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晋中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语句朗读节奏错误的一项是( )

    A.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C.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D.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征戍   亵牍   桌帏   流水帐   兵荒马乱

    B.蹙缩   售磬   草窠   万应碇   功亏一篑

    C.洗练   肖像   牲醴   朦朦亮   沸反盈天

    D.娴熟   踌蹰   额枋   一溜烟   呕心沥血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下江陵,顺流东也

    B.

    山川相缪,郁苍苍

    逝者如斯,未尝往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

    C.

    寄蜉蝣天地

    D.

    固一世雄也

    托遗响悲风

    夫人相与,俯仰一世

    A.A

    B.B

    C.C

    D.D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第10届中国青少年军事夏令营的开营仪式上,负责人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国家的明日黄花,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要苦练本领,将来好报效国家。”

    ②在社会生活领域中,短时期内还无法消除广告语中可能出现的违背公序良俗的用语现象。因此,提升广告发布的文明程度,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③市场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眼看自己一手建立的企业,已呈现行将就木的态势,他内心真有说不出的感慨!

    ④倒摘牌制度的存在让一些俱乐部能够中途截杀其他俱乐部相中的球员,为此,那些已经与球员达成协议的俱乐部不得不跟先于自己摘牌的同行们哀求,希望他们不要横刀夺爱

    ⑤本来可能成为一部看见时代的喧嚣、并记录下这个喧嚣时代的经典,最终却因为创作者的短视,落在了浅尝辄止的道路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⑥近年来,音乐综艺节目的比拼堪称白热化,仅去年就有不下30档,素人选秀、歌手竞演、偶像团体养成、音乐游戏等玩法眼花缭乱

    A. ①②⑥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④⑤

  •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chēnɡ)   (pánɡ)    (qī)     (xiànɡ)

    B.(chì)     (wǎn)     (pǐ)     (mánɡ)

    C.(pàn)     (yànɡ)    (xìnɡ)   (hāo)

    D.(liáo)     (diàn)    (lán)     (shuò)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西溪的晴雨

    郁达夫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

    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

    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去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

    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

    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

    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

    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葫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凋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

    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

    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

    1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谈到西湖“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引出雨中游览西溪的记叙,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审美情趣是倾向曲折、博大和朦胧的。

    B.参观古墓,闻吸到的是“霉灰的阴气”,给人以“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这段描写与后文雨中游西溪的描写形成对比,引出了后文感受到的野趣。

    C.作者在前半部分写雨中游西溪,以“微雨”为背景,通过自己的路上所闻,车里所见和船中所感,展现了西溪独特的野趣。

    D.作者在文章收笔处,描述龙妇吹洞箫像东坡夜游赤壁。二者的相似在于洞箫声的幽咽和文人墨客寄情山水的雅趣。

    2文章开头说“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请概括作者微雨里游西溪,感受到哪些“野趣”。

    3郁达夫散文的语言活泼形象,富有生气。请从修辞的角度在文章中列举几个句子,根据上下文简要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是“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中通过大与小的比照表现出一种空阔的境界,又显示出词人豪迈、超旷的内在气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秦与六国的灭亡史常被后人用来针砭时弊,杜牧《阿房宫赋》以“______”批评了后代统治者的错误做法,苏洵《六国论》则以泱泱大国“_________”表达对重蹈覆辙的忧虑。

  • 8、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不可不懂装懂。

    (2)惨象, ____________;流言,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中,借自然环境表现诀别时慷慨悲壮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由登临所见自然过渡到登临所想。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涵盖千古兴亡的故事,揭露了金陵繁华表面掩盖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3)《阿房宫赋》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可以看出,阿房宫里的宫女有很多原来在六国身份是很高贵的。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2)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六国破亡的原因是:“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___。”因此,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劝诫统治者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启示我们,要想使国家安定,江山永固,就必须对百姓积聚道德和仁义,正如《谏太宗十思疏》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从师风尚难以恢复。

    (3)荀子《劝学》中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形象的比喻作论证,进而推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参省才能达到“__________”的境界。

    (4)《过秦论》中秦始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想以此来达到愚化百姓的目的。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 山  杨万里

    乌桕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余 杭  范成大

    春晚山花各静芳,从教红紫送韶光。

    忍冬清覆蔷薇酽,熏满千村万落香。

    【注】①乌桕:一种乔木类植物,秋天时,树叶会由绿色变为红色。②铁皂:暗褐色。③忍冬:也叫金银花,花、茎、叶都可入药。

    【1】下面对两首诗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宋人的两首优美的写景诗,杨诗借乌桕、枫、松来写秋,范诗借忍冬花、蔷薇花来写春。

    B.在杨万里笔下,秋山景色美不胜收,全诗弥漫着浓浓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一个“错”字,却流露些许嗔怪之意。

    C.范诗的前两句用“静芳”二字描写傍晚时分“山花”的静态美;着一“送”字,美好春光仿佛又有了流动感。

    D.两首写景小诗一写秋,一写春;一写山树,一写山花。虽然所写季节不同,描绘景色有别,但都清新活泼,妙趣横生。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秋山》的语言美。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籍长八尺余,力能扛,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钜鹿。战少利,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汉五年,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乃自刎于乌江而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标点有改动)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B.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C.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D.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父是年龄最小的叔父。古时候人们称弟兄的排行为伯、仲、叔、季。

    B.鼎是古代一种烹煮用的器物,多用青铜制成,三足两耳,形状上都是圆的。

    C.釜甑,釜是古代的一种锅;甑是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如同现代的蒸锅。

    D.关中是古地名,在今陕西中部一带。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羽志存高远,却兵败而死。秦始皇东游会稽、渡过浙江时,他认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他在垓下被汉军和诸侯兵包围,之后在乌江自刎而死。

    B.项羽出身高贵,却浅尝辄止。他的祖父是楚将项燕,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大将并被封于项地;他学书、学剑、学习兵法都粗疏不精就不学了。

    C.项羽善于指挥,却残暴嗜杀。巨鹿之战,他“置之死地而后生”,指挥士兵破釜沉舟,大败秦军;在新安城南坑杀秦军20万并烹杀劝谏者。

    D.项羽富有勇气,却儿女情长。救钜鹿时,其他诸侯作壁上观,唯其敢与强大的秦军相较;汉军兵临城下、四面楚歌时,他还心系虞姬的安危。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2)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5】有人劝说项羽居关中的理由是什么?项羽为什么想衣锦还乡?请简要说明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红楼梦》在日常生活的细腻叙写中寄寓作者对社会人生的透彻观察和深刻思考。它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百科全书,当你逐渐有所领悟,它便能吸引你一读再读,常读常新。

    ——(摘自语文高中教材《红楼梦》导读)

    当代经典阅读,“阅读”这两个字,用“传习”比较好。“阅读”有注重知识的倾向,“传习”经典的目标,主要在于修养身心,要把获得知识与修养身心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不能只是把经典当作知识性的文本来看。

    ——(摘自《光明日报》对李景林教授的访谈)

    高一年级计划举办“传习经典”主题论坛,你将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请你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贴合情境,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