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徐州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部由第六代导演执导的青春片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表现了主人公拒绝平庸、坚守梦想的成长故事,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观众。

    B.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

    C.近年来,我国在海外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汉语教学、汉语推广等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城市越来越受欢迎。

    D.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重要标志之一”的3D打印技术,目前被各国艺术家用于复杂的中小型雕塑作品创作和按原比例缩小的概念模型制作。

  • 2、下列对文本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记念”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死难的革命青年的沉痛哀悼,赞扬其壮举;二是对反动派的无比痛恨,揭露反动派虚伪、残酷的本性。

    B.报告文学既有大量的新闻事实,还有大量的背景材料,如包身工的来历、包身工工作制度的发展情况等,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有机融合。

    C.《鸿门宴》一文中,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但项王不但不惩罚樊哙的无礼,反而一赏再赏,直至“赐座”,表面上看是“英雄相惜”,实际上是畏惧樊哙的过人武力,担心他在宴会上会对自己实施行刺。

    D.《荆轲刺秦王》一文中,荆轲希望生擒秦王,以便谋求秦燕长久和平,来酬谢太子丹,从中可以看出荆轲忠义赤诚之心。

  • 3、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臣乃得有报太子 樊将军穷困来归丹

    B. 使工药淬之 而乃手共搏之

    C. 仆所留者 箕踞骂曰

    D. 次进,至陛下 日尽矣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时,走进来一位短小精悍、浓眉阔脸的人,身着青色短衫,步履稳健。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他。

    ②辽宁抚顺遭遇特大暴雨袭击,受灾严重;全省人民毁家纾难,积极为灾区捐款捐物,浓浓乡情给灾区人民带来无限温暖和抚慰。

    ③我这番话不过是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大家发言的兴趣。请各位都发表自己的高见吧。

    ④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我校百名十八岁学生在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⑤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⑥我很胖,可是这个小护士很快就选准了一条血管,一针见血,让我很是佩服。

    A. ①②④   B. ②③⑤   C. ②③⑥   D. ①⑤⑥

     

  • 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自诩        点缀        竞自由        残羹冷炙

    B.沧桑        国粹        桑树颠        明察秋毫

    C.怵然        喟然        常做客        礼上往来

    D.驰骋        饥馑        莅中国        缘木求鱼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理 水(节选)

    鲁迅

    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查的怎么样?

    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非常不自在——却又不敢叫膳夫来收去。

    禀大人,一位大员终于说。倒还像个样子——印象甚佳。松皮水草,出产不少;饮料呢,那可丰富得很。百姓都很老实,他们是过惯了的。

    卑职可是已经拟好了募捐的计划,又一位大员说,准备开一个奇异食品展览会,另请女隗小姐来做时装表演,来看的可以多一点。

    这很好。禹说着,向他弯一弯腰。

    不过第一要紧的是赶快派一批大木筏去,把学者们接上高原来。第三位大员说,学者们有一个公呈在这里,他们以为文化是一国的命脉,学者是文化的灵魂,只要文化存在,华夏也就存在,别的一切,倒还在其次……

    他们以为华夏的人口太多了,第一位大员道,减少一些倒也是致太平之道。况且那些不过是愚民,那喜怒哀乐,也决没有智者所推想的那么精微的。……

    放他妈的屁!禹心里想,但嘴上却大声的说道:我经过查考,知道先前的方法:‘湮’,确是错误了。以后应该用‘导’!不知道诸位的意见怎么样?

    静得好像坟山;大员们的脸上也显出死色,许多人还觉得自己生了病,明天恐怕要请病假了。

    这是蚩尤的法子!一个勇敢的青年官员悄悄的愤激着。

    卑职的愚见,窃以为大人是似乎应该收回成命的。一位白须白发的大员,这时觉得天下兴亡,系在他的嘴上了,便把心一横,置死生于度外,坚决的抗议道:湮是老大人的成法。‘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老大人升天还不到三年。

    禹一声也不响。

    况且老大人化过多少心力呢。借了上帝的息壤,来湮洪水,虽然触了上帝的恼怒,洪水的深度可也浅了一点了。这似乎还是照例的治下去。另一位花白须发的大员说,他是禹的母舅的干儿子。

    禹一声也不响。

    我看大人还不如‘干父之蛊’,一位胖大官员看得禹不作声,以为他就要折服了,便带些轻薄的大声说,不过脸上还流出着一层油汗。照着家法,挽回家声。大人大约未必知道人们在怎么讲说老大人罢……

    要而言之,‘湮’是世界上已有定评的好法子,白须发的老官恐怕胖子闹出岔子来,就抢着说道。别的种种,所谓‘摩登’者也,昔者蚩尤氏就坏在这一点上。

    禹微微一笑:我知道的。有人说我的爸爸变了黄熊,也有人说他变了三足鳖,也有人说我在求名,图利。说就是了。我要说的是我查了山泽的情形,征了百姓的意见,已经看透实情,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非‘导’不可!这些同事,也都和我同意的。

    他举手向两旁一指。白须发的,花须发的,小白脸的,胖而流着油汗的,胖而不流油汗的官员们,跟着他的指头看过去,只见一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不动,不言,不笑,像铁铸的一样。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中,洪灾中的民间疾苦被筵宴上大啖酒肉的大员们转化为“水乡沿途的风景”等谈资,这不仅是讽刺,更表达了忧愤。

