执行任务的时侯对当地百姓一定秋毫无犯,因此赢得了他们的尊重。
5、下列各句中没有偏义复词的一项是
A. 何不作衣裳 B. 昼夜勤作息
C. 便可白公姥 D. 其日牛马嘶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悲剧对哲学的影响
悲剧与哲学有关系吗?许多人会大惑不解地问。
悲剧,作为一种戏剧艺术,最早出现于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天才,使得悲剧成为古希腊最繁荣并且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艺术,此后古希腊悲剧获得世界性的影响和声誉。
古希腊悲剧对同时代的古希腊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有什么影响,从保存下来的文献中看不出来。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是,在古希腊悲剧衰落时,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位哲学家对悲剧作过严厉的批评,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则对悲剧作过较为客观、平正的研究。
不过,不管古希腊哲学家是怎么评价悲剧的,悲剧艺术并未随希腊悲剧的衰落而消失,而是继续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古罗马悲剧,以莎士比亚悲剧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悲剧,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以伏尔泰、歌德和席勒为代表的启蒙运动悲剧,以雨果等人为代表的浪漫主义悲剧……最为重要的是,悲剧以最强烈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其他艺术的发展,诸如喜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小说等等都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某种悲剧意识,把自己提高到某种悲剧高度,以至人们开始把具有这种风格的艺术称之为悲剧性艺术,以至悲剧和悲剧性成为一种艺术精神,成为一种审美形态和审美范畴。
不仅如此,悲剧的影响进而从艺术领域转入生活,也就是说,人们开始用悲剧的眼光来打量和评价生活,以至人们把与悲剧中的事件相仿的社会生活事件叫做悲剧性事件,而把与悲剧中的人物相仿的实际生活人物叫做悲剧性人物。至此,悲剧和悲剧意识不仅仅进入了美学的殿堂,而且直逼哲学的大门并且发出了猛烈的叩门声:哲学不正好是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存在和世界的学说吗?现在悲剧和悲剧性、悲剧感、悲剧意识、悲剧知识和悲剧精神已经由悲剧艺术和悲剧性艺术进入生活、进入存在领域了,那么,悲剧性不应该成为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吗?悲剧意识、悲剧精神不应该成为一种重要的哲学意识、哲学精神吗?
事实上,近代以来,哲学家们已经感受到了悲剧和悲剧性艺术对文化和生活的这种广泛的影响,于是,他们纷纷从自己的哲学出发对悲剧做出某种解释,休谟、柏克、狄德罗、莱辛、谢林、黑格尔、施莱格尔、叔本华等人都建立了自己关于悲剧的理论。然而,他们只是让自己用自己的哲学去解释悲剧,却没有一个人能够从悲剧的视角出发、用悲剧的眼光来解释哲学。在黑格尔那里,悲剧仅仅是美学即艺术哲学所扬弃的一个环节,当然更不可能上升到存在论的高度。叔本华似乎在自己的哲学中给了悲剧一个相当高的位置(仅次于音乐),然而不幸的是这是由一个误会造成的,即他把悲剧误解为悲观主义,或者说把悲观主义误解为悲剧,认为悲剧是一种劝人放弃、让人听天由命的艺术。他与悲剧哲学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了,但实际上却隔着万丈深渊。
(节选自王江松《悲剧何以成为哲学》
【1】下列有关悲剧的认识与原文不符的一项是( )
A. 古希腊出现了最早的悲剧戏剧艺术,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有极大的影响,获得了世界 性的影响和声誉。
B. 悲剧成为古希腊最繁荣并且对民族精神和社会生活影响最大的艺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三大悲剧天才起了重要的作用。
C. 古希腊悲剧、古罗马悲剧、文艺复兴悲剧、启蒙运动悲剧和浪漫主义悲剧都以极强烈的 方式,表达出了对生命的体验和生命意识。
D. 悲剧的发展不仅影响着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发展,也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态度,改变着哲 学。
【2】下列有关对悲剧的认识与原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
A. 古希腊哲学家对悲剧的评价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悲剧艺术并未随希腊悲剧的衰落而消失,反而继续了两千多年的发展。
B. 悲剧能够成为一种艺术风格,甚至一种艺术审美形态和范畴,是因为悲剧以最强烈的方式所表达出来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识极大地影响了其他艺术的发展,使之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某种悲剧意识,把自己提高到某种悲剧高度。
C. 因为哲学是关于生活、关于生命、关于存在世界的学说,所以当悲剧和悲剧意识转入生活,人们开始用悲剧的眼光来打量和评价生活,悲剧和哲学就接近了。
D. 近代以来,哲学家们从各自的哲学出发,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悲剧理论.但是笔者认为他 们都没能从悲剧视角出发,用悲剧眼光解释哲学。
【3】下列哲学家对于悲剧的理论,不能表现悲剧与哲学紧密相连的一项是( )
A.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模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B. 恩格斯认为,悲剧根植于社会的矛盾冲突,它反映了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之间的矛盾,由于矛盾的类型不同,悲剧的类型也不同,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种是英雄人物的悲剧;第二种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苦难;第三种是旧事物的悲剧。
C.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到,悲剧人物之所以会遭遇不幸,是因为他们越过了日神精神 (日神阿波罗:代表梦境状态和造型艺术的静态)的信赖自我的安心静坐,回复了酒神 (酒神狄俄尼索斯:代表迷醉状态和音乐艺术的振奋)一般的原始本性。
D. 车尔尼雪夫斯基论悲剧:“悲剧是人的苦难和死亡,这苦难或死亡即使不显示出任何无限强大与不可战胜的力量,也已经完全足够使我们充满恐怖和同情。无论人的苦难和死亡的原因是偶然还是必然,苦难和死亡反正都是可怕的。”。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
