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虚拟现实技术用有力的证据再次表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将使人类掌握更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B. 战斗英雄何国祥发现,周围漆黑一片,车内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列车猛烈的嘶叫声,打破了沉寂的环境。
C. 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里,大家对教研室赵主任起草的教学大纲从多角度提出质疑,经过几轮认真的讨论和修改,最终达成共识。
D. 2016年,普通高校寒假出大招,成绩单寄给家长当新年礼物。这些高校,除清华北大外,还有来自川大等15所地方高校也参与了这次活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采取了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利用有机结合的技术路线,使得中国在培育超级稻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B.他抬头售货,及时发现需要照顾的老弱病残顾客,随时观察顾客的要求和意见,不断解答顾客的询问。
C.火车尽管到站时已经天黑,她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心思,刻意斟酌着服饰和容貌。
D.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近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
3、下列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是( )
A.光滑—粗糙 强盛—衰败 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B.洒脱—拘谨 洁净—肮脏 安居乐业—颠沛流离
C.简单—复杂 倘若—假如 迷迷糊糊—清清楚楚
D.活泼—呆板 裂开—合拢 粗制滥造—精雕细刻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最近相关部门对两个小区新装修的住房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结果有一半住房甲醛超标,而引发甲醛超标最主要的原因是居民不合适的装修造成的。
B.李先生认为服饰公司侵犯了自己的权利,将之诉至法院,要求停止侵害,并提出30000元人民币的经济索赔和2000元人民币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C.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D.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建设的启动,对道路、交通、媒体、通讯等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相关,长沙商业圈无疑也将面对重新洗牌的机会。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 )
A.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D. 荆轲知太子不忍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明灯
鲁迅
春阴的下午,吉光屯唯一的茶馆子里的空气又有些紧张了,人们的耳朵里,仿佛还留着一种微细沉实的声息——“熄掉他罢!”
这屯上的居民是不大出行的,动一动就须查黄历,看那上面是否写着“不宜出行”。不拘禁忌地坐在茶馆里的不过几个以豁达自居的青年人。
现在也无非就是这茶馆里的空气有些紧张。
“还是这样么?”三角脸的拿起茶碗,问。
“听说,还是这样,”方头说,“还是尽说‘熄掉他熄掉他’。眼光也越加发闪了。见鬼!这是我们屯上的一个大害。我们倒应该想个法子来除掉他!”
胖脸的庄七光已经放开喉咙嚷起来了:
“吹熄了灯,我们的吉光屯还成什么吉光屯,不就完了么?老年人不都说么:这灯还是梁武帝点起的,一直传下来,没有熄过;连长毛[注]造反的时候也没有熄过……。外路人经过这里的都要看一看,都称赞……。他现在这么胡闹,什么意思?……”
“他不是发了疯么?你还没有知道?”方头带些藐视的神气说。
“我们还是先到庙前去看一看,”方头说着,便轩昂地出了门。
阔亭和庄七光也跟着出去了。三角脸走得最后。
他们望见社庙的时候,果然一并看到了几个人:一个正是他,两个是闲看的,三个是孩子。
但庙门却紧紧地关着。
他也还如平常一样,黄的方脸和蓝布破大衫,只在浓眉底下的大而且长的眼睛中,略带些异样的光闪,看人就许多工夫不眨眼,并且总含着悲愤疑惧的神情。
“你干什么?三角脸终于走上一步,诘问了。
“我叫老黑开门,”他低声,温和地说。“就因为那一盏灯必须吹熄。你看,三头六臂的蓝脸,三只眼睛,长帽,半个的头,牛头和猪牙齿,都应该吹熄……吹熄。吹熄,我们就不会有蝗虫,不会有猪嘴瘟……。”
“唏唏,胡闹!”阔亭轻蔑地笑了出来,“你吹熄了灯,蝗虫会还要多,你就要生猪嘴瘟!”
“唏唏!”庄七光也陪着笑。
“你还是回去罢!倘不,你的伯伯会打断你的骨头!灯么,我替你吹。你过几天来看就知道。”阔亭大声说。
他两眼更发出闪闪的光来,钉一般看定阔亭的眼,使阔亭的眼光赶紧辟易了。
“你吹?”他嘲笑似的微笑,但接着就坚定地说,“不能!不要你们。我自己去熄,此刻去熄!”