    B.鲁迅善以细节传神,文中写胖大官员脸上“流出着一层油汗”,是以外在细节刻画人物内在特征,委婉地表达了作者的讽刺态度。

    C.针对禹提出的“导”的治水方法,众大员软硬兼施,口口声声“老大人”,是以所谓“孝”给禹施压,实质上还是反对禹的变革。

    D.文中有意使用“水利局”“时装表演”“摩登”等现代词语,以游戏笔墨颠覆了“大禹治水”的严肃性与真实性,从而传达出历史的虚无感。

    【2】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3】《理水》是鲁迅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一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定风波》描写词人归途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柳永在《雨霖铃》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留恋之情,描摹了离别的男女手牵着手,眼看着眼,因悲伤说不出话来的情状。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叹了刘裕率军北伐的气概和立下赫赫战功的英雄事迹。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上片描写湘江江水澄碧,舟船往来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面对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思绪万千,不禁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怅问,表现了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3)曹操在《短歌行》中,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沁园春·长沙》中,作者回忆起往昔革命岁月,那时他和同学们正值青春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写出了他和同学们的书生意气。

    (5)曹操在《短歌行》中劝说那些有才能的人赶快择主而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令人叹为观止。

    (2)《劝学》中,作者用木材经墨线比量而取直和金属制作的刀斧经磨砺而变锋利来设喻,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断。

    (3)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__________”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___________”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与《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观点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针对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现象,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析士大夫的心理,这种心理使从师风尚难以恢复。

    (3)荀子《劝学》中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形象的比喻作论证,进而推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参省才能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境界。

    (4)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侧面衬托和正面描写的角度刻画了周瑜担任三军统帅时年轻有为、踌躇满志的形象。

    (5)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到,刘义隆草率出兵,意图像汉朝大将霍去病那样建立“_______________”的功业,最终却落得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后果,词人在对孙权和刘裕进行赞扬的同时也对刘义隆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用鸟和鱼来表达自己对田园和自由的向往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继承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品格,敢于向权贵挑战,蔑视权贵而追求个性自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登高》中,杜甫看到眼前秋景,百感交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着笔,概括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愁苦生活

    (4)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5)《短歌行》中用比喻手法慨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龙阳县歌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在朗州任职期间,巡察龙阳县后所作。②篱落:篱笆。③《襄阳记》: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县衙门前的祥和场景,地面洁净,百姓正在整理渔网。可见龙阳县政宽事简,人民各安其业。

    B.颔联表现主人的热情好客,主人把客人引到大堤上观赏美景。孩子围观、黄犬怒吠与主人的热情好客形成反衬。

    C.尾联与开头遥相呼应,上句说吏不扰民,下句说民无讼事。全诗无一句赞颂,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D.全诗叙写作者巡察的所见所闻,写景叙事形象生动,富有生活气息。

    【2】颈联“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两句颇有特色,请简要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翟守素,济州任城人。守素以父任为殿直,历汉、周,迁供奉官,领承天军使。乾德中,为引进副使,从王全斌伐蜀,以往来驰告军事为职。蜀平,擢判四方馆事。以两川余寇未殄,虑致骚动,再令守素入蜀经略诸郡,分兵以防遏之。开宝中,会麟、府内属戎人争地不决,因致扰乱,命守素驰往抚喻。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悦服。开宝三年,命为剑南十州都巡检使,东上阁门使郭崇信副之。九年,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命守素护诸司供帐,迎劳郊外。太平兴国三年夏,河决荥阳,诏守素发郑之丁夫千五百人,与卒千人领护塞之。是秋,梅山洞蛮恃险叛命,诏遣守素率诸州屯兵往击之。值霖雨弥旬,弓弩解弛,不堪用,明日,将接战,守素一夕令削木为弩。及旦,贼奄至,交射之,贼遂败。乘胜逐北,尽平其巢穴。先是,数郡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既而得其书讯数百封,守素并焚之,反侧以定。岁满,为西京巡检使。秦王廷美以事勒归私第,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属洛阳岁旱艰食,多盗,上忧之。守素既至,渐以宁息。淳化中,夏帅赵保忠上言,其弟继迁诱戎人为寇,且求援师。诏守素率兵复屯夏州,未几,又徙石州,以老病上疏求归本郡,从之。三年,卒,年七十一。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凡断大辟狱,虽罪状明白,仍遍询僚寀,佥同而后决;属吏有过不面折,必因公宴援往事之相类者言其获咎,以微警之。新进后生多至节帅,而守素久次不迁,殊无陨获意,时论以此多之。

    (选自《宋史•翟守素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往来驰告军事为职   往来:来回

    B. 因致扰乱   扰乱:搅扰

    C. 弓弩解弛,不堪用   不堪:不能

    D. 数郡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   交通:交往

    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B.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C.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D. 守素逮事四朝/绵历内职/五十余年性谨慎/宽仁容众/所至有治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翟守素得到重用:曾入蜀经略诸郡,做剑南十州都巡检使,奉命守塞黄河,率军平定梅山洞叛乱,率兵屯夏州等。

    B. 翟守素办事讲究方法:戎人争地守素驰往抚喻,辨其曲直,戎人悦服;大吏、富人多与贼帅包汉阳交通,翟守素得其书讯数百封焚之。

    C. 翟守素为官有政绩:秦王赵廷美因事被勒令回私第,洛阳岁旱艰食,多盗,担忧赵廷美乘机作乱,以守素权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守素既至,渐以宁息。

    D. 翟守素淡泊名利,被人称赞:新提拔的晚辈官职多至节度使或元帅,而守素久次不迁,他一点不觉得失意,时论以此多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九年,吴越国王钱俶来朝,命守素护诸司供帐,迎劳郊外。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翻译)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目送》一书中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目送”或许是世间一切美好情感的顾盼和流连,请以“目送、驻足、回望”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注意详略,着眼细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