(1)《芣苢》中,将收获时“打包”东西的情形表现得真切细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登高》中,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借助月光侧面烘托琵琶声美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中借助人的反应侧面描写箫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曾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荀子在《劝学》中也有相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短歌行》中借用典故,表示希望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地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诗经·静女》中说荑草是静女从远处郊外采来,物微而意深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由于“水”具有剪切不断、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与人的愁绪相似的特点,在古代诗人笔下,“水”便成了常见的寄寓悲愁的对象了。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沁园春·长沙》中,引起词人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9)《归园田居》中表现作者村落隐隐约约,具有天然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澈,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强调“____________________” ,只有这样做,才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
(3)杜甫《登岳阳楼》诗中描绘洞庭湖雄浑壮阔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面对客人将人生看做如蜉蝣一样已逝的感叹,苏轼用了一个比喻,借“月”
的“ ___,___”,来劝慰朋友人生周而后始,并没有真正失去。
(2)《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婚后终日操劳、披星戴月的句子是:“___,___”。
(3)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而荀子《劝学》中则说:“___, __。”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怅寥廓,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______________,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3)____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5)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师者,______________。(韩愈《师说》)
11、默写。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
(3)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尤为重要,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
(4)《鸿门宴》中,表达大丈夫应不拘小节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鸿门宴》中,形容己方处于危险境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贺人移学东轩
朱淑真①
旷轩潇洒正东偏,屏弃嚣尘聚简编。
美璞莫辞雕作器,涓流终见积成渊。
谢班②难继予惭甚,颜孟③堪希子勉旃。
鸿鹄羽丁当养就,飞腾早晚看冲天。
【注】①朱淑真:号幽栖居士,相传是朱熹的侄女。②谢班:指“咏絮才”的东晋才女谢道韫和东汉大史学家班固的妹妹班昭。③颜孟:孔子的高足颜回和亚圣孟子。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开篇照应诗题,祝贺友人潇洒地移住到东轩,在那里只有翰墨书香,清雅绝尘。
B.颔联的“莫辞”表达了对友人的劝诫,希望友人做一块“美璞”而不要被“雕作器”。
C.颈联用典,诗人惭愧于不能接续谢道韫、班昭的成就,又勉励友人学习颜回和孟子。
D.尾联的“鸿鹄”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鸿鹄”语意相近,都喻指志向远大者。
【2】从诗歌内容来看,怎样才能做到“飞腾早晚看冲天”?请结合诗句加以概括分析。
13、(一)文言文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素善留侯张良 善: 交好
B. 距关,毋内诸侯 内:接纳
C. 籍吏民,封府库 籍:登记、造册
D. 不如因善遇之 遇:相逢、会面
【2】对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卿”是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执事”是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大夫”是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B. 贱称,表示对对方的责骂轻蔑。如范增骂项羽时说“竖子不足与谋”,这里的“竖子”即表示责骂轻蔑。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由十二本纪、十表、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项羽虽没做过皇帝,但他打入咸阳,号令诸侯,因此司马迁把他列入世家。
D. 婚姻,意为儿女亲家,女方的父亲为婚,男方的父亲为姻,在《鸿门宴》里刘邦和项伯就曾约为婚姻。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项伯的本意是为自己的私情而欲救张良但他智短虑浅,头脑简单,在“信义”面前,他不明是非,被张良蒙骗,被刘邦拉拢。
B. 刘邦与项羽的为人处世相反,在这段文字中,刘邦的“四问”非常高明,清楚的表现了他处变不惊、善于用人的性格特点。
C. 从项伯夜驰至沛公军,张良引他与刘邦相见一事可以看出,张良是这场宴会中刘邦阵营的总导演,是一个善于谋略的大智者。
D. 节选的这段文字,虽然没有对项羽进行重点描写,但从“项王许诺”一句中可以看出,项羽缺少思考,疏于分辨是非真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
(2)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如果说,贝多芬因《欢乐颂》而感到欢悦,梵高因向日葵而感到欢悦,李白因诗文美酒而感到欢悦,刘翔因挥洒汗水而感到欢悦……那么,你呢?在你这十几年的生命体验中,因什么而感到过欢悦?又有什么感悟、思考?
请以“因_______而欢悦”为题,在空白处补充一个主题词,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