方头站上去了,慢慢地说道:
“你是一向懂事的,这一回可是太胡涂了。就是吹熄了灯,那些东西不是还在么?不要这么傻头傻脑了,还是回去!睡觉去!”
“我知道的,熄了也还在。”他忽又现出阴鸷的笑容,但是立即收敛了,沉实地说道,“然而我只能姑且这么办。我就要吹熄他,自己熄!”他说着,一面就转过身去竭力地推庙门。
“喂!”阔亭生气了,“你推不开的,你没有法子开的!吹不熄的!还是回去好!”
“我不回去!我要吹熄他!”
“不成!你没法开!”
“……”
“那么,就用别的法子来。”他转脸向他们一瞥,沉静地说。
“……”
“看你有什么别的法!”
“我放火。”
“什么?”阔亭疑心自己没有听清楚。
“我放火!”
沉默像一声清磬,摇曳着尾声,周围的活物都在其中凝结了。不一会,庙后门的墙外就有庄七光的声音喊道:
“老黑呀,不对了!你庙门要关得紧!老黑呀,你听清了么?关得紧!我们去想了法子就来!”
但他似乎并不留心别的事,只闪烁着狂热的眼光,在地上,在空中,在人身上,迅速地搜查,仿佛想要寻火种。
方头和阔亭在几家的大门里穿梭一般出入了一通之后,吉光屯全局顿然扰动了。许多人们的耳朵里,心里,都有了一个可怕的声音:“放火!”然而全屯的空气也就紧张起来,凡有感得这紧张的人们,都很不安,仿佛天下从此毁灭。
这事件的中枢,不久就凑在四爷的客厅上了。坐在首座上的是年高德韶的郭老娃,脸上已经皱得如风干的香橙,还要用手捋着下颏上的白胡须,似乎想将他们拔下。
阔亭和方头以守护全屯的劳绩,不但第一次走进这一个不易瞻仰的客厅,并且还坐在老娃之下和四爷之上,而且还有茶喝。此时阔亭忽然发表意见了:
“这办法太慢!他们两个还管着呢。最要紧的是马上怎么办。如果真是烧将起来……”
“我想:倒不如姑且将他关起来。”
“那倒也是一个妥当的办法。”四爷微微地点一点头。
“妥当!”阔亭说。
四爷在暂时静穆之后,这才缓缓地说,“就照这一位所说似的关起来,免得害人……。”
“那自然,”阔亭感动的说,“可是,房子……”
“庙里就没有闲房?……”四爷慢腾腾地问道。
“有!”阔亭恍然道,“有!进大门的西边那一间就空着,又只有一个小方窗,粗木直栅的,决计挖不开。好极了!”
老娃和方头也顿然都显了欢喜的神色;阔亭吐一口气,尖着嘴唇就喝茶。
未到黄昏时分,天下已经泰平,或者竟是全都忘却了,人们的脸上已不特紧张,并且早褪尽了先前的喜悦的痕迹。在庙前,人们的足迹自然比平日多,但不久也就稀少了。只因为关了几天门,孩子们不能进去玩,吃过了晚饭,还有几个跑到庙里去游戏,猜谜。
…………
“我放火!”
孩子们都吃惊,立时记起他来,一齐注视西厢房,又看见一只手扳着木栅,一只手撕着木皮,其间有两只眼睛闪闪地发亮。
从此完全静寂了,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
一九二五年三月一日
(有删改)
[注]长毛: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军。为了对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法令,他们都留发而不结辫,因此被称为“长毛”。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疯子”的遭遇表明,他无法先行吹熄吉光屯人心中的长明灯,也无法唤醒他们和自己一同去吹熄社庙里的长明灯,无奈之下,只能选择“自己去熄”。
B.当“疯子”试图吹熄长明灯之时,首先站出来激烈反对、商量办法是那些“以豁达自居的青年人”,他们反而比四爷等老辈表现得更为凶狠。
C.从“吹熄”到“放火”,“疯子”在面对民众软硬兼施的手段中,也在及时调整着自己的斗争策略,从中可见一个逐渐成长的革命先驱形象。
D.小说讲述了一个“疯子”想要吹熄庙里的长明灯,引起全屯人的恐慌,最后被关押起来的故事,表现了鲁迅小说一贯的反封建的思想主题。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以春阴下午吉光屯的茶馆为典型场所展开故事,“空气又有些紧张了”“熄掉他罢”巧设悬念,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B.小说以群众眼光作视点,将疯子置于次要的不显眼的位置;这个次要人物形象看似无处不在,几乎完全孤立,但是被前台人物的言行举止支配。
C.“吉光屯”和“鲁镇”都是人物活动、情节发展的典型环境,是作者虚构的微型社会,其迷信落后的社会风气正反映了旧中国畸形的社会形态。
D.在《长明灯》中,作者始终作为一个不出场的叙述者将他的主观感情渗透到小说的画面和构思中,从而赋予小说一种主客观水乳交融的独特抒情气质。
【3】小说设置了明暗两条线索,请简要说明并分析其作用。
【4】“长明灯”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卫风•氓》中写女子婚后日夜辛苦劳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采薇》中写戍卒驻地没有安定,连捎个家信也不可能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自问与东鲁的朋友分别后何时返回,他的回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摒弃尘俗、回归自然的愉悦心情。
(3)古代文人常以酒入诗: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美酒的喜爱。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师说》强调从师是为了学道,与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意义。
(2)《登高》中,作者从视听结合、由高到低角度,描写诗人登高时的所见所闻,写出夔州秋天的典型景物特征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________________。
(4)屈原在《离骚》中将自己与众小人政见的不同比喻成“方圜”,从而表明与那些小人没有调和余地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6)李白《蜀道难》“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诗人在高峻的山峰上,用手抚胸,对天长叹的情状。
(7)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并时常反省自己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琵琶声暂停,但此时的无声比有声效果更美妙的特点。
(9)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比喻修辞描写初春小雨的一句是“___________”。
10、根据语境,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相应语句。
(1)《劝学》中用一系列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2)《寡人之于国也》中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把为自己的孩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了对比,认为如果孩子只停留在句读的层面而不能解惑,最终导致的不明智的结果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_________,无以至千里。 (《荀子·劝学》)
⑵师者,________。 (韩愈《师说》)
⑶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苏轼《赤壁赋》)
⑷使天下之人,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⑸鼎铛玉石,金块珠砾,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⑹人间如梦,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⑺可堪回首,_______,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⑻三人行,_______。 (《论语·述而》)
12、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填空、问答题。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下阕“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兼提落花、流水两端,与上阕“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呼应。该词借景抒情,借_____________ 时节的景物来感伤____________之情。
【2】“红藕香残玉簟秋”自古以来被方家厚爱,请你谈谈该句妙在何处?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①时也。”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节选自苏轼《范增论》)
【注】①卿子冠军:指宋义。公元前207年,秦围攻赵,楚怀王封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军,范增为末将军。救赵途中,宋义畏缩不前,项羽矫诏杀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B.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C.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D.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
【2】下列各项对文中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河北”“河南”,指的黄河以北、黄河以南,与现在的河北省、河南省不完全一样。
B.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北面”,称臣叫做“南面”。在室内的座次则以坐西向东为最尊,文中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C.赐骸骨,意为请求致仕即告老还乡,与致仕、归老等意思基本一致。
D.关,文中指函谷关,“沛公欲王关中”,关中指的就是函谷关以西,泛指战国末期秦之故地。
【3】下列各组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吾与点也(赞成)
是乃仁术也(方式)/异乎三子者之撰(杜撰)
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保护)/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
共其乏困(提供)/道芷阳间行(取道)
C.君安与项伯有故(交情)/披帷西向立(分开)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散落)/善刀而藏之(揩拭)
D.声音不足听于耳与(音乐)/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料想)
距关,毋内诸侯(接纳)/朝济而夕设版焉(救助)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②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
你作为新世纪出生的青少年,是怎样认识自己以及你们这一代人的呢?你对未来有怎样的思考呢?请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对自我或者这一代人的认识与思考,揭示新世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时代使命。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主题突出,思想健康;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